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693章 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舍弟诸葛亮 第693章 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收到诸葛亮的信后,大半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

整个三月上旬和中旬,正是一年中最为农忙的时节。各方都在忙着春耕劝农,也没精力整活。

转眼来到三月底的一天,一支从汉中顺汉水而下的刘备军船队,悄然抵达了襄阳。

诸葛亮正是搭乘这支船队,来拜见主公,当面汇报、请示工作,顺便跟大哥接洽叙旧。

给诸葛亮护航的随行兵力规模也不小,足有近万人。

带兵主将正是魏延,麾下的士兵主要是丹阳兵,以及四千人的王平所部板楯蛮山地兵精锐。

王平本人并没有跟来,他如今已是汉中郡都尉,负责汉中北线的秦岭防务。

诸葛亮把魏延都调离了益州,并且带来了一万战兵,足以说明益州的局势,已经比去年又稳了不少。

留在当地的刘备军嫡系老兵可以进一步减配,把一部分兵力释放出川,投入到其他关东各州的战线。

诸葛亮抵达的日子,并没有提前知会刘备,所以也没劳烦刘备亲自出城迎接。直到船队在襄阳城北的码头靠岸,才有人快马回城通知刘备。

以刘备的礼贤下士,诸葛亮来肯定是要迎接的。正因为诸葛亮很清楚这一点,才刻意悄悄地来,他知道大哥也在襄阳。

主公亲迎,那叫礼贤下士,可以传为美谈。

但主公来了,大哥肯定也得跟着,以兄迎弟,于礼容易陷入不悌。

所以最后,刘备和诸葛瑾只是在荆州牧府门口,简单迎了一下。

“主公!大哥!”诸葛亮远远看到刘备站在门口,赶紧翻身下马,手持羽扇,快步上前拱手,并没有过多的虚礼。

“先生辛苦了,蜀中千头万绪,竟能一年抚平捋顺,实在是古今罕见。”刘备也不废话,上前一步虚扶了一下,然后就亲手拉着进门。

“主公与大哥、云长益德,并力争夺荆北,这才是巍巍武功,我不过略尽本分。”诸葛亮随口谦虚,脚步赶紧跟上。

而诸葛瑾在旁边,只是点了点头,然后自顾自缓步转身入内,也不用人拉。

回到堂上坐定,刘备正了正衣冠,这才热切地问起诸葛亮,这一年多在蜀中的情况见闻。

他也不急于说政务,反而先关心了生活琐事。诸葛亮也只能陪着聊聊,顺带跟大哥也说些家务事。

聊着聊着,刘备不免问起治蜀的一些趣闻细节。

那些报数据的账面文章,之前书信里已经提过了,也没必要当面赘述。诸葛亮被问及,像是想起了什么,便吩咐侍从呈上几样礼物。

侍从去门外取的时候,诸葛亮顺便解说:“犍为郡的火气井炼钢工坊,去年九月开始试产,火气熔炼钢铁之效,远超木炭焦炭。经过数月调试,所出钢材质地,已远远超过原先的灌钢。

更兼我安排了名匠蒲元在犍为郡亲设工坊,以火气钢锻炼兵甲,锻造完成后,以蜀江水冷淬,所产刀剑多能削铁如泥。

只是如今产量还不大,所以此番我只精选了几十件兵甲,主公可用于赏赐诸将。”

刘备一听,立刻来了精神。

他这人读书不多,对于内政治理的账目也不太有概念,都是交给下面人的。

所以诸葛亮要是跟他聊什么“去年井盐增产了多少,蜀锦、钢材增产了多少”,那刘备绝对会听得头大,也缺乏直观感受。

但诸葛亮直接拿出实物作为政绩铁证,还是刀剑甲胄,那刘备就非常有兴趣了。

不管怎么说,对犍为郡的治理,已经实打实对刘备阵营的兵工生产起到提升效果了。

刘备正在畅想,诸葛亮派去的侍从,已经领了一队人回来了,各自扛了不少东西。

刘备抬眼一看,不由乐了,因为他分明看到那堆兵甲里,就有青龙刀和蛇矛,还有几根形似点钢枪的传统兵器,至于刀剑,就更是齐全了。

毫无疑问,诸葛亮在命蒲元打造这些兵器时,并没有在形制上刻意标新立异。很多兵器的形状,还是跟原来的一模一样,只是更换了材料和工艺。

刘备饶有兴致地打量了几眼那把新锻造的青龙刀和蛇矛,也没敢摸刃口,只是拿过一条丝巾在刀面上轻轻擦拭了一下。

结果一阵微风吹过,丝巾的尾部飘到刀刃上,直接“唰”地就一刀两断,缓缓飘落在地上。

“好刀!”刘备心中一喜,连忙吩咐,“去,把云长和益德也喊来!”

关羽最近还在养伤,加上今日诸葛亮来得突然,又是直奔荆州牧府,所以关羽并没能第一时间来迎接。

关羽的刮骨伤势,吴普跟他说好了是百日勿动的,还剩十几天才满百日,所以刘备一直管着他。

但是今天见到了新的青龙刀,刘备觉得云长肯定会喜欢,可以破例。大不了一会儿关照他不许用伤臂持刀,只单手比划比划就行了。

而刘备自己,很快又走到一对双剑前面,缓缓抽出剑刃来,仔细凝视着剑身上淬火的花纹,随后耍了几下,立刻就能听到龙吟嗡鸣之声。

剑身的一部分,有略显湛蓝的纹路,但整柄剑并不是通体一个颜色的,一看就是见所未见的好钢。

“果然好剑,火气炼钢所得的钢料,竟能比焦炭炼钢好那么多,可惜,如今只有犍为郡有地下直冒火气的火井,这法子却是没法推广到其余各郡了。

以后北伐成功,恢复中原,一定要把犍为郡的火井和盐井划归朝廷直管,由少府派出属官,不能由益州的三使或是犍为太守管辖。”

刘备一边对手中宝剑赞不绝口,一边已经想到了将来的长远之计。

他决定把犍为郡的天然气井资源,作为朝廷直属的战略性物资来管控,将来也不许地方插手。

这样也是避免刘备自己去长安、雒阳后,蜀中出现新的地方势力。

毕竟蜀地本来地理上就太封闭了,以汉朝的交通通讯条件,很容易出现关门过自己日子的倾向。

现在刘备可以靠诸葛亮治蜀,他绝对放心。但这个期限,也就是眼下这几年北伐前的备战种田期。等将来的北伐开始后,诸葛亮肯定另有大用,不会一直丢在蜀地的。

刘备耍了几招剑法,赞赏了一会儿。很快关羽张飞也赶到了,看到了新的刀矛,果然同样兴奋不已。

张飞抄起新蛇矛,就去院中呼啸生风地从头到尾耍了一路,谁喊他都不能停下。

至于关羽,还是被刘备亲自严密盯防,才不得不强忍住冲动,最后只是用没受伤的手臂,单臂挥舞了几下,试试手感。

试完之后,关羽把刀重新插回刀架,对诸葛亮拱手:“多谢先生赠刀!”

关羽倒也没有什么恋旧之心,古代的兵器本就磨损比较严重。

不可能跟打游戏那样,神兵利器耐久度能反复修。

尤其关羽张飞经常征战厮杀,刀矛之类用个几年一换,已经算省的了。事实上,关羽上阵二十五年,都换了好几把刀了,也不差现在再换一把。

哥几个试完兵器,又摩挲敲打了一番甲胄,试试甲胄的用料是否扎实。

新鲜劲儿过了之后,刘备才让人摆上酒菜,顺便给诸葛亮接风。

本来今天他只是想先跟诸葛亮聊聊的,也还没到饭点呢。但是诸葛亮带来这么多礼物,关羽张飞也都试了。既然人都齐了,顺便喝几杯,权当接风。

大家都是自己人,本没有那么多虚礼讲究。

毕竟喝完这一顿,没几天后大家就要分道扬镳了——按照诸葛瑾此前定下的计划,到时候张飞就要带兵通过信阳道、翻越桐柏山、前往汝南郡。

在那里带领一军逆汝水北上,威胁许都,以策应刘备军对新野、宛城这边的攻势。

诸葛亮此番带着魏延一起来,也是为了配合张飞。在诸葛瑾的计划中,翻越桐柏山北上的战事,可能需要一部分山地战部队参与,确保全军的战斗力足以适应各种战场环境。

而眼下刘备手头最好的山地战部队,肯定是在益州。所以从汉中调魏延给张飞当副将就刚刚好,还能带一部分板楯蛮山地兵。

诸葛亮本人,也是趁着魏延调度,顺路跟来,让魏延临时客串了他的保镖。

接风宴上,酒过三巡,刘备便问起诸葛亮,后续两年治蜀的想法,以及他为什么想要给蜀中的驻军找点事做。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他还是希望以节省钱粮、全力用于北伐为主,如果其他军事行动的收益不够大,无法做到以战养战,赚的比花的多,那就该停一停,反正目前也没什么别的诸侯能威胁到刘备,要不就是路途太远了。

而诸葛亮来的路上,显然已经想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是此前书信里说不清楚,他才特地来当面陈情。

于是他立刻对答如流:“主公垂询,确实切中要害。当初主公在入成都时,当着两军将士,定下过‘三年必然北伐’的盟誓,如今还剩两年。

在下治理蜀地,也时时刻刻以这个还剩两年的期限为念,指导自己的军政民政部署,务求所经营的方略,都能在未来两年内就见效。其余见效迟缓之计,都且搁置,容将来天下大定之后再议。

不过,未来两年里,让益州驻军适度用兵,却并不是什么劳民伤财之事,我已筹算良久,觉得可以做到劳费正等,而且让主公在两年之内,多得十万可战之兵。

甚至主公不仅仅可以让益州刘璋留下的旧部得到编练和实战经验,还可以让荆州刘表留下的降军旧部,也趁机得到实战历练。”

刘备点点头,并且虚扶了一下,示意诸葛亮先说说、他大致想打谁。

诸葛亮见状,也就把他的计划叙述了一遍:刘璋被兼并后,只有益州北部各郡,实际被刘备军控制,而南边的越巂郡、牂牁郡和益州郡(后来的建宁郡),如今实际上都有不归王化的蛮夷酋王存在。

只有最偏远的永昌郡,反而还算安分,出自建宁郡的李恢,已经积极投效了刘备和诸葛亮,帮着刘备阵营认真做事,他的家族在永昌也颇有势力,靠着李恢这条线搭上后,也积极配合刘备阵营的统治。

所以,历史上东汉设置的南中四郡,有三个其实是不服管的,只有一个服管。

然后,诸葛亮又大致阐述了一下那三个郡的蛮酋豪强,分别有越巂郡的高定、牂牁郡的朱褒,以及建宁郡的雍闿。

这个答案或许会让有些看官惊讶,因为并没有孟获什么事儿——或许是因为,如今距离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时,提前了足足十三四年。年轻了十几岁的孟获,还没有那么大的威望和野心。

而且,历史上孟获一开始也是什么都不懂,脑子里也没朝廷那根弦,他这人根本就没文化不懂政治,朱褒高定这些人起来了,联络了他一起干,他就干了。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诸葛亮打过去之后,会允许孟获之类被蛊惑的部族投降,而朱褒高定那些首扯反旗的都被杀了。

而诸葛亮说高定等人,目前就有不稳,那也绝不是冤枉他们。

举个例子,按《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历史上高定在刘备刚刚打下成都、降服刘璋之后,立刻就企图在越巂郡自立了。还从越巂郡攻打蜀郡与越巂接壤的新道县(今凉山甘洛县和雅安汉源县),但是被李严击退了。

可见高定他们几个不服刘备,是一贯以来的,并不是刘备死后才有的。只不过刘备还在的时候,他们翻不起浪来,自立本郡、攻打邻郡一两个县未果,就被刘备诏安了。

历史上刘备入川后不久,就被曹操威胁,要打汉中之战,旷日持久,他也没精力对付高定朱褒这些家伙,才只能捏着鼻子怀柔。

现在这些南中三郡的豪强,同样不服管,加上诸葛亮治蜀力度很大,肯定有一部分部族从贸易通商中得到了好处,愿意跟着诸葛亮干。但也有一些没喝上第一口汤,被邻居抢占了先机,他们处处被削权却没好处,就会进一步激化反抗。

诸葛亮觉得,南中之人野蛮莽撞,服从强者。如果一味用抚,效果未必会好。

这些蛮夷消息也不灵通,当初刘备军打刘璋那么摧枯拉朽,他们也不知道其中细节,不知道刘备军的厉害。

所以,对于这种不开眼看世界,不读书不了解新闻的,就要亲自揍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刘备阵营的军事实力究竟有多厉害,跟刘璋不是一个档次的,他们才会真的害怕。

不是诸葛亮想打他们,是他们自己消息闭塞,夜郎自大。

最后,诸葛亮也免不了再补充一句——等南中真的平定了,从永昌郡本来就可以沿着仆水(红河)顺流而下,直扑交趾郡腹地,到时候可以海陆夹攻,快速彻底全灭士燮的余部,彻底扫清我大汉南疆的全部割据者。

这一推演,倒是跟大半个月前,他大哥诸葛瑾说的差不多,果然兄弟俩所见略同。

刘备听了这些分析后,对于诸葛亮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择机对南方有限用兵、以练兵拓地的想法,也算是初步理解了。

不过,随之而来就有更多的问题,刘备想了想,便忍不住一一请教:

“先生说南中各郡,多有可以分化瓦解的力量,那么将来如果开战,大致需要对付多少敌人、又能拉拢安抚多少地方势力?还需要我军派出多少兵马作战?耗费几何?”

诸葛亮有备而来,胸有成竹地说:“根据我在益州一年的摸查,我军需要面对的,主要是越巂郡和牂牁郡的酋王。

建宁郡的话,雍闿是必须要压服的。还有大约一半势力可以争取,包括李恢的家族以及他的盟友,还有一个叫孟获的年轻建宁蛮王。

至于永昌郡,如今只是道路隔绝,才不得不与朝廷断了联系,但李恢一再向我承诺过,只要打通了越巂、建宁的道路,他可以确保永昌郡各县响应主公。

所以,南中四郡,只要打服其中两个半,还剩一个半是可以争取过来的。我军南下,粮草也可以让南中的友军部族承担一部分,再靠速战速决的战场缴获承担一部分,如此远征的消耗也会大大减少,不至于拖垮国库。

依我之见,最多动兵三万,花上半年时间,就能把这事儿做了。南中酷暑湿热,夏秋无法用兵,但冬春相对凉爽时则无妨。因而我计划今年冬天发起总攻,而在此之前,牂牁郡倒是相对凉爽,秋收时打过去也可。南中各郡,也可以错开一些时日平定,未必要挤在一起解决。”

诸葛亮侃侃而谈,对南中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做了些分析。

看得出他这一年多里,是实打实做了功课的,并没有一味说南中酷暑湿热,至少牂牁郡在他看来就是个特例。

毕竟在后世的江南和四川之地,还有那么多人夏天热得受不了、跑去贵州避暑呢。杭州重庆都四十多度的日子了,贵州那边普遍还二十几度。

所以牂牁郡单独挑出来,不用刻意冬天才进攻,貌似也没什么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