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687章 于禁归降,曹营震动

舍弟诸葛亮 第687章 于禁归降,曹营震动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安十三年,腊月十九。

这是曹仁冒雪从樊城突围后的第三天、也是关羽攻破樊城后的两天。

昨天一早,张飞最终在新野城南大约十里处、放弃了对曹仁部的继续追击,谨慎收兵。

经过一天多的缓缓行军,如今终于安全回到樊城。

“益德奔波辛劳,为国奋而忘身,主公有你和云长这般齐心协力,何愁汉室不兴。”

诸葛瑾也第一时间出城相迎,给足了张飞面子,见面客套几句,就先亲自端了三碗酒给张飞接风。

一旁还让人安排下大量酒肉,慰劳历经血战的将士们。

张飞接过诸葛瑾的酒,连续三次都是一口闷,看起来喝得很赶很焦急。

放下碗后还左右看了几眼,才抓着诸葛瑾手臂轻轻摇晃:“二哥呢?他恢复得可好?”

诸葛瑾用扇骨轻轻推了推张飞的手,温言宽慰:“益德尽管放心,云长只是服了疗伤汤药,这两日颇为嗜睡,就不来迎你了,这样伤好得快些。”

张飞听诸葛瑾亲口说了关羽的伤情近况,这才彻底放心:“嗨,这有什么,俺哪里需要二哥来迎了,庆功喝酒什么时候不能喝?他好好养伤才是正理。多亏了子瑜,居然能拦住二哥。”

张飞内心当然是不希望关羽带伤来应酬的,自家兄弟哪有那么多好讲究?但张飞回来的路上,也一直在担心这事儿。因为他知道关羽太讲究兄弟义气了,估计不会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重。

没想到子瑜终究还是厉害,竟把二哥劝住了。

天下除了大哥,还有诸葛兄弟,应该就再没旁人能拦住二哥的决定了。

张飞却哪里知道,关羽原本也执意想接一下三弟的。

还是诸葛瑾考虑到他刚刚做了箭伤手术,切开臂肉刮了骨,需要好好调养,所以用善意的谎言稳住了他,让他自己在府衙内睡大觉。

以关羽和张飞的交情,要想稳住他,这个“善意的谎言”肯定得非常强力。

诸葛瑾自问口才还不够好,所以很有自知之明地问吴普借助了一些药物的力量——当然他借的绝对不是什么蒙汗药或者麻沸散,而仅仅只是一些让人安神助眠的中草药。

吴普作为华佗的高徒,这点手艺还是有的。他知道司徒是为了卫将军的养伤考虑,就医者仁心地答应了。在每日汤药里加几味安神补剂,让关羽好好歇歇。

前日之战,张飞其实也稍稍受了点小伤。全靠他有精良的胸甲和全套灌钢甲胄护体,所以多半只是皮肉伤和轻微的撞击内伤。

进城后,简单吃喝稍稍垫了垫肚子,诸葛瑾就吩咐吴普先给张飞也看看。

吴普仔细诊治了一番,表示全无大碍,给开了一些化瘀治疗内伤的敷药,还有些调养的补剂,就算齐活了。

张飞则趁着吴普给他看病的时机,问起一旁等候结果的诸葛瑾,想知道后续的作战计划、是否要立刻再集结兵力北上进攻新野,扩大战果。

对于张飞的求战心切,诸葛瑾稍稍按捺了一下他的节奏,耐心解释:

“益德不可贪功,眼下还是先养伤,稍安勿躁。且不说你和云长、仲达都有伤在身。樊城之战,我军虽然完胜,但伤亡也不小。

如果单看战死的人数,似乎并不算太惨烈,但如果细究其中的构成,便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郭嘉以樊城为饵,在明知城池必然被破的情况下,破釜沉舟设了一计。云长、仲达都遭暗算,虽无性命之忧,却也导致其嫡系心腹部曲,死伤不少。

云长被困在瓮城内,苦苦支撑的那段时间,虽然只有几盏茶的工夫,但郭嘉以乱弩攒射,着实杀伤了云长身边不少拼死护主的校刀手。

仲达近年重新组建的陷阵营,也在郭嘉穴地烧柱、自断城墙时,被阻断后援。随后遭曹军精锐反扑,死伤惨重。

这些损失虽然不是不能补足,但短时间内,大将身边的亲信部曲死伤一多,就算临阵提拔表现勇毅的新部曲递补上来,一时间也难免会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窘境。

军令上传下达、执行贯彻,都会出现问题,所以眼下还是需要休养磨合。反正樊城已破,新野并不重要。我军还是等重新恢复战力,等有把握一口气连宛城一并拿下时,再北上也不迟。

饭要一口一口吃嘛,何况已临近年关,天寒地冻,实在不宜立刻再开战局。”

诸葛瑾一番话,分析得非常透彻,完全是以理服人。

张飞一边让吴普给他处理小伤,一边认真听着,也就没有再质疑。

毕竟之前张飞对于关羽、高顺身边的嫡系部曲损失规模,并没有明确的认知。诸葛瑾之前那封信,事出仓促,只提到了关羽和高顺本人的伤情。

现在回来了,近距离观察了己方的损失情况后,张飞也有了新的评估。

他非常清楚,军队要有战斗力,核心嫡系的磨合和骨干带头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嫡系亲近的部曲损失多了,哪怕补充上来的人战技武艺、体格作战经验都够,那也需要重新磨合、慢慢赏赐收拢人心,才能确保部队战斗力。

尤其是诸葛瑾的话,也提醒了张飞,让他想到自己前天带出去追击曹仁的骑兵部队,也有不少嫡系近卫士卒伤亡。虽然只是几百人级别的规模,但那都是张飞身边的部队,要想恢复战斗力,就必须重编。

都快大过年了,那就赶紧整编补充,先利用年关赏赐的机会,让军心重新振作起来。

追击的事情,过完年再说吧。

既然暂时不用考虑打仗的事情了,而是先安心过年,张飞也不由想起大哥刘备来。

二哥受了弩伤,大哥已经知道了么?还是司徒暂时瞒着大哥、希望等二哥情况再好转一些再说?避免大哥担心?

以大哥的脾气,要是知道弟兄们受伤了,肯定会亲自赶来的吧,别人谁都拦不住才对。

带着这个疑惑,张飞忍不住最后轻声追问了一句:“子瑜,二哥和仲达的伤势,你有向主公汇报么?”

诸葛瑾果然还没汇报,当即解释说:

“我也不是瞒着主公,不过是稍稍延后两三日罢了。主公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听说了,他肯定会赶来樊城。

如今我军还要先趁着年关整顿,不会立刻继续北进。要是主公渡汉北上,又要增加多少靡费?

所以我打算,稍微再拖两日,等接收了襄阳于禁的归降,到时候你和云长都去襄阳过年养伤,到时候再告诉主公,主公也直接去襄阳便是。

等到来年,我军整顿好再要进攻新野、宛城时,你们再重新渡汉北上不迟,也省得一番不必要的折腾。

这樊城历经血战强攻,最后破城时还有那么多杀戮,如今我还在关照将士们赶紧搜索掩埋尸体,就是怕城中有疫疾。

相比之下,襄阳虽然也被你和汉升攻击过几次,但城内基本没有被破坏。只要于禁归顺,襄阳随时就能完整接收。主公万金之体,还是去襄阳过年比较安全。”

张飞闻言,一开始有些失落,显然是觉得子瑜在阻挠大哥关心兄弟们。但随后听说襄阳很快就能接收,他便立刻回嗔作喜,刚才那点小事都不算事了。

“哦?襄阳终于能开城归降了么?子瑜你就这么有把握?大约还要交涉多久?”张飞忍不住问。

“也就这几天了,反正让你们在襄阳城里过年就是了!”诸葛瑾也不吹牛,只是淡然地实事求是分说。

……

诸葛瑾当然是说话算话的。

安顿好张飞后的次日一大早,在樊城南水门的渡口,便有一支军容严整的战船队,直接渡汉南下,扑向对岸襄阳城的北水门码头。

船队此行的目的,当然是把负责劝降于禁的使者邓芝,安全送到襄阳。

诸葛瑾本就不是那种没苦硬吃的人,不喜欢整什么“一叶扁舟”的花活。

既然有条件多派护航兵力、为劝降使者壮壮声势,那为什么不派?

护送的兵力多一些,还能进一步震慑于禁,让他不敢多犹豫。既然如此,才没必要为了说客的所谓“风度”强行上难度。

邓芝原本也幻想过“一叶扁舟,三寸不烂之舌说敌将来降”,可惜被自己上司破坏了,没法把这个逼装得太风雅。

他今日的所作所为,将来最多也就在正史上被提到那么短短几个字功绩,但不可能作为段子选进《世说新语》。

邓芝的船队在汉水上耀武扬威出现,襄阳城内的于禁当然也立刻接到了消息。

已经一两个月没得到外界消息的于禁,惊疑不定地策马狂奔,来到襄阳城的北水门,亲自登高眺望。

“关羽的水军忽至,莫非是樊城那边真的已经……还是诸葛瑾等不及了,用诈术虚张声势,想骗我早点下决心?”

于禁看着面前作百舸争流之状的敌军舰队,心中也是略微骇然,忍不住盘算到底是何种情况。

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于禁偶尔登高眺望时,也能远远见到北岸遥远处火光闪动。但距离太远,无法直接看清,也就难下定论。

最近几日,敌军倒是没动静了,可惜不能确认是真的拿下了樊城,还是暂时打不动了。

于禁神色凝重地观望了一会儿,随着敌舰越来越近,他身边也有鹰派一些的部将,提醒是否要放箭。

对于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于禁还是很清醒的,连忙阻止了手下的冲动:

“放什么箭?敌军没有放箭,我们就不许放箭!或许只是诸葛瑾又派使者来了。”

开玩笑呢,他之前已经跟邓芝秘密谈妥了,只要樊城丢了,他“孤立无援”,也就愿意借故归降,同时希望刘备军暂时别张扬。

只是局势还未彻底明朗,于禁手下有些鹰派的部将也不好彻底清洗干净,也需要这些挡箭牌,所以才继续虚与委蛇拖着。如今到了这一步,哪能让鹰派的人坏了大事?

于禁这点压服部将的权威还是有的,所以邓芝这次都不用打使者的旗号,就堂而皇之单船来到北水门外。

一番简单交涉,于禁就让开门了,但只放了这一艘船进来。

邓芝也很守信,并没有让后续的船趁乱跟上,没这个必要。

于禁也不想再加戏,懒得回幕府再接见邓芝。他就直接在襄阳北门的城楼上,把城楼的最高层清空腾出来,随便摆上几套席案,用于会客。

邓芝很快被带到于禁面前,不卑不亢地做了个时揖。

于禁正襟危坐,正色问道:“伯苗先生此来,又有何指教?不会是想告诉我,贵军已经拿下了樊城吧。”

于禁这句话,也是演给左右看的,他为了自己的家眷考量,必须把坚贞不屈的姿态演到最后。同时也能借机再试探一下众人的反应。

邓芝没有立刻说话,左右略微扫视了两眼。

于禁见状,还以为他是要自己屏退左右,正抬手要示意部将和侍卫退下。

谁知邓芝却突然摆了他一道,抢先一抬手说:“无妨!我此行并无他意,只是听说于将军在曹营时,与曹贼麾下不少谋士、幕僚,私交不错。

如今,于将军的一位故人已经死在我军之手,我奉司徒之命,请于将军看一样东西,于将军想吊唁,也尽管自便。”

于禁这才悚然变色,挺身而起:“先生不会是想说,曹子孝已经殉……城了吧。”

邓芝面不改色,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个包裹着锦缎的香木盒子,一边解开上面的锦缎,一边往前推了一下。

口中语气毫无波澜地说:“空口无凭,于将军还是自己看吧,看过自然就知道了。”

邓芝把木盒推到自己面前两步远的地方,就不再动作。

此举在正式交涉的场合,还是略微有些失礼的。两人相距一丈多远,于禁哪能看得清?常规操作应该是把盒子递给于禁的侍从、由侍从拿到于禁桌案上。

但邓芝此时需要进一步给曹军将领们施压,自然要采取高冷、失礼一些的姿态。

于禁的侍从正想跑过去拿起盒子,却被于禁制止。然后他就亲自起身,来到邓芝案前,低头细看盒中之物。

“郭奉孝?连他都……如此说来,樊城果然已经易手?不知曹仁将军下落如何。”

于禁失惊叫出声来,左右也都惊骇失色。

郭嘉居然死在了樊城?曹军这得是蒙受了多大的损失?到底输得有多惨?

听到于禁认出郭嘉的那一刻,襄阳城中哪怕原本最死硬最鹰派的曹将,也彻底怂了。

“樊城当然已经易手——上个月,司徒就用计旱地行舟、将我水军偷越入白河,斩诸葛虔、败蔡瑁,断了樊城之敌粮道。

曹仁又困守月余,人心惶惶,他只得依郭嘉之计,趁雪夜白河封冻之时,突围回新野。

只不过,郭嘉这点雕虫小技,如何瞒得过司徒?曹仁突围时,便被右将军以万余铁骑衔尾追杀,大败溃输,只可惜乱军之中,暂时还没能找到曹仁尸首。或许他趁乱换了士卒服色,想要逃命吧。

至于郭嘉留守的樊城,也被卫将军一鼓而破,数万曹军,两日之内便告覆灭!”

邓芝面对于禁的惊讶提问,并没有傻到直接说实话。

这种时候,必要的吹吹牛,简直是不吹白不吹嘛。

郭嘉的人头都摆在这儿了,这是实打实的铁证。

以这个铁证为基础,再补充一些春秋笔法的枝叶情节,还有什么好谦虚的?

再说邓芝这番话,也不算说谎。曹仁确实败退了嘛,军中也确实没找到曹仁的尸首。据此说曹仁惨败到几乎覆灭,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

至于关羽、高顺、张飞在苦战中也先后受伤、刘备军一方损失也不小……这些就没必要提了。

这不是邓芝骗人,而是于禁本来也没问,他直接省略就是。

反正邓芝没说谎,将来于禁投到刘备一方后,彻底真相大白,也不能说邓芝说谎。

他只是选择性披露罢了。

邓芝这番云淡风轻的宣扬,却让于禁与诸将都为之胆寒。

“曹仁居然败得如此惨?樊城的兵马,怕不是快全军覆没了吧?至少也是折损了十之七八。留下断后守城的肯定是覆灭了,突围的估计也要折损大半……”

于禁如是暗忖着,自己就把曹仁的惨状给脑补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后续其实已是板上钉钉。最死硬的铁杆鹰派,听到这些噩耗,都足以被震慑。

于禁也没必要跟上次那样,瞒着左右了。他直截了当就对邓芝拱手一礼:

“司徒神机妙算,关将军威震华夏,禁败于二人之手,沦落至今日之窘迫,也无话可说。

但曹操素来驭下甚严,还请伯苗先生代为转达,希望贵军尽量不要让我军在后方的家眷蒙受牵连。”

话说到这份上,邓芝也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

他趁机观察了一下于禁身边那些人的反应,见完全没人敢跳出来,邓芝也就能把话挑明了:

“于将军能识时务,司徒自然不会令你难做。贵军只需让开襄阳北门,并且约束部众,任由我军入驻即可。

尔等被俘之后,也不会被逼迫从军,也不会被送去新野、宛城前线羞辱曹操。具体怎么处置,司徒会料理好的。”

邓芝不想说得太明白,诸葛瑾也关照过他,如无必要,不用说得太明白。

上意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于禁要做的,就是无条件信任司徒的操作。司徒的操作,也是得到了太尉刘备的全权授权的,下面的人只管执行就是。

这也是于禁切换身份后,首先应该去适应的。

于禁最后思考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下令调走襄阳北水门的防务,约束各部回营不得妄动。

一个时辰后,邓芝就领来了黄忠的船队,进入北门,接管了城楼城门和码头。

襄阳城内的百姓官员,甚至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看到大队服色不同的骑兵出现在长街上、奔驰控制了府库和镇南将军幕府,才惊觉襄阳城已经易主了。

“这是被玄德公的兵马偷袭夺门、所以于禁放弃抵抗了么?”

襄阳城内还是有不少心向刘备一方、怀念刘表统治的官员士民的,看到黄忠的骑兵出现时,很多人心情颇为复杂。

不管怎么说,诸葛瑾和邓芝的安排,已经精良仁至义尽,既确保和平接收襄阳,又给降将们留足面子。

襄阳城破后,诸葛瑾立刻就做戏做全套,还让军中细作往新野、宛城方向散播谣言。

只说“樊城被攻破后,不过三四日,襄阳城内曹军惊闻樊城变故,人心惶惶。有刘表旧将慑于讨逆王师之大义,主动献门约降。其余曹军死硬,或死或俘,尽皆瓦解”。

毫无疑问,诸葛瑾散播的这个消息,给于禁留足了面子。对外也不说于禁降没降,只说襄阳丢了不是他的责任。

这样一条襄阳告破的噩耗,和三天前樊城告破的噩耗,几乎是前后脚传到了宛城。

身在宛城的曹操,自然免不了再来一次头痛欲裂的极致享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