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零五章 要用自由之火点燃整个泰西

从古至今无数的读书人士大夫们,愿意变法革新的少,因循守旧的多;

这些愿意变法的人,往往忽略实际而高谈阔论未来的路是一片坦途;

因循守旧的人,则不顾及事实,希望万世不移之法能够万世永昌。

但是,这些从科举中考出来的人中龙凤的士人们,真的不知道,忽略了现实就一定会迷茫,道路断绝,因循守旧只能等到灭亡的道理吗?

不可能的,都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多少朝代兴盛和灭亡了,历史的教训就在史书写着,历史长河,看着后人一遍又一遍的犯着过去已经犯过的错误。

自己骗自己,只不过是无能为力罢了。

谁有能力?一个强力的皇帝、一个高效的朝廷,这就是力量集中的具体表现,只有把力量集中起来,才能做事。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的凝聚力量。

“申巡抚果然年轻,有冲劲儿!”朱翊钧对这篇十分无聊的政论文,做出了自己的点评,他很乐意甚至希望看到这种思考,越多越好。

指望朱翊钧一个人,让大明再次伟大,是一种奢望,众人拾柴火焰才高。

“申巡抚提出了问题,但没提出解决的办法啊。”冯保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朱翊钧笑着回答道:“他不是说了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还很长很长,在前行的路上会遇到无数的挑战,需要脚踏实地,而且坚定的向着目标前进。

“这不是说废话吗?”冯保挠了挠头,申时行看似什么都说了,但好像什么没说。

朱翊钧笑着说道:“他这篇政论奏疏本身都是废话,不谈正事的政论,本来就是在说废话,拿去发邸报吧,头版。”

朱翊钧让申时行上头条,里面关于新旧更替的讨论,对大明国朝具有意义深远的指导意义。

尤其是在维新的过程中,如何把持好其中的度,既不损失核心价值体系,又不因为因循守旧阻碍新的共识形成。

这里面的度,轻了没用,老旧的腐朽的核心价值体系会把整个大明带入深渊,重了会出现道德危机和过多的混乱,撕裂加深,各个阶层的矛盾,会在激烈的冲突之中,毁灭彼此。

“倒也不全是废话。”冯保领旨办差,他觉得申时行说的不是废话,奏疏里的内容,对大明有着重要意义。

这些高屋建瓴的话,究竟是不是废话?可能要交给时间去检验了。

马丽昂在面圣之后,打算离开了,她在四夷馆里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等待着礼部官员的安排,他们这些使者,在大明是可以自由行动的。

但多数的番邦商人,是不可以离开万国城,这代表着大明拒绝移民,而且是律法上明确禁止的。

从海外迁到大明,直接肉身翻入地上神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样貌不同,任何人看到非法进入大明境内的夷人,都可以到朝廷举报,并且获得三百文的赏金。

这些赏金已经很多了。

这是非常合理的,大明人生于此长于此,他们的祖祖辈辈,为这片土地的繁荣昌盛付出了无数血的代价,这就是祖祖辈辈的血税。

外邦人,凭什么只坐船到这里,就享受这些福报呢?

马丽昂呆呆的看着四夷馆的窗外,一辆粪车,正在沿街收走放在门前的粪罐儿,顺便把门口堆积的垃圾倒入另外一个箱子,然后推着到下一家门前,就这样,一家一家的路过。

这些粪便要用去堆肥,而那些垃圾也要拉到附郭民舍里,进行分拣,有的会被拉去堆肥,有的则会被运到西山煤局作为燃料焚毁。

大明京师的市政厅,市长王希元曾经制定过一个垃圾分类的计划,希望京师所有人,全面参与到垃圾分类之中,减少垃圾分类的人工,减少浪费,但毫无意外的失败了。

因为不方便,对大明百姓而言非常的不方便。

市民们本来只要把垃圾堆积在垃圾桶里,摇着铃铛的粪车会把垃圾清理走,忙忙碌碌的大明百姓们,根本没有那个功夫去分拣。

要想市民们遵守垃圾分类,就要让市民们有时间去做这件事,但超长的工作时间,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垃圾该怎么分这件事。

一个不被普遍遵守的政令,哪怕是以大明这种高效率、高压力的统治,依旧无法强行推行下去。

这就是大明,真实的大明,它一点都不完美,处处都充斥着矛盾和博弈,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马丽昂感觉格外真实。

她长大的巴黎,四处弥漫着排泄物发酵的味道,甚至连意外死亡的尸体,都不会有人处理,任由其长满了蛆虫。

马丽昂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冷颤,因为她想起来一些不好的回忆,小时候,她坐在华丽的马车上,通过车窗,看到了一些乞丐在争抢那些尸体上的蛆虫,为了尸体遗物大打出手。

那仅仅是一件衣服。

那时候还很年幼的马丽昂询问父亲,为什么他们要争抢这些衣服,还有那些恶心的东西。

他的父亲非常平静的告诉她,他们生来卑贱,注定卑贱。

看着粪车渐行渐远,马丽昂有些失神了。

她清楚的知道了,为什么先知,不看好她的父亲能成功。

确切地说,因为在先知的眼里,成功的标准不同,她父亲的野望,不过是肉食者之间的内讧罢了。

谁坐在法王的位置上,都无法给法兰西的大多数人,带来安定、繁荣,甚至连巴黎都无法安宁。

马丽昂喃喃自语的说道:“先知曾经说:阶级的认同往往大于族群的认同,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因为占据了多数的穷人们,总是活的如此挣扎,大明也是如此。”

“先知或许非常痛苦吧,如果不明白还能愚蠢,可是先知是清醒的,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打理着一个庞大的帝国,他要用尽一切手段,让大明的万民活的不是那么辛苦。”

“所以先知才如此的勤勉的处理政事。”

“先知用海外庞大的收益,换取地主们将田亩归还给百姓,哪怕是减一点地租。”

朱翊钧也就是不知道马丽昂的想法,要知道,只能说这些狂信徒总是自己骗自己,总是能够自圆其说!

他就是习惯了而已,习惯是一种强大的惯性,人要改变自己的习惯,就像王崇古要改变自己易怒的本性一样困难。

当然,也有一点这方面的原因。

皇帝嘛,心怀九州万方,天下黎民,这不是应该的吗?

朱翊钧也是第一次做皇帝,他要尽力做的合格一些,让皇帝像个皇帝。

马丽昂想起了安东尼奥,安东尼奥给皇帝带的礼物,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堆堆的植物种子,的确是投其所好,陛下心里真的装着万民,安东尼奥心里也真的装着平民。

这或许就是安东尼奥能得到陛下支持的原因,至少比起泰西其他的贵族,安东尼奥更加拟人一点。

在街头利用法律不得背对着贵族说话的漏洞,合法的将人活活刺死在街头,这种泰西贵族,确实非人哉。

大明的勋贵们是决计不敢这么做,哪怕是宗室,也会被扔到凤阳的高墙里,那是宗室监狱。

“使者,出发了。”礼部的通事,敲响了门,提醒马丽昂该上车前往天津州,在塘沽坐船回到松江府,坐船回泰西了。

马丽昂恋恋不舍的又看了一下自己四夷馆的居所,和这次来的泰西使者一起坐车前往车站,朝阳门站。

朝阳门已经被完全拆掉,建成了一个朝阳门站,这个站点也成为了大明京密驰道的起点,在冰冻期,大量的货物,会从京师出发,前往密州坐船出海,那里是不冻港。

这激活了大明北方冬天的经济,以前的大明,秋藏之后,整个北方就会陷入商品流转的寂静时间,现在全年都变得异常忙碌。

在非冰冻期,京密驰道,仍旧会非常的繁忙,因为天津州塘沽港的吞吐量,无法满足货物流转的需求,即便是塘沽港已经用最快的速度修建泊位了,但天津州没有市舶司,起步晚,赶不上需求的增速。

朝阳门站很大很大,若非有人引领,恐怕会迷路,远处,大段大段的城墙正在被拆除,一条条宽阔的道路正在修建。

“嘟!”尖锐的哨声突然在朝阳门站内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两名身穿劲装的衙役,大声呼喝道:“抓贼!”

一个身材有点矮小,看起来格外灵活的人穿梭在人流中,但很快就被衙役给追上,因为不知道是谁伸脚,绊了一下这个贼人,贼人很快被摁在了地上,动弹不得。

这是个小偷,朝阳门本来就非常的繁忙,拆除了城门,建成了火车站后,就更加繁忙,人流量很大,给了一些小偷可乘之机,市长王希元在朝阳门站安排了大量的衙役抓贼,情况才有所好转。

马丽昂收回了目光,开始有序上车,这些番夷使者坐的是专门的车厢,而拉动火车的是升平五号铁马牵引的车厢,最大马力96匹,中间马力84匹的升平五号铁马,个头反而更小一些。

升平五号铁马,一共有十二节,每节可以装人128人或者两万斤的货物。

汽笛声响起,马丽昂所在的火车开始缓缓前进了起来,马丽昂一直看着窗外,愣愣的出神,她没有参与这些使者叽叽喳喳的八卦。

安东尼奥和他的妻子公爵夫人卡塔里娜是同一个爷爷,这件事人人皆知,但是公爵夫人卡塔里娜又生出了一个健康的孩子,泰西来的使者,都在议论纷纷,怀疑安东尼奥的身世。

卡塔里娜的身世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她是公爵夫人,若是有问题,布拉干萨公爵是绝对不会迎娶的,即便是在泰西,混乱无比的贵族圈子里,有名分的人,多数都是身世没有问题的,出问题的往往是私生子。

那有问题的只有安东尼奥了,他本来就是私生子出身。

这些使者也都是调侃,没人要借此否定安东尼奥国王的身份,胡乱否认,在里斯本的大明货物还要不要了?

安东尼奥穿的是五章衮服,又不是去罗马接受的教皇册封。

现在的里斯本,最像是大明城市,干净整洁,甚至还有医院,即便是那些药材格外的昂贵,但依旧为所有葡萄牙人提供服务。

“听说葡萄牙和大明达成了协议,可以和西班牙一样,把学生送到大明来学习?”一个使者的话锋,忽然指向了安东尼奥的使者保利诺·佛朗哥。

这一次剑圣马尔库斯没来,他为葡萄牙王国征战,击退海盗的时候受伤了,需要养伤。

保利诺有些洋洋得意,指了指自己说道:“我们和你们不一样,我们是藩属国,在友邦之上,大明环球商队在里斯本集散,陛下为我们葡萄牙留学生减免了20%的学费,一个里斯本留学生,只要8000银。”

来自英格兰的使者,愤怒无比的说道:“可是大明一个大学堂的学子,他的学费才120银,而且还有60银的无息贷款,为朝廷效力,获得俸禄的时候,还能减免,你在骄傲什么?大明从来没有把你们当自己人对待!”

“你们就是大明在泰西的一条狗!当狗还如此得意!”

保利诺颇为平静的说道:“大明有句古话,叫打狗还要看主人,你不要这么大声叫了,你要是再攻击我,我叫大明缇骑来收拾你!”

“陛下为我们葡萄牙留学生提供了四千银的低息贷款,利率仅有3.1%,如果肯为大明国朝效力三年,可以减免所有利息。”

“你这次来访大明,仍然是一无所获,大明连盐都不卖给你!”

英格兰使者依旧是颗粒无收,大明皇帝甚至没有接见,因为英格兰仍然没有撤销私掠许可证,大明不认可英格兰,认为都是一群海寇。

吵闹在继续,马丽昂再无心理会了。

保利诺炫耀的是真的,大明真的接纳了葡萄牙的留学生,虽然只是人文学科开放了留学,但已经是弥足珍贵了。

大明的官僚体系,就是人文学科培养出来的!

大明朝廷已经两百岁了,已经稳如泰山,运行良好。

马丽昂看着窗外,这一路上,马丽昂看到了连绵不绝的附郭民舍、繁忙的市集、郁郁葱葱的田野、车水马龙的街道、遮天蔽日的帆船,这个时间,正是天津塘沽港最为繁忙的时间。

“再见了大明,再见了我的理想国。”马丽昂深吸了口气,对着大明再次郑重告别,她很清楚这次回去后的危险,恐怕此生,再也无法踏足大明了。

马丽昂的眼神从柔软变得坚定了起来,她改变主意了,她的父亲绝对不可能成功,肉食者之间的内讧,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但她可以。

她找到了办法。

就像贞德一样,贞德身上有很多的神话色彩,比如她很小的时候,得到了主的启示,而马丽昂两次面圣,得到了智慧化身的祝福。

贞德擅长作战,而马丽昂也是如此,贞德带领法兰西摆脱了英格兰人的魔爪,她要带领法兰西人,获得自由!

组建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政府,完成法兰西的国朝构建!

为了法兰西的自由而战!为了法兰西人的自由而战!

这是大光明教的核心教义之一,让人人获得自由,不再被奴役,不再被迫失去一切。

这些教义都是马丽昂从大明的各种书籍里总结的。

她很清楚,这是对大明文化的一种异化,但已经足够用了,而现在,她多了一个确切的目标,建立一个‘坚持让自己的绝大多数民众更接近于自由人’的政体。

“首先第一步,用大光明教唤醒法兰西人的抗争之心。”马丽昂面色凝重自言自语道,在船只逐渐驶离塘沽港的时候,马丽昂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大明和泰西是完全不同,大明的统治阶级肯让利给最贫穷的人,也不是统治阶级心善,大量的统治阶级的道德败坏,这些典型案例,被在邸报上刊登,昭告天下。

皇帝用公审的手段,审判道德的败坏,用邸报,让这些蠹虫臭名昭著,威慑那些道德败坏的败类。

大明皇帝甚至发明了一种明教罪人法,把这个人的事迹刻在碑文上,建立了一个快活碑林,反对道德败坏!

人性的自私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在泰西都是共同的,都是不变的,人性本私,这无可厚非。

但是大明的统治阶级肯让利的原因,不仅仅是高压,还有中原一次又一次的造反,一次又一次的抗争种种不公,不死不休的抗争!

中原漫长历史中,民众选择揭竿而起,覆灭的王朝、屠戮的权贵可能比全世界的权贵都要多。

这就是中原的统治阶级肯向下分配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原下到百姓,上到皇帝,愿意以一种殉道者的执念,守护这个国朝的原因,这个国朝,从来不单纯是统治阶级的,不单纯是皇帝的,而是所有人的。

也就是先知说:天下人之天下。

在无数次的博弈中,中国的肉食者清楚的意识到,需要分配,需要向下让利,因为中国拥有最不温顺的臣民。

肉食者真的怕,怕狐狸叫,怕鱼的腹部有纸条,怕一只眼的石头人。

从来都没有本该如此,一切都是博弈中形成了共识。

宁都、瑞金、宁化三县的乡民,浙江台州的乡民,他们因为算税的问题,选择了暴力抗争不公!他们敢于诉诸于暴力抗争不公!

哪怕如此,大明皇帝,还是坚定的认为,大明的臣民是世界上最好的、最温顺的臣民。

但是在泰西,眼下,除了尼德兰地区之外,再没有人选择诉诸于暴力了,这种现象要改变。

为何除了尼德兰人没有人选择反抗?这个问题,马丽昂深入思考过,她甚至亲自去过几次尼德兰地区,因为残忍的统治,逼着尼德兰人不得不背靠背站在一起,形成了抵抗的共识!

誓绝法案,就是弥足珍贵的共识!

大多数的泰西穷民苦力是无法形成共识,是频繁的底层互害,让人们彼此提防,彼此猜忌,彼此质疑对方。

最简单的例子,市长王希元建立了大量的公厕来保证卫生,这是一笔公共投入,很快得到了议员们的一致通过,朝中的议员们,不想踩到排泄物去坐班,那样会被嘲笑。

而公厕收集到的排泄物可以堆肥,通常一斤堆肥可以卖掉六文钱的价格,四百年前,宋高宗这个皇帝,都做堆肥生意。

在泰西,没有厕所,恶臭的环境下,市民们抱怨流浪汉破坏了卫生,歧视流浪汉,甚至殴打他们,流浪汉们拼命的反击。

这就是广泛存在的底层互害,影响到了共识的形成,而泰西的贵族们,似乎非常擅长制造底层互害,来阻止共识的形成。

大明的构建是以集体、殉道、忘我、牺牲个人换取集体利益;而泰西的底色构建是以个人、享乐、保全个人利益优先。

要首先告诉所有人,他们的苦难,不是神的试炼,这些苦难,不是通往天堂的路。

这个世界不该如此,正如先知说的那样:人生下来,活下去,不是为了承受苦难和屈辱。

大光明教,将点燃泰西第一把属于人间的圣火!

马丽昂明白了自己的路,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走下去。

“你要做的事儿,非常危险。”一个通事听到了马丽昂的自言自语,选择了搭腔。

马丽昂笑着问道:“陛下做的事儿不危险吗?陛下为何要做呢?”

“因为不怕!”

“为何不怕!”

通事想了想明确的说道:“因为陛下是皇帝啊,至高无上,有名臣良将辅佐,还有新兴资产阶级作为拥趸,支持陛下的维新,所以不怕,最重要的是,还有忠诚于陛下的臣民。”

“还有我,我只是一个吏员,但我坚信陛下会带领大明中兴,让大多数人过上比过去更好的日子。”

“我明年要进入皇家理工学院学习理工科,如果表现好的话,我可以成为官员。”

通事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盼,他还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个吏员了,没想到还有鱼跃龙门的一天,因为过往的考成优秀,他成为了第二批入京师大学堂的委培吏员。

马丽昂沉默了下,她的条件可差多了,差远了,她不是很在意的说道:“我要用自由之火点燃整个泰西。”

“我的父亲会反对我,牧首们会反对我,大光明教的信徒会反对我,但我还是要做。”

“如果我被杀死,杀死在前进的路上,大光明教就会真的成功,因为以生命点燃的自由之火,是不会熄灭的,会照亮后来者之路。”

“这就是先知八大美德之一的牺牲。”

通事愣愣的看着马丽昂,他十分意外的说道:“没想到,你们这个教义,还挺完整的。”

“要靠牺牲来完成血税,来达到共识,所以我也不怕。”马丽昂对着大海深吸了一口气,海风吹动着她脸庞,她十分肯定的对着大海说道:“我坚信,法兰西人也可以像大明人一样的活着。”

“我祝你成功。”通事平静的回答了一句,但是经常接触泰西学术的他,其实非常清楚,路是对的,但能不能走到底,那就只能看造化了。

通事思考了下说道:“其实,泰西的文化更容易制造阶级壁垒,你们的文字,有点奇怪,就像是羊羔是羊的孩子,羊羔和羊,是有强关联的,但是你们就制造一个拼写的单词,把他们分开了。”

“学习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大光明教成功了又如何呢?只需要在学习成本上增加,一切都是白费力气。”

“当然大明的俗文俗字和文言文之间的差距也很大,陛下正在努力,我们通事也在尽量简化文字,让它适应于普及教育。”

通事从自己的专业问题上,提醒了大光明教,泰西的问题,不仅仅是她看到的宗教,还有文字。

文字作为文明的载体,一旦成为了阶级壁垒,恐怕再辉煌的胜利,也会成为历史长河里不起眼的流沙。

大明并不打算提供什么物质的帮助,一个国朝、一方民众的发展,需要自我奋斗。

马丽昂猛的瞪大了眼睛,惊讶的说道:“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之前完全无法理解大明皇帝那么贪…吝…节俭,还要付出数千万银建造九龙大学堂!”

“不对,我感受到了,我向陛下索要了汉文版的阶级论!”

通事笑着说道:“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是《礼记·中庸》的一句话,它本来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后来,被始皇帝郡县制做到了,想想真的是不可思议,这真的是了不起的功绩。”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文字要统一,也要优化,为了规范,大明对拉丁文进行了一些修正,比如加入了更多的字母、音节、对一些词语进行了梳理,我可以把这些规范交给你。”

“希望能对你有一点点帮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