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九月初一。
雒阳城被彻底包围后十天。
雒阳以西一百五十里的渑池县,曹操本人撤退至此,已有半个多月了。
曹操是秘密离开雒阳的,至今还没有公开宣布,为的是避免雒阳城内的守军知道皇帝跑了、军心崩溃。
不过这些日子里,曹操也没闲着,他一直有殚精竭虑部署后方的层层防务,并且调整大秦的朝廷文武,梳理钱粮筹措事务。同时,他也每天关注雒阳方向的最新动向,期待曹仁能多支撑一会儿。
得知刘备彻底合围、谷城和河南县也被曹仁放弃的消息时,曹操内心着实悲伤了一阵子,但随后也缓过来了。
雒阳城池雄壮,真铁了心死守,没那么快攻下来的。十天时间,还不够刘备军打造专用攻城器械,甚至都不够进攻方把护城河填出几条直通城下的道路。
曹操最近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他已经没有更多情绪为曹仁悲伤了。他能做的,只是让曹仁的牺牲更有价值,利用曹仁拖延的这段时间,多做一些布局。
他身处的这座渑池县,虽然还在函谷关以东,但距离函谷关也不远了,往后退五十里就能撤入函谷关。而且渑池县也处在崤函道的山谷之中,左右无路可绕,没法被包抄断后,想走随时都能走。
曹操不想直接放弃渑池,也是指望雒阳失守后,靠着这里无法被迂回的地形,再多拖一个半个月的,沿着崤函道山谷逐次抵挡、步步为营后退,到时候肯定能拖到入冬下雪,刘备今年的推进也就结束了。
这样曹操至少能保住关中、并州和河东的地盘,拖到来年春耕后,这样曹操也好为后续西征逃亡或是别的什么计划作部署。不管怎么说,先把刘备军今年的攻势彻底打住。
“启禀陛下,并州和关中,今日都有新的军情急报送到,请陛下御览”。
曹操正对着地图筹划,门外有后将军乐进求见,送来了今日份的军情。
曹操放下地图,招呼乐进近前,展开一一细看。
这两份军报,第一份是夏侯惇送来的,内容当然也不是什么好消息,只是说他在敌军的持续压迫、推进之下,为了防止退回壶关的道路被断,终于不得不放弃坚守了几个月的邺城。
好在夏侯惇在撤退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把邺城和邯郸能撤走的物资和青壮都尽量拉走了。不过临走时倒也没在邺城内搞破坏,基本上把一座还算完整只是比较空旷的城池,留给了刘备军在河北战区的太史慈。
之前诸葛瑾带着赵云马超周瑜转扑河内、最后南渡进攻河洛盆地后,河北战场就只剩下一个太史慈,兵力也不是非常多,但肯定还是比夏侯惇的实力要强。
太史慈也没强攻邺城,只是反复进攻邺城和并州壶关之间的结合部,试图切断夏侯惇的归路。
夏侯惇为了确保后路,也只能跟太史慈打营垒攻防战,避免己方的筑垒甬道地带被切断。这样的战斗形态,肯定比守城战要更难打一些,夏侯惇的消耗也不小。
双方打了那么久的低烈度消耗战,最终夏侯惇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对劲——主要是他背后的并州地区,似乎也开始出现了不稳,而夏侯惇兵力不足,需要堵的地方太多,战线太长,只好有序放弃邺城。
不过,放弃邺城之后,靠着这个缓冲,夏侯惇倒是重新拉平了防线,也构筑起了更加坚实的纵深支撑。
夏侯惇把邺城退下来的部队,一部分放在壶关就地固守,也把邺城撤下来的青壮,直接充军放在壶关参与守城战,让老兵们督战。
另一部分邺城撤出来的老兵,则被夏侯惇腾出来,转运数百里,分别到并州南部的长平和河东与河内之间的轵关陉布防。
长平就是当初白起赵括长平之战那个长平,大约在后世的潞州。这地方是河内郡的野王县沿着沁水北上、通往并州的咽喉要隘所在,这地方要比并州和冀州之间的壶关、井陉关好走很多。
如今河内郡已经彻底被刘备掌握,刘备当然也有能力从河内郡通过长平北上并州,所以夏侯惇才不得不把东线的兵力撤一部分回来,堵住这个口子。
因为不然的话,刘备军要是把并州都偷了,那就算夏侯惇能保住从邺城退往并州的道路也没用了。你连“后路的后路”或者说“二级后路”都没了,还要“一级后路”有什么用?
而轵关陉则是穿越中条山的一座关隘,中条山是黄河以北的一座沿岸山脉,大致上算是吕梁山的余脉,也刚好是河东郡和河内郡的地理分界线。
如果不守住轵关陉的话,刘备军就可以从河内西进河东,再从河东境内的河流,由蒲坂津汇入黄河,直插关中。那样曹操最后的老巢一样会丢。
所以这地方同样重要非凡,曹军在总兵力越来越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夏侯惇身为负责整个黄河以北防区的一把手,他当然要帮着统筹全局,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得不放弃已经越来越形同飞地的邺城。
曹操篡位称帝之后,除了给曹仁封王,也给夏侯惇封了一个王,为的就是让夏侯惇卖命到最后一刻。
曹操对夏侯惇是如此信任,以至于他此前对大秦的军事防务权力分配,就是按照“皇帝曹操负责全国军务,黄河以南防区全归曹仁管,黄河以北防区全归夏侯惇管”的思路划分的。
这里的“黄河以北”,已经不仅仅是指冀州最后残余那一点点地盘了,而是只要在黄河以北,司隶的河东河内,并州整个州,都算在内。
“元让觉得眼下非放弃邺城不可了,必然也是有他的苦衷。罢了,用人不疑,朕又何必拘执。”
曹操前前后后看完,心中已有定论,这就提笔给夏侯惇回了一道旨意,让他尽管放手去做,不要有心理负担。
具体措辞文采,自不必赘述。
回复完夏侯惇后,曹操又拿起一份关中地区,太子曹丕刚刚送来的密报。
密报里的事情,其实也是曹操暗示交办的,但最终具体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还是让曹操微微吃了一惊。
“什么?庞会居然借‘勾结刘备’之故,杀了马腾全家?此子居然敢对故主如此狠?这不仅不在庞德之下,怕是更在庞德之上啊!”
原来,曹丕密报的事情,正是曹操交办的“除掉马腾”。
如前所述,马腾数年前就投了曹操,但其实就是个傀儡。尤其马超投了刘备,马腾在西凉被曹操的人控制得死死的,实际上一点实权都没有。
当初庞德还活着那几年,曹操把西凉的兵权完全交给了庞德。但后来庞德本人不是在汉中之战时,被张飞捅死在陈仓道。
曹操不得不另外派一些官员,诸如历史上的韦康、杨埠之流,接管庞德死后留下的军权政权真空。
同时,曹操发现当初才是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庞会、也就是庞德长子,似乎颇有乃父之风,也是豪勇壮烈,颇有冲劲。曹操就让庞会袭了庞德的爵,并且小小年纪就封了他荫职。
庞德另外还有三个小儿子,但是年纪都比庞会还小太多,当初自然无法给官职。
但经过这些年的成长历练,如今庞会终于也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将领了,庞会另外三个弟弟,最小的也有十五六岁了,也都可以给点虚衔小官或是军职先挂着。
曹操对于有才无德、肯为他卖命的人才,还是非常赏识优容的。庞德当年那么积极,曹操肯定不会亏待庞家人。
加上曹操需要一些人帮他干脏活,所以庞会才二十多岁,曹操已经加封他都尉之职,负责天水郡的军务。后来曹操登基称帝,再给庞会加了一级官职,如今已经是校尉。
二十出头的校尉,搁其他场合谁敢想?原本历史上四十多年后,钟会打进成都的时候,庞会都是个七旬老翁了,也不过才做到一个杂号的“平寇将军”。
这一世的庞会,可以说是火箭速度升迁了。
不过升官升得快,当然也要拿出投名状来。这次曹操登基时,就打好了将来留后路、让曹彰西征遁逃,为曹家在异域留一脉的主意。
马腾虽然已经是傀儡,可他之前毕竟是效忠的大汉朝廷,归顺曹操时的名义也是考虑到“曹操是大汉丞相”。
现在曹操篡逆了,马腾哪怕没有实权了,但如果在西凉扯旗摆出“忠于大汉”的姿态,对曹操伤害也不小,很有可能搞乱曹操的后方。
所以曹操在放太子曹丕回长安时,就暗示曹丕赶紧趁着这几个月,把后患处理一下。
曹丕又把这事儿交给了庞会,最终结果就是马腾全家以勾结刘备罪名被害。
看到这个结果时,曹操也不由感慨,庞会对故主下手太狠了。
“有威胁者,不过马腾一人而已,其余马休马铁等辈,以及妇孺,能翻起什么浪来?就算给马腾的罪名扣得大了,可以依法株连,也就把这些人卖为奴隶,或是圈禁起来,都是可以的,何必赶尽杀绝呢……
朕都让子建投敌了,庞会杀马腾全家发生在那之后,岂不是给了刘备将来诛杀子建的借口……就算刘备不杀,马超肯定也会想办法杀了,唉……”
曹操内心颇有几分郁闷,也怪自己没交代清楚,而这种脏活又不好交代得太清楚,全靠具体执行者自己领会尺度,结果闹出那么大的乌龙。
曹操之前苦心布置了那么久,为了给曹植一条活路,曹植也确实悔过了,也带了山阳王刘熙去投,按说已经能活下来,改回姓夏侯就行。
但曹植的悔过求活,那也是建立在“在此之前跟曹家有瓜葛的罪行可以不致死”,但在那之后,曹家又做出灭其他名义上忠于大汉的诸侯的门,是曹操做绝在先,岂不是又给了别人对等报复的借口?
曹操杀了马超在西凉的全部家人,将来马超报仇,要杀曹植的话,也是完全合理的。刘备甚至都不用推波助澜,他只要看着,等马超得手后再批评马超几句,罚他一点爵位封地就行了。
曹操以己度人,完全可以料想到这种情况。
思前想后,曹操最终想到了一个补救办法。
“朕知道了……庞会为何如此下手狠毒,他肯定也是担心斩草不除根,将来遭到反噬。朕威震天下,马腾又不是朕明着授意杀的,马腾的家眷就算活下来,将来也不至于报复到朕头上。
但庞会却不同,庞会的一切权力都是朕给的,他在西凉的根基远不如马家,就算靠其先父庞德的余威,也不足以服众。所以他既然动手了,肯定会斩草除根,免得留下马家的人将来报复他……是朕疏忽了,不该让他一人处置此事的。”
曹操略有一两分懊悔,懊悔自己没看清庞会这个年轻人居然那么狠辣果决。
只能说,庞会此人报复心极重,又以己度人,觉得“我报复了别人之后,如果不杀干净,肯定会给对方的后人将来再报复我的机会”。这样的猜疑链心思一重,下手就不留底线了。
曹操想了一会儿之后,忽然生出一个办法,既然庞会那么狠,将来曹彰如果西征,就绝对不能带庞会,否则庞会跟着曹彰,马超肯定会追杀曹彰到天涯海角。
还是给庞会继续升官,给他荣耀显爵,然后带在自己身边,跟自己这个皇帝共存亡。
这样到了曹操本人战死时,庞会也被带在弘农军前,马超见了,肯定会找曹操本人和庞会报复,报复完之后,这口恶气出了,应该也不至于再死追曹彰或非要杀曹植不可了。
当然,这些只是曹操内心推演的一个远期保底方案,到了他本人非战死殉国不可的时候,才至于考虑这一切。
原本的曹操,或许还想过死后要不要立疑冢,以免别人盗墓。
但现在的曹操,已经日薄西山,他哪里还会考虑疑冢?他只想着,真到了那一刻,让自己的尸身也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哪怕被敌人分割撕裂,只要能让敌人出够气,保住他一两个儿子活路也值了。
至于庞会,就带在身边,真到了自己尸身被裂那一天,庞会也跟着被马超分裂斩好了。
庞会那三个弟弟,也可以再升升官,至少也给个都尉的军职。这样曹操才好把他们陆续调到军前,让曹家自己的人腾笼换鸟去天水、金城等地直接掌握军队。
这样庞家四兄弟都带到一线,到时候也够马超出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