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十九章 醋芹可见重贤情

此前魏征是随着元宝藏对李善道的叫法,直呼其名,现在却是换称为了“李将军”。

元宝藏没有注意到魏征在称呼上的这个变化。

听魏征详细说完赵君德报仇此事,和李善道提出的“三全其美”之策,元宝藏楞了好一会儿,下意识地摸着胡须,说道:“玄成,可是我已向魏公去了降书,我是要把郡献给魏公的啊!”

“明公,仆愚见,这并不影响。”

元宝藏说道:“玄成,怎么没有影响!我把郡直接献魏公,与打开城门,先放李善道进城,这能一样么?李善道进了城,那这贵乡、这武阳,我算是献给谁的?”

“明公此虑,不无道理,然以仆愚见,似稍多虑。”

元宝藏说道:“怎么说?”

“就算打开城门,放了李将军进城,李将军是魏公的部曲,且降书,明公已奉给魏公,这岂不是和献城与魏公,实则并无区别?强要说有区别的话,无非就是通过李将军,转了一道手。”

元宝藏说道:“玄成,就是这转了一道手,我才说,这城、这郡,我算是献给谁的?经李善道过手,转献魏公,焉可与我直接献与魏公相比!”

“明公,一则,眼下形势有变,李将军部曲已到城下,仆往谒李将军时,细看了他部曲的强弱,其部今在我城外的兵马,漫山遍野,不下四五千众,甲械鲜明,号令严肃,皆百战之老卒也,乃至还有铁马!绝非是郡中往常那些寻常的盗类可较!他若果真攻城,贵乡恐难能守。

“二则,明公,贵乡只是一县,并非全郡,纵是迎了李将军进城,实际上,也不影响明公献全郡与魏公的大局。窃以为,大可先把城门打开,迎李将军进城,稳住他,然后明公再遣吏急送降书至兴洛,把李将军已入贵乡,具禀魏公,及再重述明公愿以全郡奉献,不即可乎?”

元宝藏再三斟酌,问道:“玄成,你说李善道的部曲,皆百战老卒,非寻常盗类?”

“明公,此非仅仆一人所见,明公若有疑,可问敬武。”

元宝藏看了下盛志,见他连连点头,说道:“玄成,你的话,我当然相信,无甚存疑,只是……”

“明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将军虽没说,但他的耐心当不会太久,若是让他等到不耐烦时,一旦他决定用兵攻城,明公至期,悔之也晚。”

元宝藏问盛志等:“敬武,卿等都是何见?”

高延霸那长长的影子、坚实的铁鞭,在盛志眼前挥之不去,他颤声说道:“明公,李将军帐下虎狼成群,中有一士,七尺余高,雄壮异人,此古之贲育也!仆之愚见,玄成之议甚当。”

元宝藏了解魏征,相信他的判断,也了解盛志,知其壮勇,於今见魏征提出此议,又见盛志被李善道的部曲吓成这个样子,尽管犹有不舍,不太愿将郡治贵乡先献给李善道,可还是艰难地作出了决定,说道:“罢了!玄成,就听你的吧!”

“明公英明!明公,那仆何时再出城,将明公的决定告与李将军知晓?”

元宝藏说道:“不争这一日半夜,夜色已深,你明日再出城吧。”

……

第二天一早,魏征再度出城。

依旧是李善道闻讯,亲自出迎。

两下见面,魏征把元宝藏的决定,禀与了李善道。

李善道大喜,不见外地握住魏征的手,用力晃了晃,说道:“先生,贵乡得免战火,一县生民得以保全,悉先生之功也。”打望北边贵乡县城,问道,“城门何时开?”

“却有两事,敢问将军之意。”

李善道说道:“什么事?”

“城门开后,不知将军欲率多少兵马进城?此其一。元城刘将军部,将军是何计议?此其二。”

李善道笑道:“玄成,我知你意思,你不外乎就是担心,进城的兵马太多的话,或许会有扰民之事。你放心吧,只要元公将城内守卒调出,尽调在城外,我进城,只带两团部曲!刘将军处,我今天就可去书,将‘大水冲了龙王庙’这事,告诉他知,请他不必再攻元城。”

“……守卒尽数调出?”

李善道说道:“对呀。玄成,守卒不调出,我怎敢进城?我与先生一见如故,先生的为人,我信任,可元公我从未见过,素不相识,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先生,你说是不是?”

此话说的很直白,也很合理。

魏征无可辩驳,自作了下忖思,说道:“将军若是只携两团部曲进城,守卒调出此事,仆可禀与元公。”

“好!这点小事,就不劳先生来回再跑了。先生弱不经风,累坏了先生,我之罪也。”盛志仍跟着魏征出来了,李善道笑吟吟地与盛志说道,“调守卒出城此事,就劳足下回城一趟?”

盛志敢不应命?恭谨应诺。

李善道陪着魏征,回到帐中,一边喝茶闲聊,一边等盛志的消息。

一来一回,一个多时辰,快中午时,盛志回来了。

拜倒帐下,他禀报说道:“敬禀将军,元公同意了将军此请,下午就调守卒出城。”

李善道与赶来帐中的赵君德对视了眼。

不用李善道吩咐,赵君德离席而起,寻了个借口,辞出帐去。

说是元宝藏接受了李善道的要求,毕竟是几千的守卒出城,不是等闲小事,李善道、赵君德两部须得作些准备,以免元宝藏使诈,又或两边的将士发生误会,未免不美。

昨天从李善道处,听悉了魏征来谒是为何事,又知了李善道向元宝藏提出的“开城门”要求后,赵君德又惊又喜,万万没有想到,元宝藏已向李密送了降书,居然这贵乡县城,有可能不用打,就自落囊中,他着实是惊喜得不得了,但尘埃落地之前,少不了患得患失。

直到此刻,一颗心才定将下来。

高高兴兴地出到帐外,赵君德回头,穿过帐门,瞧了瞧魏征、盛志,又看了看李善道,发自肺腑地忍不住与随从的本部将校赞道:“只字片言,就叫元宝藏开了城门,二郎了得!”

昨晚没能和魏征等吃饭,今午,这顿饭是跑不掉的了。

李良代李善道传令下去。

未多时,一道道的菜肴奉上。

虽在军中,难有殊味,脍炙不缺,并有从田间地头,采摘的新鲜菜果,每个人的案前,大盘、小碟,琳琅满目。又有美酒,且也不提。唯一道小菜,入进魏征眼里,他便抬头来看李善道。

这道小菜,本色为青,经过发酵、腌制,色泽转黑黄,佐以五味,以酸咸为主,清香盈鼻,不待取食,只闻其味,已使人开胃,食指大动。却是一道当下普通的家常小菜,名叫醋芹。

“将军,这道菜?”

李善道笑道:“我军中本无此菜,昨天见过先生后,我专令人去周近乡里买来的。乡野得来之食,做工粗糙了点,不太精美,但我尝过了,味道还不错。先生请试一试?”

“将军怎知仆好食此物?”

李善道呵呵笑道:“先生,我昨天就与你说过了啊,我对先生闻名已久,慕之已久,先生好食此物,我岂会不知?”见魏征不相信的模样,不再说笑,道出了实话,说道,“方才所言,戏言耳。先生,顿丘县吏,颇有降者,有一二人现从军中,实是昨晚见过先生后,我召了他俩来,问他俩可认识先生否?他俩与先生见过,还一起用过饭,因知先生喜食此物。”

魏征是元宝藏最得用的门客,整个武阳郡的郡吏、各县的大吏,大多他都见过,一起吃过饭的也不少。他虽是门客,依仗元宝藏之尊,於郡中颇有权势,他的喜好,别人当然就会记住。

问清楚了李善道怎会知自己嗜食醋芹,这尽管只是一道小菜,李善道的上心却可从中看出。

魏征提著在手,心内微澜起伏,饶以胸有城府,小小的感动亦不油浮生。

李善道昨天说的那些话,“闻名已久”、“金风玉露”,等等,看来不是客套虚辞!

唯是自己,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名声在外了?

感动杂以疑惑,在李善道的殷勤劝菜下,不知不觉,魏征这顿饭,吃了往日一倍多的量!

吃完了饭,李善道将昨晚买来的剩下的醋芹,装了一大坛子,送与魏征。

撤下餐具,换上茶汤。

不提当前军事,叙及天下大势,李善道与魏征谈谈说说,越说越是入港。

说到兴头,李善道从案上取了一张纸,说道:“先生,数日前,打下顿丘后,我起兴写了一首诗。我是个老粗,没有诗才,与我主魏公比起来,给魏公拍马都不配。说是诗,左右胡诌了几句而已。先生如是不嫌我粗愚,敢请先生一读,为我润色斧正?”

魏征应道:“将军之作,必定大作,仆敢拜读。”

正要将诗给魏征看,帐门外,赵君德快步进来。

“四郎?”

赵君德喜笑颜开,说道:“二郎,守卒出城了!元狗……,元公也出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