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670章 也不是不行

盛唐挽歌 第670章 也不是不行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史思明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史朝义,心中只有愤恨,没有任何怜悯。

自从他上次攻打邺城失败,从城头坠下重伤之后,一切都变了。

史朝义反叛,对自己露出獠牙。此后几年,史思明都在跟这厮拼杀,你死我活!

他怎么能,他怎么敢的!

史思明想不明白,为什么史朝义那个时候敢反。但是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庶长子,他也感觉有些惆怅。

收复了平卢镇,攻破了柳城,然后呢?

剩下的只有空虚罢了。

史思明将史朝义的发髻揪住,直接一刀,斩在对方脖颈处。鲜血溅了他一身,史朝义缓缓的倒在地上,就这么死去了。

他没有哭号,也没有求饶,甚至连咒骂都没有。

或许,史朝义也知道自己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只是来得稍稍有些早了。

“去通知辛夫人,让她来柳城暂住,还有史朝清,也跟着一起来。”

史思明对身边亲兵吩咐了一句。

从幽州到平卢镇,赶路也得好几天。趁着这段时间,史思明也想把柳城内部清理一下。

当初哪些人是投靠了史朝义的,一个一个都要揪出来。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等嫡子史朝清和辛夫人来此后,便没有跟自己不对付的人了。

然后,便可以安心回幽州,继续征讨四方。

史思明暗暗想着,自顾自的走出了节度使衙门。处理完了后方的问题,是时候要收拾一下河北的局面了。史思明一直没忘记自己曾经在邺城栽过跟头。

而李归仁现在居然还活蹦乱跳的。

这可不行,得找机会把这厮也收拾了。史思明在心中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

登州,蓬莱港的某个渡口,方重勇领着随行的何昌期等人,缓缓走下海船。一回生二回熟,再加上准备充分,这次他没有晕船,只是踩在地面上,脚步有些不太习惯而已。

面前有一群渤海国的人伏跪于地,领头的便是大钦茂。身边这些人都是大钦茂的班底,待这位渤海国贵族夺权成功后,他们也会论功行赏,这便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国主换了,大臣也得跟着一起换。

为了坐稳江山,大钦茂也不得不依附于汴州朝廷,并以登州为着力点,加强往来。

自此以后,从前方重勇不方便做的事情,也可以试着操作一下了。

比如说夺取幽州!

即便现在还做不到,将来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求人就得有求人的态度,大钦茂精通权术,长袖善舞,自然是知道什么时候姿态要放到最低。

看着跪在面前的这群人,方重勇丝毫不怀疑,就算现在他叫大钦茂喊自己喊爹,对方也会照办,绝对不会拒绝。

权力令人扭曲,在生存面前,所有的尊严都不值一提。

方重勇走上前去,将大钦茂扶了起来。他替对方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感慨叹息道:“数年不见,尔等疲态尽显,可是有什么不顺心之事?本帅来登州巡视,就是来处理问题的。”

大钦茂面露笑容,连忙叉手行礼道:“盼望官家到登州,望眼欲穿,身疲心不疲。下官在府衙已经备下接风宴,还请官家不吝赏光。”

他的态度极为谦卑,就算亲儿子,也不过如此了。

“诶,不必客气嘛,本帅平日里不介意这些,那便同去同去。”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

一行人来到登州府衙大堂,果然这里已经上菜,餐桌上摆满了冷盘。

一人一张桌子的分餐制(唐代吃饭随心所欲,分开和拼桌都行),靠近墙根排列的一众乐师们,已经开始奏乐了。

这乐谱正是当年基哥参与谱写的《霓裳羽衣曲》。数十个穿着单薄襦裙的年轻舞女,在门外寒风中瑟瑟发抖,却根本不允许进入大堂。

只有等宴会正式开始以后,这些可怜的美人儿才能进来翩翩起舞。

在场“贵人们”谁看上了她们中的某一位,宴会结束后就可以粗暴的将其拦腰抱起,然后爱干嘛就干嘛。

一切的一切,都是仿当年基哥的排场,而且所有花费都是大钦茂自掏腰包。

方重勇眯着眼睛看着大钦茂,后者感受到他的目光,不好意思的叉手行了一礼,招呼方重勇入主座。

如今盛唐已经不在了,或者可以说是名存实亡。

但是如大钦茂这般的人,哪怕是渤海国王室权贵,哪怕很快就能当上渤海国的国主。他们心中依旧是对大唐心存敬畏。

盛唐的一切,在他们心中,依旧是高高在上,需要抬头仰望的存在。

盛唐的一切,就是最高的礼仪,他们不能接受任何反驳。就好似方重勇前世那个时候,有人就是认为西方的月亮要更圆一些,吃牛排不用刀叉,就浑身不自在。

即便现在早已没有基哥之流对大钦茂他们敲骨吸髓,但心中的那根甩不掉的“辫子”,依旧是死死缠绕着这些人的脖子。

若不是如此,大钦茂不可能在基哥死去多年之后,依旧是把基哥的喜好与排场,当成是待客的最高礼节!

而不管方重勇喜欢什么。

其实大钦茂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方重勇压根就不稀罕这些繁文缛节,甚至对此非常反感。

或者大钦茂完全知道,只不过不得不如此。

换言之,这个宴会,这个大排场,不是做给方重勇看的,而是做给其他人,做给那些跟随方重勇一起到登州的那些文人武将们看的。

这是一种高级马屁,暗示方重勇如今的牌面,已经不逊于当年的基哥。

宴会开始,乐师们又换了个风格奏乐,舞女们的舞蹈换了一个又一个。桌案太小,摆不下热菜,随从们又给每个客人都端上来一个小茶几。热菜只要是冷了,就会被立刻撤换,再上热菜。

方重勇面色不虞的随意吃菜,听着大钦茂在一旁的阿谀奉承,心中完全无感。

基哥虽然极为好色,但他并不是一个贪吃的人。可是即便他不贪吃,每次宴会的花费,那也是不可尽数的。

对于他来说,钱就是浪水打来的,不够了以后再去弄。

一切都是为了排场。

或者说,皇家的颜面,远远大于吃饭本身。

和方重勇这种“穿越脑”不同,大钦茂生下来就是渤海国的王族。在他眼里,基哥行事或许荒诞了一点,但是大方向没有什么错。

身为皇帝,身为天龙人,不正该这样吗?

不铺张浪费,如何显示出高贵的身份?

寻常人吃牛肉,皇帝也吃牛肉,那皇帝不是跟常人一个样?

想明白这些事情以后,满桌珍馐,方重勇便一筷子也吃不下了。

大钦茂不是皇太极,他就是一个非常向往大唐,除了出生地不在大唐以外,其他跟唐人没什么区别的外藩王族。

他的愿望就是守着渤海国的一亩三分地,把那边当成一个“小唐”,然后当一个小号的基哥。

正因为如此,基哥身上的坏毛病,他也一个不拉。除了对色欲没有那么追求以外,除了权力没有到那个地步以外。其他该有的,一样不少。

方重勇若有所思,看着安排宴会事宜大钦茂。他在这位渤海国王族身上,看到了自西周以来,汉人权贵身上的独有特质。

关中的天龙人身上,也有这样的特质。

用所谓的“礼仪”维持着身份的高贵,以礼仪为外衣,维持着社会高低分明,不得僭越的“和谐友爱”。

他们故作风雅,他们纸醉金迷,他们高高在上,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心安理得。

有自己的道德观念,虽未必能坚守,但却能广泛认同。宽以律己,严以待人。

什么档次的人,就该吃什么档次的东西,该穿什么档次的衣服,该玩什么档次的游戏,该和什么档次的人结交。

一切皆有定数,每个人都被礼仪捏成了该有的形状。

他们带着一股生于俱来的华丽和威严,直到类似陈胜吴广、张角、黄巢之流的人,打破他们的清梦。让这些人明白,其实他们和其他人并无不同。

会流血,被杀也会死。

刀剑之下,是人人平等,大家一起瑟瑟发抖罢了。

谁也不比谁高贵。

“官家,可是对宴会有什么不满意?”

大钦茂躬着身子走上前来,对方重勇叉手行礼询问道。他发现这位方大帅似乎情绪不高的样子。

“无妨,连日赶路,本帅只是有些疲乏罢了。”

方重勇淡然摆手,不以为意道。

他不想说话,宴会的气氛自然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席间舞女们拼了命的向方重勇抛媚眼,只可惜这位方大帅都选择直接无视了。

沉闷的酒会结束之后,方重勇才随大钦茂来到府衙书房商议大事。

二人都没有喝多少酒,落座之后,大钦茂也不再讲客套话,而是有些急不可耐的询问道:“官家,不知这次来登州的,有多少兵马呢?”

他已经等不及,要带着兵马横扫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牡丹江市西南),然后在此登基了!

大钦茂看到海船上下来很多士卒,只是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

“本帅在汴州,消息闭塞,不知道渤海国发丧了没有?”

方重勇面色平静询问道,一副稳如泰山的模样。

听到这话,大钦茂一愣,完全没料到方重勇会这么说。

“这个……下官并未听闻,但渤海国前国主大门艺病故,却是铁板钉钉之事。”

大钦茂斩钉截铁的说道。

他在上京龙泉府王宫内有内线,大门艺病故的消息,有很多人的信源,都可以互相验证,绝对做不了假。

只不过嘛,渤海国现在这一脉的王族也不是傻子啊!

那些人也知道,他们有个很有能力的“堂兄”(按辈分算,大钦茂算是大门艺的侄儿,虽然二人年龄没差多少),在对王位虎视眈眈。

所以这些人干脆就直接硬挺着不发丧!

都过去好几个月了,也不知道大门艺的尸体,处理的时候香料腌入味了没。

类似的事情,在渤海国是不是常见不好说,毕竟这个国家存续的时间不长,但在中原大地上却是屡见不鲜。

比如说东魏高欢病故后,其子高澄就秘不发丧,一直到几个月之后,安排好了政权交接的所有事宜,这才对外宣布高欢的死讯。

而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则更为传奇,与大秦的崩溃紧密相连。渤海国处处模仿中原,就连这秘不发丧,也是依葫芦画瓢,几乎是一模一样。

对此大钦茂也感觉无奈,毕竟鞭长莫及,他有力气也使不上。

“渤海国并未发丧,那便是国主还在位。大唐与渤海国一向友善,贸然出兵上京龙泉府,似乎……有些不妥当。”

方重勇面露难色说道,他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渤海国百姓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某于心不忍,匡扶国家之心如同救火,还望官家见谅。”

大钦茂对着方重勇深深一拜。

“本帅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方重勇连忙将对方扶了起来。

“助你回国,得国主之位,本是应有之事。”

方重勇慢悠悠的说道。

大钦茂没吭声,他在等那个“但是”。

果不其然,方重勇长叹道:“但是嘛,现在事情有些难办。”

“不知道是哪里难办呢,大帅可否告知一二,下官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

大钦茂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其一嘛,便是师出无名。渤海国未发丧,便没有王位更替的道理。

本帅若是出兵渤海国,此为无事生非,不可取也。”

方重勇轻轻摆手说道。

这确实是个借口,虽然是堵人嘴巴用的,却又很重要。

大钦茂默然点头,等待下文。

“这其二嘛,如今河北局势不稳,乱兵打过黄河,也不是没有可能。

本帅若是出兵,这一时半会回不来,汴州基业如何保得住?”

方重勇说了一件很现实的事情。

登州比渤海国安全得多,而且可以水路无风险直达汴州。一旦汴州有事,从登州去支援,不过两三日水路即达。

但是去渤海国,走海船毕竟还是比走河道漕船危险了许多,消息传播也慢了许多。

其中风险,只要脑子没坏的人,都能察觉得到。

“大帅只要调数千精兵即可,无须劳师动众。”

大钦茂开口建议道,说得很慢,声音很轻,生怕触怒了方重勇。

“这个嘛,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吧……”

说到这里,方重勇故意停了下来,不打算继续说下去。

大钦茂急得心中都要冒火了!

“请官家替下官做主!无论您要下官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大钦茂伏跪于地,大声恳求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