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198节都有理

攻约梁山 第198节都有理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每个人干什么不干什么都有自己的理由,或者是有不得不那样的理由,简称都有理。

小人物屈从于社会,干坏事总是以‘我不得不(只能)那样干’或‘别人都是这样’来自我安慰,很多时候遇上了事就或冲动或盲从很自然的干了,事先并没有或并不用得先说服自我才能行动,过后再害怕再后悔或在需要时进行自我辩解。

而大人物见识高,至少是眼界广,都有自己的一套成熟信念,做事思虑权衡在前,干的时候干什么都有一股子理所当然就该这样的心态气势。只要能达到目的,世俗通常的是非曲直标准并不重要,可以无视,可以鄙视。

比如田师中等梁山周围的州府行政长官。

他们官大社会地位高,是大人物心态,自觉凌驾于众生之上,权力在握,自然要操控社会摆弄众生,并超脱了卑贱小人物要老实遵守的律法和社会规则束缚,我就是法,我说了算,我说的就是规则,有更多自由,理直气壮为所欲为。

害个同类甚至更高阶层的官,他们也能问心无愧的不当个事,为了巨大的财富利益官场前途,谋害梁山就更心安理得了。

而他们部下的乌烂军官和卑微丘八普通将士的信念更简直直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大宋重文抑武到变态程度的国策和世情,以及士大夫败类屡屡暴发展示出来的无耻凶残简直没人性,并不遵循儒教品德教条要求,只是拿其当迷惑人的华丽外衣,冠冕堂皇指责与要求别人的丑恶却傲慢自大之极的本质,让缺乏文化素养与辩证思路的军人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直观感觉大头巾比我更坏更无耻害死的人更多,时间越久就越发形成‘我做对了’的坚定信念。

在这种‘只为我’心态下,又有顶头士大夫长官的恶劣影响与命令,烂军自然什么罪恶都敢干,肆无忌惮。

这次要调到河北西路面对辽寇或调到山东东路面对二龙山之类的悍匪,这些文武自然都不愿意去,但不得不去。

当官当兵享受国家钱粮,本就是要为国效劳打仗的嘛,也没什么好说的。

但,具体怎么效劳,怎么打仗,那个另有说法门道。

象田师中等文武昔日镇守边关糊弄朝廷习惯了,早有经验和应对办法,如今换作守青州也没什么为难的,到时自有办法应付贼寇和朝廷两方。

调任的军政人员心里都大致觉得只要仍能当官老爷兵大爷接着白吃钱粮,调防也就不算什么。

去就去呗。

但,他们也清楚此去之地的凶险,

辽寇,悍匪,都不是好惹的,总要打仗,总是处在危险中。又对手下的军队毫无信心,无论是河北西路的新编边军,还是从沧北赶下来的这些原边军都靠不住。至于那些没见过血的内地大爷兵打仗更不顶用。

所以,处于对家人的安全考虑,或者说是在一旦城破了,自己没家人拖累,孤身一人也方便及时转进的刚性心理需求下,这些州府的文武主要官员和官虽小却捞钱发家有道家大业大的文武,都做了同一选择:把家转到最安全最舒服的京城去。

这也是朝廷对主要官员的要求和钳制方式。

客观上,如今东京有很多闲置无人用的房产,好房产也便宜,正好抓住这个最廉价的时机在京城富贵繁华地安家落户,同时向朝廷交人质表忠心,其实是为更方便及时地掌握朝廷动态和钻营行贿攀门路保障官位前途,必要时更能脱罪保命。

其他官吏不是不想这么干,

只是没那能力,又不敢把家人随着自己搬去边关或山东东路,只好选择家继续留置在当地。

调任和调防命令催得急,传旨与监军太监等人员就在跟前阴森森盯着,田师中等不敢怠慢,赶紧收拾好家当,打发家人在精干护卫的保护下偷偷去东京安家。

各州府军政人员自属本城派系或至少熟悉,知根知底,家眷自然各作一伙,空前团结起来汇聚力量一起走,加强自保力量。

为了让家眷与搜刮积累的巨额财产能顺利到达安全的东京,这时候真是各显神通。

有的弄到船秘密走运河水路。

有的化装运货的寻常商家,仗着有马有刀枪弓箭,各家汇聚起来的护卫人手众多又精通厮杀,南下到京城的路上也没有出名的山贼悍匪什么的拦路虎,比较安全,自信能混淆耳目秘密顺利达到目的地……

从梁山到东京这一路上比较安全,说起来还得感谢梁山这些年为保障商路畅通而不断清扫打击沿途诸恶形成的太平局面。

调任的文武们在大恨梁山的同时,又嘲弄梁山总是在无意中给他们提供利益和安全保障,议论起来不免有些洋洋得意。

可结果却是,无论他们的家眷怎么伪装怎么秘密走怎么有强大护卫,都是在远离梁山的什么地方,护卫全部被杀,钱财武器马匹等被洗劫一空,一些家人奴婢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死掉的则化为骨灰散入天地,残骸入地,不知所在。各部搬家团全部神秘失踪。

旱地忽律朱贵身为梁山间谍头子,主持这么多年情报工作,手下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经验有经验……又有东京一下旨,旨意常常还没走完程序出宫呢,就有皇宫内线已经泄露出来由东京情报网提前通报过来的巨大优势,要是连梁山周围的官府的动态都摸不准盯不住这些文武狗官家眷的去向,那岂不是白活了?

在常常事关生死的情报这么重要的工作上,废物又岂能得赵老二信赖重用至今。

梁山集团本身也是有骑兵,有陆战队,更有水军悍贼和更精干的杀手组织,盯上收拾掉那些家眷团有什么难的。

分兵诸路,于水上林间截击,甚至于方便秘密打劫的途中客栈,有海盗帝国医药化学专家搞出来的服下后很长时间才会发挥药效的迷药在手,连高俅率领的几万大军都能蒙倒,对付家眷团这种目标,自然无往不利,而且干得隐秘无声无息处理。

该死的和记仇怀恨能报复反击的男丁全杀光。

不该死的,没威胁的,弄回来。

如今,知州知府以及武将等的不该死家眷奴婢都在梁山劳动改造,默默以辛勤劳动换取自己和小孩子的生存,以后就和调任的文武亲人主人没关系了,认命或思想得改造,以后自然会有重新的丈夫什么的选择和新生活,只想报仇宁顽不灵的自然会遭到人生嗄然谢幕。

为了梁山内部团结安稳应对大宋的敌视,在无情的政治下,不老实,是敌人就得死,这没什么讲人性可放任宽恕的。

梁山不搞杀人全家已经是政治对立斗争中的人性与仁慈了。

若是按这时代的规矩,换作是朝廷处理,男丁无论大小会一体杀绝,女子会全部发卖为奴为伎,生不如死。

有这时代的观念奠底,有了对比,所以,这些家眷俘虏反而舒口气,能老实重新面对生活……

要怨,只怨夫君主人什么的享受了梁山带来的巨大好处却恩将仇报,还自觉有理,认为处心积虑祸害梁山是应该的有必要的,甚至是符合国家利益朝廷意图的正当之举,妄图让沧赵家族雪上加霜,是沧赵家族梁山部的首要仇敌。

那么,梁山反击回来自然也是有充分理由的,为了公平与生存,更有必要。更应该理直气壮进行报复。

欠债,人家梁山不是软杮子,有能力讨回来,自家自然是躲不过去,迟早要还的。

也没什么好说的。

田师中等人在打发走家眷后,在朝廷紧盯着催促甚至威逼下也立即起程了。

梁山做得迅速又绝秘,无人漏网能回报。这些文武还不知道家人和贪婪搜刮积累的财产全都已经和自己招呼都不打就神秘白白了,直到就任新地后左等右等不见东京来人汇报安家情况才惊骇察觉出事了。

但那时候,时过境迁,什么也追查不出来了,而且陷在危险任所中也无力做什么。

他们惊恐愤怒中不是没怀疑是梁山所为,

但没有证据,也不知什么时间在哪出事的,什么也说不清楚。时局又混乱不堪,以前的良民这时候也能暗暗化身强盗团伙作案,还有海盗或通海盗的可犯案,凶手的可能性众多。朝廷又不敢因除造反之外的事再弄出烦恼来惊扰起沧赵家族的不满甚至怒火。田师中等想追查报复或者硬赖梁山作案。朝廷也不会理睬这种红口白牙空咬。

梁山没有借机弄死调任的这些狗官,一是有军队随护不好弄,二是就让他们去险地担负职责压力承受惊恐煎熬吧。

此时还不能让宋国倒。

边关总要有比较有才的官员治理镇守。二龙山晁盖那的武装总要有心计高的官员和并不缺乏勇力的官军打磨。

死,未必是最可怕的。一刀了账,对罪恶者却常常是种痛快的解脱。

梁山至此已经收回了周围官府的多年欠账,一定程度上惩罚了罪孽,此时倒不必急于多求。

青州,皇帝的大舅哥慕容知府这几年承受山贼之祸的麻烦,也享受足了大州地方官的好处,钱财捞得可着实不少,要不然青州也不可能布有重兵却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当强盗汇聚起那么多股山贼,并且贼势越来越烈。

有个贵妃妹妹,有皇帝当靠山就是牛b。

辖区匪患那么严重,几可追田虎王庆那样的危害。治理无方,剿匪不利却也一直没受到朝廷真正的惩罚,官照当,有理由心安理得的继续作孽,但此次海盗造成的夏灾也让他尝到报应的苦头,虽然没丢命,却也还债偿还了部分罪孽。

霹雳火秦明和镇三山黄信清剿桃花山强盗惨败,投靠了二龙山转身也成了强盗头子。小李广花荣调走。清风寨随即失陷,也被二龙山屠杀洗劫一空。慕容知府惊怒不已,咬牙切齿要报复二龙山,正琢磨如何推卸责任并申请朝廷更多支持调兵发力呢。结果海盗疯狂抢掠沿海近海并迅速由南扫向北方的噩耗传来了。其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及屠杀贪官污吏之狠之多,简直比地龙翻身威势更大,比雷霆扫穴更可怕。

慕容知府当时就吓呆了,哪还有心思报复辖区山贼,就怕二龙山也是海盗的外部势力。

他第一次感觉到脖子上吃饭的家伙不那么安稳,怕是一个大意闪失就掉了。

正惊恐焦虑急思逃避对策间,部下的军队获悉了海盗侵略与大宋百姓疯狂叛逃海盗的消息也躁动起来。

慕容知府大惊失色。

他可是知晓正是官兵叛逃杀官开城才加强了海盗攻城掠地的速度,极大助长了海盗的嚣张气焰和威势。

那时,他手下还有一万五千多军队,

除了青州本部几千兵马,剩下的全是从山东各地抽调来临时助战的精兵悍将。

这些外地的将士心忧家乡的亲人在灾难中是叛逃了还是遭到屠杀洗劫,哪还有心思留在青州守城剿什么山贼。

这股兵力不可用了,也成了巨大隐患,随着形势发展越发迅速恶劣,极可能猛然也暴发成为乱军甚至叛军。谁知道军队中是不是也藏着海盗奸细或私通海盗的。总之不能留了,必须赶在海盗的威势扫来之前全遣送走。

所以,慕容彥德就说了,清州不需要归家心切的人镇守。你们外来的军队各归各家吧。

这个命令一下,外地军立即轰然撤走,等奔回家乡,随后就是轰然大量叛逃。

其实当地官府也不敢接收他们入城,放出话来:众将士去青州整训和剿匪辛苦了,立功回来了,放假允你们先回家看看。

也就是放任会投海盗的将士自由离开,免得入城呆着反成了助海盗破城的内患杀官洗劫全城。

但留守的军队到了也是杀了些州城中的官僚劣绅,抢劫了财物和武器库叛逃了太多。

青州这边同样是如此遭遇。本地几千兵马也轰然发生叛乱投敌。

不过,慕容知府却没死在叛乱中,逃过了此劫,却是他高度警惕二龙山强盗趁机来攻,以及城中兵里应外合造反,一直在提心吊胆防着这一手。又有忠心朝廷并得到他厚待拉拢的提辖崔猛出身边军,警惕性反应速度极高,武力高强,及时察觉军队不对头,虽然极仓促却还是带着家眷护着慕容知府抢先逃出城去了。

让慕容知府心痛欲绝的是积累的财富在快马紧急逃命时无力带走,全被叛逃者卷走了。

连心爱的小妾也没了。

他唯一欣慰的是,家眷一直留在京城享福没带在这边,也就没陷入灾难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