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范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范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荣和王晋武默默点头,他们虽不在陕西,但山西离陕西并不远,从陕西那边传来的情况的确如此。

天灾对西北的影响极大,其实并非陕西一地,西北各省皆有影响,就连山西一地同样也是如此。

这些年朱慎锥在潞州卫,尤其是赵屋岭和羊头山那边开荒耕种屯田,储蓄粮食,之前他们还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可现在却已理解了。

民以食为天,没有吃的话就要饿死,人一旦逼上了绝路,为了生存自然是什么都敢干,这也是流寇最早从陕西出现的缘故。

“至于其二!”朱慎锥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就是人祸了。”

“天灾是一,人祸又是一。之前提过,朝廷税赋不断,撤裁驿站也是重要原因。就拿高迎祥的部下李自成来说吧,听闻李自成原本就是驿卒,正是因为朝廷撤裁丢了差事,最终无奈当了流寇。”

至于李自成杀韩金儿,后来又隐名埋姓去了边军当了小官,这些朱慎锥并没提。因为这并不重要,其关键还是由于李自成没了差事,后来才发生了这些事最终走投无路当了流寇。

“天灾之下,税赋不仅未减,反而增加,老百姓本就活不下去了,如此还能得了?再加连年干旱,赤地千里,民间甚至已有易子而食的惨事,这流寇怎么可能少?”

“所以我说,伯雅去陕西击败流寇甚至灭掉流寇并不难,毕竟这些流寇不是官兵,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罢了。可要彻底解决流寇问题却是不易,如不能解决陕西问题,消减赋税,拨款拨粮让老百姓生活下去,就算前脚剿灭,后脚也会冒出流寇来。”

“除非有本事把整个陕西的人给杀绝了,没了人自然也就没人继续造反。可这又可能么?先不说谁敢这么干?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能杀得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流寇一事说起来并非是军事问题,而是政事问题,解决不了后者,只谈前者,哪里能成啊!”

朱慎锥的这番话让王荣父子不由得沉思,尤其是王荣听后更是觉得极有道理。

朱慎锥说的没错,这的确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事问题,不仅是赋税,还有土地兼并和其他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孙传庭就算杀再多流寇,哪怕就是剿灭高迎祥也是无济于事。

可问题虽然摆在众人面前,但在场的人却无一可以解决。哪怕作为大明天子的崇祯皇帝也是如此,难道崇祯皇帝真的就不知道么?

崇祯皇帝虽然比不上他的哥哥天启皇帝,但崇祯皇帝并不傻,他虽然登基后做了许多错事,可至少智商还是在线的,而且他是自朱元璋后唯一一个特别勤政的帝王,每日仅仅睡几个小时,大多时间都在处理政务,陕西包括天下的情况就算别人不说,他在一些奏折中也能察觉到一二。

可问题在于崇祯皇帝也是没办法,现在的大明几乎已病入膏肓,他手上又没有魏忠贤这样得力的人手,而且他的性格缺陷也造成了他的刚愎自用,导致下面阳奉阴违。

崇祯皇帝不是没看到这些问题,而是他根本就改变不了。他现在只期望能尽快先解决辽东的建奴问题,只要平定了了解,解决了外患,那么就能腾出手处理内部,尤其是西北的叛乱和灾情。

崇祯皇帝这种做法其实就是饮鸩止渴,他明明清楚这杯掺了毒的水喝下去是致命的,可他却不得不喝,因为不喝的话就得马上渴死。自欺欺人的崇祯皇帝把希望寄托在能先苦一苦天下老百姓,尽快解决外部问题,然后再调转头处理内部问题。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外部的问题根本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他现在的做法非但起不到快速解决,却因为不断增派辽饷导致西北叛乱不休,再加上他一上位就处置了魏忠贤,使得大明财政问题越发严重,下面的税根本就收不上来,只能继续想办法从老百姓身上弄银子。一来二去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把情况搞得越来越糟糕。

孙传庭虽有才干,可他能做的也是有限。朱慎锥并不看好他在陕西的作为,哪怕孙传庭带兵剿灭了流寇,可根本问题不解决,这流寇剿灭了还会继续冒出来,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众人也只能长吁短叹,摇头不语。不过王荣心中却微微一动,假如情况继续这么恶化下去,那么接下来大明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这不也表示朱慎锥的机会来了?

当着王晋武的面,王荣不方便直接询问,只能旁敲侧击给了朱慎锥暗示。朱慎锥知道王荣的意图,却笑着说自己还没考虑这些,现在谈这些为时过早,还不到时候。

听他这么回答,王荣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什么,也就不再询问了。

就在孙传庭去陕西的几日后,辽东的盛京,也就是沈阳,皇太极的谋士汉臣,大名鼎鼎的范文程在其府中招待一人,这人虽身在此处,却穿着明人的服饰,正和范文程熟络交谈着,看起来两人交往已久。

和范文程交谈的这人也姓范,正是晋商中的范家家主范永斗。

去年介休范家出了件大事,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强人打破了范家大院,杀光了范家在介休老宅的男丁,就连范家的女人遭遇毒手的也是不少。

这也就罢了,这伙人还几乎搬空了整個范家,走时候还放了一把火把范家大院几乎烧了个一干二净,令范家多年的积蓄一日清空,损失惨重。

得知消息后,范永斗匆匆从张家口返回介休,见到范家大院的惨状时差一点当场晕蹶过去,等悠悠醒来,范永斗更是喷出一口老血,直接病倒,后来经良医医治调理,过了小半年这才渐渐恢复。

范家的损失简直无法想象,可以说经此范家用元气大伤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幸好范永斗早就把范家一分为二,一半在介休老家,一半在张家口,虽然介休老家遭遇此事,可张家口的范家依旧未损,这才没导致范家一蹶不振。

之后,范永斗找了关系,花了不少金银,意图找出抢掠介休老家的罪魁祸首,可查来查去都只有一个疑似流寇所为的结果,而最终当初潜入范家的贼人却是一个都没抓着。

虽然这个案子已经定性给了流寇,可范永斗却根本不信真是流寇所为。哪怕官府拿出一些佐证来证明,范永斗也是丝毫不信。

在范永斗看来,这个案子蹊跷的很,流寇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流寇行事根本不可能如此缜密,更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悄无声息避开官府跑到介休来,又一举拿下范家大院,直接把范家掠夺一空。

范永斗觉得做出此案的恐怕另有其人,而且他想来想去更觉得地方卫所和晋商中的同行勾结可能性更大些。毕竟自范永斗执掌范家以来,范家的钱越赚越多,在晋商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而且自从他和建奴勾结后,为了搞商业垄断,打击对手,对山西同行下手的事可没少干,哪怕范永斗干这些事极其小心,从来没有给人抓到把柄,可做了就是做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在范家的打击和小动作中,这些年倒霉甚至家破人亡的晋商可是不少。

以己度人,范永斗当然会往这方面想。可一时间也想不出究竟是谁暗中对范家下手,真正的仇人又是谁?他做的破事可是不少,仇人也不是一个两个,看这个很是怀疑,看另外一个也觉得有可能,就这样反而有些弄不清楚究竟是谁出手了,可就算这样,范永斗依旧坚定自己的想法,官府的结果根本就是扯淡,自己的猜测才是真实的。

“此次范兄亲来,实在是辛苦了,前些日子大汗催的紧,多亏范兄这回来的及时,总算让我能和大汗有个交代。”范文程笑呵呵地说道,虽然他面对的仅仅只是一个商人,可范永斗可不是普通的商人,早在努尔哈赤时期,范永斗就是后金的座上客了,哪怕老汗对他也是客气有加。

虽然范文程是皇太极的谋士和亲信汉臣,可范文程却不敢拿大。说起来他这个汉臣地位并不高,根本不属于皇太极的政治核心一员,要知道皇太极虽是大汗,可满人依旧以八旗为尊,八旗中的实力派和那些拥有兵力的贵族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从这点来讲,范文程充其量就是皇太极的私人顾问或者说是师爷,所谓的官员品级虽然有点地位,可在满人贵族眼里他就是一个包衣奴才罢了。如果不是皇太极重用,并提拔范文程,谁会把范文程放在眼里?

“范大人客气了。”范永斗商人出身,虽说他知道范文程在这边的地位不高,可不管怎么样他都是皇太极身边的人,而且私下还以先生相称。能够交好这样的人是没有坏处的,生意人嘛和气生财,何必得罪人呢?

“原本早就应该来的,不过介休老家出了点事耽搁了,这是我的不是,还麻烦范大人同大汗告知,此次货物我这边愿降三成价格,以为赔礼。”

“范兄实在是客气,你的意思我会转告大汗,想来大汗不会怪罪范兄。对了范兄,介休那边的事可查实了?贼子抓到了没有?”范文程关切问道。

范永斗微微摇头,叹了口气,看样子很不乐观,见他这幅表情,范文程心永顿时有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