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九十章 新式学堂在皇庄!

大明的新式学堂,是朱瀚一手筹建,并且一手组织的。

属于秘密组织类型。

大明一直在发展,现在的学生,依旧是以学习四书五经为重。

比如朝堂六部他们虽然都在获得技术发展带给他们工作的福利,但他们却一直没有把科技的发展当成最重要的工作,不少人依旧在强调‘礼法’为重。

而且,工匠封爵,被百官排斥,就算因为朱瀚和朱元章的强势,把这一工作推进下去,依旧弄得怨声载道。

百官的意思很明确:我们从小读圣贤书,寒窗苦读十数载,获得爵位还是千难万难,为什么那些工匠就可以?

武将获得爵位,这已经很让百官们不能接受了,而且还封了那么多武将……到现在武将都还通过打仗获取军功,如果不是朱瀚出言把武将的封地进行限制,文官也不支持武将远征海外。

说白了,就是利益问题。

但往深了说,是这些文官的思想认知跟不上大明的发展。

如今的大明不再是文官一家独大,而是要百家争鸣!

朱瀚看到了其中的问题,他想要改变其中的东西,可发现如果去改正这些人的思想……那着实比较艰难。

还不如……重新培养人才来的合适。

所以,朱瀚和朱元章一合计,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朱瀚做的计划非常隐秘,是堂而皇之的隐秘。

就在皇庄里。

而朱瀚这么做,只需要说服朱元章,就足够了。

不管是太学还是县学,都被文人以及士大夫家族们统治着,朱瀚如果从中横插一缸子,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全力抵抗,这些人明面上非常配合工作,但私底下如何的不配合,朱瀚到时候只和他们斗争,都得斗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所以,朱瀚直接另起炉灶,开始从婴儿开始培养孩童。

朱瀚不怕麻烦,但也不想一直和别人争,主要是时间不够。

朱瀚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让大明变得更好,而朱瀚这辈子又能有多少年?在建立大明之前,朱瀚就已经想明白了,要想大明改造的更多,让大明能够学会以科学的角度去发展国家,而不是用所谓的四书五经去治理国家的话,他就要舍弃一些东西。

如果朱瀚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就大张旗鼓的和朝臣们争论,那最后的结果肯定会变成朱瀚与文官争斗数十年,最后的结果谁胜谁败尚且未知,但受到伤害的必然会是大明,所以朱瀚就准备另起炉灶,然后等自己的新式学堂成立以后,逐渐可以与老式学派对抗时,那时候就是碾压局了。

当初南孔闹得那么大,为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逞一时之快,更重要的是借助这次的机会,削弱儒家对社会层面的影响。

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人力有限,朱瀚只能从应天府开始培养,他在皇庄里,培养的第一批人,是曾经落魄的穷苦书生,他们跟着朱瀚一起南征北战,朱瀚知道他们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后,就开始灌输自己的知识理念。

这些人怎么说呢……没有办法和后世的老师达到同样的要求,但用作新式学堂的启蒙,却也足够了的。

因为新式学堂受到的阻力非常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朱瀚在选择人的时候,非常的谨慎,争取让知道这件事的范围尽可能的降低。

一定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

朱瀚要用自己人生的几十年,把大明改天换地,就像当年的商鞅一般,就算是人死了,但他制定下的国策,也会坚定地执行下去。

朱瀚这么做,并非只是为了大明,而是为了整个汉人大族群,以后就算是大明灭亡,汉人的基因中注入了科学发展的基因,他们就会一如既往的向前走。

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而绝非哪个人的大明。

皇庄里的新式学堂,学生们的老师以前是朱瀚的亲兵,是朱瀚绝对的心腹,他们在追随朱瀚之前,什么身份都有,读不起书的穷学生、工匠、农夫……再加上朱瀚对他们的培养,每个人都可以当成多面手来使用。

让他们教书,的确委屈了他们,他们就像后世的地下工作者一样,隐姓埋名,不能告知别人自己的工作,一辈子也只能教书,教一批又一批的孩子。

朱瀚没办法给他们相应的地位,只能对他们在金钱上进行相应的补贴,以便他们老了以后,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朱瀚很有钱,但他的钱基本上都花在了皇庄中。

后来,随着朱瀚找到的教师越来越多,朱瀚开始向外扩张,借着皇庄的旗号,用着培养孤儿的名义,皇庄几乎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存在,在里面教书,可以很好地进行掩护。

经过朱瀚和朱元章长达十多年的努力,第一批孩子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有的是工匠,有的是农夫,每一个人都是栋梁。

这天,朱瀚专门来找朱元章,告知他第一批皇庄的学生即将出仕的事情,朱元章也激动地不行,和朱瀚密谋一番,亲自前往皇庄为学子们送行。

这些学生和受到感召前往海外的学生一样,他们都是为了改变大明而存在的,受到朱瀚感召前往海外的学子,他们每个人都已经打上了老派学子的标签,但经过海外的历练后,他们会和现在的大明学子会有很多不同。

但是,新式学堂的学生,更加优秀,他们接受的是来自朱瀚新思想的教导。

朱瀚这些年一直在大力发展海外,可他和朱元章都知道,大明如果能够继续发展,最关键的还是在大明本土,在华夏!

朱元章知道朱瀚为发展新式学堂耗费的心血,现在终于能够看到结出果实的时候了,朱元章的心情也是万分的激动。

终于要看到成果了。

朱元章在前往皇庄的路上,不停地对朱瀚道:“七五辛苦了,你做了任些事情,咱都看在眼里,如果没有你,咱真不知道大明应该怎么发展。”

“哥,哪里有你说的这么夸张,没有你我还不知道怎么实现我自己的抱负呢。”

朱瀚没有再和朱元章商业互吹,而是对朱元章道:“哥,这批学生,是我大明未来的基石,我们一定要用好他们,这些孩子,你准备怎么用?”

“不仅要用好他们,还要保护好他们,咱已经想好了,就让他们在应天府周围,咱会派锦衣卫保护他们,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他们。”

朱元章想把这些孩子放在应天府,因为这里他能管的更多,可他说完以后,并没有得到朱瀚的回应,让朱元章不由得疑惑起来:“七五,你觉得咱这么做不好么?”

“哥,在应天府的确不错,你也能保护他们,让他们自由发展,但应天府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无数人盯着,他们一旦被有心人发现,必然会受到不小影响。”

朱瀚看着朱元章,对他说道:“咱准备把他们编入到北军中,让他们成为军士,然后让傅友德以及姚广孝去操作,把他们运作到长城以北,那里是新纳入我们的领土,文官以及豪商贵族的渗透还比较浅,在关外最合适。”

因为有一道长城的缘故,大家也用长城来区分,称之为关内或者关外。

朱元章听到朱瀚的话,沉思一番后对朱瀚道:“嗯,你比咱考虑的更全面,让他们从军,可以降低一些人的关注,反正现在在北军不打仗,只是搞发展,他们加入到军中会少一些影响;关外的……这地方不错,而且咱以后要到燕京去,等燕京城建好,也得有个三五年的时间,到时候他们基本上都能够立足了,咱再保护他们……到时候就不是咱保护他们,而是他们为咱大明冲锋陷阵了。”

朱瀚点点头:“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

“好,那就按照七五你说的办。”

朱元章看着朱瀚,询问道:“钱还够不够?咱这里还有不少钱呢,哈哈……每年海外给的钱,咱都会抠下来一层,现在咱也算有钱人了,哈哈。”

“钱还够,不够了我和哥要。”

朱瀚想了想,对朱元章道:“说到用钱,我倒是想起来一件事,哥你回头搬到燕京去,我也要和你一起过去,你给我在燕京盖个房子呗,或者你把钱给我,我自己去盖。”

朱瀚的系统背包中,有一套恭王府的建筑图纸。

恭王府是什么地方?在最早的时候,那儿曾经是亚洲首富和珅的宅子,一开始朱瀚觉得还没什么用,但现在朱元章都搬到燕京去了,朱瀚也准备把这座房子归于自己。

反正燕京城那么大,朱瀚的房子大一点也不错。

就算未来朱瀚的后人没落了,也可以把他的宅子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收点门票也够后人吃饭的了。

“行啊,完全没问题。”

见自己终于能为朱瀚做点事,朱元章比谁都开心:“咱决定了,你盖宅子用的钱,咱不用国库的,你也不许拿,咱给你盖!说吧,需要多少钱?”

朱瀚算了算,对朱元章道:“得需要个三千来万的银币吧?”

“多少?”

朱元章懵了,他看着朱瀚:“你盖的宅子有多大?咋能用这么多钱?你不会想在燕京城里建个城吧?”

三千来万银币……

朱元章自己都没抠出来这么多钱,而且每年还要花出去不少。

啥房子啊,需要这么多钱?

朱元章看着朱瀚,语重心长的说道:“七五啊,咱虽然有钱了,但咱有钱了也不能忘本不是?这么多钱咋花?你用这么多钱盖个宅子,这不是浪费嘛?你家里又没几个人,盖那么大花不完怎么办?”

花钱朱元章倒是不心疼,可盖个房子需要花三千多万银币,朱元章接受不了:“八百万,最多八百万,咱就给你掏这么多,如果你觉得不够,去找你老丈人要,去找沉万三去,咱没有那么多钱。”

朱瀚听着朱元章的话,看着朱元章肉疼的表情,呵呵的笑了起来。

正准备说话,却突然被朱元章打断了:“不对,七五你说的这个数不对!”

朱瀚看着朱元章,疑惑的询问道:“哪里不对?”

朱元章立刻道:“你盖个房子需要三千万银币,以你的性格,盖的地方肯定不能比皇宫好,你给咱说实话,咱的皇宫花了多少钱?”

“我哪里知道花多少钱?我又不管事。”

朱瀚眼神飘忽,不和朱元章对视:“哥你是知道我的,我比较懒,很多事我交给合适的人做,一般情况下我都不参与的。”

老朱怎么能这么抠呢?

为了让朱元章不再喋喋不休,朱瀚赶紧对朱元章说道:“哥,你不要忘了我们建设燕京城的初衷,那是为北方百姓谋取资金的,他们的腰包鼓起来,就看燕京这座城市做的如何,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我宁愿这座城建设个二十年,到时候北方的经济就会因此而提升,也会使北方的经济活跃起来,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为百姓谋福祉,我们还需要考虑钱的问题吗?

根本不需要!

我们要的,是让百姓富起来。

朱元章听到朱瀚的话,想说的话……动了动嘴,最终还是又咽了回去。

太难受了!

朱元章对朱瀚说道:“为啥咱觉得,你是借助这次机会,故意这么做的啊?”

“你也看出来了啊哥?”

朱瀚呵呵呵的笑了起来,然后对朱元章说道:“放心吧哥,这件事我自有分寸,有些想搞歪门邪道的人,会因为我的这一举动,家产都得赔里面去。”

赔钱?

朱元章听到朱瀚说坑人,立刻就来了兴趣。

他就喜欢听朱瀚坑人的事。

想了想对朱瀚询问:“怎么坑?需不需要我的帮助?咱兄弟俩好久没玩一把大的了,这次你要坑人,可不能落下了咱。”

“瞧您这话说得,我什么时候能忘了你呢?”

朱瀚继续呵呵呵的笑,然后说道:“放心吧哥,我自有分寸,到时候需要你帮忙,我一定不会忘了你。”

“行,咱等着。”

朱元章认为朱瀚说话一口吐沫一个钉,他说会坑人,那就一定会坑人,可朱元章还是觉得心里痒痒的:“你和咱说说,你想怎么干?和咱说一点也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