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669章 柳城悲歌

盛唐挽歌 第669章 柳城悲歌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庭望走出开封府衙的时候,已经是满天星斗。夜里的冷风一吹,他有些混乱的脑子稍稍清醒了些,心却更加冷了。

方清不在,银枪孝节军主力去了登州,如今汴州无兵可借。

为之奈何?

李庭望不知道,但是他心里清楚一件事:安守忠大概是挡不住控鹤军的。

更别说,还有关中的兵马在潼关虎视眈眈。

李庭望年轻的时候,听说过很多传奇的故事。像什么霍去病五百骑兵大破匈奴,犁庭扫穴之类的。

他那会时常感慨生不逢时,少年意气风发,我上我也行。

结果人到中年却发现,自己干啥都不行!

本来仰人鼻息来汴州借兵,就已经是很丢人的事情了。更丢人的是压根就借不到。

李庭望回到开封城外驿馆,屏退亲兵,一人独自在桌案前沉思。

前路漫漫,他要好好的想一想。

“这洛阳是不能回去了。”

李庭望叹了口气,自言自语了一句,

比起办事本分的韩游瑰,他的心思要复杂不少。洛阳军内部,也远不如控鹤军团结。

控鹤军虽然在外人看来,如无家可归的野狗一般,鄙视这些丘八的人很多。

但是控鹤军内部凝聚力还是很强的,他们自己也知道,离开控鹤军,天下哪里都容不下他们。

就凭这些丘八们在长安办的那些事情,便很容易成为他人祭旗的祭品。

不抱团不行。

李庭望显然不想跟安守忠一条路走到黑。

二人原本出身就不一样,能够共事,也不过是当初机缘巧合,被皇甫惟明安排在一起互相制衡。

他立刻提笔写了一封信,等墨迹干了以后,将其交给亲兵说道:“你回去通知一下安大帅,就说借兵的事情不是很顺利,具体如何,李某已经在信中有详细叙述。”

李庭望故意语焉不详,就是不想亲兵多事。

等那亲兵揣着信离开驿馆后,他这才松了口气。

洛阳什么的……还是不要回去了吧。

李庭望心中暗暗想着。他在信中已经说了,汴州那边不肯借兵,方清不在,其他人百般推脱,此事他正在积极筹谋。

至于要筹谋多久,怎么筹谋,最后结果如何,办不成以后怎么办。

李庭望一个字都没写,反正一句话:老子正在外地办事呢,你不要催!

然后,他就可以在汴州安心的等着,等洛阳那边的战局分个胜负出来,再决定后面要怎么办。

如果“事不可为”,那就……懂的都懂,对吧?

“方清英雄了得,足智多谋。如今正值河北多方鏖战,邺城与洛阳皆不太平。

方清这个时候,怎么就带兵去登州,要去渤海国插一脚呢?

难道渤海国比汴州的利益还大么?”

李庭望陷入沉思之中,总感觉这件事没有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可是他除了探查汴州的军情,探查汴州这边是不是出兵以外,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

更主要的是,他搞不明白方清的意图,就无法对症下药。这种处于迷雾之中的感觉,让李庭望感觉难受。

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或许也不仅仅只有几个月,后面如何谁也说不好。

他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几天之后,亲兵去而复返,带回来了安守忠的回信。可是这封信里面只有一张纸,信纸上也只写了四个字:尽力为之。

除此以外,其他的啥也没有,亲兵也没有得到安守忠的任何嘱托。

刹那之间,李庭望好像明白了什么。

……

汴州的运河,冰层都已经消融完毕,但远在辽河的营州柳城,却依旧是冰天雪地。

柳城已经被幽州来的兵马团团围困,一只老鼠都走不脱。

城外大营的营门处,立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偌大的一个“史”字!东北的春天还未来,史思明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迅速派兵从幽州出发,击破了史朝义设下了三层防线,最后兵临城下!

史朝义的老巢柳城,也是他立足的最后一个据点、

史思明这个“老子”,要来吊打儿子史朝义了!虽然很多人都猜到一定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的是,这一天来得是如此之早!

其实,正当田乾真被派遣到铭州,准备在邺城火中取栗之时,史思明也在谋划一件大事。

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他在谋划这件大事,所以才要把手握重兵,但并非嫡系亲信的田乾真支开。以防自己带兵出征平州的时候,老巢被田乾真给端了!

让田乾真去河北南面只是个由头而已,能不能成事,史思明都没太放在心上。他的目标只有平州而已,对于史思明来说,田乾真能不能拿下邺城,不重要。

田乾真在不在幽州,很重要!

“情况如何?”

中军大帐内,史思明看着刚刚侦查敌情回来的孙孝哲询问道,面色沉静如水。

孙孝哲是史思明的义子不假,可是现在史思明正在攻打的,可是他亲儿子史朝义啊!

对待亲儿子都尚且如此,更何况义子。哪怕孙孝哲过往是个天不怕地不怕,脑子里又少根筋的货色,这么多年被史思明PUA,也成了顺昌逆亡的形状了。

“回陛下,柳城南面城墙要低矮一些,西面靠山可以攀爬。目前城中并无异动,请陛下定夺!”

孙孝哲十分谨慎的说道,只是汇报军情,并不提出任何建议。

如果说方重勇那边是讲求“军事民主”,哪怕你是个小参军都能插一嘴,说对说错都不会被惩罚的话。那么在史思明大营里面,就只有史思明一个声音。

其他人提建议,若是跟史思明想得一样还好说,若是不一样,轻则打骂,重则枭首。

基本上已经不会有什么人给史思明提建议了,这位大帅说啥就是啥。人人都是“听话机器”,只听命行事。

都当皇帝了,还要听别人指手画脚,那皇帝不白当了么?

就连史思明的谋主平冽,都受不了他这一点,跑去跟史朝义混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史思明才对任何人都不再信任,他现在只相信他自己。

“今日三更时分,你为先登,攻打南面。本帅亲自带兵从西面爬山,迂回攻城。

拿下柳城,大掠三日不封刀,朕概不过问。

拿不下来,朕先杀你祭旗!

自你以下,有多少逃兵朕就杀多少人。”

史思明不苟言笑的对孙孝哲下令道,这个命令简单说就是“成功会所嫩模,失败天台投胎”。

孙孝哲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他抱拳行礼道:“得令,若是不成,末将提头来见。”

“去吧,事成之后,抢来的东西你最先挑。”

史思明补充了一句。

他带兵倒也不是完全靠威压,靠刑罚。

打仗之后论功行赏,赏功罚过。有功的拿大头,没功的挨板子。

其实倒也挺符合人性的。

很快夜幕降临,北风呼号,风中夹杂着雪花,丝毫感觉不到哪怕一丝春天的气息。

北方的春天,就是要来得更晚一些。在这里生活的人,也培养出坚毅,忍耐,顽强的性格。他们好似一匹匹狩猎的群狼,更懂得协作分工,更懂得围猎的技巧。

当然了,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行事的手段也更加残忍果决。

柳城的守军,自然是不会料到,在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史思明会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对柳城发动总攻!

黑暗之中,穿着皮裘,提着横刀的轻装步卒,从山上悄悄的朝西面城墙而去。而南面那些用绳索和铁镐攀爬的步卒,则更像是一只又一只小蚂蚁。

“杀!”

南面第一个登上城墙的孙孝哲,挥舞着横刀,月光下有刀光闪过。猝不及防下,某个倒霉蛋的人头高高飞起,无头的尸体瘫软在地上。

这一声暴喝,好像一根铁杵,重重的砸在城墙上值守的军士心头。

“敌袭!”

守军中有人大喊了一句,随即便被射成了刺猬!

孙孝哲其实也不想喊杀,那样会暴露位置,暴露作战意图。可是他不喊,如何吸引守军注意?

不把守军从其他城墙上吸引到南面,史思明又怎么从西面山上突袭进城?

孙孝哲心中泛苦水,但是他不敢说,甚至不敢在脸上表露出哪怕一点点不满。

史思明这头残忍的头狼,那可是连他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杀给你看看的狠人!

常言道虎毒还不食子呢,史思明的心思,可比猛虎还猛!

心中杂念闪过,几乎就在须臾之间,其他城墙上的守军已经迅速包抄了过来。刚刚突袭造成的优势荡然无存,孙孝哲等人不得不背靠背慢慢收缩阵线,然后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守军,前赴后继的上了城墙。

卧槽!史思明这狗贼到底靠不靠谱啊!

孙孝哲心中大骂,眼看史朝义麾下的守军越来越多的聚拢过来,似乎很多人都放弃其他地方的防守,直接朝他们扑过来了。

其实,孙孝哲也知道这种玩法必死无疑,全都只能指望史思明从西面城墙突入城内,再打开城门。

他们才能捡回一条命。

待西门外的守军突入到城内,这一战就算完结,剩下的都是扫尾,快乐的劫掠时光就开始了。

然而,这一战是不是能获胜还要两说,但孙孝哲自己恐怕很快就要归西了。

军中单挑,能一个打十个的已经是悍勇之辈,然而现场城墙上的力量对比,又何止是十比一!

“顶住!破城之后不封刀,大掠三日!”

孙孝哲大喊了一句激励士气。

然而这句话喊出,他们自己这边还没被激励,反而是史朝义的守军立马攻势如潮。

孙孝哲狠狠给了自己一嘴巴。

他刚刚那样大喊,不是明摆着说破城之后你们死全家么!那对面的丘八,岂不是会拼了老命的将他们顶到城墙下面去?

正当孙孝哲绝望到要哭的时候,却是看见西面城墙处火光冲天!

“城破了!城破了!”

夜空之中,传来鬼哭狼嚎一般的呼喊声,正是从西面而来。

孙孝哲顿时感觉阵线上压力骤减!

史朝义那边的守军,如潮水一般的退下,甚至是在慌不择路一般的亡命奔逃!

柳城本就不大,孙孝哲从城墙上看到西面城门已然洞开,史思明麾下部曲,从这个城门里冲入,一切都如当初的计划那样。

不得不说,如今的史思明虽然刚愎自用,虽然凶狠残暴,但打仗的本事还没丢。

无论史朝义看起来是多么的得人心,在打仗这块,他给他爹史思明提鞋都不配。能与史思明分庭抗礼这么久,纯粹是因为之前占据了先手,再加上史思明在邺城从城墙上摔下来受了重伤,无法亲自上阵。

现在史思明的病已经痊愈,由他亲自带兵,自然不是史朝义可以抵抗的。

结局,也正如史思明事前安排的那样。

“杀啊!三天不封刀!”

孙孝哲站在城墙上高喊道。

正在这时,斜刺里飞来一箭,正中孙孝哲脖颈。他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想转过头看看究竟是哪里射来的箭,究竟是哪个不要脸的在暗算他。

可是此刻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了。

噗通一声,孙孝哲掉到南面城墙下面,双目圆睁,脸上的狰狞笑容还停在中箭的那一刻。

他死了,至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是谁射杀了自己。

不过那也不重要了,因为如果他带兵在城内大掠三日,也不会去过问谁家的谁谁谁,被他麾下某个丘八给砍死了。

孙孝哲可以杀人,别人自然也可以杀他,没有人是杀不死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杀人者人恒杀之,从这个角度看,其实也很公平。

史思明当然不会关心孙孝哲是怎么死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只说了“厚葬”二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天亮以后,史思明在平卢节度使府衙的院落里赏雪。

然后他的亲兵,把史朝义从床上揪出来,就让他在这冰天雪地的院落里,跪在史思明面前。

白茫茫的雪地上,随处可见红色的斑驳印记,似乎是刚刚留下没多久。

庭院内的树木上,已经站满了乌鸦,眼睛盯着院落内的人,似乎是在等待接下来的人间悲喜剧。

史思明手里拿着一把横刀,在史朝义的肩膀上擦拭着血迹。这些血迹,是刚才他杀人的时候留下的。

不过史思明倒是不着急先杀史朝义。

他走到一个始终不肯跪下的文士面前,那人与史思明对视,毫不示弱。

“平冽,朕对你不薄,你为何要背叛朕?”

史思明看着那位文士质问道。

“当初你说李唐无道你要反,某信了。”

“你说你要建立大燕,再造国家,某也信了。”

“你说你要给某高官厚禄,某也不否认。”

平冽一字一句的说道。

“既然你都知道,那你为何还要背叛朕!朕哪里对不起你了!”

史思明对平冽歇斯底里的咆哮道。

“你杀了那么多人,他们又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的?某有策你不能用之,问某为什么要反你,岂不贻笑大方?”

平冽面色平静反问道。

听到这句话,史思明竟然无言以对。

很久之后,他才缓缓对着亲兵摆了摆手,看着平冽被两个亲兵带了下去。

“无关的人已经上路,现在是时候,来算算我们父子之间的账了。”

史思明眼神冰冷的看着史朝义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