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零九章 入局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零九章 入局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自己的大营中,李过、刘宗敏、田见秀和郝摇旗四人早就眼巴巴等着了,见李自成回来,四人连忙上前询问情况。

李自成微微摇头,见此李过有些急道:“小叔,您就没同舅爷说明白?舅爷此举实在太过冒险,要知道当年诸葛孔明都不敢用啊!”

“如何没说明白,该说的都说了,可舅舅心意已决,我哪里能劝得了。”李自成无奈摊开双手,他不仅说了,还劝过了,可这一次高迎祥已铁了心要走子午谷,他虽是高迎祥的外甥,可也是高迎祥的部将,主帅下了决定,他哪里劝得住?

“那么我等要和八大王同行?”田见秀皱眉问道。

李自成点点头,田见秀忍不住道:“闯将,八大王这个人可需小心防备,此人向来心狠手辣翻脸不认人,如闯王在还好,八大王还有几分顾虑,可我部和他单独合兵,万一这家伙起了什么心思,到时候……。”

“张献忠这个贼厮鸟怕他甚?”郝摇旗横眉立竖:“他有兵,俺们也有兵!大不了火拼一场,老子非拧下他的脑袋当夜壶不成!”

“老郝说的对!张献忠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家伙,真要拼起来老子也不惧他!”一脸大胡子的刘宗敏年轻气盛,也在一旁嚷嚷。

“够了!这不至于!”李自成冷下脸瞪了他们一眼,他当然知道张献忠不是什么好玩意,在义军中张献忠不是头一批起事的,要以时间而论,张献忠比高迎祥还晚不少呢,崇祯三年时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子弟起事,自号八大王,最初依附于王嘉胤部,后自成一军,开始崭露头角。

张献忠当过边军,对于军伍并不陌生,领兵打仗是一把好手,而且他这个人正如田见秀所说的那样心狠手辣,反复无常,更狡诈多变。短短几年里张献忠就成了义军中规模最大的几支队伍之一,虽号召力比不上王嘉胤死后的高迎祥,可也同号称“曹操”的罗汝才一时瑜亮。

张献忠的队伍之所以会这么快壮大起来,这和他吞并了多支义军有极大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张献忠利用天下义军是一家的说法,先后吞并了好几支队伍,被吞并的义军首领有的拜服张献忠成了他的手下,但也有的不明不白就此没了下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外人不知道,李自成难道还不晓得?

不过知道归知道,话却不能这样说,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话一旦传出去到了张献忠的耳朵里可不是好事。

这一次高迎祥让李自成单独领一军和张献忠一起东进,李自成心里其实是很不愿的。一方面他觉得高迎祥走子午谷的决定太过冒险,历史上三国时,虽魏延向诸葛亮提出过子午谷奇谋,可诸葛亮并未采纳之谋,难道说诸葛亮不知一旦大军从子午谷出就能直接杀到西安城下,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么?

拿下西安,整个陕西基本就在手了,手里握着陕西,继续东进就能打到中原腹地,这样的战术听起来不错,可风险却是极大,先不说子午谷异常难走,而且一旦被人发现只要在出口处一堵,大军进退维难,必然惨败。

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不是不知道子午谷奇谋的好处,但最终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就是考虑到太过冒险。但现在高迎祥却要效仿当年的魏延走子午谷突袭西安,这实在太过冒险了。

二来,跟着张献忠合兵东进,李自成也信不过张献忠。高迎祥领主力走子午谷,李自成带着他的偏师和张献忠一起走,张献忠的军队实力可要比李自成强些,而且这个人原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小人,如果借这个机会真的向李自成下手,就算李自成有所准备也会被弄得焦头烂额。

李自成坐下,倒了杯水喝,一口喝完抹了下嘴唇:“闯王已有令,我等身为闯王部下自当遵令而行,不过老田的提醒也不能不防,摇旗,宗敏!”

“在!”郝摇旗和刘宗敏异口同声应道。

“你们二人安排下去,告诉下面的兄弟们做好行军准备,后日清晨出发,摇旗为先锋,宗敏你为后部,中军由我亲领,一路多派斥候,四散打探,另外记得小心防备张献忠部异动。”

“末将听令!”两人抱拳应道。

李自成把目光投向了田见秀,想了想道:“你给摇旗打个下手,他这人猛虽猛,却不懂变通,你们本就是朋友,你的性子沉稳,我就把摇旗交给你了。”

“末将令命!”田见秀毫不迟疑抱拳应下。

最后看向李过,李自成告诉李过,由李过担任自己的副将协助自己指挥中军,并协调前锋和后军任务。李过同样应下,命令下达后,李自成也不留他们,挥手让他们尽快去准备,时间太紧,后日清晨就要出发,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等四人离开后,李自成眯着眼凝神思索,虽然高迎祥让他和张献忠合兵而走,可李自成心中却另有算计。他准备东进走就找机会和张献忠部分道扬镳,各自行军。

这一次进军,李自成总感觉自己心惊肉跳,隐隐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李自成准备出发后到达汉阴就和张献忠分兵,至于分兵的理由他也早就想好了,就说闯王的安排就行。反正那时候估计高迎祥已领军进入子午谷了,张献忠就算要求证也没这个可能。

等分兵后,李自成准备掉头向南,先去紫阳那边避避风头,摸清楚官军的动静后再做决定。如一切顺利,李自成打算从紫阳以南一路再潜行向东,直接前往湖广,等到了湖广加快速度跳出官军的包围圈,再向北去河南,以立足中原。

说实话,李自成不仅不信张献忠,就连自己的舅舅高迎祥这一次走子午谷也不看好,他觉得高迎祥这一次可能会吃个大亏,子午谷如果这么好走,当年诸葛孔明为何不采纳此策?难道高迎祥比诸葛孔明还厉害不成?

可惜的是自己劝了没用,高迎祥已铁了心走子午谷,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不得不为自己考虑。

一旦高迎祥兵败,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后果,那么未来李自成就只能靠自己了。而现在手上的这支军队是李自成立足的根本,没了这支军队李自成就没了半点本钱,所以高迎祥今日和李自成说,让他和张献忠东进有引诱官军的打算,借他们的行军来掩饰自己走子午谷的计划。李自成何尝不也是这样呢?到时候和张献忠分别,让张献忠的队伍去吸引官军,而他这支偏师只有万人,悄悄掉头南下隐藏踪迹,等确定安全后再跳出官军包围圈,这才是上策。

想到这李自成吐出一口长气,又捏了捏拳头。

他起身摘下腰间的战刀,随手放在一旁,正要收回手的时候目光却落在了战刀上,凝神看着战刀,心中很不是滋味,更想起了好友文兴虎。

这把战刀其实是文兴虎的,而李自成原本的战刀之前在同官兵厮杀中折断了,而正是那场大战,如果不是文兴虎带人拼死相救,李自成恐怕已不在世上。

也正是这一战,李自成不仅折了跟随自己多年的战刀,更折了自己的好兄弟文兴虎,每想到文兴虎当时奋不顾身营救自己,并重创倒地而亡的情景,李自成心中就隐隐作痛。

战后,李自成含泪收敛了文兴虎的尸首,并留下了他的这把战刀成为了自己的佩刀,把手放在战刀上,感受着战刀上传来的凉意,李自成不由得喃喃说道:“老文呀老文,不知此次会如何结果,如你在天有灵,保佑兄弟我逢凶化吉吧!”

一日很快过去,等第三日的凌晨时分,李自成集结部队和张献忠的部队向东而行,等他们走出半日后,高迎祥的主力也动了,他的部队跟着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队同样向东进军,当日抵达子午镇附近驻扎。

驻扎一日后,翌日高迎祥的主力并没继续沿着李自成他们走的路往东,而是从子午镇直接掉头北上进入了子午谷。在进子午谷的时候,为避免消息走漏,高迎祥把整个子午镇的人全部裹挟走了,不肯走的人全部杀掉,至于子午镇更是放了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以掩饰他大军的踪迹。

子午谷由南至北横穿整个秦岭,山道险要,崎岖绵长,总长约六百六十里地,如没人带路,根本就走不了。

高迎祥早就找到了熟悉地形的当地人,逼着对方给大军带路,并提前带好了充足的补给。

可就算这样,当大军进入子午谷后,这路难走的程度也超出了高迎祥的预料,而且入谷当日,子午谷内就下起了大雨,使得道路更是行走艰难,走了三日后,大军才走出了百里路程,离目的地还有五百多里呢。

这时候,高迎祥已经有些后悔了,他没想到现实和想象相差这么大。可问题走都走了,再掉头也不可能,而且作为义军首领的闯王,高迎祥也丢不起这个脸。

无奈之下高迎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走,走到半程的时候大军是又疲又乏,连续的几日大雨更让军中许多人受了风寒,掉队者甚至一脚踏空跌下悬崖者不在少数,还没出谷,军中因为这样那样的损失就达到了好几百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