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一十章 孙传庭的判断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一十章 孙传庭的判断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传庭自上任陕西巡抚以来一直在陕西围剿流寇,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传庭带着高杰部和他新编练的陕军基本把陕西的流寇全剿灭了,随着流寇的逐步消失,陕西地界的情况也大为好转。

其中虽然发生了朱慎锥拿下京师之变,但很快中枢就传来了旨意,不仅告知朱慎锥成为了监国,并以皇帝的名义包括内阁安抚地方,尤其是对孙传庭更送来了亲笔书信。

直到这个时候,孙传庭才知道朱慎锥究竟是谁,之前他虽然见过朱慎锥,和朱慎锥不仅比试过武艺,还相互探讨过对军事和政治上的见解,可以说当时的两人是一见如故,相互钦佩。

但没想到有些事会发生的如此突然,一晃之间朱慎锥居然成了大明监国,而且他这个监国还是领兵打进京师掌控了朝政登上的。这意味着什么?饱读诗书的孙传庭自然再明白不过了,这时候的他心情极其复杂,倒和卢象升有些类似,既觉得身为臣子朱慎锥的举动简直是大逆不道,可从理性方面而论,又觉得朱慎锥当监国远比崇祯皇帝这个主子来得强,以他对朱慎锥的了解,无论从能力还是眼光或者手段各方面来看,崇祯皇帝远不如朱慎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朝廷的命令到来后,孙传庭顺水推舟就承认了这个事实,陕西一地并没发生波澜。而且因为孙传庭和王晋武的关系,再加上又是朱慎锥的故友,朱慎锥对孙传庭的人品、能力给予了足够信任,这反而让孙传庭在陕西做起事来没了牵制,更得心应手起来。

就连孙传庭的手下,也就是高杰得知此事后先是惊愕异常,接着又是欣喜若狂。

要知道高杰主动投降明军的时候可是选择了当时潞州卫指挥使王荣的,王荣眼下已是山西都指挥使了,是山西卫所的最高长官,不仅如此,王荣还是监国朱慎锥的舅舅,王荣的独子王晋武现在是监国手下第一大将,身居高位,手掌兵权?

而自己的顶头上司孙传庭呢?他是王晋武的大舅哥,这样算起来大伙全是自己人,高杰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一次选择居然成了“从龙功臣”,眼下朱慎锥虽只是监国,可天下人都清楚所谓的监国只不过是一个过渡的名义罢了,朱慎锥最终肯定是会当上皇帝的,等到那时候自己不就飞黄腾达了?

果然不出所料,过不了多久朝廷那边发来旨意,不仅给孙传庭加了官,还给高杰又升了一级,他这个副总兵当了没多久居然成了总兵了,就连广恩的游击将军也升为了参将,至于左光先也当了副总兵。

皆大欢喜,众人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不仅对孙传庭,就连洪承畴也没落下,朝廷也给他升了官职并多有勉励。

没了后顾之忧,陕西的官军继续对流寇进行围剿,争取彻底平定整个陕西,而这个时候高迎祥、张献忠等部突然就窜到了汉中之地,得知此事后,孙传庭亲自领军前去汉中,准备配合洪承畴等部剿灭高迎祥部。

但没想等孙传庭急赶慢赶抵达汉中的时候却发现高迎祥和张献忠的大军已经向东而去了,按照大军前进的方向判断,孙传庭觉得对方的路线应该是打算从陕西直接向湖广方向前去。当即孙传庭带兵追赶,可一直追到兴安所一带,只发现了张献忠的一部偏师,却没找到高迎祥主力。

此时,陈奇瑜的部下传来消息,说在陕西和湖广边境遭遇张献忠部,两军大战一场,张献忠不敌官军,带着万余人突破朝着湖广境内而逃,而高迎祥的主力并没出现,他们也在寻找高迎祥部在什么地方,并询问孙传庭是否发现对方所在的位置。

这个消息传来,孙传庭顿时紧皱眉头,按照他的情报显示,在他前往汉中的时候高迎祥的的确确肯定在汉中,而之后高迎祥的部队向东进军也是毫无问题的,可怎么仅仅几日时间这支军队就突然消失了呢?

要知道高迎祥的主力可有好几万人马呢,这么多人又不是几百人,可以往那个疙瘩里一躲能藏住的。

好几万大军,每天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这么大规模的一支军队除是上天入地,怎么可能没有踪影呢?

一时间孙传庭觉得蹊跷之极,这高迎祥又不是神仙,更不会遁天入地的法术,他的大军究竟哪里去了?

想了片刻,孙传庭让人取出地图来细看,仔细研究高迎祥从汉中往东的行军路线,一寸寸看过去,突然一个地点跳入了他的眼中,孙传庭瞬间把目光投向了地图某处,而这个地方就是子午镇。

“子午镇?子午谷?!”

孙传庭瞪大眼睛,自言自语道:“莫非这高迎祥走子午谷去了?他能有如此胆略?”

“不对!或许真的走了子午谷,如不是大军入子午谷,如何能消失的无影无踪?”孙传庭突然一拍桌子,大声喊:“来人!”

话音刚落,一个亲卫就连忙上前,问孙传庭有何吩咐。

孙传庭立即下令,让亲卫带几个斥候去一趟子午镇,仔细查看一下子午镇的情况,并在附近打听是否见过高迎祥的大军踪迹。

等亲卫领命而去后,孙传庭连续下达了几道命令,让部队开始集结,尽快做好转移的准备。

汉阴到子午镇不算太远,快马一日就能来回,等到当日深夜,前去打听消息的亲卫就回来了。

孙传庭连忙召见询问,在亲卫口中得知子午镇已化为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而当地的老百姓一个都没见着,更不用说打听高迎祥的下落了。

听到这个回答,孙传庭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笑起来。在他看来这些情况足够证明了自己判断,高迎祥啊高迎祥,他自以为聪明,一把大火烧光了子午镇,还裹挟(屠杀)了子午镇的所有百姓,以掩饰自己的踪迹。

可他万万没想到,就是因为高迎祥的这个举动反而弄巧成拙,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正是如此,高迎祥这么干也代表他的确领着大军进入了子午谷,意图效仿当年三国时的魏延给自己来一个子午谷奇谋,准备给他孙传庭来一个狠的。

孙传庭作为陕西巡抚,他手下的军队一共有一万八千余人,这些军队中近万是他的精锐,并由当年王荣调拨给他的潞州卫精兵再加高杰部和陕军编练而成。

如今这近万精锐都在孙传庭的指挥下来到了汉阴,而在首府西安仅留了地方卫所兵和聊聊上千守军人而已。这些部队战斗力不强,装备也很差。

一旦高迎祥的数万主力从子午谷北部而出,一日就能杀到西安城下。到时候毫无防备的西安必然仓促迎战,弄不好就会被高迎祥一举攻下西安,控制陕西重镇。

等到那时候孙传庭好不容易在陕西打开的局面就会被高迎祥毁于一旦,而西安的陷落更是整个陕西包括大明都无法接受的。

面临这个结果,孙传庭怎能不紧张?不过他现在已判断了高迎祥的主力进了子午谷,心中在惊讶的同时也松了口气,更哈哈大笑起来。

孙传庭万万没想到高迎祥会如此冒险,居然敢兵行险招走子午谷,难不成他真以为自己是当年的魏延不成?而且这家伙自称闯王,这些年到处乱窜,这里闯哪里闯,现在又闯进了子午谷,实在是一个人才。

对于军事极其了解的孙传庭在判断出高迎祥主力走了子午谷后瞬间就有了想法,按照时间来算,孙传庭判断高迎祥出子午谷最快的速度也需要半月左右,而如今离失去高迎祥主力踪迹仅仅过去了两日,也就是说他孙传庭至少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可以提前做谋划。

在判断高迎祥的行军路线后,孙传庭再不迟疑,当夜就做好了出发的准备。翌日孙传庭带大军的数千精锐先行,从大路向西安方向急速返回,同时派出信使通知在西边的洪承畴,告知高迎祥要走子午谷偷袭西安的消息,让洪承畴速度带兵和他在西安汇合,两军合兵后在子午谷北边的黑水峪设伏,等着高迎祥自投网罗。

急赶慢赶,孙传庭终于在七日内赶回了西安,这时候接到消息的洪承畴也领兵抵达。

等洪承畴到了后,孙传庭二话不说就让洪承畴带着军队和他一起前往黑水峪设伏。黑水峪是子午谷北方出口,两边地势险要,前方靠近峪口处是一个喇叭口,只要中间一堵,两边围攻,高迎祥进了这个口子就是插翅难飞。

孙传庭的部队在左,洪承畴的部队在右,而中间峪口是孙传庭手下的最精锐的标兵,并携带了诸多大炮和火器。

等布置完后,他们就开始耐心等待高迎祥的到来,等了足足两日,子午谷内依旧毫无动静,根本就没半个人影出现,一直观察着的洪承畴不由得有些心急了,忍不住问孙传庭高迎祥真会走子午谷?不会判断错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