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本朱常洛是要重新调整司礼监的,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位泰昌皇帝嘎的这么快,在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驾崩了。

这么短的时间,朱常洛连册封皇贵妃和太子的大事都没来得及办,更不用说调整司礼监了。所以王安当了第一秉笔后,司礼监的人员补充和调整都没到位,直到现在也未有增补。

现在的司礼监人员不足,除去掌印空悬外,秉笔太监就王安一人,随堂太监也只有两人,加起来整个司礼监也就三人而已。

现在王安向天启提到这个事,无非是想用这个事来试探一下天启。如果天启同意王安的请求,在司礼监增派人手,补充司礼监,那么按理来说他作为第一秉笔进一步成为掌印太监是理所当然的。

此外,退而求次,哪怕不当掌印太监,继续当他的第一秉笔也行。不过接下来增补司礼监,王安也可以在其中安插人手,增强他在内廷的影响力,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

不得不说,王安的算盘打的不错,挑选的时机也很好。

天启听了王安所说后,想了想开口就问王安:“如今司礼监做的不是不错么?你在秉笔位上做事也尽力用心,以你才能哪怕就是当个掌印,朕也觉得不是不可以,对你,朕还是满意的。”

听到这话,王安顿时一喜,他悄悄朝着一旁站着的魏忠贤看了一眼,心里有几分得意。

别看伱魏忠贤现在窜起来了,可司礼监依旧还是老子做主。只要皇帝认可自己,自己在宫中就是稳如泰山。

“皇爷,奴婢何德何能,能让皇爷如此赞誉。司礼监一向公务繁忙,奴婢只不过中人之资,蒙先皇厚恩赏赐这才入了司礼监。奴婢实在无以为报,只知用心办差做事而已,皇爷让奴婢当掌印奴婢实在是诚惶诚恐,奴婢自觉就是当现在的秉笔也只是勉励维持罢了……。”

“呵呵,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天启微笑着说道。

王安冲着天启磕头:“奴婢实话实说,不敢丝毫欺瞒皇爷。”

不得不说,王安这一套应答很是标准,作为太监奴才,皇帝是他的主人,哪里有奴才面对主人洋洋自得夸赞的道理?说几句谦虚话,再表一下忠心,这是常用的套路,王安对此也是运用的炉火纯熟。

正当王安觉得应答得体,接下来天启应该勉励自己几句,让他好好做事,甚至还会把他提拔到掌印太监的位置上时,天启突然就开口说话了。

“既然如此,你自觉得力不从心,无法胜任司礼监职务,朕也不能勉强。这样吧,魏忠贤!”

“奴婢在!”一旁的魏忠贤连忙站了出来。

“王安说他自觉无法胜任秉笔一职,就此改任随堂吧,以后这秉笔就交由你来做如何?你能不能胜任?”

“奴婢自然能胜任,奴婢领旨,皇上万岁万万岁!”魏忠贤二话不说就朝着天启跪倒咚咚咚三个响头,磕完后天启说了一句起来吧,魏忠贤满面堆笑站起身来,随后就冲着发呆的王安拱手道:“王公公真是高风亮节,在下佩服万分,在下谢过王公公主动让贤了。”

“你……你……。”王安脸色涨红,胸口发闷,一时间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只是客套两句罢了,谁想居然就这样丢了司礼监秉笔的职务,而天启如此儿戏就直接把秉笔的职务居然给了大字不识的魏忠贤?

饶是王安经历过风雨,却没想这位小皇帝居然不安常理出牌,三言两语就把这事给定下了。

现在木已成舟,王安悔的肠子都青了。

前一刻他还是司礼监的二把手,实际上的一把手。后一刻,自己秉笔太监就成了随堂太监。虽然天启还给他保留了司礼监的职务,可要知道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的权利差别大了去。

如果说掌印太监是首辅,秉笔是次辅的话,在掌印太监空缺的情况下秉笔就是实际的内相。但随堂太监连普通的阁老都比不上,仅仅只是司礼监里打杂的,或者说是秘书的存在,其中地位和权利简直天差地别。

王安怎么都没想到皇帝和魏忠贤会居然给自己来这么一手,就顺着自己的一句话把这个事给定下了。

现在尘埃落定,王安悔恨都来不及,作为太监他总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自己不是那个意思,刚才只是谦虚几句罢了。这种话他如何能说出口?太监是皇帝的家奴,难道要皇帝当面承认错误不成?王安虽然是大太监,可在皇宫大内也做不到一手遮天,更何况他的权利是来自于皇帝,一旦这么干了,王安以后在皇宫大内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瞬间,王安仿佛突然老了好几岁,整个人没了刚前的那股精神气。无奈,王安只能磕头谢恩,接着在天启的安慰下,王安失魂落魄离开了乾清宫。

“皇爷,王安这个老家伙不能轻易放过,奴婢一定让他知道得罪皇爷的下场!”王安前脚离开,后脚魏忠贤就向天启大表忠心,笑容中带着狰狞。

天启深深看了一眼魏忠贤,不置可否笑笑。

“司礼监的事你好生安排,以后用心做事,不要让朕失望。”

“奴婢明白……。”

“好了,朕要去歇着了,你现在就去司礼监办差吧,有事再来找朕就是。”天启说完这句话,也不理睬魏忠贤,自顾自地就去了偏殿。

搬到乾清宫后,天启登基没几日就把自己的那些家伙什全从以前的住处弄了过来,然后在乾清宫的偏殿弄了个专门做木匠活的场所。

每日天启都会在那边呆好几个时辰,也唯有钻研木匠活的时候,才能让天启找到一些快乐,也能令他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

魏忠贤突然取代王安成了司礼监的秉笔,这个事引起了大内的轰动,一时间所有人都明白魏忠贤已成了皇帝最信任的太监,真真正正地出人头地了。

内廷的变化同样引起了朝廷上官员的注意,不过相比内阁和部堂来说,司礼监的变动是皇帝的家事,虽然不少文官对魏忠贤取代王安成了司礼监实际一把手感到惋惜,毕竟王安和文官们的关系不错,有王安控制司礼监,对内阁和朝堂来说是有莫大好处的。

而现在,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魏忠贤突然上位,取代了王安,让大家感到很是可惜。可当得知魏忠贤大字不识一个,居然是秉笔太监的时候,那些文官不由得嘲笑天启皇帝毕竟年少皇帝根本不懂如何治国,把一个文盲放到秉笔太监的位置上,他能看得明白那些奏折么?

既然不识字,还秉什么笔?说不定魏忠贤连笔怎么拿都不明白,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威胁?

因为如此,司礼监的变动在朝堂上并没有什么波澜,一时间的轰动之后,这件事就成了过往云烟。文官们根本就看不上魏忠贤这个人,同时也觉得天启少年性子随心所欲,不足为惧。

但谁都没想到,天启把魏忠贤放到这个位置上会造成什么后果,那些小瞧了天启和魏忠贤的官员们更没料到,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太监又会给他们带来些什么。

时间一晃就到了年底,这不寻常的万历四十八年终于马上就要过去了。

如今天启皇帝已登基三个月了,等到这个月过去,明年就是天启元年。

登基三个月中,天启并没有做什么大事,除去熊廷弼的去职和辽东经略换人外,就是司礼监的变动了。

袁应泰接替熊廷弼之后,彻底改变了熊廷弼之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开始在辽东扩大边防,收编叛将叛卒,整顿军队囤积粮草,一时间搞得热闹非凡。

袁应泰的这些所为天启也不知是好是坏,不过朝堂中支持袁应泰的人不少,天启对这个事也做不了主。而且袁应泰又是东林党的骨干,为官颇有官声,再加上朝堂上不少官员赞同对建奴反攻,一雪前耻,天启也只能听之任之。

司礼监这边,魏忠贤当了秉笔太监后不久,天启没多久又把提督东厂的职务也给了魏忠贤,这样一来魏忠贤的权势更是大增。

不过魏忠贤刚刚上位,王安还没彻底搞掉,朝堂那边也没有实力和文官集团抗衡,只是勉强帮天启掌控了内廷而已。

但这依旧足够了,通过用魏忠贤控制住司礼监和东厂,天启现在的安全感大增。而且天启自己也清楚,有些事是无法马上办到的,但眼下已有了改善,只要继续这么下去,通过魏忠贤掌控朝堂的日子不会太远。

虽然司礼监已经控制住,可锦衣卫却还不在其手上。对于骆思恭,别说魏忠贤了,就连天启暂时也拿他没办法。

骆思恭可不是王安,他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不仅如此,骆思恭还是少保兼太子太保、后军都督府的左都督,这个官职可是正一品,用一句位极人臣来说毫不为过。

对于王安这样的太监,凭着天启的支持和一句话说错就能借势解决,可对骆思恭却做不到。骆思恭掌管锦衣卫多年,还是朝堂大员,只要他不谋反,以他三朝老臣的身份也很难拿他怎么办。

而且王安一事出后,骆思恭马上就感觉到了不对劲,朱常洛驾崩前后王安做了些什么骆思恭再清楚不过了。实际上,王安的所作所为,骆思恭同样也做了,换句话来说,他们两个当初都是两头下注,私下和文官们勾结在了一起。

一个是皇帝家奴,一个是皇帝手里的刀,居然和文官私下勾结,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放之任之的。王安的下场令骆思恭警惕万分,他马上感觉到了天启这么做的用意,为了自保,骆思恭亲自面见了天启,在天启面前俯首称罪,表达自己对皇帝的绝对忠心。

此外,骆思恭还主动交好魏忠贤,私下给魏忠贤送去大量金银珠宝,夹起尾巴做起了小。

看在骆思恭如此知趣的份上,魏忠贤暂时放过了他,但这也仅仅只是暂时罢了。

魏忠贤不识字,却是聪明人,他很明白天启要他做些什么,也清楚自己真正的对手是谁。骆思恭这边可以暂时放一放,毕竟他不是普通人,而且又握着锦衣卫,暂时化敌为友,联手对外不是什么坏事。更重要的是这不仅是他的认为,天启也是这样想的,这才让骆思恭得到了喘息机会。

“皇上,今日臣的课您可听明白了?”左庶子孙承宗今日讲完课,开口对天启问道。

天启登基后,孙承宗以左庶子充当日讲官。左庶子这个官职按理说是太子属官,由于天启在当皇长孙的时候万历没有给他安排进学,等到后来朱常洛又驾崩突然,一直到天启登基,都未能正式进学。

为此,经内阁次辅刘一燝推举,孙承宗担任左庶子一职,为皇帝讲学。从这点来说,孙承宗算是名义上的帝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