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七十二章 义推任恤

刘家大宅门 第七十二章 义推任恤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7: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镛和阿荣出门已经几天,毫无音讯,洪英时常站在门外向远处看。

丫鬟紫薇打趣道:太太,老爷出去几天,看把您急得。

洪英道:你这丫头,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么大的热天,在外奔波,如果有个中暑什么的,岂不让人担心?到你自己以后嫁了人,男人在外,那种牵肠挂肚的感觉,你才知道。

紫薇被洪英说得面红耳赤。道:我一直跟着太太,没有男人,所以不会有感觉。嘻嘻。

洪英笑着道:那好啊,你这个死丫头,我这就去给你找个男人,把你给嫁了,看你还有没有感觉。

紫薇红着脸道:不和您说了,我要做事去了。

傍晚,紫薇进屋通报,道:太太,您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老爷他们回来了。

洪英说了一句,“你这个死丫头”,头也没有回,就到厅堂上。洪英死死盯着刘镛。

刘镛调侃地道:干吗死死的看人,怎么,不认识?

洪英道:我看你脸色那么难看,是不是哪儿不舒服?我看你人也瘦了很多。

刘镛两手一摊,笑道:你看,不是好好的吗,身上又没有少东西。

......

南方的冬天,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寒冷,但一到三九严寒,还是冰天雪地。狂风呼啸,大树在狂风中摇晃,一条条树枝就像一条条狂舞的皮鞭在空中抽打着。

1876年,这一年的冬天,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特别寒冷,檐口都挂满了冰凌柱,连浩大的太湖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门前小河的河面上的冰厚的小孩们可以在上面自由玩耍。

书房里,炭火盆把屋子烤的暖暖。刘镛正坐着椅子上在看账本。这是刘铤进来,道:哥有您一封信函。

刘镛道:哦,何方来函?

刘铤道:信封上是河南郑州。

刘镛好奇地道:河南我没有友,怎会有来函?

刘铤把信呈与刘镛。

刘镛用小剪刀把信封打开,只见信笺上写着:

刘镛阁下谨启:

冒昧至函。只因近期天公作难,我区遭寒潮来袭,百年未遇。不少黎民百姓,饥寒交迫,难于抵寒。冻饿亡者有之,为官实感痛心。故致函阁下,以求衣物。劳阁下费神相助,盼慨允。

李鸿章

同治十二年腊月初八

刘镛看完信,心情无比复杂。堂堂李鸿章是时任直隶总督,亲自给自己写信,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信赖,也是他实在无奈之计。同时,给自己的面子也打的不得了。

于是,刘镛提笔回复:

李大人大鉴:

惠书敬悉。

大人日理万机,忧国忧民,有你为官,乃百姓之荣幸。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乃吾民族之大义,责无旁贷。效劳之处,理当尽力而为。先呈大洋十万,请笑纳,以解燃眉之急。衣物之类,日后即办。

敬禀者归安县南浔刘镛

同治十二年腊月初十

刘镛写完信,立马差刘铤带了信函、银票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奔赴河南。

刘镛又找来王宝和和宋洪生。刘镛对他们道:你两当务之急,分头前往盛泽、震泽等地,各购置棉被、棉袄二万套,越快越好,假若厂家一时拿不出那么多货,烦请他们加班加点,那是救人之大事,适当增加一些费用也无妨。

刘镛又到了丝行会所,召开紧急会议,他对与会者道:各位相亲,现今河南遭遇百年未遇的寒潮,冻饿亡者有之。总督李大人亲自给鄙人写信,向南浔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乃我民族之大义。吾南浔尚有家庭5000多户,家庭尚有多年未穿的旧衣服,放在箱子里没有用,还占了地方,不如捐献出来,一家一件那就是5000多件。劳驾各位,回去以后,这一两天,翻箱倒柜找找看,并转告左邻右舍,以解决河南民众的危难之急。我刘镛替河南民众谢谢各位了。刘镛向大家双手作揖。

会议期间,有的人就在私下议论:说真的,旧衣服哪家没有,现在年轻人赶时髦,谁还穿旧的?扔了舍不得,不扔也没处放。

会所成了临时仓库,洪英也日夜前来帮忙。

洪英心比较细,他要人把男人穿的、女人穿的、小孩穿的分别打包。她道:分别打包,到时也好容易派送。免得到时乱七八糟。

短短一天多时间,各种衣物就收了大大小小的几百包,上万件。加上二万套刘镛自己花钱购置的棉被、棉袄。于是连夜找来漕运谷老板。

刘镛对谷老板道:谷老板,你我已经多次交道,这次非同一般,那是救人之急。一路走运河,你的船到达郑州可要多时?

谷老板道:到郑州全程运河,如顺风顺水两天两夜准能到达。刘老板如此心急,不知这次运送何物?

刘镛道:这次乃是救灾之物。河南遭遇百年未遇之寒潮,有不少平民饥寒交迫,难于抵寒,冻饿亡者有之。乃吾心急如焚。鄙人准备了一些御寒之物,如和谷老板价格谈妥,连夜装船启程送往河南。

谷老板一听,道:刘老板为的是救灾,那我谷某人也非无义之辈,救灾也义不容辞。这样,这次船费全免了。反正,船这几天也空着,就几个劳力,也算我出的微薄之力。

刘镛起立双手作揖。道:谷老板大义凛然,可歌可泣。我刘某在这里替河南民众谢了。

......

冬天的夜晚,天黑得较早,寒风凛凛,冰天雪地。人们早已经闭门就寝。

而南浔镇是另一番景象。船码头,成群结队的人,有的提着灯笼,有的肩扛肩挑,大家忙着装船。

洪英向刘镛提议道:老爷,男装、女装、童装已经分开打包,装船也如此。到时卸货派送更为方便。

刘镛笑着道:还是太太想得周到。

刘镛在船码头指挥,不多时,一个浩大的船队已经全部装满。浩浩荡荡沿着大运河一路向北进发。

......

郑州总督府。李鸿章不时地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这时,有人进来。道:禀报大人,街头又发现三名冻死的平民。

李鸿章泪流满面,无奈地道:差人好好给埋了,决不能随意抛尸郊外。

不多时,又有人进来。道:禀报大人,浙江归安南浔刘镛差人前来叩见大人。

李鸿章开始一愣,接着道:快!快!请来人进来。

刘铤一天一夜,星夜兼程,已是精疲力尽。见李鸿章就双膝跪地。道:平民刘铤受族兄刘镛之托,前来叩见大人。顺带手书一封,银票10万两。

李鸿章一听大喜。接过信函、银票。亲自上前搀扶起刘铤。道:快快起来。刘镛阁下还有何话慢慢道来。

李鸿章先打开书信,看后,脸上慢慢露出笑容。

刘铤道:棉被、棉袄,鄙人启程之时,已在筹集,几日就到。还请大人宽心。

李鸿章左手背着,右手捋了一胡须。笑道:有如此善民,我大清江山哪有不稳之理。又唤:来人!

进来两名差役。

李鸿章对差役道:来客千里迢迢,马不停蹄,路途辛苦,带下好好侍侯,不可怠慢。待其休整以后再走。

......

次日,有人来报,运送棉被、棉袄的船队已到。

李鸿章道:快快备车,为官要亲自去码头迎接。

李鸿章坐在马车上,向黄河边驶去。

李鸿章站在码头上,看着滔滔的江水,望着一船船满满的棉被、棉袄感叹地道:乃我河南民众有救了。功德无量啊。

不久,李鸿章亲笔给刘镛写了一块匾额差人送去,上面写着‘义推任恤’四个大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