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八百九十三章 改革!设立都察院!

太子朱标闻言,心中甚感欣慰,朝中改革之事必能事半功倍。他微笑着看向两人,温声道:“有二位的支持,孤心中甚安。只是,改革之事千头万绪,孤欲想请教二位,应从何处着手?”

朱瀚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殿下,改革之事,首在人心,应先从整顿吏治开始,严惩贪腐,以儆效尤。同时,加强官员的考核与选拔,确保真正有才德之人得以重用。”

朱棣点头表示赞同:“瀚王叔所言极是。此外,臣弟认为,还应加强法制建设,明确律法,使百官行事有法可依,减少徇私舞弊之空间。”

太子朱标听得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二位所言,皆是切中要害。孤欲设立都察院,专司监察百官,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朱瀚与朱棣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许之色。朱瀚开口道:“殿下此议甚妙。设立都察院,可有效监督百官,确保朝纲清明。”

朱棣也附和道:“臣弟亦赞同殿下之议。都察院的设立,必能大大推动朝中改革,清除腐败,重振朝纲。”

太子朱标见二人均无异议,心中大石落地,他站起身,郑重其事地说道:“既如此,孤便着手筹备都察院之事。望二位叔王能继续鼎力相助,共谋大明之未来。”

朱瀚与朱棣连忙起身,躬身行礼道:“臣定当竭尽所能,辅佐殿下,共赴国难。”

随着太子朱标的决定,书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而充满希望。朱瀚与朱棣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间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

太子朱标环视着两位叔叔,语气坚定地说道:“孤深知,改革之路必定充满荆棘,但孤有二位叔王相助,心中便有了底气。只是,孤尚有一事不明,关于都察院的设立,二位叔王可有具体的人选推荐?”

朱瀚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答道:“殿下,人选之事需慎重考虑。臣以为,都察院之职,需清廉正直、不畏强权之士担任。臣弟心中已有几位人选,皆是朝中素有清名之臣,可堪此重任。”

朱棣也附和道:“瀚王叔所言极是,人选确需精挑细选。臣弟亦有几位人选,愿与瀚王叔共议,确保都察院之成立,能真正起到监察百官、肃清贪腐之效。”

太子朱标闻言,面露喜色:“二位既有成算,孤便放心了。此事便交由二位全权负责,孤只盼能早日见到成效。”

朱瀚与朱棣同时躬身行礼,应承下来。朱瀚继续说道:“殿下放心,臣与棣王殿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只是,都察院虽能监察百官,但朝中贪腐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可除。臣以为,还需从制度上着手,从根本上杜绝贪腐之源。”

朱棣点头赞同:“瀚王叔所言极是,制度之根本,在于赏罚分明。臣弟建议,应加大对贪腐官员的惩处力度,同时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清廉自守之臣。”

太子朱标听得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赏之色:“二位高见,孤受益匪浅。孤欲在朝中推行此法,不知二位可有具体实施之策?”

朱瀚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殿下,具体实施之策需细细筹谋。臣以为,可先从修订律法入手,明确贪腐之罪,加重刑罚。同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审核官员财产申报,确保每一笔账目清晰可查。”

朱棣补充道:“此外,臣弟还建议,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定期派遣钦差大臣巡视各地,严查贪腐行为。同时,鼓励百姓举报贪腐,对举报属实者给与奖励。”

太子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亮色,他站起身来,在书房内缓缓踱步,沉思片刻后说道:“二位之策,实乃治本之道。孤欲将这些建议整理成折子,呈于父皇御览,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朱瀚与朱棣对视一眼,皆点头赞同。朱瀚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英明,此举既能彰显殿下对朝中贪腐之重视,又能集思广益,共谋良策。臣弟以为,当速速整理上奏。”

朱棣亦附和道:“瀚王叔所言极是,殿下此举,定能得陛下嘉许。臣弟愿助瀚王叔一力,共同起草此折。”

太子朱标闻言,心中甚慰,他微微一笑,道:“有二位相助,孤心甚安。此事便交予二位全权处理,孤静候佳音。”

朱瀚与朱棣再次躬身行礼,应承下来。随后,三人便围坐于案前,开始细细商讨折子的具体内容。书房内,时而传来激烈的讨论声,时而陷入沉思的静默,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经过一番商议,折子终于草拟完毕。太子朱标仔细审阅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二位果然才思敏捷,此折条理清晰,言辞恳切,孤这便呈于父皇御览。”

言罢,太子朱标便命人将折子送往御书房。送走传旨太监后,他转身对朱瀚与朱棣说道:“二位,孤知朝中局势复杂多变,改革之路定非坦途。但孤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清除朝中贪腐,还大明一个清明盛世。”

朱瀚与朱棣闻言,皆是神色坚定,齐声应道:“臣弟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共谋大明之未来。”

就在三人商议之际,一名太监匆匆步入书房,躬身禀报道:“殿下,陛下有旨,宣二位王爷即刻入宫觐见。”

朱瀚与朱棣闻言,皆是心头一紧,不知朱元璋急召二人所为何事。但他们很快便收敛心神,与太子朱标告别后,随太监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见朱瀚与朱棣步入,他微微抬手示意二人免礼,随即沉声问道:“你二人所呈之折子,朕已阅过。对于朝中贪腐之事,你二人有何见解?”

朱瀚与朱棣对视一眼,由朱瀚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陛下,朝中贪腐之风盛行,实乃国家之大患。臣弟以为,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严惩贪腐官员,树立清廉之风。同时,加强法制建设,让百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朱棣亦补充道:“陛下,瀚王叔所言极是。儿臣以为,还应设立专门机构,如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确保朝纲清明。同时,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定期派遣钦差大臣巡视各地,严查贪腐行为。”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沉声道:“你二人所言,皆切中时弊。朝中贪腐之事,朕岂能不知?只是此事牵涉甚广,需步步为营,方能根除。你二人既已有所筹谋,便放手去做吧。朕自会全力支持。”

朱瀚与朱棣闻言,皆是心中一喜,连忙躬身谢恩。退出御书房后,二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

回到王府后,朱瀚立即召集幕僚们商议改革之事。他站在书房中央,环视着众幕僚,沉声道:“陛下已恩准我等所请,设立都察院以监察百官。此乃清除朝中贪腐之良机,我等当全力以赴。”

众幕僚闻言,皆是精神一振,纷纷上前献策。赵参军提议道:“王爷,都察院之设立,需选拔清廉正直之士担任要职。臣愿亲自前往各地考察官员品行,以荐贤才。”

李先生亦补充道:“王爷,法制建设亦不可忽视。臣建议修订律法,明确贪腐之罪,加重刑罚。同时,设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百姓参与反腐。”

朱瀚闻言,皆是点头赞同。他沉声道:“诸位所言极是,便按此计行事。但切记,此事需隐秘进行,以免打草惊蛇。”

众幕僚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恢复了片刻的宁静。

这时,一名亲卫匆匆步入书房,单膝跪地禀报道:“王爷,太子殿下差人送来密信一封,请王爷亲启。”

朱瀚闻言,眉头微挑,心中暗自思忖太子此时来信,定有要事。他接过密信,拆开细细阅读,随后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看来,太子殿下对我们所提的改革之事颇为上心。”朱瀚将密信递给身旁的赵参军,继续说道,“信中言及,父皇对我们所呈上的折子颇为赞许,并命太子全力协助我们推行改革。”

赵参军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一遍,眼中也闪烁着激动之色:“此乃天助我也!有了陛下的支持,我们的改革之路必将更加顺畅。”

朱瀚点头赞同,随即吩咐道:“即刻传令下去,让各部门加紧筹备,务必确保都察院能尽快成立并有效运转。同时,加强与其他朝臣的沟通,争取更多支持。”

赵参军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朱瀚一人。他闭目沉思,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棋。

不久,朱瀚的书房再次迎来了访客。这次来访的是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李大学士。李大学士步入书房,向朱瀚行礼后,直言不讳地说道:“王爷,老臣闻听陛下有意设立都察院以监察百官,心中甚慰。然此事牵涉甚广,老臣斗胆请问王爷,可有具体筹划?”

朱瀚微微一笑,起身回礼道:“大学士过誉了。本王确有初步筹划,正欲与朝中重臣共商大计。都察院之设立,旨在清除朝中贪腐,树立清廉之风。本王拟选拔一批清廉正直之士担任要职,并加强法制建设,确保百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李大学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王爷高瞻远瞩,老臣佩服。然此事非同小可,需得朝中上下一心方能成行。老臣愿助王爷一臂之力,共谋大明之未来。”

朱瀚连忙还礼道:“大学士肯出手相助,实乃本王之幸。待都察院成立之日,还需大学士多多指点才是。”

两人相视一笑,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朱瀚深知,有了李大学士这样的朝中重臣支持,改革之路必将更加顺畅。

然而,正当两人商议之际,一名侍从匆匆步入书房,神色紧张地禀报道:“王爷,边疆急报!敌军似有异动,似乎正集结兵力,意图不明!”

朱瀚闻言,眉头紧锁。他迅速恢复冷静,对侍从吩咐道:“速速传令边疆将领,加强戒备,务必确保边疆安宁。同时,命人密切关注敌军动向,随时准备应对不测。”

侍从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陷入沉思。朱瀚望向李大学士,沉声道:“大学士,边疆战事突起,本王需即刻前往处理。都察院之事,就劳烦大学士多多费心了。”

李大学士点头应允:“王爷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确保都察院顺利成立并有效运转。王爷也需保重身体,边疆之事虽急,但切勿过于操劳。”

朱瀚感激地点头道:“多谢大学士关心。本王自会注意。待边疆之事稍定,本王定当亲自登门拜访,共商改革大计。”

言罢,朱瀚匆匆换上战甲,准备即刻启程前往边疆。临行前,他再次转身对李大学士深深一揖:“大学士,朝中之事,便拜托您了。本王必尽快处理边疆事务,归来后我们再共谋大计。”

李大学士连忙还礼,眼中满是坚定:“王爷放心,老臣必不负所托。待您归来,定能看到一个更加清明的朝纲。”

朱瀚点了点头,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书房,心中既有对边疆战事的忧虑,也有对改革未来的憧憬。

边疆,战云密布。朱瀚抵达军营后,立即召集众将领至中军大帐,气氛凝重而紧张。

“诸位将领,敌军异动频繁,显然有所图谋。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朱瀚的声音穿透帐内的每一个角落,坚定而有力。

张将军挺身而出,神色严峻:“王爷,末将愿率部出击,探明敌军意图,为大军争取主动。”

朱瀚摇了摇头,目光深邃:“不可轻举妄动。敌军既敢集结兵力,必有后手。我们需以静制动,加强防御,同时派遣斥候深入敌后,收集情报。”

李副将上前一步,拱手道:“王爷英明。末将即刻安排斥候行动,确保情报无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