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零八章 子午谷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零八章 子午谷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迎祥的大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了汉中,和张献忠部在此会师。

这几年来,高迎祥领兵转战,几乎跑遍了半个大明,从陕西起义,至山西、回陕西,再到河南、直隶、山东、南直隶,入湖广再进四川,最终又到了汉中。

原本从河南向北直隶进军时,高迎祥意气风发,甚至心中已有了拿下京师,彻底颠覆大明的打算。可没想到被卢象升迎头痛击,大败而归。

败于卢象升之手后,高迎祥掉头向东意图进入山东,却又被徐宪成给阻拦,无奈之下只能南下南直隶,准备渡江进攻南京。

未过长江,在扬州以南被卢象升和徐宪成联合夹击,高迎祥又一次惨遭大败,狼狈西逃,入湖广后又遭各部明军围追堵截,这时候的高迎祥可以说是岌岌可危,手上的十多万军队仅剩不到二万人,实力大损败亡在即。

高迎祥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京师突然出了事,一个名叫朱慎锥的大明宗室突然在山西起兵,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短短时间内就从山西直接打到了京师城下,没几日居然攻占了京师。

如此消息瞬间就震动了整个大明,谁都没想到大明中枢,京师重地居然就如此轻易被朱慎锥拿下,朝中文武百官包括皇帝在内全成了朱慎锥的阶下囚。

消息传来后,不仅是大明各方震动,就连高迎祥也是惊的目瞪口呆。他怎么都不明白自己去打京师为何那么难,大军连京师的边都没摸着就被卢象升揍了个鼻青脸肿。

可朱慎锥这个名声不显,根本就没听说过的宗室却轻而易举就拿下了京师,甚至抓到了满朝文武包括皇帝,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

一时间,向来自负的高迎祥有些怀疑自己的能力了,不过这件事的发生对他来说并不算坏事。随着京师的“沦陷”包括崇祯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落到朱慎锥之手,大明的格局瞬间就发生了变化,对被各路官兵追的和狗一样狼狈的高迎祥来讲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事实也是如此,在得知朱慎锥拿下京师的消息后正在围剿高迎祥的各部官军都慌了神,不知究竟接下来应该如何做。别说下面的士兵了,就连领兵大将包括总督在内也是无所适从。

在前线打仗,打着打仗突然发现老巢没了,皇帝也被人俘虏了,这仗还怎么打下去?现在是按兵不动呢?还是掉头返回朝京师进军勤王救出崇祯皇帝呢?或者继续围剿高迎祥?所有人都不知如何办才好。

由于这情况的发生,给了高迎祥难得的喘息之机,趁着明军陷于混乱的机会,高迎祥的部队抓住时机跳出了包围圈,直接一头就扎进了四川,朝着西北方向而跑。

一边行军,高迎祥一边还打了几个胜仗,攻下了大明的几处县城,不仅补充了所急缺的粮草等物资,还裹挟了大量百姓,并从其中抽取青壮编入义军队伍中。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原本狼狈不堪的高迎祥就犹如吹气球一般发展了起来,他的大军虽没有恢复到最强盛的时候,但也有了近九万人马。

这些人马中六万精锐由高迎祥亲自统帅,剩余的三万人马交给了外甥李自成。而这时候的李自成已成了高迎祥手下最重要的将领,已在这支义军队伍中拥有了不弱的实力。

朱慎锥在拿下京师后很快就下诏四方,尤其是对地方正围剿义军的各部进行安抚。在得到朱慎锥进交城王,并奉旨监国的消息后,不仅是地方逐步安定了下来,就连围剿义军的各部也渐渐恢复了正常,对于各部统帅、将领等来说,至少这个结果他们还能接受,大明还在,大明还是原来的大明,就连崇祯皇帝也依旧是皇帝,只不过中枢换了一个话事人罢了。

反正是他们老朱家人自己的事,臣子也管不了那么多,无论是皇帝或者现在的监国,只要大明在,朝廷在,他们的官位和职权在,那么一切就不会变。

短暂的混乱后,各部逐渐恢复了正常,再加上朱慎锥对各部下达的命令依旧是继续围剿这些流寇,大明的战争机器在经过停滞后继续启动了起来,针对高迎祥和张献忠等人的围剿又开始了。

朱慎锥不是崇祯皇帝,他可不像崇祯皇帝那样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快。对于围剿流寇的战略目标他格外重视,在应对来自北方的战争爆发同时,朱慎锥调集了不少资源来对西北战场进行支持。

随着朱慎锥的这些举动,围剿流寇的各部也没了后顾之忧,军队相互配合,很快就和高迎祥打了几仗。这几仗中,刚刚喘口气的高迎祥又一次被揍的鼻青脸肿,无奈之下只能继续逃窜,最终一口气跑到了关中,在这里和同样被官军追的和丧家之犬一般的张献忠部汇合,两军“胜利会师”。

会师时,高迎祥的九万大军就剩下了六万人,张献忠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部队只有三万出头。

两部加起来近十万人马,从数量来看似乎不少,可实际上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除去他们的老营外,大部分都是裹挟而来的百姓,这些人上了战场除打打顺风仗外,也只能充当炮灰,同武装到牙齿的明军作战,根本没这个能力。

身材高大的李自成满面风霜,他眼下是高迎祥义军中实力最强的首领,并早就有了“闯将”的匪号。

这两年跟着义军南征北战,尤其是投靠了高迎祥后,李自成在军事上的能力逐步显露,而且他在军中的威望也不断上升,虽他加入义军的时间不长,相比其他几个老首领而言要短许多,而且还是半路来投,但凭借着能力和高迎祥的关系,李自成很快就在义军中显露头角。

“闯将!”见李自成风尘仆仆前来,正在外守卫的几个老营将士连忙上前问候。

“闯王可在?”

“闯王在,闯将可是要见闯王?”

“麻烦兄弟通报一声,就说李自成求见。”李自成很是客气说道,丝毫没有首领的架子,对方作为高迎祥身边的亲卫自然知道李自成和高迎祥的关系,当即让李自成稍后,转身就进去通报了。

片刻,人回来告诉李自成,高迎祥让他进去。李自成客客气气地说了声多谢,这才迈步走了进去。

“末将李自成,拜见闯王!”到了里面,一眼就看见高迎祥正负手站着,在他面前的墙上挂着一张地图,李自成上前一步,单膝跪下,抱拳大声说道。

闻声,高迎祥转过身来,看了一眼李自成,抬手道:“起来吧。”

“谢闯王!”

“你的部队准备的如何了?”高迎祥朝李自成招招手,示意他走近说话,顺手拿起了桌上的茶壶给李自成倒了杯水。

“回闯王,末将的部队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动身。”李自成垂手回道。

微微点头,伸手朝倒好的水一点,示意李自成自己喝,高迎祥想了想道:“既然如此,你后日就带兵出发吧,时间久了恐有变化,早走更安全些。”

“末将明白……。”李自成回道,同时神色中略有迟疑,上前一步低声对高迎祥道:“舅舅,此事是否再考虑一下?”

“怎么?”高迎祥看了他一眼。

李自成关切道:“这一次分兵太过行险,而且舅舅所选之路更是凶吉难测,依外甥之见,倒不如继续合兵一处,另择道路,大军向东行军,再入河南或湖广,以图谋大事?”

“你呀,太过年轻,如此有些想当然了。”高迎祥摇头叹了一声,说道:“你是怕我选的这条路不好走,如此想是对的,你都这么想了,那明军肯定也是这样。”

“子午谷虽险要,但由南至北出谷后就能直抵西安。西安乃陕西省府所在,更是西北大城重镇,如能拿下西安,整个战局就全活了,进可攻,退可守,接下来无论是东进或者以此为基立业都无问题。”

“眼下官军四处围剿,汉中虽好却非久留之地,而且我部大军再加张献忠的部队共计十多万人,每日耗费也不是小数,如继续留在此处,等陈奇瑜、秦良玉各部追杀而来,这就是一个死地。”

“明知是死地,何必继续留在此处?趁着如今官兵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分兵而行是最好的选择。这一次让你和张献忠部向东而行,说起来我也几分意图让你们吸引官军,让官军以为我高迎祥要东进的打算。此行颇有风险,但我已仔细盘算过,只要你们行军速度够快,赶在官军合围前跳出去,应当不会有什么事。”

“而你们走后,我亲领主力入子午谷,直接向北而行,只要我部安然出谷,一日间就能直抵西安,到时候我部在北,你们在东,等我一举拿下西安,陕西之战优势就在我手,官军鞭长莫及,只能任我等驰骋!”

高迎祥说到这眼中精芒闪耀,神色中更带着一股豪气和信心,见高迎祥如此,李自成也无法再劝,他太了解自己这个舅舅了,高迎祥平日里沉默寡言,但他往往做的决定很少能被改变,尤其是这个谋划,高迎祥已考虑了许久,更做好了一切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