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七十三章 胶着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七十三章 胶着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晋武这么干虽然残酷,可作为领兵大将本就是慈不掌兵。何况真正的精兵哪个不是百炼成军的?而且在出京之时朱慎锥就交代过王晋武,借这一次战争在挡住皇太极入侵的同时必须要通过战争来整合这些部队,让其完全归于自己所有。

虽说朱慎锥现在已是监国,名义上掌控朝政,可实际上朱慎锥如今离真正号令大明还远着呢,要不然也不会仅以监国的身份作为掩饰。

朱慎锥手里的新军和骑兵虽然能打,但毕竟人数太少,想要坐稳这个位置手中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以大明如此广阔的疆土和亿万子民,迅速扩充实力是必须的,而眼下扩充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借战事练兵,并在这个基础上整合军队。

这也是王晋武如此安排的缘故,从开战到现在王晋武的底牌一个都没动用,无论是他的新军还是骑兵都摆在后面,不到必要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把这些底牌拿出来的。

吴三桂那边虽给了他一千骑兵,但这和正面的战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吴三桂的任务是实施破袭战,而且吴三桂自己带了一千关宁铁骑,这可是关宁中的王牌部队,以吴三桂的聪明自然不会让这些骑兵和八旗去硬拼,这也是王晋武会如此大方把骑兵交给他的缘故。

至于所率领的顺天军,也就是原本的京营王晋武自然就要这样做了,其实不光是顺天军,就连山东军、东江镇的军队包括卢象升的天雄军王晋武也没客气,直接让这三部分别驻守喜峰口东北的高地,让其轮流替换挡住皇太极的进攻。

从目前来看,这样安排的效果很是不错。虽然己方伤亡比例不小,可从整体损失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能以这些部队做到现在的程度,王晋武已非常满意了。

第一天的战斗从清晨开始打响,直打到日落结束。

喜峰口和东北高地两处战场,双方前后各自投入了三四千的兵力,阵地反复争夺,战况激烈异常。

战后统计,明军这边喜峰口的伤亡在一千一百多人,其中直接战死者七百七十一人,重伤三十二人,余者均是轻伤。

东北高地的伤亡八百二十九人,战死者半数,相比喜峰口的伤亡要少些,那是因为今天在东北高地担任防御主力的是东江镇,东江镇上下和建奴之仇不共戴天,上下早就憋着一口恶气了,再加上东江镇的战斗力本就不弱,此战在占据地利优势的情况下,还有火炮的支援,尤其是山东军配合,孙元化作为大明首屈一指的火器专家亲自临战指挥火炮,这才有现在的战果。

至于皇太极那边的战损无法准确统计,从战场的情况来预估,两处战场加起来清军的伤亡应该不小,不会少于明军,但真正拿到的首级却不多,加起来也就二百零五颗而已,而且这些首级中真正的满洲八旗寥寥无几,大多都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可就算这样,也是了不得的战果了。

大明和建奴交战多年,其中败多胜少,大明虽以首级为军功,可多年交战中真正能拿到敌军首级并不算多,大部分首级的真实性很是存疑,尤其是大部分明军有着杀良冒功的坏习惯,为掩饰战败后果杀辽民百姓冒功的情况不少。

当年毛文龙开东江镇,亲自领兵偷袭后金后方,从昌城渡鸭绿江,在赫图阿拉附近的董骨寨、牛毛寨、阎王寨等地展开游击战,报称斩级二百零九颗,生擒四名,夺马二百八十三匹。

正是因为这个大功,毛文龙升都督同知,并令当时的天启皇帝龙颜大悦。如此战功,斩首也不过二百零九颗,今日一战明军获得的首级就有二百零五颗,仅仅比毛文龙当年少了四颗而已。

至于后来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宁远大捷,袁崇焕上奏说斩首级二百六十九颗,这数字在当时来看已算是赫赫大功了,可问题在于袁崇焕当时死守宁远片马未出城,努尔哈赤根本没有拿人命不惜一切代价去攻宁远,而是围城攻击,登城战也没发生,那么袁崇焕这家伙从哪里弄来的首级?难不成靠着城头大炮就能割下对方首级凭空落到自己手里?所以这个二百六十九颗首级的真实性要大打折扣,真正数字恐怕要少许多。

这一战,双方皆有损伤,不过这些损伤对各自来说远没达到伤筋动骨的阶段。

王晋武这边总兵力五万多人,宣大的黑云龙因为驻守西北方向未有参战,从整体来看不到两千的伤亡完全可以承受,何况王晋武的主力都没动用呢。

至于皇太极那边就更不用说了,虽因为是主攻的原因,伤亡要略大于明军,不过就算再多对于皇太极十五万大军的数字而言,这些伤亡根本就是不足一提。何况皇太极投入战场的部队也不是八旗的精锐,满洲八旗在其中占的比例极少,大部分都是蒙古八旗和汉军旗。

只要八旗根基不损,这些损失对皇太极来说不算什么,但这一战让皇太极感觉到有些棘手,战后皇太极一直紧皱眉头,开战的不利让他意图一举突破防线的打算落空了,尤其是今日明军抵抗之顽强更是出乎意料,皇太极不由得反思这一次出兵是否急促了些,又或者选错了突破方向?

“多尔衮还在白马川?”大营中,皇太极凝神想了许久,突然开口问身边的人。

“回万岁,九王在白马川。”

“白马川……。”皇太极沉咛片刻,突然重重一拍手:“索尼!”

“奴才在!”牛录章京索尼是皇太极的侍卫,就在大帐中伺候,听皇太极喊他,连忙快步上前打千行礼。

“你速去白马川,替朕传旨多尔衮,令其部伺机而动,由白马川出兵攻明!”

“奴才遵旨!”索尼连忙应道,不过他迟疑了下问皇太极,传旨多尔衮让他从白马川攻明是否有具体目标,皇太极摇头道:“从哪里打,究竟打哪里,怎么打,让多尔衮自己看着办,朕要的是结果!”

“奴才明白了!”索尼是个聪明人,瞬间就明白了皇太极的想法,急急领旨而去。

等索尼走后,皇太极想了想再招来长子豪格、贝勒阿巴泰、郑亲王济尔哈朗、遏必隆等人入帐议事,等议到半夜时分众人这才离去,分头准备。

第二日太阳升起,皇太极再一次对喜峰口和东北高地发起进攻,但这一次进攻和上次不同,皇太极除了继续动用蒙古八旗和汉军旗外,还加大投入了一部分满洲八旗的精锐,其中甚至有着八旗精锐中的精锐——白甲兵。

白甲兵的投入给了前线极大压力,仗着身上重甲防护力和武勇,这一次进攻刚开始不久,前线的明军就有些抵挡不住了,这些白甲兵身先士卒,根本不畏明军的箭矢,低头猛冲挥舞手中长刀普通明军难以抵达,没一会儿就被对方突到了近前。

明军见情况不对,连忙上前阻拦,可三四个明军都挡不住一个白甲兵的猛攻,被打得节节败退,一时间十几个白甲兵为箭头就冲破了明军防御缺口,直接杀进了阵线之中,带着紧随而来的普通八旗嗷嗷乱叫挥刀猛砍,势如破竹。

阵线转眼岌岌可危,眼看着冲进来的敌军越来越多,明军崩溃在即。临阵指挥的李佑已来不及调动后方的军队上去支援了,李佑一咬牙,带着督战队直接就迎了上去。

一个照面李佑拔出腰间的火枪,直接就冲着最近的敌军射去。枪响过后,正面的白甲兵居然只是晃了一晃,非但没有倒下反而提着长刀径直朝着他来,身上的煞气蒸腾,面罩下的双眼狰狞,凶悍到了极点。

李佑微微一愣,手中动作不停,继续扣动扳机,两声枪响后这个白甲兵终于倒下,可就算如此,他依旧倒地的瞬间把手中的长刀朝着李佑猛掷去,意图用最后一击干掉对手,可惜李佑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身子一侧让其落了空,接着看都不看倒地的白甲兵,继续朝另一个白甲兵扣动扳机。

两支梅花枪十发子弹射完,李佑仅仅才打倒了三个白甲兵,不得不承认白甲兵的防护之严和战斗力强悍,哪怕中枪负伤只要不死,这些白甲兵依旧挣扎着想杀死对手。

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不过正是他的反应迅速遏制了白甲兵带队冲锋的势头,而在他身后的督战队也借着这个间隙做好了战斗准备,督战队是由新军组成,五十人的督战队配合之下组成阵型,虽接战仓促,但经验丰富的督战队很快就占据了上风。

靠着战阵的配合,白甲兵虽然能打,战斗力也不弱,可个人的武勇终究不是战阵团体的对手,没几个回合又倒下了几个白甲兵,剩余的白甲兵见情况不对带着八旗呼喊着意图从两边突围,避开正面让后方的友军顺着打开缺口涌入,以此冲破督战队的反击。

可惜李佑哪里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久经战阵的李佑早就防着对方这一手了,根本不给对方两边突破的机会,不仅如此还不断压迫对方的进攻,反推了回去。几个呼吸后,随着最后的两个白甲兵也被干掉后,从缺口涌入的敌军再也难以前进一步,更被一步步打了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