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零七章 制度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零七章 制度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京营的调整包括后续的安排,朱慎锥只和王晋武一个人说过,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

东林党这些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意图通过拿到协理京营戎政的职位和以前一样控制京营根本就是白费力气。

未来区区二千人不到的京营,而且还都是以勋贵子弟组成的一支军队,协理京营戎政谁会鸟他?东林党自以为聪明,却不知朱慎锥早在这点防着他们了,所以他们的算盘注定是落空的。

王晋武因为知晓此事,所以今天在朝堂上根本不反对,而且旗帜鲜明表示监国说什么就是什么,摆出了一副不问政治大大咧咧的军汉模样。却不知等房可壮正式上任,发现京营已面目全非,他这个协理京营戎政根本就无所事事的时候会是怎么想。

“今天让你来有件事也事关京营。”朱慎锥收起笑声,正色对周安民道:“接下来的京营整编,王晋武上报孤,预估会有三千多人要遣出军中,这些人不适合进行整编,而且也非勋贵子弟,其中有勋贵的家奴,还有靠着关系或打点入的军中。”

“一下子遣出这么多人,王晋武担心会有麻烦,从而引起震荡,一旦发生乱子很是棘手,京师绝对不能乱,此事你可有办法解决?”

周安民没有马上回答,仔细想了想后说道:“臣有三策,其一调离部分出京,分散至于各地卫所安置。其二挑选其中可用之人充作衙役或另行安置,至于其三实在不堪者,直接就给与遣散,朝廷可略花些银子作为补偿,如这三者都不成,少数人依旧闹事的话,呵呵,锦衣卫衙门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抓了就是,臣自有办法收拾。”

周安民的办法中规中矩,基本挑不出毛病来,朱慎锥想了想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办吧,这个事你找一下晋武,和他商议着来,锦衣卫全程跟进……。”

说到这,朱慎锥想起了什么,又道:“对了,此次长城之战晋武军中伤亡不小,亡者朝廷自有抚恤,至于伤者除重伤残疾已有安置外,还有些许轻伤残疾的军士,这些人再在军中已不合适,如简单打发了却也不行,你刚前提到挑选可用之人充作衙役或另行安置的办法倒是不错。”

“这样,你找晋武要名单和数量,把这些人挑选出来,在锦衣卫衙门下设一个部门,把这些人纳入锦衣卫管辖,编册训练,平日用于维护京师治安、巡逻、监察市井等事,虽不属各衙门衙役,也不归顺天府管辖,独立于外,直接向锦衣卫和孤负责。”

周安民瞬间就明白了朱慎锥的意思,朱慎锥这个法子等于把原本属于锦衣卫职能的部分直接化了,锦衣卫本就有管理治安、巡逻和监察的职权,但之前这些职权并不明显,前者基本是由地方衙门来实施,锦衣卫仅仅只是监督,至于最后的监察大多数也是监察官员,对于市井监察也往往只是打探消息,收集情报罢了。

现在把这些职权直接化,并成立单独的部门归锦衣卫管辖,这就等于锦衣卫拥有了和官府衙门同等的治安效力,从法理来说并没问题,锦衣卫建立之初就是这个权利,只是从未使用罢了,再加上历代皇帝对锦衣卫的要求着重点也不在这方面,锦衣卫更不可能去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现在朱慎锥特别提出了这个安排,代表着朱慎锥已有从各衙门手中渐渐收回这些权利直接归属于中央的打算。别看这只是一件小事,可实际上却是件大事。

大明的官府这么多,尤其是地方上更是数不胜数,而大大小小的衙门都有衙役,这些衙役遍布大明,加起来的数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些人虽不是军队,但却有部分军队的职能,而且在各衙门内部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决定一地的权利结构。

现在这么干,等于变相收拢这些权利,划分官府衙门的职能,表面仅仅只是进行伤病和之前京营人员的安置,可暗中却是下了一步暗手,一旦未来时机成熟,借此推广出去,那么朱慎锥完全就能借此控制住地方。

“臣明白,这件事臣会妥善安排,尽快拿出章程。”周安民想明白后神色认真回答道,同时问了一句:“既然是要新设部门,这个部门总要有个称呼,不知监国觉得这个部门如何称呼妥当些?”

“这个部门的人员有治安、巡逻和监察市井之职,那么就叫警察吧,在锦衣卫下设置一个警察司,类同南北镇抚司,由你亲任镇抚,再在锦衣卫内挑选合适人手充实其中,目前就在京师一地,或者京畿周围设置,作为衙门衙役不足的补充,其他的等日后渐成,再往地方推广。”

周安民应声说这个名字好,警察警察,警示世人监察天下,如此一来朝臣也挑不出毛病来,而且以受伤退役的士兵作为核心组建,也能拉拢军方人心,更起到了安定作用,简直一举三得。

朱慎锥淡淡一笑,关于警察制度他早就有所谋划了,自历史上清末组建警察制度以来,历朝历代都没这个机构,而是以各官府衙门的衙役作为类似警察的存在。

虽然官府的衙役,尤其是地方官府中的典史、巡检这两个职务就相当于地方的警察局长,下属的捕头等于刑警或治安大队长,捕头下的衙役就等于普通的警察了。这些人和机构负责地方治安、巡逻、监察市井包括刑狱等工作,但他们都属于上级主官的属官。

如在一县,是县令的属官,如在州府,是知州和知府的属官,这些权利并不掌控在中央手中,完全由地方任命和管理,其中鱼龙混杂,职权不明的情况屡屡发生。

而警察制度却不一样,真正的警察部门直属于中央,直接向皇帝和内阁负责,并且从中央到省再到州府和县,警察部门一级级下来,下级向上级负责,地方主官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要求警察部门配合,但却不能直接指挥警察部门甚至让警察部门为其所用,整个警察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这样就把地方的权利进行了区分,通过警察直接掌控了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不过这个制度要从建立到推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实施阶段,利用这一次机会先在京师地区构建起来,然后慢慢完善,最终推广。

这个时间会很长,也许好几年,甚至十几数十年,但朱慎锥相信终究有一日会正式完善,等到那时候他会把警察部门从锦衣卫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部门。

“对了,今日朝会,孤任命了龚鼎孳为宁前兵备道,此事你也知晓了吧?”

“臣听说了。”周安民回道,

“辽东问题一日不解决,大明财政就无法好转,让他去宁前担任兵备道,孤觉得龚鼎孳此人定能为国尽忠,你觉得呢?”朱慎锥平静地问道。

周安民瞬间背后的寒毛直竖,他马上就明白了朱慎锥话里的意思,更为即将上任宁前兵备道的龚鼎孳感到悲哀。

龚鼎孳啊龚鼎孳,这家伙简直就是读书读傻了,虽有才名却不懂时局,更分不清大小王,跟着东林党一伙还真以为能文官治理天下了?他们东林党这些人究竟是什么货色,周安民还不知道么?

今天朝会上第一个开火的就是龚鼎孳,充当马前卒直接从协理京营戎政入手,迫不及待要帮着他们东林党争夺军权,简直把朱慎锥当成崇祯皇帝了。

朱慎锥是周安民的小舅子,是他看着长大的,更是亲眼瞧着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朱慎锥是什么样的人他周安民还不了解?

说句不好听的,和朱慎锥耍心眼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朱慎锥可不是好大喜功又极好面子的崇祯皇帝,这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主,没有一点谋略和手段能当监国?

别看今天朱慎锥没有发怒,甚至还顺着他们东林党的意思不仅同意了协理京营戎政的事,还轻飘飘地把原本改变辽东战略的事扯到了大明和建奴的战争方面,直接对龚鼎孳委以重任,把他放到了宁前兵备道的职务上去。

前者暂且不说所谓的协理京营戎政就是个空架子,根本就是敷衍对方。至于后者,朱慎锥哪里是什么重用,分明就是想要龚鼎孳的性命。

你们东林党不是一心想战么?没问题!既然要战他就支持,不仅支持还要把你们东林党的骨干派上战场,亲自和建奴去打仗。这是国家大事,又是你们东林党主动提出来的,朱慎锥任命龚鼎孳为宁前兵备道很是合适,总不能你们东林党说一套做一套,嘴上说要战,却面临战场反而退缩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东林党人如何解释?又有什么面目在朝堂上侃侃而谈?现在龚鼎孳去了辽东,以宁前兵备道之职身临前线,一旦打起来,这箭矢可不长眼睛,辽东打了这么多年,文武官员战死者不在少数,龚鼎孳也是肉体凡胎,一个不小心死在战场上不是很正常的事?

朱慎锥特意向周安民说这件事,而且是用这样的语气来说,周安民如何不知朱慎锥是动了杀心的,他不仅要龚鼎孳去了辽东后死在战场上,而且要他死的毫无挑剔,更查不出任何问题来,至于怎么做到这点,锦衣卫自然有办法。

等龚鼎孳为国捐躯后,以朱慎锥的性格这事恐怕还不算完,接下来说不定就轮到提出辽东战事的杨廷麟了。几个东林党大佬官职不低,要朝他们动手或许有麻烦,可那些虾兵蟹将却好处置的很,你们要战就派你们去战,去一个死一个,死一个再派一个,如此下去,朱慎锥倒要看看东林党中还有谁敢跳出来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