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655章 鏖战蔡瑁,登陆鱼梁洲

舍弟诸葛亮 第655章 鏖战蔡瑁,登陆鱼梁洲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蔡瑁带着水军主动出迎,高顺还是微微感觉到几分意外。

他也知道,关羽这几年在徐、扬练兵,打造的水军战力还是不错的。

水军是技术兵种,关键还是看士兵的素质、装备的水平、以及技战术和装备的磨合。

相比之下,将领的将才和士兵的士气,就没有陆军那么重要了。

所以,哪怕高顺自己缺乏水战将才,面对蔡瑁的来袭,他只要稳扎稳打,不出奇招昏招,基本上也出不了事。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自知之明,面对来犯之敌,高顺立刻下达了一条求稳的命令:

“各船结阵,以弓弩、燕尾炬拒敌!投石机准备碎石弹!”

高顺的船队很快依令运作起来,靠着这些基本装备拒敌。

这次出战,他们还真没做好大规模高烈度水战的充分准备。因为船队要以运兵任务为主,要节省载重,随军携带的鱼膏火油罐就少了很多。

这并不是高顺或关羽轻敌,而是没办法的,执行运兵任务时,如果引火物装多了,不光浪费载重,还容易制造危险。

鱼膏这种廉价脂肪,终究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自己的战船被敌人的火把/火箭击中了,恰好引燃了拿出来备用的火罐,那问题就严重了。

当你船上运了大量士兵时,为了士兵的安全,也只能以削弱水战火力为代价。

不过,就算不能火攻削弱敌人,光靠常规武器,高顺也不是不能打。

随着两军船队相接,双方的弓弩很快进入了互相密集攒射的状态。

破空的箭雨密如飞蝗,很快把双方的艨艟斗舰船舷都射得如同刺猬,白茫茫的箭羽随风摆动,如深秋枯败的芦苇荡子。

高顺麾下的部将们,也一个个随机应变,把少量的鱼膏罐扛到船舱里,让弓箭手们以箭矢略缠破麻布,然后浸入鱼膏蘸一下,再伸进一旁红热的炭盆里搅一搅,最后才飞快射出。

这种临时制造的火箭,极大地提升了高顺部的对舰火力密度。

原本一罐鱼膏直接丢出去,也就听一声大响,能引起敌船火灾那是最好,无法引燃也没办法。

火箭这种东西,如今虽然已不稀罕了,但能够短时间内,让大部分箭矢都变为火箭使用,这种积量变到质变的堆叠,还是非常效果拔群的。

双方的战船,都是艨艟斗舰为主,严密厚实的板壁,狭小的射击孔,让双方都很难穿过层层掩体射杀对方的弓弩手。

高顺一方加大了火箭的使用比例后,蔡瑁的船队立刻处处冒起了微小的火头。

虽然这些火很难蔓延开来,但也让蔡瑁的士兵手忙脚乱。

尤其船舷外壁被火箭扎中出现火苗,士兵就得爬上舱顶、担水泼灭。

这些冒头救火的士兵,就无法得到船舱板壁的保护。高顺的部曲适时调整战术,用高抛弹道的箭雨覆盖射击,把一批批上舱顶救火的蔡瑁士兵射得惨嗥连连。

船舱内的袍泽,也被这种惨烈的动静打击得士气动摇。

更要命的是,当双方交战距离逼近到五十步以内,而又不能直接接舷打白刃战,这时候高顺战船上投石机所撒出的碎石雨,对蔡瑁水军的杀伤效果,可就非常拔群了。

弩箭或许无法射穿艨艟斗舰的上层舱板,但是拳头大的石头丢过去,砸得木板直接崩裂、木屑飞溅都是很正常的。

蔡瑁的水军装备的投石机较少,也没特地准备大量的碎石弹,在这种交战中自然颇为吃亏。

……

接战之初,便被高顺这种北方旱鸭子在水战中摆了一道,蔡瑁当然是气急败坏,忍不住厉声大喝指挥:

“高顺匹夫,焉敢如此!左右加速冲上去,与敌军接舷跳帮!发挥我们的楼船高大之利,居高临下刺杀俯射敌船!”

其麾下的原荆州水军,自然也不敢怠慢,立刻不情不愿地执行了蔡瑁的命令。

蔡瑁已经看出来了,荆州军这些年武备不修,虽然士兵的水战素质依然强于北方军队,但是在水战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方面,已经太落后了。

没办法,刘表不是曹操。

曹操这些年一心想着先灭袁绍、后平刘备,他的军队建设都是非常高强度的,也能在这种高对抗性的环境中,一刻不敢停歇。

所以哪怕刘备军那边有诸葛兄弟偶尔冷不丁给刘备开新的技术性外挂,提升生产力和武器装备科技。

曹操这边纵然不能立刻复制,但至少也能做到“吃过一次亏后,就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弥补短板、缩小差距”。

而刘表这些年就比较躺平了,一方面是他野心不够大,也知道自己没希望争霸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表活着的时候、实控的地盘只有那么五个郡。他的实力和地盘人口规模,注定了刘表没能力参加曹刘的军备科技竞赛。

就好比后世21世纪,也就中米这样的超级大国,能搞军事科研竞赛、保障完整的工业科技体系。其他中等小国,GDP经济体量比超级大国起码低一位数,怎么可能参加这种争霸?

而蔡瑁的水军,看似规模还算庞大,也常年操练,但终究说到底只是刘表的底子养出来的,在装备技术水平上,比天下两强终究差了一截。

对于这种差距,平时蔡瑁并没有充分的重视和直观的认识,直到今天才切身感受到了。

他终于意识到,这样持续游斗对射肯定是吃亏的。自己的倚仗,不过是数量更多的传统楼船,所以一定要贴上去。

蔡瑁的船队,便仗着上游顺流之利,对着高顺直接猛冲过去,中军直进,不管不顾。

蔡瑁刚刚改变战术时,高顺倒也确实猝不及防,没来得及变招。

很快有几艘斗舰被蔡瑁的楼船撞中,哪怕斗舰也足够庞大,能运载三五百名士卒,但也被更大的楼船撞得摇摇欲坠。

哪怕是迎头对冲不至于侧翻,至少也是船头撞烂夯在了一起。随后就是楼船上蔡瑁部曲居高临下的俯射和跳帮冲杀。

水战环境下,双方为了避免坠江后直接沉底,大多不会装备铁甲,几乎清一色的皮甲。所以刘备军铁甲率更高的优势,在这种场合也不存在了。

双方的肉搏厮杀非常公平,居高临下的一方也能赢得应有的优势。

蔡瑁一击得手,也算是挽回了一点“荆州水军名将”的面子,证明了荆州人比北方将领,终究是有点水战指挥素质优势的。

随着最初几艘斗舰被撞伤、接舷,也带来了高顺部足足一两千人的损失,着实让蔡瑁得意了一把——当然,这一两千人的损失,倒也不全是战死或者被俘。

更多是战船被击毁后不得不跳入汉水躲避,随波逐流。只要后续高顺能控制战场,打捞回来,很多士卒都还有救。

即使没法打捞,汉水的宽度不过三四百丈,这可比长江狭窄得多了。

哪怕在江心落水,最多往岸边游两百丈远就能安全上岸。徐州和扬州出身的士兵,这点程度的游泳能力多半还是有的。

另一边的高顺,在蒙受了这一波因为敌人变招而带来的突如其来损失后,倒也很快反应了过来。

高顺也不敢托大,立刻虚心请教了身边的扬州籍部将,火线商讨应对之法。然后他就拿出了一条见招拆招的临时对策:

“各船散开!掉头顺流而下不要跟蔡瑁缠斗!我们的船速度有优势,就用火箭消耗蔡瑁!”

对于这个命令,也有个别部将发现了问题,连忙提醒:“将军!那关都尉那边的‘登陆部队’怎么办?我们一撤,还怎么保护鱼梁洲西侧的登陆水道?”

高顺想也没想:“不急!打旗号让坦之也暂时退却,不用急着抢滩!拖到天黑再随机应变!”

打仗哪有完全按照计划进行下去的,高顺如今的作战计划,也是战前就跟关羽汇报过的,便是关羽也没觉得有问题。

大家也是觉得,经过鹿门山大胜的先声夺人,蔡瑁应该会怂,不敢出水寨在汉江上迎击。

但既然蔡瑁因为看不起北方将领的水战实力出击了,高顺也只能见招拆招应对。至于因此导致登陆被拖延推迟,也没什么好惋惜的。

随着高顺以旗号调整了军令,各船立刻开始散开,利用刘备军战船更狭长、有龙骨结构,航速快而灵活的优势,跟蔡瑁拉开距离。

蔡瑁在最初的接舷战碾压尝到点甜头后,还没高兴多久,就再次被弄得无比难受。

虽然高顺的船阵显得支离破碎,四散而开,但高顺的航速优势却是非常明显的。

蔡瑁再想大规模地打接舷战,难度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最多只能再零敲碎打地捞到些接舷机会,却无法形成决定性的战果。

而且,随着高顺的船队化整为零,有不少艨艟级别的中小型战船,便灵活地朝着两岸的江滩疏散。

蔡瑁也想分兵追过去、围而歼之、各个击破,但如果蔡瑁用的也是艨艟,双方小规模接战蔡瑁根本就没有优势。

如果想用楼船和斗舰去碾压敌人,楼船和斗舰的吃水又太深。冲到岸边江滩甚至芦苇荡里追击,铁定会搁浅甚至触礁。

蔡瑁本人还是深谙这些水战的基本原理的,并没有做出错误冒进的指挥决策。

然而大战之中,千头万绪一团乱麻,所有楼船、斗舰的指挥军官,也不可能人人都及时听从蔡瑁的指挥、如臂使指。

乱战之中,还是有个别原荆州军的楼船斗舰,因为冒进而搁浅,实在是丢人至极——作为荆州本地人,居然对这附近的汉江水文情况、航道深浅都摸不透。以致出现追击中搁浅的低级错误,简直是水军之耻了。

相比之下,高顺的军队是外地来的。哪怕也是江东兵源、水性不错,但毕竟不该懂汉水的水文情况。

这种情况下,高顺部还能避开地理方面的坑,可见开战前的操练、准备之严密。

而这一切,显然也要归功于参军向宠等人提前做了大量的功课,并且向一线军官充分交底。

蔡瑁和高顺一番运动战拉扯后,蔡瑁迟迟没能打开局面,没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眼看天色渐晚,蔡瑁也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改变战术、求稳收场。

就在这时,大约是申时末刻。蔡瑁追击渐深之际,忽然发现几条着火的艨艟,从侧翼后方的江滩芦苇荡子里冲出,朝着自己的中军楼船队冲来。

原来,高顺的船队在刚才的游斗中逐步四散。一部分与主力失散的艨艟、走舸,都通过躲进浅水区芦苇荡里,避开了蔡瑁主力舰队的扫荡。

随着蔡瑁往南越追越深,那部分失散的高顺部艨艟,也就渐渐从原本居于下游的劣势阵位,转而赢得了上游之利。

这些小船里,有的还留了一部分鱼膏罐存货,刚才激战中没有用完。

各船的基层军官们自发汇合后,合计了一下情况,便随机应变,把引火染料集中到少数船上、而让士兵接舷转移到其他船上。

然后挑出少数水性特别好的精锐水手作为敢死之士,驾着火船顺流而下去袭扰蔡瑁,等接近敌舰点火后,就跳船撤退。

这种攻击,并不是高顺自上而下组织的。

都是那些指挥艨艟的曲长、屯长们根据战场形势变化,随机应变决策的。所以规模绝对不会大,效果也难以保障,却具有足够的突然性。

原本蔡瑁居于上游、高顺在下游,蔡瑁今天也完全没提防火攻。此刻被这种自发的无法预测的火攻一搅合,顿时也手忙脚乱起来。

高顺的敢死火船都专挑大船烧,一条艨艟只要撞中了,往往能换掉一条斗舰,或是至少把一条楼船烧得大残。

蔡瑁仓促之间,就被烧毁了几条大舰,不由手忙脚乱,士气颇受影响。

加上看到天色黑了,蔡瑁唯恐夜色中敌方火船悄悄逼近、到近处再点火,会愈发难以提防,只好果断选择收兵。

“不能再追了,没想到高顺的水军也能如此油滑。刘备逆贼的战船真是灵活,这么难追上。

我顺流而下了那么远,背后都不知道逃散藏匿了多少敌军小船,要是都摸黑过来放火,简直防不胜防。”

蔡瑁如是考虑,心中也是越想越后怕。

于是,他麾下的水军,最终选择了最稳扎稳打的办法,掉头撤回水寨,等明天天亮了再从长计议。

只要天色足够亮,视野足够好,这种零敲碎打的火攻就可以提前提防,没必要冒险打夜战。

……

随着蔡瑁收兵退却,高顺也松了口气,很快开始着手部署新的应变对策。

蔡瑁的反击虽然耽误了他大半天的攻击时间,也造成了双方各自一定的损失,但并没能影响大局。

高顺依然能执行他的登陆战计划,而且随着蔡瑁退走,敌军的哨船活动也会暂时被压制到一个较低的水平,更利于高顺偷袭。

花了一个时辰重新收拢部队,并且跟关平重新会合,了解了一下关平部的情况后,得知其仍然有一战之力,高顺便果决地拍板:

“坦之,鱼梁洲西侧水道那边,就交给你了,还是按原计划登陆,而且是趁夜摸黑上岸,站稳脚跟。我这边还会继续追上去,堵住蔡瑁的水寨,而且多打火把,吸引蔡瑁的注意。”

“仲达叔尽管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关平毫不含糊地接受了军令。

很快,高顺和关平的部队,就连夜执行了变更后的计划。

高顺大张旗鼓,多亮灯火,虚张声势堵门,吸引蔡瑁的兵力。

为了更好地试探,高顺甚至还派了少量战船逼近水寨,放箭投石。虽然没能给蔡瑁造成多大的威胁,但也让缩回水寨的蔡瑁一夜没睡好,更没有精力关注别处。

另一边,关平也果然趁着高顺吸引走了敌人注意力,靠向宠带路领航,精准地通过了鱼梁洲和襄阳城之间的浅水航道。

在鱼梁洲西侧的平坦地带成功登陆上岸,建立了初步的滩头阵地。

汉朝时的鱼梁洲和襄阳主城之间,还没有彻底断开陆路连接,那条浅狭的航道,在冬季枯水期时,甚至能露出水面,只有在夏秋丰水季,才勉强被淹没。

关平能把船队开进去,绝对是事前做过功课了,对水深掌握得非常精确。

次日天明时分,当蔡瑁为终于熬过一夜、准备趁着视野优势谋求再战时,他麾下的几个部将,就给他带回了一条噩耗:

“将军不好了!高顺在鱼梁洲西边的浅水道上岸了!还草草挖了一道两尺深的土壕,画地为营!”

蔡瑁一听直接就懵逼了,连忙来到鱼梁洲大营的西侧,朝着襄阳城的方向眺望,果然看到有相当数量的敌军已经趁着昨夜摸黑登陆成功了。

“这高顺居然会如此大胆?他都还没击败我的水军,就敢孤军深入、上岸登陆?

他就不怕曹将军出城迎击,将其围歼?他也不怕我的水军,断他退路?

到时候他再想走汉水撤退都做不到了!就算要走,断后的部队绝对会被赶下河去!”

蔡瑁惊愕之余,实在是没想通,敌人哪来那么大的胆子。

看昨天那支敌军船队的规模,敌人最多也就三万兵马,还在水战中伤亡消耗了一部分,还被击沉、俘获了几艘斗舰和艨艟。

剩下这点人,怎么敢直接扎进曹军腹地、冒着被敌人团团包围的风险,在这种地方登陆的?

这个登陆点,位于鱼梁洲西部,东边就是鱼梁洲山顶的蔡瑁水寨,西边就是曹仁控制的襄阳城,西南边就是于禁的岘山大营,正北面隔着汉水,对岸就是徐晃的樊城驻军。

襄阳城内,还有贾诩给曹仁参谋。樊城里,还有郭嘉刚刚赶来,给徐晃参谋。

高顺是疯了么?敢主动跳进曹仁、于禁、蔡瑁和徐晃四方的包围圈里?

而且是只带了三万人!

曹仁手头,直接能动用的襄阳守军,至少五万,北岸樊城能腾出手来用于进攻的士兵,至少也有四万。

鱼梁洲大营,还有两三万的原荆州水军旧部,都是蔡瑁的手下。

于禁的岘山大营,也能拿出三万人——当然了,于禁目前是被顶在抗刘最前线的。

如果后续刘备军从陆路发起策应,从宜城北进求战。那于禁的部队主要得用于阻挡宜城方向的刘备军,没法抽出太多人围攻高顺。

但不管怎么说,曹仁要抽出十万人围殴高顺,是绝对做得到的。

高顺居然就这么主动跳进了包围圈、而他唯一的活路,就只是汉水的河道。

高顺是不可能从陆地上跟后方宜城的刘备军连成一片的,会被岘山的于禁隔断。除非刘备先打破岘山防线,打崩于禁这只拦路虎。

所以,只有通过汉水的水道,高顺才能跟后方联络。

但是在三万名擅长水战的部队已经投入包围圈之后,刘备军剩下的预备队,还能突破蔡瑁水军对汉水航道的封锁么?

蔡瑁也不敢断定,但总觉得敌人太冒险了。

也正是因为他们觉得高顺这是在找死、是在自己跳进包围圈,所以他们才没防到这一手。

曹仁也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昨夜不可能想到派出军队、出城东主动向鱼梁洲机动、寻机歼敌于滩头。

曹仁也根本没想到高顺会突然在这种地方登陆——谁能想到去防着敌人自己找死呢?

不过,现在高顺和关平,已经在鱼梁洲西侧站稳脚跟了。

曹仁和蔡瑁,倒又不用太急太仓促去反推了。

他们还不如好好捋一捋情况,看看形势发展究竟如何,向贾诩、郭嘉等老谋深算的谋士多多请教,推演一下敌军的后招,在谋定后动。

已经不差这一天半天的时间了。

当天上午,襄阳城内,曹仁就火急召见了贾诩,跟他商议对策。

曹仁开门见山就问:“高顺居然在未能击败蔡瑁水军、未能确保彻底掌握汉水航道的情况下,就突然在鱼梁洲西侧登陆,自陷重围之中。

此事莫非有诈?文和你倒是说说,诸葛瑾到底有何图谋?我军如果立刻集中兵力,围攻高顺,有把握将其赶下汉水淹死么?不会再中诸葛瑾的什么诡计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