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682章 张益德雪夜追曹仁,关云长猛攻郭奉孝

关羽张飞得了诸葛瑾的技术支持后,对樊城的攻坚进度也是大大加快。

曹仁每天死战死守,都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曹军不但伤亡数字日渐上升,连士气衰落的速度,也是肉眼可见地不断提速。

进入腊月中旬后,关羽一方在每日派兵临城蚁附的同时,还加入了对曹军士气的持续骂阵打击。

每一批士卒冲锋登城时,人群中都夹杂着口齿伶俐、嗓门洪亮的将士,一边跟着袍泽往上冲,一边趁着尚未接敌之前的时机,大吼各种口号:

“诸葛虔、蔡瑁都已经被歼灭了!”

“陆将军的水军已经截断了白河航路!樊城迟早粮尽援绝!”

“跟着曹仁只有死路一条!别给曹贼白白送死了!”

“太尉的讨逆大军后援源源不断!你们死一个少一个!箭矢粮草用完了也没处补,还不早早投降!”

各种各样的喊话,导致曹军中的中下层军官和普通士卒,也都渐渐知道,己方确实断了外援。

不管曹仁等高层将领如何封锁消息,都完全没有效果。

原本曹军还能仗着守城的地利,以及曹仁所部毕竟装备精良、兵器甲胄质量也还不错,勉强能抵挡关羽。

如今战意一泄,伤亡交换比陡然升高。

每每关羽、高顺的部曲刚刚上墙,墙头曹军就陷入了各自为战的混乱。

反击的组织度和力度大大降低,以至于在守城战的肉搏厮杀环节中,防守方都竟完全占不到伤亡交换比优势。形势实在是已经恶劣到了不能再恶劣的程度。

虽然曹军还没真的开始缺粮、缺箭,但曹军的士气表现、战意表现,活脱脱像是已经缺粮缺箭的状态。

可以说关羽和诸葛瑾的宣传攻势,已经把曹军内心的惶恐预期,提前两三个月激发出来,并且酝酿发酵到了高潮。

曹仁左支右绌苦苦支撑,撑到腊月过半时,他已经觉得自己实在撑不下去了。

士气这么低迷,战意这么孱弱的部队,完全带不住。这支军队只有突围脱出险境,得到充分的休整补充,恢复状态,才能再投入战场,否则就是白给。

时间转眼来到腊月十六。

关羽的全面强攻,已经进行到了第七天。

这天一早,曹仁原本心情麻木,几乎连求生意志都麻木了。

但是洗漱穿戴之后,刚要走到院中,想舒展一下筋骨,曹仁直接就愣了。

因为他看到,一夜之间,院子里积了数寸厚的大雪。

而且抬头望天,鹅毛大雪还在纷纷泼落,如搓盐飞絮,洋洋洒洒。

看这架势,大雪不仅一夜没停,今日还有可能持续再下一整天。

“终于等来如此大雪了……好冷!冷得好!”曹仁哆嗦了一下,原本是畏寒的本能反应。

但此时此刻,他内心却丝毫没有为寒意而不快,反而是无比期待。

“传我将令,让中军和左右营的将士,立刻做好轻装开拔的准备!辎重车杖帐篷全部不用带!弓弩手每人带三壶箭矢,所有士卒每人带一袋干粮。

确保伍长以上都有皮袄,普通士卒也要有苇草袄!每人带一条毡毯即可!今日午前准备停当,然后歇息养足精力,午夜时分,加餐出城,随我反击关羽!”

直到此时此刻,曹仁下达备战命令时,也依然没提是要突围去后方的新野,只对下面的人说,是要趁关羽不备、趁关羽围攻多日麻痹大意,出城反击偷袭。

所以下面的部将、军官也不明所以,都是按照夜里劫营的路数准备的,也没觉得需要带帐篷和车杖辎重。

只不过,有个别部将还是对出城奇袭时、需要让士兵们人人随身带一条毡毯,表示了疑惑。

曹仁也没打算为他们开解这些细节疑惑,他们就只好憋着了,只管先遵命行事再说。

至于每人都要尽量确保有厚衣服穿,这点倒是没人觉得奇怪,毕竟大雪封冻天,不穿暖和一点,人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可言。

这个时代还没有棉袄,所以最保暖的冬季衣物就是皮袄了,尤其是那些还带着兽毛的皮草。

普通士兵没有皮袄可以穿,一般就穿粗布衣服。然后在两层粗布之间,塞入白白的芦苇花等填充物保暖、减缓热量流动。

如果连芦苇花都难以找到足够的量,很多赤贫士兵就往两层粗布之间的夹层塞稻草或麦秸秆了,甚至塞普通枯草的都有。

所有接到了命令的曹军将士,都严格执行了曹仁的要求。同时这一切都尽量做得缜密低调,不要露出太大动静。

曹仁特别关照过几个心腹部将:如今关羽有了飞灯观测城中布防。虽然关羽为了安全,没让飞灯飞到樊城正上空,而只是在城墙外远远地鸟瞰斜视城内,但也不容小觑。

曹军的一切举动,都要避免被关羽提前侦知到异常,从而引起关羽军的戒备埋伏。

……

经过一个上午的准备,曹仁交办的事情总算是顺利而又低调地安排了下去。

做好准备的拟突围部队,抓紧时间下午又睡了半天,并且难得得到了额外的加餐,睡前吃了顿好的,起来后又吃了顿好的。

尤其起来后这一顿,居然能有一丁点的荤腥——曹仁让人拿出了城内仅剩的肉食,全部分给突围部队,提前煮成稀薄的肉羹。

每名士兵至少能大冬天地喝到一碗有肉味有盐巴的热腾腾羹汤,也算是把原本低落的士气暂时重新鼓舞了起来。

做完一切准备,曹仁便趁着夜色,亲自带领突围部队,悄咪咪开了樊城东侧的水门,竟直接沿着刚刚封冻的白河河面北上。

关羽和张飞,确实把樊城的陆上两个方向彻底围死了,主要是北面和西面。如果曹仁直接开北门突围,那绝对会直挺挺撞上张飞的包围圈。

但东汉时樊城的南侧是汉水,东侧是白河,城池刚好卡在两河交汇的口子上,所以东南两侧是没法从陆上包围的。

平日里白河如果不封冻,关羽还可以靠陆议的战船在白河上巡逻,也能搜索侦测敌情动向。

但如今刚刚封冻,陆议的战船也都在上游泊位动弹不得。

所以只能说,曹仁挑选了一个非常难得的节骨眼,刚好敌军水陆不接,漏出这么一个破绽空窗期,让他能抢几个时辰先逃命一程。

为了更好的争取时间,逃跑的具体路线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尤其是花了郭嘉不少脑细胞。

“将军出城后,不可一味沿白河河道北上。关羽围城多日,肯定会沿白河设置烽火台。

要想躲开关羽耳目,北上离开樊城地界后,就当立刻踏冰东渡,沿河东荒野继续北行,绕开敌军巡逻严密的所在,或能拖延更多时间。”

曹仁当初听了这番细节献策,就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就严格执行了。此刻选取的突围路线,完全是照着郭嘉的建议抄的。

因为在白河封冻之前,关羽并未在白河东岸也扎营围困樊城,关羽和诸葛瑾也觉得没有必要。曹仁如今突然渡河走东岸,属于突发事件,敌人还真没法立刻提防到。

相反,河道沿途倒是很容易有提供警戒的烽火台以传讯——事实上,这也是关羽水战用兵的特点,他经常这么干。历史上关羽在襄、樊之战时,为了防备东吴偷袭,就沿江沿汉水、湘水设置了很多烽火台,防的就是敌军水路行军渗透。只是被人阴了,才没有发挥效果。

这一世,战场虽然变化了,但关羽围困樊城多日,早就想到沿着白河岸边每隔十几里造烽火台传讯,通报敌情动向。郭嘉纵然没亲眼看到过,但以他对关羽风格的多年研究,猜到这一点并不算逆天。

曹操麾下,也是有擅长揣摩敌将的智谋之士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曹仁的初次偷跑,暂时赢得了一点时间差。

当然,曹仁也知道,不管自己做得多好,郭嘉提供的那些细节设计有多精妙,这事儿终究瞒不了多久。所差的,也就是一两个时辰,最晚等到天亮,肯定会完全暴露。

从樊城到新野,足有上百里路,这岂是提前偷跑几个时辰能赶完的路?哪怕关羽落后他半夜,也能奋起直追。

曹仁只能保证,突围的骑兵部队肯定能安全逃出去。但如果关羽也派出骑兵部队追击,曹仁军中的步兵能有多少走掉,就未可知了。

曹仁可以选择头铁、返身以全军之力跟关羽追击的骑兵死战,争取以步骑合力击垮关羽追击的少量纯骑兵。

也可以选择放弃一部分步兵部队断后、掩护其他友军主力撤退。

最终具体如何做,其实直到此时此刻,曹仁心里也还没底。

他只能是根据后续战况的发展见机行事,先关心关心自己到底能抢跑出多长的一段时间差。

……

曹仁逃跑的同时,樊城城西的围城大营内。

按照关羽最近的作息习惯,原本这个点,他也该歇下了。

他围困樊城已经接近三个月,断绝敌军水路补给航道、展开全面强攻消耗战,也有大半个月了。

曹仁一直选择坚定死守,没有玩过任何反击、偷袭、劫营的花活,这多多少少会让关羽麻痹。

关羽每晚也只能吩咐士兵轮流值夜、保持戒备避免被劫营,其他也做不了什么。

自古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贼迟迟不来,家主人哪能因为担心贼就每晚不睡觉?

所以今晚,关羽觉得困倦,想要正常歇息,也是完全合理的。他毕竟也是四十七岁的中年人了,精力不可能跟年轻时那么好。

然而,就在关羽安心踏实的同时,前段时间一直比较淡定、吃好睡好的诸葛瑾,却突然有些烦躁,夤夜找到关羽,想请他一起喝几盏,宵夜一下。

关羽看到诸葛瑾来访时,很是诧异。

但他知道子瑜做事必有缘故,所以也没推辞辛劳,立刻吩咐帐中侍从在门口支炉温酒,又把炭盆上煨炖的鹿腿切了。

时值寒冬,军中扎营时,都会给高级将领的帐篷中支炭盆取暖。炭火缓慢燃烧一夜,热量白白浪费也不好,多半会煨些肉食,都是不怕熬煮、能炖上一整夜的菜品。

尤其是有诸葛瑾驻扎的营地,诸葛瑾比常人多些后世的化学常识,他每每会关照侍从选银霜好炭。

这种炭燃烧更充分,不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中毒。加上汉朝的帐篷密封性本就不好,门帘漏风透气,也就不怕出事了。

关羽张飞虽然不懂原理,但他们也知道,只要是子瑜提倡的东西,照样学就是了,肯定只有好处没坏处的。渐渐也就养成了一样的军营起居习惯。

诸葛瑾和关羽分宾主坐定,关羽亲自操刀把已经煨烂的鹿腿扯成碎块,分在二人盘中,又端起热酒,问起诸葛瑾来意。

诸葛瑾挟起一块鹿肉,蘸着咸豆酱,细细咀嚼,然后才心神不定地说:

“今日突降大雪,天气也是突然又寒冷了不少,我总有些担心,但又说不上来。总不好让将士们,雪夜无缘无故出营巡逻。”

说完之后,他细细咀嚼着,大帐内一时寂然无声,咸豆酱那介于豆豉和酱油之间的特殊味道,似乎也变得愈发鲜明。

关羽也喝了几盏热热身,随后捋着美髯分析:“子瑜这是担心……曹贼突然发起反击,趁雪劫营?”

诸葛瑾咽下鹿肉,又抿一口酒润润喉:“也不一定是劫营,也有可能是突围报信,世事难料,这种突发的情况,谁能保证呢?只能尽量警醒,以不变应万变。”

关羽想了想,也赞同诸葛瑾的谨慎:“也罢,幸亏这几日,白天也有工夫歇息,晚上偶尔一夜不睡,倒也不打紧。我也警醒这些,万一有状况,便能立刻带兵迎击。”

两人就喝点小酒提提神,一边切磋些攻战心得,聊聊近日见闻,只当是复盘战事,推演后续。关羽也临时吩咐,今夜的巡夜斥候队要撒出去更远、更加谨慎地搜索敌情。

过了子时三刻,都已经半夜了,诸葛瑾原本以为自己或许是多虑了,那就最好。

但偏偏就在临近丑时时,帐外忽然有斥候哨骑回营,还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听那吆喝招呼之声,似是发现了敌情。

关羽原本眯着的眼神,也突然凝了起来。

整个人立刻变得雷厉风行,霍然起身,身形渊渟岳峙。

一名斥候军官得到许可、飞奔进帐,见到关羽便下拜禀报:“禀将军!城北二十里,白河东岸,发现曹军大队夜行!因天色昏暗,暂不能辨敌军多少!”

来人皮甲上满是血污,看来还跟敌军爆发了遭遇战,估计是血战得脱。

关羽表情一冷,先嘉许了对方,吩咐侍从安排他下去疗伤饮食歇息。随后转向诸葛瑾,凝重地说:

“曹仁莫非是想突围、弃城去新野?这樊城,他竟会如此果断抛弃?还是仅仅分一部分兵力突围,联络新野以求援?”

诸葛瑾也难得被问住了,无法直接报答案。

但这也不能怪他,一切都太仓促了,让人难以预料。

“按说樊城还有继续坚守之力,曹仁不至于现在就弃城。而且要是三四万人出城,得多大的动静?能瞒得住么?

依我之见,他肯定会留下兵马断后,一来拖延我军的追击,二来指望樊城还能再拖我们几个月。”

关羽紧张地来回踱步了一会儿,眼神愈发冷厉:“曹仁肯定留下的断后的弃子,不过他以为,他想拖住几个月,就能拖住么?如果我军加快强攻,有没有可能迅速拿下樊城?”

诸葛瑾的大脑也在飞快盘算着,他很快发现关羽仓促间有点想要得太多了,没抓住主要矛盾,于是提醒道:

“云长,眼下最急需决断的,可不是这事儿——樊城就在那儿,跑不掉的。曹仁分兵突围,留守城内的残部必然士气低落,我军后续随时都可以强攻破城。

但是这支突围的部队,现在不围追堵截,可就追不上了。所以眼下当务之急,是决定要不要追,而不是要不要攻城。”

关羽一开始也是关心则乱了,被诸葛瑾这么一提醒,也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

樊城就在那儿,跑不了。而突围的部队,是有可能跑掉的。

时间不等人,必须马上决策。

关羽紧张地来回踱步了两圈,想要尽快做出决定。

“曹仁连夜遁走,还不知如何突然渡过了白河……莫非是踏冰而行?总之他已经先跑了几个时辰,我军以步兵追击,能追上么?只能以骑兵追击了。

但敌军如果势大,纯靠骑兵追击,哪怕追上了未必能击败曹仁。为了不行险,只能是尾随追击,不能指望拦头截腰。如此方能防止敌军陷入困兽之斗,殊死一搏。

既如此,我军的重步兵反正赶不上追敌,不如同时强攻樊城,或能趁乱取势……”

诸葛瑾忍不住提醒:“樊城跑不掉的,有必要争这点时间么?”

关羽想了想,遥遥向东边一指:“子瑜,你虽神机妙算,有时却也不能切身体会士卒最下者所想。曹仁既然能分兵跑了,必然是趁着白河突然封冻。

我们既然判断出了这一点,眼下急攻,就能利用。我们可以一边让重步兵连夜攻城,趁着黎明前猛攻。一边在战前紧急召集各级将校,向他们宣扬、一会儿强攻时,该让士卒如何呐喊。

比如,可以宣扬‘曹仁已经沿着白河踏冰遁逃、抛弃了尔等’,还可以告诉曹军将士,眼下白河封冻,事出仓促,太尉的讨逆大军尚未来得及封堵白河东岸,所以现在开东门踏冰逃跑,他们也能顺利撤走。

还可以说,太尉的骑兵主力,已经去追曹仁了,现在他们逃跑,我军无力分兵去追,总之就是要促成敌军军心瞬间崩溃!尽快生出逃亡之心。只有这样,才有把握一日破城!

试想,如果再拖一两日,我们追曹仁追到新野、不管是否追得到,然后再回来团团强攻樊城,到时候樊城的人心还会像此刻那么浮动么?

到时候,说不定敌军都以为,我军已经吸取教训,在白河东岸也扎了围困营地,他们再想突围也没活路了。甚至等到白河解冻,他们想踏冰而走都走不了了,陆伯言的水军会重新封锁河面。

这一点,普通曹军士卒未必能立刻想到,但如果我军将士攻坚时,不断呐喊以此动摇敌军,提醒敌军,则未必没有效果。”

关羽一气呵成,说了那么多姿态激进、以求速破樊城的思路。倒是把原本一味谨慎、求全务得什么都想要的诸葛瑾,给说得陷入了沉思。

确实,诸葛瑾自己做事太稳了,想要一口一口吃,不管什么能吃就吃,吃干抹净。

而关羽做事,更加缓急相应,虽然他也知兵,有时也谨慎,但关羽的脾气也有暴烈的一面。这是刀头舐血几十年的武将,养出来的必然会有的冲动。

如果能换取尽快速破樊城,敌人多逃掉一点,在关羽看来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促成他这么想的,还有一点重要原因,就是他觉得既然敌人已经偷跑了不知多久了,己方的重步兵想投入追击,也未必追得上。

刘备军攻坚用的重步兵,尤其是那些负责先登的部队,可都是灌钢札甲起步,甚至还有整块式的水锻胸甲。

穿着这么重的盔甲,跟曹军打阵地战、攻城战都是很占便宜的。但你指望这种重甲兵拼速度、雪夜追击敌人,难度就太大了。

既然注定有那么多部队无法快速反应投入运动战,那闲着也是闲着,为什么不同时在樊城这边搏一把、看看能不能趁乱、趁敌军人心最动摇的时候,一举夺城呢?

樊城早一两个月破城还是晚一两个月破城,差别也是很大的。其重要程度,完全不比野战追敌时能否多歼灭一两万敌人低。

诸葛瑾毕竟只是给关羽张飞提点指导的,真正直接指挥作战的,说到底还是关羽。

既然关羽有这个战场判断力,诸葛瑾也不会拦着他,当下只是脑子飞转,帮着关羽现场筹划些细节。

诸葛瑾仅仅略一思忖,就拿出了新方案,供关羽探讨:

“既如此,云长,我看不如这样。你的营地本就在城西,距离曹仁突围的方向也远,而益德的营地在城北,本就濒临白河。

不如集结全军的骑兵,交给益德,让益德去追击突围之敌。为免敌军势大不敌,就只衔尾追杀,促敌溃散,不可拦头截腰。

你自己就亲率全军重步兵,尽快展开夜攻,看看能不能趁机速破樊城——不过还是要小心。我觉得曹仁肯定不至于现在就彻底放弃樊城,他对自己留下的留守将士,还是有信心的。”

关羽点点头,对于诸葛瑾提示的这些部署建议,他倒是完全没有反对的想法,立刻就让各部照着点兵整顿,准备出击。

这一切决策过程,看似聊了不少,其实两人都是尽量节省时间了。说话时语速飞快,也没怎么多想,前前后后加起来,还不到一刻钟,就拍板做决定了。

为了抢时间,很多突发的战机,都不可能容你坐下来慢慢谋定后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