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孙承宗的谋划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四百八十九章 孙承宗的谋划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师出事,孙承宗就知道朝廷估计会启用自己,果然不出所料没几日朝廷的使者就来了,带来了皇帝的圣旨。

接到旨意后,孙承宗当天启程,急忙赶到了京师见了崇祯皇帝,在崇祯皇帝询问自己身体情况的时候,孙承宗也直接给出了自己老当益壮的回答,以安皇帝之心。

果然,崇祯皇帝听了很是高兴,当即就表示让孙承宗作为主将节制各路兵马,打这一仗。

对崇祯皇帝托付孙承宗也不推辞,他直接询问了目前各军的情况,还有建奴的动向等等,崇祯皇帝马上让人把外面的锦衣卫叫来,把现在的情报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孙承宗,孙承宗静静听着并不打断,等听完后沉思了起来。

“孙老师……。”

等了片刻,一直没见孙承宗说话,崇祯皇帝忍不住开口询问。

“陛下!既然陛下让臣领军,臣自然不会推辞,不过陛下,臣有些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崇祯皇帝笑着道:“孙老师有话直说就是,你是老臣,又是朕的老师,同朕不必客气,就算说的过了,朕也决计不会怪罪于你。”

“陛下英明!”孙承宗拱手谢过崇祯皇帝,接着就说道:“陛下,眼下局势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虽建奴破关而入,横扫京畿,但建奴实际上并不以为患,臣以为击退建奴守护京师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借眼下局势进行布置,既然建奴来了,就要让建奴能来无回,如能借此次大战给与建奴重创,甚至能歼灭其主力,那么不仅能雪今日之耻,更对辽东战事有莫大的好处。”

“哦!孙老师有何谋划快快道来!”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喜,连忙追问孙承宗究竟有什么好办法。

孙承宗也不绕圈子,直接告诉崇祯皇帝以京师的防御和人口,哪怕没有城外的那些军队,让建奴来攻都攻不破京师的城墙。要知道京师自从迁都至此以来已有两百年了,这两百年中京师修筑多次,墙高城厚,再加上城头还有大炮等火器,城中还有精锐的京营。

此外,建奴虽然凶狠,可都是骑兵,并没有什么攻城器械,骑兵可长不出翅膀来,更无法越过城墙冲进城里,所以建奴要打破京师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这点他可以性命保证。

既然京师不可能失陷,那么围绕京师进行驻防的效果其实不大。现在宣大军,包括其他各地赶来的勤王部队都往京师这边来,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明军除去关宁军有骑兵部队,宣大拥有部分骑兵外,其他各部都是步兵,面对来犯的建奴铁骑,步兵和骑兵作战是很吃亏的。而且这么多部队全挤到京师来,反而造成了京畿其他地方兵力不足,导致建奴八旗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

鉴于这些原因,再考虑到现在的具体情况,孙承宗表示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兵。

孙承宗提出一个方案,马上派一部精锐部队前往遵化和蓟州一线,先解决掉建奴八旗在那边的偏师,堵住建奴撤军的后路。同时,派另一支部队前往通州,设置防线,压缩和避免建奴从京师到通州的活动空间。此外除派驻一支部队协助京营防御京师外,其他勤王大军择地集中,然后在各地州府的配合下继续压缩建奴的活动范围,把建奴从京师附近往东北方向赶。

只要建奴过通州,通州守军直接把通州的大门一关,同时蓟州和遵化那边的部队也设好防线,那么局势顿时一变,明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所有部队摆开了关门打狗的架势,建奴前无去处后无退路,军心必然散乱,到时候不需要明军主动出击,只要驻防几个关键位置不断消耗建奴,防止建奴逃窜,用不了多久建奴就会顶不住。

孙承宗告诉崇祯皇帝,建奴八旗和明军不一样,建奴打仗从来不带什么后勤辎重,他们的物资全靠的掠夺,以战养战才是他们的战争目的。只要按照他的想法来,让建奴失去自有活动的可能,再关上通往蒙古草原的大门,建奴在明军四面压迫之下顶不了多久,短则半月,长不过一两月而已,建奴必然崩溃。

等到那时候,建奴如果不原坐以待毙肯定会狗急跳墙猛攻蓟州到遵化一线,杀开一条血路逃回去,而明军就能严阵以待,以逸待劳杀敌。就算不能全歼建奴,也能让建奴吃一个大亏,这一战如果打好了,辽东那边至少能稳上十年,假如运气好直接干掉了皇太极,那么顺势收复辽东也不是没有可能。

孙承宗不亏是大明对建奴最为了解的人之一,更是当过蓟辽督师的猛人。

孙承宗提出的这个战略计划虽然有些风险,可操作性却是极强,而且一旦成功了对大明的好处不言而喻。

其实孙承宗这个计划并不是首选,其实在了解了整个战局情况后,孙承宗第一个念头就是让辽东的部队直捣黄龙,趁八旗主力在京畿的大好机会,直接打到皇太极的老家去。

这点倒和当初孙元化的想法是一样的,围魏救赵,攻其不必,乃兵法上策。此外,皮岛的东江镇也可以同时出动,一东一西两线夹击,在没有主力防守的情况下,建奴在辽东的留守部队根本不会是明军对手,只要拿下辽东皇太极就没了老巢,接下来八旗再能打也只有灭亡的一条路。

可惜啊,这个计策虽然好却现在行不通了,因为在袁崇焕带关宁军主力来驰援京师起,这个计策就没办法实施了。

由于关宁军的主力已经离开了辽东,眼下辽东的明军和留守的八旗兵一样,大家的实力并没有产生变化,如果这时候辽东那边出兵,一来根本派不出精锐部队,二来也很难打过驻守的那些八旗,再加上毛文龙死后现在的东江镇内部混乱,人心不齐,更不用说什么配合作战了。

退而求次,孙承宗这才提出了现在的战略计划,打算用京畿来下一盘大棋,实施关门打狗的战术,一举解决建奴问题。

听完孙承宗的话,崇祯皇帝张大着嘴半天没回过神,他原本以为孙承宗要说的是如此调遣各部做好防守,可没想到这位孙老师这么大的年龄居然敢如此冒险,而且还谋划着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大战。

“孙……孙老师,如把京师的兵力调走,万一建奴攻破京师可怎么办?”崇祯皇帝急忙问。

“陛下!京师绝对破不了,哪怕外面的军队全部调走建奴也拿不下京师,这点老臣可以以项上人头担保!”孙承宗斩钉截铁道。

简直笑话,京师哪里有这么好打破的?当初努尔哈赤这老贼打宁远,倾全力都没拿下小小的宁远更不用说京师这样的大城坚城了。京师的防御可不是宁远能比的,袁崇焕能守住宁远,难不成自己就守不住京师?更不用说京师还有京营在呢,哪怕京营糜烂再不能打,几万人上城墙拿石头往下砸总行吧?除非皇太极能招来天兵天将,要不然京师固若金汤。

“如果按孙老师的计策,蓟州、遵化那边派何部去好?”崇祯皇帝又问。

孙承宗想也不想直接道:“臣以为派关宁军去最为妥当。一来蓟州、遵化一地本就是蓟辽督师所辖,关宁军对其地形比其他部队更为熟悉,而且也能更好调动地方设置防线。”

“此外,关宁军是目前我各部中最精锐也能最能打的,如果我是皇太极,一旦得知我大明有军队赶往蓟州和遵化,那么必然会马上明白过来大事不好。为断尾求生,老臣有十足把握断定皇太极一定会弃京而不顾直接回军往回跑,赶在我部做好准备之前由蓟州到遵化一线逃回蒙古。”

“哪怕我部提前设置好了防线,皇太极也没有其他选择,如果他想全身而退只能猛攻蓟州到遵化一线,打破缺口逃之夭夭。故此,去那边的军队其他各部都不成,唯独关宁军能有正面和建奴一战的战力,假如让其他部队去,先不说能不能拿下遵化,一旦皇太极回军,我部一触即溃,这样一来就算能护住京师,却达不到歼灭敌军的效果。”

崇祯皇帝不得不承认孙承宗这话有几分道理,可问题在于让关宁军去他又实在不放心。虽然刚刚接到消息,祖大寿在收到袁崇焕的信后决定回军返回京师了,可问题来了,之前祖大寿和关宁军的举动让崇祯皇帝眼下很不信任他们,更不用说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关宁军了。

万一关宁军到时候又出幺蛾子怎么办?尤其是遵化离山海关近的很,一旦关宁军到了遵化根本不按照命令行事,直接拍拍屁股去山海关了呢?这如何收拾?

想到这,崇祯皇帝把脑袋摇成拨浪鼓,表示反对,同时问孙承宗不派关宁军,派满桂他们的宣大军去是否可行?但孙承宗告诉崇祯皇帝宣大军虽然也是边军,可战斗力不如关宁军,而且人数也比不上关宁军,更缺乏独一无二的关宁铁骑,和八旗交手并没有优势。

这支部队必须是最为精锐的,也是最能打的,因为他不仅要解决掉遵化驻守的八旗军,更要堵住这个口子,尤其是在之后的大战中还要承担住皇太极疯狂的反扑,假如做不到这些,那么计划根本完成不了,而眼下所有的明军数下来唯独也就关宁军有这个资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