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五十一章 婚宴之二

晋庭汉裔 第五十一章 婚宴之二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骏的到来叫人措手不及。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尤其是司马玮在奔丧时向杨骏示威后,太傅的精神一直不是很好。他稍稍收敛了自己的作风,不再在太极殿居住,而是修葺了一番武库南边的曹爽故居,搬了进去,平日里的一些大小决策,他至少也会姿态做足,到宫中请示一番后,才写成诏令发出。

但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上的,仔细衡量杨骏的种种施政,不难发现,他在搬离太极殿后,性情反而变得愈发固执。

在司马玮和杨骏的冲突间,多名朝臣都已经事感不妙,他们不认为杨骏能够取得胜利,但也不愿意让司马玮来掌权,故而便向杨骏劝谏,应该即刻召回被赶走的汝南王司马亮,两人同时辅政,以此来显示杨骏大公无私,消弭宗室藩王们对太傅的仇视。

可杨骏面对老臣们的苦口婆心,仍然选择了一概不听,并将劝谏的幕僚们逐一疏远,诸如杨骏姑子蒯钦,故旧孙楚等人,都被发配到地方上任职。

到最近,太傅则干脆进入了一副生人莫近的状态,要么闭门不出,除了往来府中的三省官员外,其余人就只能看见诏令后太傅的印章,要么便是大张旗鼓,领着数百人的持刀侍卫,浩浩荡荡地在洛阳城中出行,看上去杀气腾腾,却掩盖不了太傅眼中的虚弱。

这次颍川公主司马脩华的婚礼,大家都以为他不会来参加。毕竟往来人员鱼龙混杂,并不一定安全。而且现场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宗室,已经明确表态不支持太傅辅政,双方在这样一个喜庆场合见面,未免会感到尴尬。

可太傅到底还是来了,而且还是跟随在王粹迎亲的车队之后,让人无法忽视。

杨骏没有立刻下车,而是在车上稍等了片刻,毕竟这次的主角是成婚的夫妇,无论权位多么威赫,在这时候也不好喧宾夺主。

王粹显然是得到了通告的,他被自己的族人们簇拥着下了马,而后接过一块长长的红绸,手持一段,另一端则被襄阳侯府的女眷们牵着,直接递到了车里,等她们再从墨车里出来的时候,大家就看见身披嫁衣的颍川公主了。

今日的脩华可谓是盛装打扮,她一袭绛色花边大袖襦裙,头结灵转精巧的随云髻,发丝上插着金步摇,娇俏的容颜上则点缀着粉嫩如云霞的花红,一眼看上去,可谓艳丽得容光焕发。

不过即使这样,也消除不了脩华脸上的稚气。颍川公主年方十五,身材娇小,如此打扮,反而让脩华感到不适,过于花哨的妆容让她不禁绷着脸,头上金步摇的重量又让她忍不住微微摇晃玉颈,带起叮铃铃的响声。

脩华手中牵着红绸,仔细地打量自己即将要嫁的人,见王粹满脸朴实的欢喜,她忍不住有些失望。打量四周,见宾客们的目光都看向她,她微微仰起头,以显示出自己身份的尊贵。

可于此同时,脩华的内心又有些茫然,因为在这个人生最重大的日子里,她最依赖的两个亲人,一个不在身边,一个已不在人世。

但她身为公主,隐藏情绪是一种基本功,旁人只看得出脩华的生怯,于是都起哄着赶紧进行婚礼。

刘羡也在这些人群中,今天的氛围成功勾起了他美好的回忆,就和几年前自己进行过的婚礼一样,还是新人合牢而食,合卺而饮。只不过相比于那时,这次的自己是旁观者,而且婚宴的热闹和规格,都不是安乐公府所能够比拟的。

夫妇之间礼成后,公主就进了内室,只留王粹在府门口招待客人。

到了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但此时才是婚宴的最高潮,轮到主人招待客人们,并接受客人们祝福的时候了。

由于是灼然二品,名义上也是县公之子,所以刘羡的坐席位置不错,虽然不在最前排炙手可热的几个位置,但仍然在襄阳侯府的主院中,而与他靠得近又关系算不错的,仅有周顗、王敦两人而已。

而和他一起来的孟观、李肇两人,则因为出身不够高贵,被安排在了斜对面的别院里。

婚宴正式开席,源源不断的美食如同流水一般端上了各位客人的桌案,酒肉的香气几乎弥漫了半座洛阳城。

刘羡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鹿肉,而眼睛则在不断打量着四周人群的动向。

此时王粹正在一一向客人们敬酒,在西晋时期,酒水还远远没有后世那么醉人,更注重润滑清甜的口感,可即使如此,今天的客人还是太多了,王粹即使只是用小盏敬酒,脸上还是不可避免地露出醉意来。

不过他是真的很高兴,平日里木讷少言的他,今日可谓是口风大开,面对着宾客们的祝福,他回复竟不带重样,偶尔还有些妙语。只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甚至还有脱胎换骨的功效。

不过出乎刘羡预料的是,王粹仅仅给宗室和公侯敬酒后,竟拎着酒壶与酒盏朝自己大步走来。

“来,怀冲,你与我饮一杯!”

说罢,王粹也不等刘羡推辞,已经给刘羡斟满了一杯,然后把自己杯中的一饮而尽。

刘羡连忙也举杯饮下酒水,笑道:

“弘远,恭喜你得偿所愿!”

“哈,那也有怀冲你的一份功劳!”王粹笑起来,由衷地感慨道:“若不是我找你帮忙,也不知道还要绕多久的弯子!”

“我只不过是说了一两句话罢了,最后能够尚公主,还得是靠你自己。”

“不管怎么说,我都不会忘记你的恩情!以后你若有什么困难,说一声,我一定会倾力相助!”

王粹如此表态,刘羡也颇有些感动,他当时只是随口一说,不料王粹竟然如此看重,于是也郑重承诺说:

“弘远是我的好友,同进退不是应该的事情吗?”

双方一起再饮三杯,而后哈哈大笑。

王粹和刘羡喝完,正要去找别的宾客继续敬酒,可这时刚走了几步,突然被一个侍从叫住了。

“王公子,太傅想跟你说几句话。”

刘羡顿时看见一名身形消瘦、两鬓斑白、腰佩金印紫绶的华服老人踱步过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太傅杨骏。

这位老人从喜宴间立定,脸上并没有主掌朝政的意气风发,反而显得疲惫和衰老,刘羡准备站起来行礼,但他挥挥手,淡淡道:“这样的大喜日子,就不用讲究什么上下礼数了。”

而后又转首对王粹道:“我也只是有几句话要对弘远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他虽如此说,可参宴众人都不约而同地静下来,用审慎的目光去打量太傅的神情,试图从中阅读出什么,结果是一样的,他们看到的却只有一片暮气沉沉。

原本太傅算是个老当益壮的人,这也是他被先帝看重的原因。可在这辅政的半年时光后,精力和斗志似乎从他眼中消失了,只剩下对温柔的眷念,当他强打精神,对王粹说话的时候依然如此。

他开口道:“说起来,你和颍川公主的婚事,我本来是反对的。”

“啊?”身为当朝太傅,杨骏毫无疑问是众人目光的焦点,他今日来参加公主的婚宴,众人都在思考他行为中的深意。不料当着众人的面,杨骏突然说自己反对今日的婚事,这实在是出乎宾客们的预料,毕竟这话实在大煞风景,也不合乎一个政治家基本的体面。

王粹听说后,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又不好发作,只能暗自等待太傅后面的话。

杨骏面色如常,继续道:“当时几位尚公主的人选中,你既不是爵位最高的,也不是才学最好的,所以先帝和我讨论起这件事的时候,我觉得你不是最好的人选。”

“但先帝却说,这些都不重要,婚姻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就敲定了这件婚事。”

“我当时并不理解,现在想来,也略微知道一些先帝的想法了。”

他在此处微微一顿,咳嗽了一声,用语重心长地语调道:“或许权势啊名利啊,拿太多了,反而让人迷花了眼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珍惜已有的宝物。”

“想要平安顺遂,就要学会知足、知乐、知退。”

“公主是先帝的珍宝,我身为辅臣,平日对她多有亏欠,这实在是不该,而你是宗室伴读出身,希望能够弥补一下我的过失吧……”

太傅拍了拍新驸马的肩膀,又转首和王粹的父亲,如今的襄阳侯王畅道:“我还有一些朝政要处理,不便在贵府久留,还望见谅。”

说罢,他便如释重负般离开了宴席,徒留下错愕的宾客们。

太傅和驸马说的话,表面上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番教诲,嘱咐驸马善待公主。可大家绝不会当真,这种话,私底下讲讲也就算了,当众这么讲,就一定是带有深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政治上的表态。

于是在宴席之上,大家不由得开始窃窃私语,讨论起这件事来。

就连平日里一向守正寡言,不对别人说三道四的周顗,此时都忍不住了,放下筷子问刘羡道:“怀冲,你觉得方才太傅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刘羡没有立刻回话,而是颇有些惊疑不定,他斟酌少许,回答说:“我听太傅的意思,他应该是,撑不住了?”

“撑不住?”

“他刚才说给弘远的话,什么知足、知人、知退,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个意思,与其权欲熏心,不如退而自守。”

“这些很明显不是说给弘远听的,其实是太傅的一种自比吧!”

“这段时间,楚王殿下一直向他施压,加上幕僚亲友都不支持,太傅想要独断朝纲,压力太大了。”

“所以他的意思,是想急流勇退,适当放权?”

周顗也觉得有理,但同时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太傅前段时间的态度还是如此强硬,似乎要与司马玮死斗到底,寸步不让,为此得罪了一大批人,可现在就这么轻言放弃了?

“怀冲,你说,这有没有可能是太傅的一种缓兵之计?”

刘羡道:“我看不像,他方才不是还承认说,对公主多有亏欠,这种表态一旦做出来,就不是能轻易收回的了。”

刘羡虽没有点透,但周顗心领神会。太傅和公主之间的龃龉,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武帝司马炎驾崩时,杨骏封锁宫殿,不让其余宗室探望,公主当时在诸王奔丧时,如此公开指责杨骏,杨骏一直不予回应。而如今他当众如此,显然是承认了这一点,这种表态势必是会有政治上的同步退让,不然就是自毁政治信誉。

“若是如此,自是最好不过!”周顗展颜笑道,“太傅既然能够想明白这层,有了容人之量,放权之度,那朝局自然也不会像今日这般剑拔弩张了。”

但当真如此吗?刘羡还未回话,一直沉默寡言的王敦反而先开口了:

“伯仁未免想得太过简单,现在这局面,是太傅想退就退得了的吗?”

王敦此语带有肃杀气,令周顗不寒而栗,而后不满道:“处仲是何意?莫非非要让京畿见血不成?”

王敦看了刘羡一眼,低笑道:“人情如此,又不是我说不说就会改变的。”

“太傅此前如此不留情面,若是比作比剑,就是已经拔剑出鞘,把剑锋抵在别人脖子上了。”

“眼下发现自己脖子上也有别人的剑,可能被夺去性命,就怯弱得想抽剑回鞘,装作无事发生?这是不可能的。”

“剑既然已经出鞘,就不可能再收回来了!”

王敦的言语虽然冰冷,但却是事实,今日刘羡与孟观、李肇等人来到这里,其实就是背负了一项任务,他们要借助这次婚礼的机会,和洛阳所有的反杨势力再进行一次私下的串联,敲定司马玮入朝后,政变的具体细节。

杨骏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表态让步,到底是真撑不住了,还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谁也拿不准。

刘羡虽然认为这八成不是缓兵之计,但没有人愿意赌剩下两成的可能性。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政变计划都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可能取消了。

是夜,就在宴席结束,宾客们纷纷散去,各自归家的时候,一群人就借用襄阳侯府的府邸,直接召开了一次密会。

这是一次将决定未来十年政局的密会,涉及的人员几乎在以后都担任中央及地方要员。

但对于刘羡来说,参与这次密会并不太愉快,因为他一进门,就撞见了贾谧那张妩媚又讽刺的漂亮笑脸。

求票!求订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