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三百六十七章 老奴西征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三百六十七章 老奴西征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次来京师朱慎锥并没停留太久,在处理完徐宪成和张锡钧的事后,朱慎锥又在京师呆了几日,好好看了看这个帝国的中心,赶在年前动身返回平阳。

离开京师这一日,朱慎锥出了城,沿着官道走了一段路后,他情不自禁回望京师。

虽然已离了一段距离,可京师巍峨的城墙依旧清晰可辨,望着京师方向,朱慎锥心情有些复杂,他看了许久才扭转回头,上马续行,很快就带人远去再也不见。

几日之后,朱慎锥回到了平阳,抵达平阳时已是腊月二十八了,天启五年即将过去,天启六年转眼就要来临。

新年刚过几日,还没等到元宵呢,辽东后金的老奴努尔哈赤就按捺不住了,集结大军从沈阳倾巢而出而出,亲征辽西。

前些年,因为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让努尔哈赤吃尽了苦头。

在孙承宗来之前,后金建奴在辽东可谓是所向披靡,短短数年中实力大增,甚至有了直接和大明抗衡的军事力量。

但努尔哈赤毕竟根基不深,女真人在辽东的人丁有限,再加上辽东苦寒之地,出产不多,女真人又不是明人,一直以来女真人靠的是渔猎为生,虽然女真人骁勇善战,可却不懂耕作生产,为了维护统治,女真人所用的办法无非只有两个,一个是掠夺,第二是抓辽东的明人为奴,令其耕作以供养己身。

之前几场战役,后金建奴虽都是大胜,一举击垮了大明在辽东的精锐部队,所占的地盘和人口也急剧扩张。不过这些胜利并没有彻底改变后金建奴的本质,相反更让后金建奴通过几场大胜后有些忘乎所以起来,再加上地盘在短时间内的扩张,也使得后金建奴的统治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稳固。

假如大明在辽东的军事战略依旧不变的话,努尔哈赤完全可以利用女真人的善战继续击破明军,从而从明军手里获得所需要的物资。此外,假如能拿下山海关就更好,只要没了山海关的庇护,由辽东通往大明的门户就彻底打开,到时候女真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依靠不断掠夺大明加强自身,同时也能借此不断消耗大明的实力。

但这一切都在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后就彻底改变了,孙承宗的战略方针看起来不怎么样,实际操作起来也耗资巨大,更一直避免和后金建奴正面交战,只依靠强大的后盾和后金建奴硬拼消耗,同时再采取军事和经济上的双重封锁。

起初孙承宗这么干努尔哈赤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孙承宗一介书生而已,这仗哪有这么打的?而且后金建奴那时候刚刚赢了辽西之战,就连大名鼎鼎的熊廷弼都被他们赶到了山海关,龟缩在山海关不敢东进一步。

拿下山海关以东的大量土地,又获得了不少人丁,努尔哈赤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而那时候也因为占的地盘太大了,后金建奴没那么多人去驻守,只能放弃了宁远、锦州等地,暂时收缩回去,稳固地盘,等打算把吃下去的东西给消化后,再领兵继续和明军干架。

从这点来说,努尔哈赤的选择并不算错,毕竟后金建奴虽然能战,可他们的人丁基础和薄弱的生产能力决定了快速扩张后必须面临的统治问题。

没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后金建奴没办法占住那么多地盘。而没有充足自给的生产能力,后金建奴也不可能依靠仅仅掠夺的方式来维持统治。

努尔哈赤号称十三副铠甲起兵,他最初只是大明建州左卫指挥使,因为当年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养寇自重,努尔哈赤这才有趴在大明身上吸血不断壮大自身的机会。

在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先是统一了建州女真,接着又并吞了海西女真后,努尔哈赤设立八旗制度,实力大增后的努尔哈赤彻底撕下伪装,以所谓的“七大恨”发动叛乱,自立后金政权。

自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八旗对明军的几次战役都获得大胜,后金政权也快速膨胀起来,更因为八旗的骁勇善战,甚至有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传闻。

可不管如何,努尔哈赤的八旗人数并不多,起兵后的努尔哈赤手中兵力最多也不过六万而已,整个后金算加上老弱和妇孺等,人口也没超过十五万。

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声势大振,努尔哈赤为了解决人口不足的问题不断吞并各野女真部,或掠夺辽东其他部落编入八旗,直到今日后金八旗总人口也不过二十万不到,其中八旗战兵就更少了,几次大战后金方面也有损伤,眼下充其量也只有不过八万上下。

这些还不包括从大明掠夺的明人和其他族人,这些人不属于八旗,实际上就是八旗的奴隶,也称“包衣”,其作用是利用明人耕作生产基础为八旗提供资源罢了。

从各方面来看,所谓的后金政权并不稳固,他只是一个畸形军事集团罢了,除了军事上比较强悍外,政治、社会结构包括基础生产都很薄弱,这样的政权如果不能保持继续扩张,一旦停滞下来后,其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必然会在很短时间内垮掉。

孙承宗的眼光毒辣,一眼就看明白了这点,这也是孙承宗在辽东执行这种战略的最大原因。

经过这几年的封锁,再加上宁远等城的修筑完毕,大明在辽东虽然还未和后金展开过大规模交战,可仅凭这些手段,孙承宗就直接掐住了后金建奴发展的可能,同时利用封锁让后金建奴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前面说过,女真人是渔猎民族,不懂耕作生产,八旗又是努尔哈赤创建的战争机器,战斗力虽然强悍,却同样给后金带来了巨大的后勤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金内部许多问题不断,尤其是因为长期封锁导致后金仅靠旗下包衣耕作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庞大的军事集团每日所需的物资消耗就不是一个小数,假如是以前,凭借着四处掠夺还能勉强维持,可现在孙承宗的封锁政策让后金在辽东根本突破不了明军的铜墙铁壁,明军只要牢牢守住几个关键点,再把辽东军民从一线撤回,制造中间的无人区域,后金建奴既打不破明军的坚城,更攻不进山海关,就连想掠夺辽东军民的物资作为补给也做不到,久而久之,等到后金之前掠夺的物资尤其是粮草不断消耗后,问题就出现了。

现在努尔哈赤已经被逼到了绝境,整个后金军事集团马上连饭都吃不饱了,没了粮食八旗兵再能打也没用,人吃不饱饭怎么能够上战场?继续下去用不了多久不用明军来攻,恐怕八旗内部就得分崩离析。

去年年末时,一个好消息终于传来,让快要抓狂的努尔哈赤大喜过望。他怎么都没想到大明居然撤了孙承宗,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柳河之役就把孙承宗给赶回了老家。

孙承宗一走,努尔哈赤高兴的手舞足蹈,这个老家伙这几年压得他气都透不过来了,要继续让他这么在辽东封锁下去,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后金政权弄不好就得垮台。

现在好了,大明自己帮后金搬走了绊脚石,接替孙承宗的人是高第,高第这人努尔哈赤并不陌生,毕竟努尔哈赤之前也是大明的官员,作为三朝老臣的高第,他们以前虽没打过交道,可也听说过一二。

在努尔哈赤眼里,高第充其量就是一个和王化贞差不多的文官,其才能根本比不上孙承宗,就连之前的辽东经略熊廷弼也远不如。以高第替换孙承宗,这不等于给了后金打破封锁的最好机会?想到这努尔哈赤哪里还能按捺得住?当即就开始着手准备。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好不容易集结完军队,可这时候也到了过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忍耐着先过了年,等这年刚刚过完,连元宵节都没来得及过,等不住的努尔哈赤就迫不及待地率领大军倾巢而出,冲着辽西宁远杀气腾腾而去。

正月十七日,努尔哈赤的大军渡过辽河,十八日在宁远的袁崇焕接到了努尔哈赤出兵的消息,马上召开前线军事会议,进行战前布置。

袁崇焕一方面让满桂、祖大寿、左辅、朱梅四人分别负责驻守宁远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亲自带炮管彭簪古和自己在邵武收的家丁罗立各负责城防火炮。

同时袁崇焕派人出城,焚毁城外民居、积储,采取了清壁坚野之策,做好兵临城下的准备。

此外袁崇焕还让人给朝廷、前屯、山海关各处送去急信。

朝廷方面袁崇焕上报努尔哈赤出兵的消息,并且表示自己坚守宁远的决心。对于前屯、山海关等地,袁崇焕让他们随时坚守二线,同时拦截逃兵,但凡见有从前线逃回的逃兵一律格杀勿论。

对于刚刚上任的经略高第,袁崇焕也特意去信一封,他知道高第一直是保持放弃宁远态度的,所以信中袁崇焕除了再一次重申自己会和宁远共存亡的决心外,还叮嘱高第坚守山海关不要增援宁远,以免努尔哈赤故伎重演围城打援。

虽说他和高第在军事上意见不同,可现在辽东危机之下,暂时把个人矛盾放到一旁还是很必要的。而且一旦高第乱了阵脚非但帮不上自己忙,反而会给自己添乱,既然如此倒不如给高第一个坚守的理由,省得高第头脑一热出兵救援,一旦被努尔哈赤趁机击破,反而会给宁远带来重大打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