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九十八章 失德有德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九十八章 失德有德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介休范家大院被掠夺一空,范永斗损失惨重,这些范文程早就听说了。

不过具体情况他只了解一部分,正好范永斗这一次来,范文程就顺便询问了一二。

范永斗也没瞒他,把他所知的大致讲了讲,范文程听后皱起眉头,直接问道:“大明官府那边就没其他消息?”

“还能有什么消息。”一提到这,范永斗心里就是一团火,他范家这些年上下打点的银子可花了不少,但介休出了这么大的事,查来查去却根本查不出结果,只有一个疑似流寇所为的回复。

这算什么答案?难道这事还真的是流寇所为了?范永斗怎么都不相信。前面说过,范家这些年做了不少事,肮脏的手段使了也是不少,仇人多的连范永斗自己也数不清。

范永斗虽怀疑这件事是他的仇人所为,可问题在于他始终查不到是谁干的。

“大明官府上上下下都是一群酒囊饭袋!”范文程附和着骂道:“范兄这些年可是孝敬不少,官府上下拿了你的银子,却查出这么一个结果来,没给你一个交代,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啊!不是兄弟自夸,如这事发生在此地,不用大汗交代,下面早就帮范兄查得清清楚楚了,哪里还会有现在的情况?”

“范大人说的是,何尝不是如此呢?”一提到大明官府,范永斗的心里就极其生气,常言说的好,这么多年喂下来就算是条狗也早就养熟了。可大明官府那边倒好,自己撒了这么多银子下去,却拿这样的结果来搪塞自己,这种情况根本不能以酒囊饭袋来形容,简直无法想象。

假如这事发生在辽东皇太极的地盘,恐怕早就查得清清楚楚了,甚至连罪魁祸首都给抓住了。两者相比,大明就是一堆狗屎,哪里能及得上满人?

范永斗和建奴交往多年,最初是为了利益,可后来渐渐他的想法潜移默化改变,而现在范永斗不光是为了银子做这些事,更是因为自身对皇太极政权的认同。

尤其是自皇太极领兵越过山海关,直接打到京师,大明却对此根本无能为力,最终还是皇太极自己退去,这才解除了京师之危。

经历这件事后,范永斗的心态彻底改变,在他看来皇太极包括整个后金未来夺取天下的可能性极大。一方面是江河日下再加内忧外患的大明,另一方面是蒸蒸日上国力越强的后金,怎么选择还用得着说么?何况范永斗和后金的关系极好,双方合作多年,早就隐隐成了自己家人了,如果皇太极再次入关,直接攻下京师,那么取得天下恐怕就在眼前了。

所以现在的范永斗虽明面上是大明人,可实际骨子里已和作为“奴才”的范文程没什么区别了。

范永斗摇头说道:“大明如此,实在是气数已尽,我如今就盼望着大汗能早日成事,还这天下一片清明啊!假如这天下是大汗的天下,我等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了,哪里会有这种骇人听闻的事发生呢?”

“是极是极!”范文程点头道:“兄弟我也是如此想,这大明在朱皇帝手中犹如水深火热,眼下大明叛乱四起,百姓更是流离失所,大汗虽在辽东,却心系天下,时常忧心忡忡,就连吃睡都不踏实。”

“在大汗看来,天下之所以如此,都是朱皇帝失德所为,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明如此已是气数已尽。”

“天下,有德者居之,纵观千年不都如此?秦因为失德二世就亡了天下,汉高祖有德得成了高祖。隋炀帝失德,最终以唐代之。唐明皇失德以至安史之乱,宋失德,才有靖康之变,大元失德这才有朱元璋北伐功成,从而再有了如今的大明。”

“煌煌千年,改朝换代,都不因当政者失德所至?如今大明天子失德,巨变就在眼前,而先汗以十大恨起兵,历经两代大汗励精图治,占据辽东,俯瞰天下,自要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为任。”

“大汗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如何是区区崇祯小儿可比?如大汗提兵百万入关,扫清寰宇,荡净中原,得此天下,岂不是幸事?”

“范大人说的好啊!”范永斗拍案叫好,神色兴奋不已。

在他看来皇太极入主中原只是时间原因,眼下只不过是大明苟延残息罢了,随着内忧外患越发严重,大明已是无药可救。而且皇太极手下的八旗兵有多能打,范永斗心中更是明白的很,只要找准时机,乘虚而入,这天下绝对异手,等到那时候,自己荣华富贵不是触手可得么?

一时间,两人你一句我一言,聊的是热火朝天,范永斗甚至已经看见了皇太极入主中原坐上京师皇帝宝座的那一日了,作为努尔哈赤就投靠后金的范永斗,自认功劳不小,等到那时候至少也给自己一個官儿干干吧?

越想越是高兴,范永斗乐得牙花子都出来了,可惜的是他不是满人,而是明人,哪怕投靠已久,恐怕爵位什么的和他此生无缘了。想到这,范永斗又不由得恨自己为何祖上不是满人呢?假如自己有满人的血脉那该多好啊!假如自己可能成为满人,他范永斗马上弃名改姓,以后就不叫范永斗了,就算改个萨其马.永斗,他范永斗也丝毫不会皱一下眉头,甚至还会荣幸之至呢。

见聊得火候差不多了,范文程这才渐渐把话题拉了回来。他找范永斗说话可不是为了这些,而是要有事要范永斗去办。

之前多尔衮兄弟在草原大败,八旗损失惨重,这件事到现在还没结果。

虽然范文程有大明那边的渠道,京师里暗中和辽东眉来眼去的官员也不是没有,原本范文程觉得查这件事应该不难,只要把消息递过去,然后派人核实一番,就能知晓那支浙军究竟是谁的部下,又是谁在腾格尔部后撑腰。

大明朝廷方面的可能性不大,这点范文程和皇太极一开始就如此觉得了,可查还是要查的,万一有这个可能呢。

可没想到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大明那边却一点都没查出来,仿佛那支浙军就是凭空冒出来的一般,甚至大明那边的官员听说辽东那边在打听大明军中新练的浙军情况时,那些官员甚至以为范文程脑子糊涂了呢。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自浑河一战后浙军就没了,后来朝廷虽有意重组浙军,可义乌那边的百姓却根本不鸟朝廷,直接把皇帝派来的人给轰走,直言义乌父老再也不会给朝廷卖命,以至于浙军的组建无疾而终。

如果大明有这么一支军队哪里会不用?谁不晓得浙军的战斗力强大?早就派到辽东和建奴打仗去了,还会藏着掖着不成?

不过因为范文程的信誓旦旦,大明那边还是派人调查了一下,可无论是派去义乌打听的,又或者去九边摸底的人都说毫无此事。义乌那边自浑河一战后根本就没再派青壮组建过什么部队,至于九边的边军就更不用说了,眼下大明财政困难,维持辽东的军费开支已都不足,九边各部欠饷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快连饭都要吃不饱了。

维持一支浙军的开销极大,哪怕是浙军全盛时期,也就是戚继光时代,浙军的数额也从来没有超过万人。而且浙军和普通明军不同,实施的是募兵制,先不说浙军的装备和训练耗费,仅仅是浙军普通士兵所拿的军饷就是边军的几倍,一旦开战这开支就更大了,以目前的情况边军根本就没能力做这些事。

此外,边军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去支持草原的部落?有这些银子养家丁不好么?哪怕不养家丁,这些银子自己藏起来花岂不更美?

所以查来查去,始终没有结果。随着时间推移,原本以为手到擒来的范文程不由得有些急了,而且皇太极一直记得这个事,三天两头追问他的进展,如果再没有确凿消息,他根本没办法和皇太极交代。

对于这件事范文程这些日子也思索过,他一开始以为自己之前的判断有误,可想来想去却觉得就算判断有误,但大致方向不会有问题。

一来这支浙兵出现的草原上,绝对不可能从很远的地方过去,因为长距离的行军要隐瞒行踪很难,而且后勤的压力也是不小。所以范文程断定这支浙军来自于九边,而从土默特的位置来看,最有可能的就是宣大方向了,虽然陕西那边也有可能,不过现在陕西闹流寇呢,从这点来说可能性不大。

至于第二点就是腾格尔部的装备问题,从多尔衮兄弟反馈的消息来看,腾格尔部绝对是接受了大量的援助,要不以蒙古骑兵的寒酸怎么可能有不亚于八旗精锐的盔甲和武器?

最后就是腾格尔部拥有的火炮了,近百门佛郎机和虎蹲炮,这可不是小数,没有一支强大的力量和足够的财富,绝对是弄不到的。

综合之上,范文程认为自己的方向没有问题,而有问题的是大明那边的人没查到实处,又或者忽略了什么。既然大明的官员靠不住,那么索性从其他地方入手,而范永斗恰恰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