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下政局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下政局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传庭在潞州卫停留的时间不长。

他拒绝了王荣让他回一趟老家的建议,说现在国家多难,陕西匪患尤其严重,作为刚刚任命的陕西巡抚,孙传庭必须尽快到任,整合兵马,以解决流寇问题。

所以他来潞州卫一方面是路过,另一方面是依圣旨接管高杰和他的部队,然后一同前往。

对于孙传庭的态度,王荣也没多劝,在把高杰介绍他认识后,又再帮了他一把。特意从潞州卫调拨了五百卫所精兵给孙传庭,以充孙传庭的亲卫,此外王荣还以指挥使的名义给了孙传庭在军备、军械和粮草上的支持,这让孙传庭大为感激,有王荣的这些帮助,他去陕西后的把握就更大了几分。

朱慎锥没有露面,也没和孙传庭见着,直等到孙传庭和高杰率部离开潞州卫后这才出现。

在指挥使衙门后院,朱慎锥、王荣和王晋武三人坐着,面前摆着些酒食,边饮边聊。

“此次伯雅去陕西一事,你如何看?”王荣开口询问。

不等朱慎锥回答,一旁的王晋武就道:“这还能怎么看?伯雅文武双全胸有韬略,如今又是陕西巡抚,手上有高杰部在,再加上爹您给他的五百卫所精兵,以此为基去了陕西必然大有所为。”

“那些流寇虽看似闹得厉害,可流寇只不过是流寇罢了,一群泥腿子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无非仗着人多而已,真要打仗根本就派不上什么用处,要不然曹文诏等人怎么可能以区区数千之兵就打得各股流寇狼狈逃窜?”

“也就是爹您不许,假如是让我带兵的话,不用多,一千骑兵再加两千步兵足够,凭我的本事区区流寇早就扫平,什么闯王高迎祥也早就没了,还能让他如此逍遥转战千里眼下居然跑到南直隶?”

王晋武说这个话是有他的底气的,要知道王晋武虽在大明声明不显,可在草原上却是赫赫威名。

自从朱慎锥收复腾格尔部后,王晋武就是朱慎锥手中的一把利刃,腾格尔部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短数年中崛起,成为土默特之主,王晋武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虽然和建奴那一仗,王晋武因为回了大明没能参与,可要知道腾格尔部最精锐的骑兵就是王晋武一手操练出来的,就连现在在腾格尔部掌控部队的将领中也有如李佑这些王晋武一手带出来的人。

如以武艺来说,王晋武或许比不上朱慎锥,要以权谋和经营和眼光而言,更是差得远。但朱慎锥也不得不承认,王晋武这小子在军事上极有天赋,尤其是战场上嗅觉敏锐,是一员难得的猛将,而且他的未来还有无法估计的潜力,如果给他一片天地驰骋,未免不能成为一代名将。

虽然王晋武没和义军直接交过手,但他对自己打仗的本事却是有相当自信的。而且这些日子,他驻守平顺,对东边的战局一直关注,更对那些所谓的义军有了相当了解。

在他看来,义军这些乌合之众根本就是不堪一击,之前左良玉大意兵败简直无法理喻,而号称曹阎王的曹文诏水平也就那样,如果是自己领兵和义军作战,哪里会让高迎祥到处流窜?早就一举歼灭了。

王晋武生平佩服的人不多,除去朱慎锥外寥寥无几,不过对于孙传庭,也就是他的大舅哥,王晋武却很是服气,因为他很清楚孙传庭的本事,更了解孙传庭在军事上的能力。

在他看来,孙传庭虽是第一次领兵,可手上已经有了高杰的部队,再加上王荣给他的五百卫所精兵,这些人全部加起来足足有近两千人。等孙传庭抵达陕西,以这支部队为根基再联合陕西那边的官军进行重整编练,对付区区流寇根本不在话下。

别说其他流寇头子了,哪怕高迎祥也绝对不是孙传庭的对手,孙传庭剿灭流寇,平定陕西指日可待。

对于王晋武的“大言不惭”,王荣却没表示丝毫满意,反而瞪了他一眼,接着看都不看他,转而把目光投向了朱慎锥。

朱慎锥拿起面前的酒盅品了一口,正色说道:“伯雅在陕西能胜流寇,甚至剿灭各部,这个我的看法倒和晋武一致,以伯雅之能,做到这些不是什么难事……。”

“爹,您看您看,六哥都这么说了,您刚才为何……。”王晋武在一旁听后忍不住就道。

可还没等他说完,王荣又是一瞪眼,吓得这小子一缩脑袋闭上了嘴。

“舅舅,您也别怪晋武,晋武的性子您还不知道?再说他从军事角度来看也不算错。”

王荣叹声道:“哎,你说的也对,这小子也就这么点长处了,打打杀杀的还成,可要论别的根本就不会,一介莽夫罢了,舅舅老了,这身子骨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你们兄弟打小就好,以后如舅舅不在,还得你多加照应一些才是。”

“舅舅说的哪里话,我和晋武是骨肉表亲,又是从小一起长大,自然会好好照应,舅舅尽管放心就是。”

王荣听了这话显得很是高兴,举起面前的酒盅对朱慎锥示意了下,抬手一饮而尽。放下酒盅,见王晋武还傻愣在那边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心中不由得就来气,伸脚直接踹了他一下,这一脚可是不轻,这小子丝毫没有准备疼得龇牙咧嘴,捂着脚脖子反问自己老爹这是干嘛呢,一时间让朱慎锥看了忍不住就大笑起来。

“行了舅舅,晋武这样直来直去不好么?”

“哼!”王荣又瞪了王晋武一眼,这才提醒他敬表哥朱慎锥一杯酒,王晋武虽然还不明白自己老爹今日究竟怎么了?为何莫名其妙要拉扯这些,不过王晋武有一点好,那就是孝顺和听话,老爹既然这么说,他就这么做呗,再说了,他和表哥朱慎锥的关系比亲兄弟还亲呢,敬酒不是理所当然的?

见自己这个傻儿子向朱慎锥敬酒,朱慎锥笑呵呵地和他勾肩搭背两人同饮,王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荣为了王晋武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尤其是这几年天下的变化,更让王荣看清了许多常人忽略的东西,那就是如此再下去,这天下必然大乱,而早就做了谋划和安排的朱慎锥眼下已有了相当根基,一旦天下大变,朱慎锥必然起事,如果他起事后,以手中的力量再加他的特殊身份,夺取天下的可能性极大。

作为朱慎锥的亲人,王荣无论心中怎么想,他先天就和朱慎锥捆绑在了一起,也就是说王家的未来全寄于朱慎锥的身上。他王荣如果年轻二十岁,或许会跟着朱慎锥做一番事业,可现在他已经老了,再过几年说不定连刀子都提不起来了,王家的未来只能依靠王晋武这个小子。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旦朱慎锥成功,那么王家的好处可想而知。再不济,朱慎锥看在他父子的面子上,给王家一個世袭罔替的爵位极有可能。所以从这点来说,虽然王晋武和朱慎锥是表兄弟,他这个舅舅对朱慎锥也是有恩,可君臣终究是君臣,眼下王晋武要懂得君臣之道,明白尊卑的道理,这样才能让王家富贵绵延啊!

王家祖辈可是蓝玉的部下,当年蓝玉在朱元璋手下如何威风?又如何权势滔天?可最终却又落得如何下场?前车之鉴都是血淋淋的经验教训,哪怕是亲戚也要知晓这点,王荣可不想等自己眼睛闭上后,因为王家后人的缘故丢了这份亲情,最终落得惨淡下场。

不过现在看王晋武这个傻小子大大咧咧,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王荣倒是放心了不少。

就和朱慎锥说的那样,王晋武直来直去的性格反而更合适些,毕竟作为上位者,假如手下一个是像王晋武这样性子的人,而另一个却是一肚子弯弯绕绕的人,你会更看重那个?更亲近谁?这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么?

也许傻小子有傻福,只要王晋武铁着心跟着朱慎锥,对朱慎锥惟命是从,这就足够了,想来以后王家就得看他了。

一杯酒下肚,朱慎锥拍拍王晋武的肩膀,两人重新坐下。

这时,朱慎锥继续之前的话题说道:“伯雅在陕西击败流寇,平定叛乱并不难,正如晋武刚才所说,流寇仅仅只是流寇,一群拿着锄头的泥腿子拿起刀子造反,无非就是乌合之众罢了,哪怕人再多也是无济于事,上了战场到时候一哄而散,只有兵败的下场。”

“但这事不能仅仅从军事角度来判断,为何如今天下反叛如此之多,流寇又为何会成气候剿之不尽呢?”见王荣父子若有所思,朱慎锥继续道:“依我看,之所以如此关键还在于两点。”

“那两点?”王晋武忍不住追问。

朱慎锥伸出一指:“其一是天灾!自万历十年起,陕西一地就干旱不断,尤其是延安、庆阳、平凉三府的大旱。万历十四年时,西安、延安、平凉、庆阳、凤翔、汉中六府大旱,几乎遍及全省。万历四十四年,陕西全省又旱,还波及到了川北、山西以西区域,多年的干旱令百姓苦不堪言。”

“天启年间,陕西情况缓解了许多,算是过了几年好日子。可天启七年后至到当今崇祯皇帝继位,陕西再接连干旱,可朝廷非但没有拨款赈灾,反而因辽东军事加派辽饷,再加上朝廷几次政策失误,比如取缔全国驿站等,导致西北情况急剧恶化,民不聊生,老百姓过不下去,这才起兵造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