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804章 先灭李典,合围雒阳

舍弟诸葛亮 第804章 先灭李典,合围雒阳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典很想控制住局面,但他手下那些当兵的才不管敌人到底有多少、值不值得恐惧。

士兵们只知道他们亲眼看到敌人的实力很强大,那就当他是真的好了。

马超的铁骑挺着骑枪,挥舞着马刀,雷霆迅猛地往复冲杀。

李典的中军仅仅被冲杀了两三个波次,就彻底崩溃了。

李典在乱军中左支右绌,完全无法应对,最后被马超的骑兵冲倒践踏,彻底湮没在乱军之中。

曹军死伤无数,哭爹喊娘,场面一度凄惨至极。随着李典的大旗倒下,成批成批的曹军直接弃械投降,就这样被马超轻松歼灭。

马超趁着大胜之威,席卷了小平津战场这边的敌人,又斜刺里往东南方横截,直奔小平县,顺便也是拦截了孟津之敌回归小平县的道路——

如前所述,小平县位于小平津的正南方,孟津渡的西南方。无论是小平津的曹军还是孟津的曹军,要回雒阳都得经过小平县。

如果想从孟津取直线直插雒阳的话,理论上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你就得翻越北邙山,没有平原道路可走。

马超往小平县一插,正好搂草打兔子一举两得。

他的大军抵达时,县城里还有大几千人的守军,但人心惶惶。看到马超大军烟尘滚滚地杀来,县中文武不知马超虚实,内心无不惴惴。

马超摆出要强攻的姿势,又让人拿了新鲜热辣的李典人头,去威慑小平县守军,守军胆寒,自然不敢出战,只是还在犹豫要不要投降。

正在犹豫之际,孟津方向撤退的曹军,也渐渐赶到了战场。但是这路人马并没有大将统领,只有李典麾下的一员副将指挥。

马超也故技重施,一边让人把李典的人头送去展示叫嚣,一边虚张声势呐喊,称己方已有数万大军上岸,专截李典后路,务必灭尽其部,尔等唯有早降方可免却一死。

孟津方向退过来的曹军,原本还稍稍有点战意,但是看到李典的首级,这唯一的一口气也泄了。

马超那边,他自己的骑兵先头部队渡河成功后,小平津码头这儿其实一直有后军在不断上岸——虽然码头已经被李典一把火烧了,但河湾的地形是不会改变的,深水锚地泊位都还在,艨艟都可以直接靠岸上人,都不用小船在浅滩上摆渡。

所以每过一个时辰,刘备军上岸的人数至少会再增加两千人,时间拖得越久,马超的战力就越雄厚。

孟津曹军犹豫了一会儿后,马超见其动摇,而自己实力又逐渐积累。而且马超在上岸成功后,就给后方送回消息,此刻估计孟津方向,也有刘备军在登陆了。

马超算算时间差不多了,就主动对孟津回撤的曹军发起了野战冲击。曹军犹豫之际被迫应战。

这一次,一开始倒是没打得像小平津之战时那么吃亏,毕竟曹军是原地站桩应战的,不是后撤途中被人衔尾撵着打。

而且孟津曹军的总人数,还是远多于马超的部队的。

可惜打了没多久,孟津曹军就遭遇了前后夹击——刘备军另一路人马,也就是从孟津渡河上岸的追击部队,也已经慢慢追上来了。马超刚刚在正面进攻,他们也赶到战场掏了曹军后路。

这股孟津曹军顿时大乱,再次被彻底击溃。

小平县内的曹军,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开门冲杀、接应孟津退回来的友军。结果看到友军就在眼皮子底下被马超和后面赶来夹击的刘备军击灭,小平县曹军心胆俱裂,只好继续关死城门。

只有少数死忠于曹仁的心腹,主要是本县驻军中的那部分骑兵部队,选择开了小平县的南门,趁马超尚未围城,突围南归去雒阳报信。

不久之后,刘备军结束了城外的战斗,再临小平县准备攻城战。城内的守军已经去了主心骨,死忠曹仁的骑兵队又临阵突围了——在战友看来这就叫临阵脱逃。

加上两路友军先后在自己面前覆灭,这些人再也无胆抵抗,终于是开城投降。

小平津的一万多人,孟津渡的两万人,还有小平县里的大几千人马,曹军的黄河防线守军,最终至少一多半没能撤回雒阳城或是函谷关。

李典以下,总损失达到了三万以上,包括战死、受伤和被俘、投降。

曹仁心心念念的守城守关主力部队,还没回来,就在半路上又被刘备军撕咬下了几万人。

如此一来,曹仁能用于雒阳战役的总兵力,怕是已经跌破了十万人,比之前至少又下降了两三成。

折了李典之后,曹仁连像样的副将都没有了。徐晃是要撤去函谷关,直接听曹操本人调遣的,并不受曹仁节制。

曹仁只能以光杆司令的状态来守雒阳了。

攻城战还没开打,曹仁这是又被斩断了一臂。

……

李典战死于乱军之中,北线曹军三万多人被击灭。

两条噩耗在当天下午传回雒阳城的时候,曹仁简直被惊掉了下巴。

北线撤回雒阳城的人马,加起来也就大几千人,主要是小平津和孟津逃回来的一些打散溃兵,以及小平县成建制撤回来的骑兵部队。

曹仁手头,原本有兵力八万多人,再加上撤回来的人数,勉强超过九万。

他只能靠这九万人,守住雒阳城,外加雒阳以西、与函谷关之间的河南县,谷城县,以及雒阳以东的门户偃师县(张飞之前攻破了巩县,目前正在打偃师县,但还没打下来。要打破偃师后才正式进攻雒阳)。

九万人守四个县,原本是很宽裕的兵力。但考虑到他要拱卫的是大汉的国都雒阳,敌人又如此强大,形势就非常危险了。

曹操阵营原本总共还有二十多万人马,现在折了李典这三万多,剩下的估计也就二十刚出头一点了,绝不会超过二十三四万。

所以曹仁在河洛盆地内的这支军队要是再遭到不测、甚至完全被歼灭。曹操在关中、并州、河东等地的总兵力,怕是要跌到十五万人这条最后的生死线。

曹家的统治,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当然曹操也是可以选择竭泽而渔继续疯狂扩军、临时拉乡勇壮丁,只不过那样的军队战斗力和质量就完全没保证了,上了战场也是给强敌送菜。

这些都是后话,反正眼下曹仁要面对的,就是怎么死守住雒阳。

原本李典不死的话,他还抱有一线生机,还想着李典能护他后路,万一能逐次抵抗,逐次后退,就算败了,或许还能指望通过河南县和谷城县撤回函谷关。

但是现在看来,李典之死,彻底给曹仁坚定了决心。他彻底看明白了,跟刘备军打运动战,自己越运动越亏。

赵云马超等人的骑兵,岂是自己能敌的?诸葛兄弟和庞统鲁肃等人的智谋,己方更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比拟。

所以只要有变招,用策略,自己就必然吃亏。

只有硬碰硬的结硬寨、打呆仗,死守,自己吃亏的空间才能压到最小。

就死守核心的雒阳城吧,能少死点人就少死点人,没必要为了维持那一丁点最终逃生的可能性,再去枉送性命了。

想明白这一点后,曹仁果断而又秘密地下了一条命令:“去谷城县和河南县传令,让当地文武将士,全部撤入函谷关,不用考虑其余。陛下决定死守雒阳,不需要他们来保障后路。

不过,此事一定要做得隐秘,命令送达后,你们几个一起跟着去函谷关就是了,不用回来了。对雒阳这边,要严密封锁消息,哪怕将来敌军围城,我们对内也会宣扬谷城、河南等地还在我军自己手上。”

曹仁这番交代,等于是主动彻底放弃生路,以死求名了。当然他还是会瞒着手下的人,尽量不让下面知道。

敢妄言乱传者斩。

谷城县和河南县的文武,接到命令后也要第一时间尽快撤,决不允许有人落在刘备军手上。

免得刘备军到时候在押着当地官员或者将领,到阵前骂阵劝降,或是拿着几颗人头来显摆,动摇雒阳守军军心。

做完这一切,曹仁等于是主动又撤走了两万多人,最后只剩六七万人,死守一座孤城,静静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

话分两头,马超几乎全歼小平津、孟津的曹军后,当天晚上,刘备和诸葛兄弟就知道了情况。

刘备自然是大喜过望,颇为欣慰:“孟起穿插敌后、分割包围的本事,那是丝毫不在子龙之下了,可喜可贺。”

刘备军其余高层文武,但凡在场的,自然也少不了向刘备贺喜。

当晚刘备军高层欢庆痛饮一场,不过大多没有喝醉。次日,刘备问起诸葛兄弟等人,是否还有后续计谋。

诸葛亮笑着回答:用兵正当奇正相合,岂能时时刻刻有计可用?

都已经把优势堆到这种程度了,把能削弱的敌人都削弱了,最后的强攻雒阳城,肯定得实打实来一场硬仗。

刘备也觉得很合理,就没有再奢求更多。

此后两日,张飞彻底肃清了偃师县,赵云也打破了伊阙关,黄忠带着在南阳盆地筹集的粮草物资军需,走伊川水路,顺流而下,进入河洛盆地,与赵云会师。

至此,关张赵马黄,加上周瑜魏延,都在河洛盆地内集结,刘备纠集了二十大几万人,从四个方向,扎扎实实把雒阳城彻底围死。

城内曹仁带了六万多曹军,负隅顽抗死守城池,外无援军,也无退路。这就是一场曹仁的最后尊严之战。

八月二十日,包围圈彻底合拢,刘备军稍稍休整两日,随后开始建设施工营地,打造攻城器械。

并且派出辅兵,推着大量带防箭护盾的推土车,上前填塞雒阳城的护城河,挑几段重点阵地,试图堆出直抵城下的进攻路线。

雒阳还是非常高大雄峻的,东汉这么多年来,雒阳虽数度易手,但之前都没怎么打过攻城战,都是董卓之类的残暴之徒直接放弃后放火烧毁的。

真要想强攻,这里高厚都达到七丈的城墙,对于云梯和葛公车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普天之下,之前城墙高度厚度达到七丈的要塞,一共也只有三座,分别是雒阳、长安和董卓修的郿坞。

除此之外,后来曹操建都许县,或是河北新修的邺城,也有勉强接近这个尺寸,但也没完全达到。至于其他地方性的重要城市,就更达不到这个标准了。

所以刘备军临城后,很快就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说起来不大,但也必须见招拆招务实解决。

诸葛兄弟原本设计的葛公车,到了雒阳都不是很好使。

因为葛公车不像云梯,云梯可以通过加高上面翻折的那段梯子,让自身适配进攻更高的城墙。

而葛公车追求的是直接靠自身车身的高度、顶部和城墙齐平,然后直接沿着头部有铁锥的搭板冲上城墙。城墙变高之后,车体也只能跟着加高。

可是如今的技术,根本造不了高度达到七丈、同时还能快速推着走的木质塔车。之前的葛公车,有两丈多高的,最多四丈多,都是针对性攻两到四丈多高的城。

现在就算造出了七丈高的车,要么推不动,就算推动了也非常不稳,重心太高。

如果敌人用诸葛瑾自己发明的“床子弩配粗麻绳箭、绳尾绑上千钧巨石和滑轮组,用重力冲击拖拽”战术,是极有可能把那么高的葛公车拖倒的。

还有一点,雒阳的城墙,因为高度太高,其横截面其实更近似于一座堤坝,其外部是有坡度的,坡底到坡顶,足有一两丈水平距离。

就算诸葛瑾造出葛公车、底部贴着推到城墙根下面,因为堤坝状城墙的坡度,车顶距离城墙还有两丈远呢。

这就需要葛公车配上两丈长以上的搭板,才能搭上城头。

那么长的搭板,士兵们在上面冲锋暴露的距离也会很长,很容易被左右的敌军弓弩手抵近交叉攒射。

总而言之,当敌人有足够的兵力,也决定誓死守护一座七丈高的城市时,进攻方要面对的独到技术问题,那都是此前其他攻坚战中从未遇到过的。

“直接用葛公车看来是不行了,还得改一改,要不还是把车体造个四丈高就算了,最后三丈的落差,依然做成梯子状,让士兵们手脚并用往上爬,而不是直接沿着搭板跑步冲。

这样也算是把葛公车和云梯结合了一下,最上面三丈相当于还是云梯,但下面四丈至少可以在有木墙掩体的环境下慢慢爬,不用全程都被箭雨和滚木礌石威胁。

其他井阑、望楼这些,也都要跟着调整,原来的规格都不合用了,雒阳城还是太高了。”

诸葛瑾在亲自视察了一番攻城准备后,也不得不做出这些折衷的调整,见招拆招。

虽然用不了完全体的葛公车,但嫁接一下总归有点帮助。

原本要顶着箭雨爬七丈的距离,现在只要顶着箭雨爬三丈,也算是一种进步,士兵们会感谢他的。

其他需要改的东西,还有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