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七十五章 僵持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七十五章 僵持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堂堂的正牌子进士,大明的右都御史卢象升,却拎着一把重达一百四十斤的大刀在战场上厮杀犹如无人之地,这一幕看得敌人目瞪口呆。

几个白甲兵原本还打算一起合力拿下卢象升,可卢象升的武力实在是太强了,一个照面仅一刀就把冲在最前的白甲兵拦腰砍成了两段,接着大刀挥舞起来风声呼呼着响,以他为中心的三米内根本就站不住人,杀得白甲兵不是一合之敌,只能节节后退。

天雄军上下见自己主将卢象升如此勇猛,当即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争先,打退了敌军的进攻。等到敌军潮水一般退去,杀敌十数人的卢象升全身浴血,拄着大刀站在当场,犹如霸王在世一般,明军见了欢呼不已,等消息传到王晋武处,王晋武得知后同样佩服万分,更称卢象升真乃神人也。

第二日的战斗比第一日更为激烈,双方在阵线多次来回争夺,战况惨烈。

这一仗,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损失不小,尤其是皇太极在得知损失了三十九个精锐白甲兵后,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等到第三日开战,皇太极的进攻手段再一次调整,也许是因为昨天的损失太大让皇太极心痛,又或者是因为觉得明军不好对付,如强靠着用人命去填的话得不偿失,所以皇太极虽依旧继续进攻喜峰口和东北高地,但进攻的强度却要比前一日弱了不少,而且只是保持反复攻击,意图不断给明军守军压力和杀伤,并没采取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的战法。

皇太极这样做当然不是怕了明军,关键是地形的缘故他的大部队根本无法集中力量进攻突破。如果是在平原上野战,皇太极有相当的自信凭借八旗的力量一举击破明军,可现在无论在喜峰口或是东北高地,皇太极每次摆在进攻面上的军队最多也就几百人,轮番冲击力量有限,后方的主力也没办法飞到明军面前,只能眼睁睁看着双方在防线上厮杀血拼。

两天的战斗,让皇太极清醒看到了明军的顽强坚守意志,明白了拿下喜峰口的难度,更感觉到了这一次出兵的棘手。

他万万没想到这一次遇到的明军和以前不同,会如此顽强,更提前一步做好了布置,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皇太极也没绝对把握能和上一次一样拿下喜峰口,就算费九牛二虎之力打下喜峰口,他的部队也必然遭受重大损失。

两日下来,皇太极已经折损了千人,虽说这千人损失中大部分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但要知道第二天的战斗中他投入了上百白甲兵,这些白甲兵最后却是铩羽而归,而且还丢了三十九人。

八旗的白甲兵可不是普通八旗,这可是八旗精锐中的精锐。白甲兵的挑选极其严格,选八旗中身体素质最好,最武勇的猛士来担任,而且白甲兵的装备极好,穿三层甲,内有锁子甲,中有绵甲,外有铁甲,战斗力强悍到了极点。

当年宁锦之战,鳌拜只带了五个白甲兵一共六人就全歼了二百四十多个明军,由此可见白甲兵的战斗力之强。而且白甲兵在八旗的数量极少,皇太极亲自掌握的两黄旗中白甲兵仅仅只有两百人,而如今一战就损失了三十九个白甲兵,这样大的损失就连皇太极也无法承受,心痛不已。

继续投入白甲兵,把这样宝贵的战斗力放到争夺喜峰口和高地的绞杀战中去,皇太极怎么可能干这种亏本的买卖?

所以从第三日开始,进攻的清军中就再也见不到白甲兵的身影了,取而代之的只是普通八旗兵,而负责主力的依旧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这让蒙古人和汉军旗士卒们叫苦不迭,却又无可奈何。

战局就此僵持起来,双方的战斗虽然还在继续,可强度却已不如前两日那么残酷了。

而且担任主攻的蒙古人和汉军旗士卒也不是傻子,八旗精锐躲在后面,让他们去冲锋陷阵,这命可是自己的,再加上这一次战争对面的明军比以往难对付的多,只要皇太极不催促,这些人在战场上自然存着保命的小心思,出工不出力,反正冲不破阵线,大伙做做样子就得了,何必拿自己的命去拼呢?

战争烈度的下降,也让王晋武略松了口气。说句实话,他还真担心皇太极不顾一切投入精锐突破阵线呢。

因为地形的缘故,皇太极没办法在战场上投入主力,其实王晋武这边也是同样的原因,无论是喜峰口或者东北的高地,一次性布置正面的兵力是有限的,喜峰口这边正面接战明军最多也就五六百人,再加上依托烽火台和长城防线的通道布置,充其量不超过千人而已。

后方的补充部队要上去也不是说上就上,地形的险要虽说明军比敌人占了点便宜,可要快速布置换防也需要时间。而且喜峰口曾经被皇太极破坏的极其严重,整个防线大多都是残垣断壁,再加上皇太极的大炮射程又比明军远,哪怕是架在防线下面也能打到关隘上,能够给与守军极强的杀伤力。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明军一次性投入的兵力有限,更要防备清军的火炮。至于东北高地同样也是如此,而且从防御来看还不如残破的喜峰口,承受的压力更大些。

假如皇太极不计后果,持续投入精兵甚至白甲兵反复冲阵,不惜人命的话王晋武还真不好保证一定能守得住。如果是这样的话,王晋武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把其他部队全部撤下去,拿自己的新军去和皇太极的精兵交战。

凭借新军的战斗力强悍和战阵的优势,守住阵地的问题不大,可如此新军就会遭受不小的损失,新军再能打毕竟也是血肉之躯,而且把能征善战的新军用于这样的防线争夺战中,还会限制了新军优势的发挥,更白白消耗了宝贵的新军力量,如此得不偿失的举动王晋武怎么可能去做呢?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王晋武是绝对不会动用自己的新军主力的,如果新军主力在这场战争中被消耗掉,就算最终击退了皇太极也是无法承受。而现在,皇太极竟然放缓了进攻烈度,这让王晋武大松一口气,他当即重新调动和布置兵力,借这个机会继续淬炼部队,磨合各部。

战斗一天接着一天持续下去,交战双方你来我往,而防线始终掌控在明军手中,一直没有给皇太极突破的机会。

随着战斗的持续,王晋武的练兵也得到了显著的效果。先不说山东军、东江镇和卢象升的天雄军,仅仅是王晋武直接指挥的顺天军,通过这几日的战斗,顺天军开始变得有模有样起来,这些原本的老爷少爷兵在经历战火和生死的磨炼后,逐步有了真正军队的模样,假以时日再训练一番,必然脱胎换骨,成为一支强军。

等到开战后的第六日,王晋武突然接到消息,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遭到了清军的袭击。这些清军出现的非常突然,而且投入的部队战斗力极强,就在昨日半夜借着夜色偷袭了两地关隘,要不是黑云龙防范严密及时发现,立即调动军队增援的话,说不定就被对方突破了。

接到消息,王晋武惊讶之余也瞬间明白了皇太极这几日的举动目的,怪不得皇太极这边的进攻烈度比前两日低了不少,而且再也没出动过白甲兵介入战斗。原来皇太极打的是声东击西的算盘,以喜峰口为目标通过持续进攻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而暗中却调兵去攻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的长城防线,意图从另一处攻破大明防线,打进长城以内。

皇太极的算盘打的不错,如果不是王晋武早就有安排,再加上黑云龙那边又有提前防范的话,说不定就被皇太极给得逞了。眼下当清军偷袭未果,改变战术进行强攻,战火已不仅只是喜峰口这处,已延伸到了喜峰口以西的将军石关到马兰峪一带,这一带是由黑云龙的宣大军驻守,黑云龙的宣大军虽是九边强军,可要防守这么一大段防线除去兵力不足外,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如果皇太极的部队再从其他地方再次进攻,黑云龙弄不好就会顾此失彼。

“告诉黑云龙,让他必须严守防线,绝不能放一个建奴进长城!如被敌军突破,本帅必然军法从事,绝不姑息!”王晋武沉着脸说道,见传令官正要领命离去,他又喊住了对方,想了下继续道:“另外告诉黑云龙,就说是本帅的意思,只要他再坚持几日,主力就会回援,让他这几日多多辛苦,等打退皇太极,战后本帅必然为他请功!”

“是!”

传令官抱拳行礼,转身快步离去。

等传令官走后,王晋武站起身走到一旁的沙盘前,目光盯着沙盘上的地形凝神细看,口中更是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喃喃自问:“这个吴三桂,究竟跑去哪儿了?怎么还没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