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199节道君灭佛,上

攻约梁山 第199节道君灭佛,上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慕容知府逃走的时候正是北上驱赶和追剿海盗与清真山流寇的京城几十万禁军被赵岳装小布袋里运走了的时候。但慕容知府逃在乡野间,失去官府间的信息流通,自然不知道这个。

他和护卫由崔猛带头护卫着,加上一些及时从叛乱之灾中幸运杀出来的青州烂将和亲兵,总共几十人在一起,提心吊胆等叛军很快离去后,想回城看看情况再决定是不是值得盘点重整一番继续坐守城池,却又惊恐听说二龙山强盗紧接着行凶,正闯入城中进行第二次大肆抢劫,好不容易等强盗退走了,总算可以回去了,可回城一看就傻眼了。

以前怎么也算人口济济繁华热闹的府城这个惨呐,财物被洗劫一空,别说钱粮武器布帛,就是灶上的大铁锅和饭碗都不放过,抢得那叫个干净,真可称是洗地了。知府衙门和宅院空荡荡的,连桌椅床也没有了,人就更没有了……

总得来说,被杀掉的人倒不是很多,没看到多少尸体,不是人头滚滚到处溅血的恐怖,也不是官衙捣毁城中房舍被肆意放火焚烧的残垣断壁惨象,只是往日繁多的居民绝大多数不见了,而且几乎难见有妇孺存在,剩下的人口几乎都是大小爷们。

这些爷们一看到知府老爷和本城将军们回来了就围上来嚎哭撒赖,控诉叛军之可恶,抢就抢杀就杀那些老爷吧,谁叫这些上等人有钱有权又罪恶累累太招人恨该死呢,杀光抢光才好,可叛军拐走强抢走俺们家老婆闺女小孩干什么?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亲不亲一乡人,叛军就算多是光棍缺老婆孩子,那也不能抢同乡家的呀,俺们都不富有,能娶到的婆娘又不那么年轻美貌招人爱。既是去当海盗,你应该去抢那些年轻好看的呀,天下各族美貌大闺女多了去了肯定足够海盗抢的……

恶毒骂完叛军又诅咒二龙山强盗更该死更可恨,叛军没动他们家钱粮用品,二龙山强盗一来却把他们这样家也抢个干净……

没吃的没花的,连铺盖被子都没有了,真正是家陡四壁,冬天转眼就来了,这可叫他们怎么活呀。

怎么活,慕容知府岂会关心。

他不亲民,当官这么些年从来没有走访查看过民间生活状况,只知收税纳钱粮坐在衙门里威严悠然当官爷看报告搞欺上瞒下,哪管贱民的疾苦悲惨无奈,此时处在倒霉中,辛苦搜刮的家当全没了,前途难测,危机四伏,性命怕也可能不保,正心痛正惊恐恼怒烦躁着,又看出剩下的大小爷们和零星妇人一个个刁钻无赖相,知道这些人全特么不是好人,指定全是海盗不稀的要的败类刁民恶妇,这种人平常也是官府治理会头痛的麻烦,大宋朝廷若是能不要,也会全赶走,他就更没心思管了。

再说了,他也什么也没有了,眼下也要发愁从哪弄钱粮吃饭怎么居住生活呢,正暴躁着要发怒呵斥驱赶开这些刁徒,又惊恐得知海盗走了似乎是北上去了沧州那边,可内地的叛军叛民潮又来了,正扑向青州这样的沿海地区,更疯狂屠杀抢掠沿途官僚豪绅,吓得别说慕容知府这样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就是崔猛这样的在边关经历过血腥大战开过眼界的悍将也惊得不轻。

一波波铺天盖地的军民混杂狂潮涌过来,这时候的人疯狂无畏骁勇强大,怕就算辽国几十万大军想阻挡也只有碾成渣的份。

哪还敢停留在城中申请朝廷援助,那是坐城等死。

再说了就这样的只剩下败类民的城池,连二龙山强盗也防不住的,可别死在强盗刀下,吓得知府大人立即催马掉头又跑了。

本想逃去附近的淄州什么的州城暂时借住一下,可怕迎头碰上叛逃狂潮,又估计别的州府城也不安全怕是难逃灾难打击,也就没敢去,身处乡野,现实是哪都会出现叛逃,哪都可能有暴民凶徒突现,相熟的乡间大户家也是不可靠不敢待的,惊恐无奈中只能仓皇弄了些乡间粮食逃避到山中一处早荒废了没人来的破庙中躲着,一直熬到灾难结束不闻一点叛逃动静了才敢出来。

至此,比乞丐强不了多少的知府大人怕二龙山强盗,仍不敢回城,但有皇帝关照仍牛b,幸运转任济州,甩掉了危险的青州。

关键时刻就显出人的心性和眼光。

慕容知府去济州当长官,知道那安全得很。

有强势的梁山镇着那一片,山野间别说成规模的山贼,怕是连李鬼这样的劫道的凶徒都难见,他不需要崔猛这样的悍将保护了,需要的大将自会有朝廷重新选派能人来保护济州也保护了他。

再者青州失陷,损失太惨也得有人背黑锅,通判等要员死光了,主将秦明和黄信又成了强盗,他不背,崔猛这样的提辖猛将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主将,自然要承担失城罪责……

由此,崔猛就悲摧了,

忠心耿耿保护住了知府大人的性命,和知府没同甘却共苦过,知府脱劫走运了,却不念救命护驾之恩,无情地甩下他当替罪羊,却奉旨带着那些青州旧部烂将废物转任全去了济州宝地逍遥享福去了。

事实上,只为崔猛见过慕容知府那晚仓皇从床上起来一把甩开小妾光脚自顾逃命的丑态,这位知府也绝不会感谢重用他。

田师中等带兵来主掌青州,崔猛更成了异类,日子更难过。尽管灾难中失职该问罪的文武官员太多,又是国难用人之际,朝廷为稳定人心安抚住各地还活着的“可靠”文武继续忠心效力而格外宽大,说是允许戴罪立功仍用他为提辖官。

象崔猛这样的地方中层军官,在朝廷眼里完全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朝廷其实也不在意他,更没心思追究处理他那点事。

旷古未有的叛逃大灾之后,皇帝和朝廷众大臣面对报上来的情况都蒙了,有众多更紧迫要命的事要忙着对付。

焦头烂额好不容易大体应付过来,国家和社会似乎有恢复稳定的迹象,河北又闹出叛逃并牵连到西军那边引起动荡。

这可要命了。

好在赵公廉这个罪魁祸首总算肯低头出山安定人心了。

动荡消失。西军总体保住了。可已经损失的仍是后果严重。

遭难的折家军河北西路边关,将士损失还是其次,武器损失就已经很吓人不好解决了,

尤其是边关储备的镇国守边利器——神臂弩是叛军为抵抗追杀阻击保命逃走而重点抢掠的对象,损失惨重。转眼辽寇秋犯就会到来,神弩必须赶紧配上。

折家军等一边向朝廷认罪,一边又焦虑守边急三四连连催促中央紧急调拨神臂弩可用。

朝廷也知道厉害,不敢怠慢,自然答应。

可皇帝旨下,京城武备库中却拿不出要紧急调拨的神臂弩。

之前大量配备高俅等将主率领的禁军好狠狠打击嚣张的海盗和清真山流寇后,账面还有神臂弩上万架可随时调用来守卫京城,不用愁海盗来犯没镇国利器用,现在,兵部惊急中一去查实际库存,却哪有论万的存货,连临时调配折家军河北西路军的两千来架都难凑够。

那么,近万架神臂弩亏空能哪去了?

别忘了,将作营是迁移到城外河边另立了庞大的营区,更方便冶炼和制造武器,结果灾难中也方便工匠家庭叛逃了。但武备库却是一直设立在京城中要害位置的,单独立坊区,由高墙壁垒堵着隔绝外界窥探和潜入,并且配备了最忠心可靠的大量禁军严格看守,没有圣旨和兵部正规文书一起证明,任何人不得靠近,主管全国军事的最高军事首长枢密使想视察看看武备库也不可能想来就来,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当时守军也伺机逃走不少,但那点人对上庞大的留守禁军根本没敢闹事祸乱京城,都是偷偷摸摸潜逃的,武备库没遭劫,仍是好好的被镇守的军官带领剩下的忠心朝廷的官兵严密守卫着。

武备库那在灾难中连死人都没发生过,根本没战斗,也几无骚乱发生,武备库锁得紧,什么也没丢。可神臂弩少了这么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镇国利器流失了,不知去了哪里,这太可怕了。

若是流到了王庆田虎等反贼手中,那就是滔天大祸。京城危矣。京中官员也危矣,在路上随时可能遭遇远程刺杀。

满朝皆惊。

众臣本就惊恐难安,这下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上朝上班都是没出家门就拼命戒备戒备再戒备,路上更是胆战心惊小心再小心,完全是处在惊弓之鸟状态,往日热衷的浮华欢歌交友饮宴积极奔走私下结党营私串联青楼娱乐消遣文人聚会吟诗作词展示才华相互吹捧提高知名度等等活动就更不敢弄了。

在家老实待着还难保不被突然从那个高处伸出来的神臂弩射死,哪敢出门到更危险的外面得瑟快活。

皇帝赵佶这次也真切感受到生命危机,吓得不轻。

皇宫大内就安全了?

谁知近万架神臂弩流去哪了。谁敢说神臂弩就不能潜弄入宫中被有心人藏了伺机刺王杀架?

吓得赵佶朝都不敢上,宫中哪也不敢乱走,

就缩在寝宫中紧急要陶大仙推算神臂弩去向以及他的福寿命数是不是有变。

好在陶大仙果然不是凡人,果然是至少有测天道预卜未知神能的半仙道人,慨然展神通以神算测无常测算出些端倪。

“陛下上仙不必忧虑。您在人间的这趟尊贵福寿还有几十年要享受呢。以贫道占卜测算的结果来看,大宋还有几波大难怕是会发生,但这没什么。多是凡人所为,与天道无干,不足为虑。大宋江山仍得保。陛下仍能稳坐至尊宝。“

”......嗯,若无......若无仙界大神通者蓄意强行干涉,陛下终能趁人生此世圆满修行,补上往日为上仙时所缺仙基,重登仙界会更强大更受众仙尊重和膜拜,自然也更有崇高仙位。就算不能圆满,也无非是损些仙基,仙位受到影响,但重归仙界逍遥长生是无疑的。至于神臂弩,测算显示不会危害大宋,似乎已不在宋境,至少是绝大多数不在。卦象上透露可怕的是在神臂弩上捣鬼的人。这个人会危及圣上的江山和人间福寿,而且就在京城,似乎就在陛下身边,和陛下很亲近。”

赵佶听了大仙的话,心安不少,但又更惊惧会害到他的那个人。

坏人就在身边呐,还特么亲近熟悉,肯定方便下手,谁特么不害怕。

赵佶这时就瞅着身边得力的宫女太监甚至后妃一一审视,瞅谁都不象好人,瞅谁都象是那个威胁到他的大坏人。

他想把身边惯用的人手全调换开,在大仙未测明真相前,哪也不去,就和武艺不低又有神通的大仙待一起。

陶大仙感皇帝的信任和厚恩,更希望皇帝得道重归仙界后能念在人间的交情提拔他一把,让他这样的有修为却不足真成仙了道只能困顿凡间最终化为朽泥的人也能升仙去享受仙界无限美好的永恒仙福,为此又耗费心血,甚至不惜冒着触动天道禁忌遭到反噬,大损修为危及生命的凶险反复再算,终于又有了新成果,吐血憔悴疲惫却镇定抹去嘴角鲜血欢喜笑着安慰赵佶不必紧张,危害之人不是宫女太监后妃和禁卫军什么的,那人根本就不在皇宫大内中,但似乎是皇族中人。

赵佶惊疑不定,急思皇族中谁最可能害他。

可疑对象不少,

王族中人尤其是亲近皇族中人都不可靠。连儿子也是不可信的,更可能是阴私窃宝座的逆贼。怀疑他遭难死了会最得利的太子,但只想想太子那窝囊废样不可能有本事弄出近万架神弩失窃的大事,太子根本就没有那样的人手和关系网,混吃富贵的蠢才而已,赵佶就无法判定什么了,就按大仙指引立即严查神弩流失案。

神臂弩案件终于暴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