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七十二章 静与盛志析势明

左手边,是李密方面的捷报;右手边,是元宝藏赴兴洛途中,於顿丘附近遭遇贼害的消息。

魏征怔怔地坐在席上,半晌未有言语。

盛志数窥其容,只觉室内好似凝滞的空气,十分压抑,他端了杯茶汤,放到魏征案上,说道:“玄成,元公不幸遭遇贼害,令人震惊。我亦哀痛。但是玄成,可莫因哀伤,坏了身子啊。”

魏征慢慢地抬起头,说道:“敬武兄,你是实在人。”

“这话怎么说?”

魏征握住装茶汤的陶杯,杯身温热,触及手掌,很舒服,然他的神色却绝称不上“舒服”二字,他说道:“敬武兄,元公遇害,你觉得真是如消息中所言,是为贼所害么?”

“……玄成,此话何意?”

魏征说道:“顿丘现有李将军部的兵马驻扎,境内盗贼,或逃或投,又哪里还会有甚么盗贼?便是有,李将军派了一队部曲,护从元公南下,见到李将军的旗号,那盗贼还不也就逃之夭夭了?又怎敢会有胆子,再去杀元公?敬武兄,元公,十之八九不是死於盗贼。”

“你、你……,玄成,你难道怀疑,元公是被李将军杀的?”盛志大吃一惊,话音都变了。

魏征说道:“是不是李将军杀的,俺亦不知。”

“不会吧!玄成,李将军若欲杀元公,何须等到再送他走?元公献城当时,便可杀之啊!再且说了,这些天,李将军忙着安抚贵乡,分粮与民,招降诸县,他也不可能再派人去杀元公!”

魏征说道:“也许不是李将军派人杀的,但顿丘现可是有着李将军的部曲驻守。”

刘黑闼会遣人去杀元宝藏,这的确是出人意料的事,连李善道都没想到,况乎魏征?他和刘黑闼还没见过面,更猜不到是刘黑闼干的。却其人果然机敏,亦出看出了其中必有问题。

“没有李将军的令,顿丘的李将军部曲,会敢擅自杀之?”

魏征说道:“总之,元公一定不是为贼所害。”

“玄成,那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不用盛志明说,魏征也知其意。如果元宝藏真的是死在了李善道或者李善道部曲的手上,那盛志和魏征怎么办?作为元宝藏的故吏,他俩何去何从?底下该如何选择?

是装糊涂,装作没有猜到元宝藏的真正死因,依旧留在李善道帐下办事。

还是出於主臣之义,想办法为元宝藏报仇,抑或是不辞而走?

“敬武兄,俺且问你,你当初为何做了元公的门客?”

盛志答道:“玄成,俺与你一样,出身寒微,当初投身元公门下者,为的自是一展胸中抱负。”

“俺再问你,你觉着李将军其人何如?”

盛志想了想,说道:“李将军虽然年轻,出於瓦岗,闻其言辞,博学经史,观其举止,慨然有英雄之风,非贼之属也。”

“他对你我如何?”

盛志说道:“对你玄成,不用说的了,礼重得很,对俺,也颇是厚待。”

魏征端起陶杯,抿了点茶汤,握杯在手,目视盛志,缓道:“既如此,卿何须再问仆怎么办?”

“……你我只当元公真的是为贼所害?”

魏征放下了陶杯,取出了一页纸,给盛志观看,说道:“敬武,你看看。”

盛志看之,纸上四句七言,是李善道请魏征斧正的那一首诗,说道:“李将军此诗,你已让俺看过。”

“你再读读。”

盛志接过纸,读道:“‘十二猛士夜袭城,恍若九霄降天兵。无心魏武二乔叹,却思萧王铜马征。’玄成,李将军此诗,稍欠平仄,语近浅白。不能算是好诗,差可亦堪览也。”

魏征的文辞是一流的,元宝藏辟他为门客后,给了他掌书记一任,公文也好、个人的书信也好,一应都由魏征代笔,——如前所述,上与李密的那道降书,也是魏征写的。

李善道这首诗的文辞好不好,魏征自是清楚。

他说道:“敬武兄,不谈文辞,你只说,这首诗的意思怎样?”

“前两句,写的是夜袭顿丘这件事,‘十二猛士’,诚然豪壮,‘天兵’,李将军这是自比王师了。‘无心魏武’之句,……玄成,‘二乔叹’,指的应是魏武攻东吴,败於赤壁此事?‘萧王’也者,后汉光武是也。因灭铜马,得铜马贼数十万为用,光武势力遂成,乃有中兴汉室。”

魏征说道:“魏武定都在邺,光武成於河北。观李将军此诗之意,以取顿丘为引,继述魏武、光武,敬武兄,李将军今自黎阳北上,其意分明不仅是在我武阳一郡!又,魏武雄才大略,惜乎终未三分一统,李将军‘无心其叹’。敬武兄,李将军之志,由此约略可以知矣。”

盛志又将李善道此诗看了一看,说道:“玄成,李将军之志,纵如卿言,由此可知,然他如今,只魏公帐下一将军耳,兵不过万人,地不过数县,再有大志,复有何用?”

“人,欲成事,先立志。敬武兄,李将军缘何‘慨然有英雄之风’?正是因他心存大志啊。”

盛志挠了挠头,说道:“玄成,你究竟是何意?”

魏征给自己的话做了总结,——盛志是他同乡,两人关系很好,讲话不必遮遮掩掩,说道:“敬武兄,你说的也对。李将军目下,兵不过万人,地不过数县,只魏公帐下一将耳。将来,李将军能否成就事业,你我尚不能知。可是,敬武,李将军有他的大志,你我亦有你我的胸中抱负,为展抱负,至少眼前来说,李将军不失你我可从附的明主。……元公。”

“元公?”

魏征叹了口气,说道:“你我也只能真当他是为贼所害矣。”

数百年间,天下战乱不已,一个个的政权,兴亡接替,在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祸害之余,也造就出了一大批的现实主义者。徐世绩是一个,魏征亦一个。

元宝藏是故主不假,可元宝藏已经死了。

李善道尽管才相识不久,但一则,对魏征极其礼重,二则,观其行事,也是个像样子的,则在暂时没有别的更好的“明主”可投的情况下,——比如李密,李密当然是个更好的投奔对象,可元宝藏死了,与李密的线就断了,只凭魏征孤寒民家的出身,他靠什么自己再去投奔李密?那么,这个时候,暂时仍旧跟着李善道,一边给他办事,看看他究竟能不能成就事业,一边再观望时机,他若不能,时机到了,再投别主,对魏征而言,也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玄成啊!”

魏征不动声色地察盛志神情,说道:“怎么?敬武兄,莫不是故主情深,因以为吾言大谬?”

“玄成,你是知俺的,俺平生少服人,最服气的,就是你!”

魏征说道:“那兄之意?”

“听你的!只当元公是为贼所害!……玄成,要非你说,俺本就没怀疑元公是为贼所害啊!”

魏征说道:“今日你我这番对话,敬武兄,你知我知矣。”

“何用交代!出了这个门,刚才你我说的甚么,俺就忘了。”

魏征说道:“说到出门,你我是得出门了。”

“出门作甚?”

魏征又喝了口茶汤,润了润嗓子,小心地收好了李善道的诗,把李密方面的那道捷报拿在手里,离席站起,说道:“魏公新大胜段达,将军或会欲与你我议议此胜,你我去谒见将军吧。”

两人出了魏征住宅,乘车往去郡府。

魏征的住处,离郡府原本较远。

李善道进了贵乡县城后,专门给他换了个挨着郡府的宅子。

出行不远,即到了郡府。

两人下车,步入府中。

——李善道有令交代,只要是魏征来谒,不用通报,郡府任其进出。

说是不用通报,其实是不用拦他,该通报的,门吏自然还是要通报。

魏征、盛志到堂下时,李善道已得通报,亲自迎出在了堂外廊上。

“先生、敬武,你俩来了。来的正好!我正准备请你两人来。”李善道满脸笑容,说道。

魏征、盛志叉手行礼。

“先生,说多少次了,你我之间,不用虚礼。快请上来吧。”

魏征与盛志登上走廊。

李善道笑道:“先生可知,我准备请你俩来,是为何事?”

魏征捧着李密方面的那道捷报,恭敬地回答说道:“仆若猜之不错,将军当是为此捷报?”

“知我者,先生也!一点不错,就是因为这道捷报!先生,捷报看过了?”

这道捷报,是李善道令人送去给魏征的。

魏征说道:“已看过了。知将军可能会为此召仆与敬武相见,不敢怠慢,便赶来求谒将军了。”

“魏公英武,天纵之能,真是用兵的奇才!三万对七万,一战克胜,又是以少胜多。这一仗,大捷是也。看完这道捷报,我提气得很!先生、敬武,快请升堂。我有几事与你二人商议。”

李善道似待要转身侧手,请魏征、盛志登堂,却又止住,他摸了下短髭,色转低沉,说道,“对了,还有元公遭贼所害这个消息,先生、敬武,你俩也看到了吧?”

元宝藏被贼所害的消息,亦是李善道派人送去给的魏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