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朝中有人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朝中有人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宫,重华殿。

“什么?”

听到朱仪将刚刚朝会上发生的状况说完之后,朱祁镇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之极,右手捏着旁边的软榻,显然情绪十分激动。

要知道,之前他让朱仪去联络各家勋贵,在开海一事上出力,目的就是,在促成此事之后,能够大大的分一杯羹,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能够参与到开海当中来,将自己的商队,混入到各家勋贵的商队当中,迷惑皇帝,借此摆脱皇帝的监视。

可结果前面的一切都铺垫好了,到了最后,却被皇帝给截胡了!

勋贵筹集的银两,皇帝收了,但又没全收,而是分出一半来,交给皇店运营,如此一来,便算是截断了勋贵想要伸进海贸的手,而且顺便,还拆掉了勋贵们的联盟。

对于如今的大多数勋贵来说,事实上他们插手海贸,为的就是利益而已,朱仪也正是用的这个理由,才说服的他们。

所以,相对于自己组织商队出海,自负盈亏,把这笔钱交给皇店来打理,自己什么都不用动,每年坐着分钱,显然是更好的选择,他们自然不会反对,反而会对皇帝感恩戴德,不会有丝毫的不满。

可问题就在于,没有了这帮人的掩护,朱祁镇如果单独让成国公府和英国公府出海,那么,立刻就会被人给识破,躲避监视,想都别想。

退一步说,就算是他不怕监视,单凭两大公府的力量,想要插手海贸,也是十分困难的事。

别忘了,这次开放海贸,并不是全面开放,名义上来说,朝廷的禁海政策仍在执行。

只不过,以皇店为代表的一批官方贸易,被有限度的允许开放,就算是最终仍然会落到民间,可这些民间商人,也必须要披上一层皇店的皮。

这就意味着,所有参与海贸的商人,都要经过皇店这一道关口,拿不到皇店的授权私自下海,依旧属于走私。

不得不说,皇帝的这一招,真的是又准有狠!

朱祁镇越想越气,看着乾清宫的方向,差点就要破口大骂。

眼瞧着太上皇的情绪如此不稳定,底下的朱仪心中暗笑,面上却连忙劝道。

“陛下不必动怒,海贸一事,非一日可成,所以,未必没有转机!”

闻听此言,朱祁镇勉强压下怒意,目光落在朱仪的身上,问道。

“什么转机?”

于是,朱仪略一沉吟,道。

“陛下,再过几个月,宋公公就要回京了,从他那里,或许可以有机会。”

“宋文毅?”

朱祁镇皱了皱眉,倒是想起了这么一号人。

此前,成敬被调出京师,宋文毅被调回,所有人都觉得,他是要接替成敬待在司礼监的,那个时候,他还曾经试图拉拢过宋文毅,只可惜,他给的东西宋文毅收了,但是,后续却没有什么下文了。

再后来,宋文毅被派去负责皇庄,朱祁镇也就没怎么再关注他,此刻朱仪提起这个人,难不成……

“不错,正是此人!”

朱仪点了点头,开口道。

“陛下,皇庄皇店虽然职分不同,但是,毕竟都份属皇家产业,如今皇庄在各地都已经铺开,宋文毅的差事也差不多办结了,后续应该大多数时间,都会待在京城里头。”

“而且,据臣所知,这宋文毅贪好财货,自己手底下如今就有不少产业,如今既然要开海,想必他肯定忍不住要掺和一脚,如果他愿意帮忙,或许能够绕过皇店,也未可知……”

这番话,倒是让朱祁镇的眼前一亮。

的确,宋文毅的性格,就是喜欢金银财宝,他这两年都在各地忙着皇庄的事,积累下来的人脉肯定不少。

海贸再怎么说,也是披着皇店的皮在运行,这也就意味着,宦官肯定要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既然如此,那么,作为管理皇庄的大太监,宋文毅如果想要拿到几个可以进行贸易的名额,应该不会特别困难。

不过……

一念至此,朱祁镇忽然有些担心,道。

“皇帝执意要开海,说明此事一定颇有好处,既然如此,那么,宋文毅或许更想自己参与其中,这些名额,他会肯让出来吗?”

对于这一点,朱仪也有些犹豫,没敢打包票,而是道。

“陛下,臣只是觉得可以试试,毕竟,海贸的收益,大头肯定是皇店的,宋文毅掺和进去,未必就能有多少好处,用几个商贾的名额,来换取两大公府和陛下您的善意,也算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宋文毅是个聪明人,他应该会知道怎么做的。”

“好,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务必办好!”

听到朱仪这说,朱祁镇也放心不少,点了点头,又有些感慨,道。

“朱仪,朕能有你这样的忠臣,实乃是幸事也,日后太子若能顺利登基继位,朕和太子,必定会愈发倚重成国公府!”

“多谢陛下,不过,这都是臣分内之事,岂敢邀功?”

朱仪跪倒在地,态度恳切。

与此同时,他把头垂的低低的,以免太上皇看到,他嘴角隐隐泛起的那一丝冷笑……

春天悄然过去,天气也渐渐炎热起来,原本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知何时,变成了连绵不断的大雨,落在檐下阶上,砸出细细密密的响声。

乾清宫中,天子坐在御座上,底下是内阁的张敏,俞士悦,加上吏部,户部的两位尚书大人,而除了这几位老熟人之外,还有两个年轻的面孔,正是即将赶赴福建上任的余子俊和王越。

沈尚书站在殿中,看着面色坚毅跟在俞士悦旁边的王越,真的是要多无语有多无语。

要知道,这个王越,原本是跟在于谦身边,已经到了福建的,按理来说,吏部的调令下去,他直接赴任就是了。

结果,不知道于谦脑子抽的哪根筋,非要让王越专门回京一趟,到皇帝面前陛辞,这种纯纯的瞎折腾,天子竟然还准了,真的是……哼!

感受到旁边来自沈翼恶狠狠的目光,俞士悦只当什么也没发生。

让王越回京,是他的主意。

距离商议开海的朝会,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的时间了,虽然说开海已经通过了朝议,但是,此事牵扯的实在太大,各个衙门之间该如何协调,官员,驻军该如何调整,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细细的讨论,户部最初给出的,就是一个大略的方向。

但是,如今既然已经被提上了日程,那么,这些问题自然要一一解决,这段日子以来,朝堂上依旧因为各种问题而争论不休,直到现在,才勉强拿出一个各方都基本满意的章程出来。

与此同时,吏部的京察也在顺利推进当中,直到现在,已经有十一位不同品级的官员,在考评结束之后,被调往了福建,后续还会继续增派。

原本,余子俊和王越的调令,也是早就下了的,但是,在讨论什么时候让余子俊启程的时候,天子却授意王文,让余子俊先留一留,待开海的章程出来之后再出发上任。

当时,天子和王文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俞士悦就在旁边,以他的老道,自然立刻就明白了,天子到底用意何在。

不夸张的说,余子俊和王越两个人,是这次开海的先锋官,他们二人资历虽浅,但能力颇佳,而且,背后各站着一个朝中重臣撑腰,年轻有冲劲儿,有后台不怕各方势力掣肘,正是冲锋陷阵的好人选,就算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做过了头,也有转圜的余地。

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看出,天子为什么不急着让余子俊上任了。

开海的提议,是天子费了很大的精力,才终于通过朝议的,因此,势必要处处过问。

福建和京城相隔千里,既然余子俊是过去办事的,那么,怎么办,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什么禁忌的地方,天子自然要好好的耳提面命一番。

而这些,在户部具体的章程出来之前,有很多是说不清楚的,所以,天子才让余子俊在京中留一留。

这也是俞士悦在听闻此事之后,立刻写信让王越赶紧回京的缘由所在,虽然说,这些事情,通过传谕的官员或者是密旨也能传达,但是,总归是比不上天子亲自嘱咐来的准确细致。

朝堂之上,有些时候,机会是需要争取的,就像现在,天子是不会主动想着,把王越召回京师的,毕竟,到时候传信过去嘱咐,也是一样的,但是,俞士悦既然提了,那么,天子自然也没有不准的道理。

至于某户部尚书的不满,俞士悦表示……这老家伙,也太小心眼了!

各方站定之后,朱祁钰的目光,理所当然的,就落在了余子俊和王越两个年轻人身上,略停了停,朱祁钰开口道。

“今日召诸卿前来,有两件事,一是余子俊和王越二人,不日即将赶赴福建上任,临行之前,有些事情,需要交代一下,二是关于海贸之事,还有几处细节,需要再论一论。”

“余子俊,王越?”

随着天子出声呼唤,二人这才分别从俞士悦和沈翼的身后站了出来,来到殿中,拱手道。

“臣在。”

应该说,二人虽然入仕已经有四五年了,但是,这么近距离的御前奏对,还是头一回,自然是紧张不已,语调都有些不稳。

见此状况,朱祁钰笑了笑,道。

“咱们君臣私下议事,不必拘谨,你二人这次到福建去,是肩负着朝廷打开海贸的期望的,所以临行之前,朕有几句话,想问问你们,照你们的想法来答便是了。”

“臣遵旨……”

二人异口同声的开口回答,但是很显然,紧张感不仅没有半点消失,反而更加紧绷起来。

于是,朱祁钰也不再多言,直接开口问道。

“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朕为何,一定要开展海贸呢?”

啊这……

虽然来之前,都已经分别被各家后台紧急培训过,但是,上来就是这么尖锐的问题,还是让二人额头有些冒汗。

不过,他们能够得到各部尚书的赏识,自然也不是庸碌之辈,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王越率先道。

“回陛下,臣以为,陛下此举,乃是为了沿海百姓的生计安稳!”

这句话说出来,在场的几个大臣,看着王越的目光都多了几分赞许,倒不是他这句话说的有多好,而是,在这种高压之下,越往后说,其实就越代表着不会出错,王越先于余子俊开口,实际上就是给了余子俊更多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至少这份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感受到各个方向投来的目光,王越仍然有些紧张,却还是继续道。

“臣受陛下之命,随于少保前往沿海剿平倭寇,在此过程当中,更见百姓受倭寇劫掠之苦,沿海一带,可耕种的田地很少,百姓靠海吃海,多以打渔为生,然各地倭寇肆虐,官府无能,士绅勾结倭寇,肆虐一方,百姓苦不堪言。”

“幸有陛下心怀百姓,命大军以扫倭寇,平地方,整饬福建官场,涤荡妖氛,令百姓重归安乐,然倭寇虽清,士绅虽去,可沿海一带,依旧贫瘠不堪,若此种状况不能解决,则百姓依旧穷困,此非陛下所愿也,故而,唯有开放海贸,许百姓以经商之利,方可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

这番话说完,底下一众大臣看向王越的目光,更是越发的满意了,看得出来,此番他随于谦剿平倭寇的过程当中,也有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一点在朝堂上十分关键。

入了官场,就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事事都随波逐流,否则,终其一生,都只能沉沦下僚罢了,只有树立自己的政治理念,并且能够坚持,且勇于坚持,才有机会,在朝堂上真正拥有一席之地。

这一点,如今王越体现的还不明显,但是已经可窥一斑,不得不说,是未来可期啊!

再抬眼看天子,见天子微微颔首,但却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目光移到了余子俊的身上,于是,众人也随之看向了一旁的余子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