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七十四章 武勇无敌卢象升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七十四章 武勇无敌卢象升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兄弟们!随我杀敌啊!”

“杀啊!杀敌!”

“杀!杀!杀!”

李佑大喊,督战队同时大呼。

一个个敌人如砍倒的麦子一般不断倒地,督战队的凶悍武勇瞬间让敌人心惊胆战,很快稳定住了战局,更让刚才差一点崩溃的守军重拾了信心。

敌军的势头被遏制,领头的十几个白甲兵更被督战队三下五除二给干掉,其他敌人被督战队打得节节后退,守军们见此顿时士气大振,跟着督战队全力反推,片刻后杀入缺口的敌军被歼数十人,余者狼狈而逃。

等敌军被杀退后,众人忍不住欢呼雀跃,望向李佑和督战队的眼神中不再是之前的畏惧,而多了几分敬佩和亲近。

类似的场景不光是在喜峰口发生,东北的高地同样也是如此。不过和喜峰口不同,今天驻守东北高地的是卢象升的天雄军,昨日东江镇已打了一场,王晋武特意把东江镇的队伍撤下去修整,原本打算由山东军接替东江镇继续作战,但没想自来到前线一直默默无闻,甚至不怎么搭理王晋武的卢象升却主动站了出来,表示今天东北高地的驻守由他的天雄军来驻守。

这一次作战的所有军队中,卢象升和他的天雄军是最特殊的一支,首先天雄军不属于明军官兵序列,既不是边军也不是卫所军,只是卢象升当年在直隶编练的团练军队,而且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流寇叛乱所致。

其次,卢象升是湖广巡抚,不过他作为湖广巡抚的时间并不长,之前仅是大名知府兼兵备道之职。因在直隶击败意图北上的高迎祥部,崇祯皇帝特意下旨升了卢象升的官,又因为高迎祥向东逃窜,意图南下攻击南直隶,崇祯皇帝又让卢象升领兵配合山东巡抚徐宪成同流寇作战,阻挡高迎祥渡过长江进攻南京。

之后卢象升和徐宪成两部配合默契,在扬州以南击溃了高迎祥部,逼迫高迎祥放弃了渡江的打算,随后尾随高迎祥一路向西,最终逃离南直隶区域。

高迎祥转战中原,再一次窜入河南后,徐宪成因为驻地的缘故领兵返回山东,而那时候卢象升的天雄军也无法进入河南追击,只能带他的天雄军往湖广走,打算入湖广后再调动兵马配合陈奇瑜继续剿灭高迎祥部。

所以从这些情况来看,卢象升虽是湖广巡抚,实际上却没有在湖广巡抚的职位上呆过,尤其是他当巡抚之后根本就没坐镇过湖广几日,一直在领兵在外和流寇作战。

等到高迎祥被明军围追堵截,无奈逃入四川后,卢象升这才打算回湖广去,可就在这个时候京师那边出了事,得知朱慎锥在北方突然起兵,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旗号进攻京师,朝廷下旨各地勤王的消息,一向忠于朝廷的卢象升怎可能坐视不管,他当即带着自己的天雄军日夜兼程向京师方向赶,一路风尘仆仆丝毫不敢耽搁。

可问题在于卢象升刚刚走到河南,可人还没进入北直隶呢,朝廷那边就传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朝廷下旨因为崇祯皇帝身体健康缘故不能理事,朝政暂由交城王朱慎锥监国,朱慎锥的监国不仅有崇祯皇帝的圣旨,还有李太后的懿旨,再加上内阁、司礼监的批复和认可,由朝廷明文下发,从法理来说无可挑剔。

不过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卢象升一眼就看明白了,他很清楚大明的天变了。随着朱慎锥的入主京师,崇祯皇帝和整个朝廷都落到了朱慎锥的手中,朱慎锥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作所为和当年的曹操没什么区别,至于监国的名义还有这所谓的圣旨究竟是出自谁手这还用说么?

除这道圣旨外,还有让各地勤王军回归驻地的旨意,此外一系列安抚各地衙门的旨意也陆续下达。

向来性格正直的卢象升对之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这些无非就是朱慎锥的手段罢了,而且朱慎锥在下达旨意的同时也没忘记杀鸡骇猴,对已进入直隶的几支勤王部队直接下手,在对方迟疑不决,或者依旧意图勤王的情况下突然出兵,以绝对优势解除了这几支部队对京师的威胁,而领兵的官员和军将也顺手处置了。

这时候的卢象升进退维难,尤其是河南的官员们大部分在接到朝廷旨意后表示顺从朝廷安抚地方后,卢象升的天雄军的处境就很尴尬了。

如果继续勤王,先不说从法理上占不到上风,直接违背了朝廷的命令。就算卢象升一意孤行,他也走不了,因为勤王仓促,他军中没带什么粮草,一路北上靠的是地方官府的拨给解决,但现在地方官员已经表态服从朝廷,自然不可能再给他粮草,没粮草他的天雄军吃什么?更不用说打仗了。

就算想撤回湖广也是不可能,卢象升没想到不到两日朝廷就直接给了他一道旨意,这道旨意撤掉了他湖广巡抚的职务,但又把他右都御史的官职留着,此外朝廷让卢象升就地驻防,等待朝廷的另外安置,面对这个局面卢象升连湖广都回不去了,无奈之下只能留驻原地。

卢象升一下子就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更不知朝廷或者说朱慎锥接下来会怎么对待自己。从情理来说,卢象升是对朱慎锥很是不满的,在他看来君臣父子,朱慎锥作为宗室居然胆敢囚禁皇帝,自立监国掌控朝政,根本就是乱臣贼子。

可作为一个读书人和臣子,卢象升又有着对大明的忠诚和拯救大明平定天下叛乱中兴国家的理想抱负,而且卢象升对崇祯皇帝的感官其实并不算好,他自然明白崇祯皇帝并非是一个明君,大明之所以会变成今日这个模样,崇祯皇帝要承担大部分责任。

可作为臣子又能如何呢?君臣父子的念头在卢象升心中根深蒂固,哪怕再不满,但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大明依旧是卢象升的坚持,这种错综复杂的心态让卢象升很是苦恼,甚至有些无所适从。

正当卢象升留在河南,不知自己未来何去何从的时候,朝廷突然又下了圣旨,接到这道圣旨后卢象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道圣旨居然是调卢象升北上。

圣旨中的意思很明确,朝廷接到密报,在辽东的皇太极又一次出兵,这一次打算故伎重演再一次绕道蒙古进攻大明。为大明和天下百姓,朝廷决定主动出兵在蓟州和皇太极作战,朱慎锥命令卢象升带着他的天雄军日夜兼程赶赴蓟州镇,归于王晋武麾下参加战斗。

接到旨意,卢象升惊愕之余沉思良久,考虑之后决定暂时放下其他,先击退外敌再说。常言说的好,安内必先攘外,如今建奴虎视眈眈,意图再侵犯大明,面对外敌,他卢象升怎能坐视不理?

至于大明内部,无论是朱慎锥的监国之位或者其他,等打退了外敌再说。不管怎么样,大明内部的事大明自己解决,但面对外敌必须团结起来,这也是卢象升心中的决断。

就这样卢象升马上回复朝廷,愿意领兵北上。接着他带着天雄军一路往北,直奔蓟州。

抵达蓟州后,卢象升见过了王晋武,此时他已知道王晋武究竟是何人,因为崇祯皇帝的缘故自然不会对王晋武有什么好脸色,不过卢象升毕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大敌当前他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缘故和主帅闹别扭。

所以卢象升和他的天雄军是这一次作战中最特殊的一支军队,但就算这样王晋武也没把卢象升区别对待,不仅在待遇上一视同仁,更在商讨作战时还特意请来卢象升探讨。

面对这样的态度,卢象升哪怕再看不惯王晋武也没撂挑子,更没有做扯后腿的举动。在昨天一战中,卢象升在后方密切关注战场的情况,尤其是了解了前线的战况和布置后,卢象升心中对王晋武还是有些佩服的,在他看来王晋武这个人能被朱慎锥如此重视,并令他统帅全军的确有两把刷子。

既然一致对外,卢象升也绝对不能袖手旁观,再加上他对自己的天雄军有着相当自信,自认自己领兵作战的能力丝毫不亚于他人。所以在昨日战后,当王晋武准备由山东军替换东江镇的部队驻守东北高地时,卢象升毫不迟疑地就站了出来,主动请缨要求第二日由他的天雄军出战。

面对卢象升的坚决,王晋武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同时还让孙元化的火器部队配合天雄军防守。就这样,第二日东北高地的战斗是在清军和天雄军两部打响的,接替防御后的卢象升亲临前线,指挥天雄军和清军精锐激战。

战到最激烈的时候,卢象升见清军派出白甲兵意图突破防线,当即卢象升直接提着大刀带着亲卫就冲了上去。

虽然卢象升的天雄军不如李佑所带的新军督战队能打,可问题在于卢象升个人武力强啊!

别看卢象升是正牌子进士出身,正正经经的读书人,可卢象升的个人武力在当今却是数一数二的,要真一对一较量,估计王晋武也不是卢象升的对手,要知道卢象升手里那把大刀可是重达一百四十斤,挥舞起来如同车轮,碰着就伤挨着就亡,就连穿着重甲的白甲兵也不是卢象升的对手,一刀下去人甲皆裂,势不可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