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七十章 喟叹自显爱民意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七十章 喟叹自显爱民意

作者:赵子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护城河畔,见到元宝藏。

郡丞,杨坚时称郡赞务,杨广因循秦汉之旧称,改其职名为郡丞。京兆、河南两郡的郡丞,因系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之所在,为从四品;余下诸郡之丞,依郡之上、中、下,自正五品到正六品不等。武阳郡统县十四,户二十余万,口百余万,系为上等郡,郡丞正五品。

五品以上的隋官,可着红袍。

元宝藏一身红色的官衣,戴冠束带,腰佩宝剑,悬挂印绶,群吏簇拥下,威严之态外露。

可不知怎的,看到他一身红袍,李善道想到了翟让。

已不是头次“触物思人”,每次看到穿着红袍的隋官隋吏,李善道总是会想到翟让。

翟让曾是东郡法曹的曹主,他为吏时,自没资格、也不敢穿红袍,落草后,日以红袍加身,却亦不知,是不是与他曾为东郡曹掾的经历有关?他内心中,是否一直有着对富贵的强烈渴求?尽管已然落草为寇,可这份渴求非但未有堙灭,反而愈发滋生?

唯渴求虽有,野心有限,他最大限度敢渴求的,或许也只是一个五品以上的隋官,——又或许,这就是他后来甘愿将瓦岗义军军主之位让给李密,甘心推举李密为主的最深层的缘故?

莫名而来的思绪,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在贵县县城巍峨的城墙前,在和风中,使李善道无有来由地产生了一点点的惆怅。卿本佳人,奈何奈何!李密刺杀翟让的时间,大约已是近了。

元宝藏的这身红袍,那鲜艳的红色,李善道觉得有些刺眼。

“元公,在下李善道,魏公帐下右武候将军,这厢有礼,见过元公。”

元宝藏赶忙还礼,说道:“仆武阳郡丞元宝藏,见过将军!”

“元公,对公我是知名已久,今日相见,本该欢叙,却有两事,在下不解,不得不请教於公。”

元宝藏赔笑说道:“将军有何不解,敢请尽管示询,仆但有所知,断不敢隐瞒。”

李善道昂首挺胸,指了下元宝藏穿的官袍,说道:“玄成先生言说,公已奉降书与魏公,则是公已非隋臣,敢问公,却缘何仍着隋之官袍?这是第一件事。”收回手指,按住刀柄,接着说道,“已非隋臣,既着隋之官袍,又自称隋之武阳郡丞,又是为何?这是第二件事。”

设想了好几个与李善道见到后的场景,唯一没设想到的,便是眼前这个,李善道一见面,脸上固带着笑,说话的语气也温和,然话里“没事找事”的含意,却整个贵乡城也压不住!

怎么刚见面,就来找茬?

元宝藏“突突”的心跳不止,汗水顺着鬓角流下,他说道:“这、这……”

“莫不是元公嘴上说着降,心里头还恋着逆隋,恋着元公的故主,江都城里的那个昏君?”

元宝藏咽了口唾沫,干着嗓子解释说道:“昏主倒行逆施,海内民怨沸腾,魏公名在谶纬,王者死,大凡明智之士,孰不能看出,隋亡已必,而应天命代之者,必魏公也!仆献降魏公,真心实意,绝无半点虚假!所以仍着隋官袍,称隋官职者,是仆大意,敢请将军勿罪!”

说着话,他展开手臂,便令从吏上来给他解衣。

李善道制止了他,摸着短髭,笑道:“公一郡之丞也,当众去衣,成何体统?我刚才,只是在与公开玩笑。不过,有句话,为公着想,我不得不多说一句,提醒一下公啊。”

“请将军示下。”

——武阳郡丞是正五品,李善道被李密拜任的右武候将军是从三品,“示下”,用的倒是恰当。

李善道说道:“你穿错了衣裳,说错了话,在我面前,没有甚么,然在魏公面前,你可千万不能再穿错衣裳,说错了话啊。”

元宝藏呆道:“在魏公面前?”

“至今未见魏公就此你献降此事下旨,也不知是不是你的降书,未有送到兴洛?此前,你为魏公守郡,离不得身,现下好了,有我代为你守郡,你不就可以放心地南往兴洛,觐见魏公,当面献降了?”李善道抚摸着短髭,笑着说道。

元宝藏扭脸去看魏征、盛志。

魏征、盛志面面相觑,明显他俩也没想到李善道会说出这番话来。

元宝藏试探问道:“将军的意思是?”

“我已为你备下辎车,擅伺候人的小婢、奴仆,也给你备下了。今天,你就可启程,南往兴洛。但是话说回来,我得先与你说好,这辎车、小婢、奴仆,我只是借给你的,待你觐见过魏公,这些东西、人,你可是还得还给我。”李善道举了下手。

早有焦彦郎等赶着一辆辎车,引着四五个奴婢,来到了近前。

焦彦郎在车厢外,放下了脚蹬,打开了车厢的门。

李善道往辎车一挥手,笑道:“元公,请登车吧。路上安全,你无须担忧,我另调部曲一队,护送你。”

“这……”

李善道恍然,说道:“是不是你在城里还有家眷?亦无须担忧,我暂代你照顾。”

元宝藏束手无措。

魏征只好出头,叉手行了个礼,说道:“将军,元公今日与将军仅是初见,尚无做南赴兴洛的准备。再说了,县城交接,也需要一段时日。赴兴洛觐见魏公之事,仆愚见似可再议。”

“我与元公是初见,可魏公到现在,却是连一眼都还没见着元公的啊!甚至,元公献郡的事,魏公还不一定知晓。为人臣,忠字当先。元公献郡此事,我丝毫不敢耽搁!越早,元公觐见魏公,奏禀魏公知此,当然是越好!至若县城交接,无须劳动元公,玄成先生,有你就行了!”

魏征还要再说。

哪里还等他再说,焦彦郎径到元宝藏身边,拽住他,便把他往车上拽拉。

盛志等从者,有的试图上前阻拦。

高延霸从李善道身后转出,提着铁鞭,双眼圆翻,舌绽春雷,嘿了一声。

没一个元宝藏的从者敢再动了。

元宝藏被焦彦郎生拉硬拽地推到了车上。

车门关闭,赶车的车夫鞭子一甩,甩了个漂亮的鞭花,拉车的两匹马迈开蹄子,往南去了。

那四五个奴婢、调来的一队兵士,紧紧跟上。

魏征、盛志等观之,呼吸间,车已去远,只留下滚滚烟尘。

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魏征、盛志等大眼瞪小眼,目瞪口呆。

“玄成先生,昨天听先生说过元公已向魏公奉上降书,我这心里头,就沉甸甸的,总在寻思这事。这是大事,一点不能耽误!现下好了,元公已南下赴兴洛,至多半个月,他就能觐见魏公,亲自向魏公献降了,我这心里,也算轻松下来了。……先生,咱们进城吧?”

常理来讲,元宝藏既然肯开城门,那李善道与他见后,不说宾主俱欢,最起码两人已是“同殿称臣”,那也应当是彼此客气,最大的可能会出现的麻烦,元宝藏也好、魏征也好,能想到的都只有一个,即是李善道部的军纪问题,会不会入城洗劫,却无论如何,也猜料不到,见面之后,李善道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二话不说,就打发了元宝藏去兴洛!

这是为什么?

是李善道想要独占武阳郡?不可能呀,他是李密的部将,他敢有这个胆子?

抑是李善道想要独占“攻下武阳郡”的军功?也不对呀,元宝藏被打发去了兴洛,见到李密后,李密自便会知,这武阳郡,是元宝藏本来就打算献给他的。

一个个可能的原因,在魏征脑海中浮现过,又被他一个个的排除。

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李善道来这一式,是为什么?

“先生,进城吧?”李善道又叫了魏征一次。

魏征从极大的吃惊中,总算是还过神来,“啊”了声,忙应道:“是,请将军进城。”

新官到任,有三把火,有下马威。

见面不过片刻,就把元宝藏强塞进车,送去兴洛,这绝对是个充足的下马威了。

随元宝藏出迎的郡吏、县吏们,大部分是临时才被元宝藏告知,他要开城门,迎李善道部进城的,本就惊吓,於下更是不安,遂就由魏征为主,一众吏员、元宝藏门客恭从李善道进城。

“先生。”李善道一边策马前行,一边与魏征说话。

魏征也骑在马上,应道:“将军。”

“我不是说,我写了一首诗,欲请先生斧正么?诗在此,先生请先拿住,有闲时为我指正。”

这个时候,还有心情谈诗!

魏征接住李善道递来的纸张,大略扫了眼,瞥见“十二猛士”云云,是首七言四句诗,诗怎样,暂没空细看,只觉字迹入眼,金钩银划,龙飞凤舞,叠好了,收入怀中,恭敬应了声诺。

过了护城河,洞开的南城门外,洒水净土,铺了红毯,两列吏卒相对而立。

朝着门楼上的“贵乡”两字看了一看,李善道喟然长叹。

“将军缘何叹息?”

李善道说道:“此王莽之故里,前燕之所置也。先生,王莽篡汉,前燕胡族,数百年间,白云苍狗,战火不断,诸代历朝,兴也勃焉,亡也忽焉,而兴亡,皆百姓苦也!隋室立才不及四十年,昏主悖逆,今复海内大乱,民不聊生,饿殍满道,念及民生之艰,不觉发此一喟!”

“……,闻将军克取黎阳仓后,开仓赈民,任饥者随意自取,将军爱民之仁德,鄙郡士民无不听闻,交口传颂。”

李善道说道:“先生,我率部入贵郡以来,自顿丘至贵乡,沿途所见,亦颇多饥馑。不知贵乡士民的情形怎样?我随军带来了一些粮食,先生若无异议,我明天就放粮赈民,何如?”

“元公执政,虽然清正,近年,鄙郡饱受盗贼、水害、饥荒之害,确然民颇有饥馑。将军若肯施粮与民,真鄙郡、贵乡百姓之幸也!仆代郡人、县人,先谢过将军厚恩。”

已然入了门洞。

光线暗下。

但旋即,就出了门洞,光线复归明亮,展眼前望,是宽阔笔直的郡治县城的大街!

贵乡,已经得了。

最大的阻碍元宝藏已被打发走,有魏征、有郡吏,武阳全郡应该也很快就能得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