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菜一汤!

朱瀚和朱元章闹着玩,一路闹到了皇庄外,两人也适可而止,变得严肃起来。

皇庄里的人,要么是亲信,要么是他们养的孩子,朱元章和朱瀚,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英王,必须要保持他们应有的严肃的样子。

要不然,皇庄里的人怎么看他们?因为是皇庄,很少有人敢靠近,在这座皇庄外,有一千名亲军都尉府的人看守,他们握有重型武器,火铳以及重型攻城弩机都有装备,一旦有人敢对皇庄图谋不轨,他们就会把人消灭在皇庄之外。

里面的教书先生,是朱瀚或者朱元章曾经的亲信,他们经过层层筛选之后,让他们到这里担任教书先生的。

这些人理应有更加光明的前程,可却因为朱瀚与朱元章的信任,他们不得不放弃锦绣前程,诚然,朱瀚和朱元章都对他们有着金钱上的补贴,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

可地位身份的差距,谁又能不知道呢?和他们一样,一起追随朱元章和朱瀚打天下的人,已经混到了校尉一层,可以驻守在一座县城里当土霸王,还有些游击将军等等,都有锦绣前程,而且地位的差距非常明显,哪怕在自己家中都显得很明显。

可是,他们的选择依旧义无反顾。无他,只是因为朱瀚。朱瀚在让他们来教学时,只是说为了执行秘密任务,此举关乎着汉人能不能长盛不衰,当时在举例子的时候,朱瀚是这么和他们说的:“兄弟们,古往今来,汉人惨遭屠戮的时代不知凡几,‘双腿羊’的悲惨,几乎把我们汉人都屠戮干净了,还有蒙元建立,我们被人从北追杀到南,我们成了最低下的人……如今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汉人永久的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同时,朱瀚还告诉他们,这是一条注定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路,而且一旦曝光开来,他们不仅不会被尊敬,而且还会受到很多敌视,现在的文官会把他们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不仅他们本人会受影响,家人也会受到各种敌视。

如果做了,就可以让汉人的血脉里注入抗争的基因,如果不做……他们依旧可以享受到应有的奖赏,回到老家受人敬仰。

不过,他们在听到朱瀚的话以后,都选择留下来,他们听朱瀚的话,有一种特别的荣誉感在身上,这是什么?

这是家国大义!是为汉人牺牲小我的情怀。为了汉人,他们选择留下。

朱瀚在教他们时,采用了非常严苛的方式,以便让他们尽早成才,这些人都被朱瀚无脑的灌输过知识,朱瀚不奢求他们能懂多少,但一定要记住,以后再反复练习,面对朱瀚高强度的知识灌输,这些人硬生生的挺下来了,而且坚持到最后。

有了这批教书先生,朱瀚的计划才得以施展,大明建国十年,但这些皇庄里的孩子,接受新式学堂的培训,最少是十二年。

十二年……朱瀚记得一位最大的孩子,当时入学的时候已经十六岁,现在也成了快三十的‘中年大叔’,今天也同样是他毕业的日子。

这人算是辅导员,在朱元章和朱瀚到皇庄门口时,他便在门口等着了,看到朱元章和朱瀚过来,他赶紧行礼,可却被朱元章拦住了,一把将对方抱在怀里:“你小子,听说在皇庄又当爹又当妈,哈哈……咱都准备把你接到宫里,回头伺候我孙子了。”听到朱元章的话,刘申弘不由得夹紧双腿。

我辛辛苦苦在皇庄干了十二年,又当爹又当妈,你竟然想让我到宫里当太监?

“陛下,臣、臣这一脉,只剩下我一根独苗,我现在还没有……没有达到多子多福的地步,一个孩子不保险啊陛下。”朱元章来皇庄,心情本来就不错,听到刘申弘的话,不由得有了逗弄这个老实孩子的意思:“小子,说什么呢?咱儿子还没成婚,孩子现在还没影呢,咱给你点时间,你多生几个孩子,这不就成了吗?”

“我……”刘申弘被朱元章的话弄得灰头土脸,脸被憋得通红。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应,主要是碍于朱元章的身份,且不说是朱元章把他培养长大,并且让他读书识字,就说朱元章的皇帝身份,就让刘申弘不敢太过分。

“哥,别欺负老实人了,申弘是个老实孩子,欺负人干嘛。”朱瀚不让朱元章欺负人,然后对刘申弘说道:“你叔和你开玩笑呢,别当回事。”这是在告诉刘申弘,不要把朱元章当成皇帝,他就是你一个叔叔,该怎么开玩笑就开玩笑……实在不想让朱元章当叔叔,那就让他当舅舅嘛,大不了正月里去剪个头报复一下。

“你看你,好人都让你当了。”朱元章看着朱瀚,带着怨气:“好不容易能够轻松一下,你还不让我欺负人,这小子正是好欺负的时候。”朱瀚叹了口气:“你的身份,让他们不敢太放肆,你倒是玩得开心了,可得给孩子心里留下多少阴影?你想过没?”

“呵呵,就像你不欺负人似得,我儿子哪个不是被你整的泪流满面?”朱元章哼了一声,对朱瀚到:“回头把楷儿送到宫里来,咱带两天。”

“……”自己的老哥,怎么越来越不正经?好像自从朱标担当大任后,朱元章就逐渐朝着‘老顽童’的方向改变了,朱瀚有时候都不知道,是朱元章本性如此,还是受到自己的影响。

好好地一个皇帝,就这么被朱瀚带偏了。放过了刘申弘,朱元章开心的走进皇庄,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章现在很开心,在皇庄里,他不像是皇帝,也不像什么老父亲,反而像是小叔叔般,带着孩子玩耍。

朱元章玩的很开心,听到大家学业也都完成的不错,朱元章就更开心了。

上午是询问大家的学业,和大家玩耍,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是和往常一样的大锅菜……做菜的也是皇庄里收养的孤儿,他的家人被饿死,只剩下他自己熬到了大明军队的出现,所以他就对吃的特别上心。

本来他是想做厨子的,可朱瀚找到他,对他说道:“我不反对你做厨子,而且很希望你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厨子,但是孩子……我们是想自己吃饱饭、吃好饭,还是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的人吃上更便宜、更好的饭菜呢?”所以,这位厨子成为了在皇庄中学识数一数二的人,做饭的本事也越来越好。

皇庄里的饭菜,更像后世的自助,朱瀚弄了几个饭盒,每个人在吃饭前先领餐具,然后排队打饭,有肉有素,有菜有汤……基本上是四菜一汤的配置,不敢说有多好,但胜在量大。

有句老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朱瀚没想过让他们有什么人上人的生活,家常便饭就是最好的。

这些孩童也都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所以每个人都很爱惜粮食,不存在浪费的现象。

朱元章和和他们一样,排队领餐盘打饭,一次打的不多,但会打很多次,朱元章吃饭的时候,周围都是皇庄里的孩子,朱元章看到孩子就开心,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的形状,吃过饭后,朱元章对朱瀚道:“如果这些孩子都是我的孩子,那我爹还有娘,他们做梦都会笑醒。”

“你也可以让他们当你的孩子啊。”朱瀚看着朱元章,对他说道:“哥,皇庄只是大明很小的一部分,整个大明都是你的,那些孩子也都是你的子民,所以你看到皇庄里的孩子开心,可如果有一天,咱大明的百姓一日三餐都能像现在这般,你会不会更开心?”

“咱做梦都会笑醒好吧?”朱元章指着皇庄里的食堂,对朱瀚道:“七五,咱知道经过咱兄弟俩的努力,百姓的生活已经比以前好很多,可也只是好很多而已,像咱这些孩子吃的饭菜,外面有很多百姓他们连这些都吃不上,所以咱还得继续努力,继续干!”

“是啊,让老百姓吃上四菜一汤,多么简单的梦想,可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大明,太大了。

……下午,毕业典礼。五百八十名第一批从皇庄新式学堂毕业的人,站在操场上,其他在明年或者后年或者……很久才能毕业的学生,都在操场上观望。

朱元章面前摆着的,是中午吃饭的四菜一汤。朱元章看着站着的毕业生,没有说什么场面话,而是很简单却又很朴实的说道:“孩子们,你们是我和我弟弟七五带来的孩子,你们在这里生活了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里,我和七五不止一次的来看过你们,告诉过你们咱将来要做什么,现在咱可以告诉你们了:咱这辈子的愿望,就是让咱大明的老百姓,每天都能吃上四菜一汤。”朱元章就指着自己端来的餐盘:“我想让他们吃饱,让他们不被饿死,咱就这点目标,但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却也是千难万难,现在很多百姓,还吃不上饭,所以就得靠咱努力了。”

“七五告诉咱,咱皇庄里的学生,不一定非得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们可以是泥瓦匠,也可以是厨子,也可以是大夫……各行各业都可以,但你们要做的,不是自己能吃饱,能吃好,而是要让更多的大明百姓,能住的上不漏雨的房子,每天都能吃上饱饭……过年的时候能吃到肉,买些布给家里人做新衣裳……”朱元章就是穷苦百姓出身,他太清楚百姓需要什么了。

四菜一汤的梦想都有些奢侈,家里有一年到头吃不完的粮食,孩子能读书,能穿新衣裳,大家都能无病无灾的成长……直到老死。

“什么是新式学堂?咱现在教出三百六十行的就是新式学堂,读书可以出状元,咱三百六十行都可以出状元。”朱元章显得很豪气,对大家说道:“孩子们,走出去,去为大明做贡献,大明需要你们,希望未来的有一天,你们都是咱的骄傲,咱可以告诉他们……你们,都是咱的孩子,一辈子都是咱的孩子!”这些人,但凡成才,都会成为朱标执掌天下的助力。

说到动情处,朱元章也哽咽起来,眼眶通红,而孩子们更加激动,他们从小被朱元章收养,现在过去十二年,心中早就把朱元章和朱瀚当成自己的父亲,听到朱元章的话,孩子们也跟着呜呜的哭起来。

“不许哭,都不许哭!咱都是大老爷们,哭啥?”朱元章咬着牙,攥着拳,争取不让自己哭出来,他看了眼旁边的朱瀚,朱瀚点点头,随后朱元章说道:“孩子们,你们要去的地方,咱给你们挑好了,在燕京以北的关外,那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也有新建立的城池,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咱需要你们把那些新的守住,施展你们的才学,肆无忌惮的给咱改造大明,钱不能给你们,物也不能给你们,你们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把关外给咱建设好。”

“刘申弘!”朱元章越说越想哭,他直接把大儿子刘申弘的名字点出来,看着他:“告诉咱,你们能不能做好?”

“叔,您放心,我肯定可以做好!”刘申弘勉强让自己不被哭声影响,对朱元章说道:“我不仅能自己做好,也能照顾好弟弟们,我们都可以做好,我们会让你骄傲的。”

“哈哈哈……呜!哈哈哈……”朱元章用笑声,掩盖住了自己的哭声,看着五百多个孩子:“放心大胆的去干吧孩子们,大明的未来是你们的,咱在这儿,等待你们凯旋!”一下午的毕业仪式,从哭声和笑声中度过,等朱元章说完以后,他并没有继续在皇庄停留,而是拉着朱瀚一起离开,他害怕自己撑不住,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关外。

虽然朱元章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他们的未来,朱元章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他回到皇宫后,立刻把李文忠叫了过来,嘱咐一番后,给李文忠安了一个‘燕京城督造’的官职,直接把李文忠赶到燕京。

燕京城督造对外宣称是为了调解建设燕京城时的军民以及文武之间的关系,可实际上却是朱元章为了保护这些北上的孩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