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七十三章 刘镛嫁女

刘家大宅门 第七十三章 刘镛嫁女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7: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年的春天,来的特别早,早春二月已经春意融融,河岸边的柳树早早发了芽,垂下万千绿丝绦。

刘府花园的假山旁,迎春花已经遍地尽是,两颗紫玉兰,满树花卉,梅花、李花和桃花含苞待放,洪英的心情也和这些花儿一样灿烂。

三月初一,冬梅出嫁的好日子。

这几天江南水乡小镇的刘家,更是忙忙碌碌。刘镛的长女要出嫁了,婆家蒋家也是地方上有脸面的人家,故婚事特别隆重。

有人在杀猪,有人在搬凳子桌子,厅堂上四盏宫灯高高悬挂着,宫灯里面的蜡烛火花在微风中跳跃,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最忙的还得数洪英,冬梅不是她亲生,但毕竟是她一手带大,如今女儿出嫁了,家里少了个说话人,喜悦中难免带有一点伤感,想想有时还会偷偷落泪。尽管她是后妈,嫁女儿也是她的体面。她一会儿忙着用红丝线缝被子,一会儿请来邻居大娘大婶帮助做糕、粽、团、园,象征着高中团圆的意境。姑娘们忙着在门窗上贴上大红喜字,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南浔这边嫁女儿的风俗,前一天晚上宾客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主家晚餐开始摆宴席,称之为落桌夜饭。

宋洪生成了当之无愧的舅舅,外甥女要出嫁,舅舅为大。宋洪生特地定制了一担上头糕,上头糕最上面放了糕、粽、团、园,象征着高中团圆的意境。上午一早,刘镛就差人去宋家接糕。糕接回来放在了大厅的中央,中间一个大红的喜字,无不显示着隆重、热烈的气氛。

南浔差不多场面上的人都前来贺喜送礼,邱仙槎也带着夫人和女儿妍妍来了。

刘镛见邱仙槎带着家眷女儿进来,双手作揖道:有劳老弟大驾光临。

邱仙槎也笑着道:侄女大喜,做叔的哪有不来贺喜之理。

刘镛又指着妍妍道:这是令爱妍妍吧,多时不见,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哎,日后若老弟舍得,还是给我家做媳妇吧。

邱仙槎哈哈笑着道:贵公子长得英俊,人也聪明,才貌双全,加上你现在的家底,那我是高攀了。

刘镛道:哎,你老弟这是什么话,我们俩从小光屁股一块长大,见了就吵,不见又想,又是患难之交,两张芦席铺在地上一样平,有什么高攀低攀的,你可说话要算数哦。

邱仙槎笑道:我阿亮说话哪里有不算数的?

邱仙槎夫人徐氏也笑着道:那倒都是知根知底。

三个人说得哈哈大笑,倒把妍妍说得面红耳赤,拉着母亲的胳膊,低着头。

洪英看见此状,过来道:哎呀,你这个人啊,让他们站着和你说话,还不快点让他们屋里坐。

几个人同时进了屋。

次日正日,中午在娘家宴请,称嫁妆饭,夫家花轿要到午后才来迎亲。

冬梅由妆化妈妈开了脸,梳妆打扮,手上戴着洪英给的一只嵌宝戒子和这次特地购的翡翠手镯;大红镶边外套,绣花红裙,里面的绿夹袄,都是洪英亲生缝制。头上戴着凤冠,这是水乡人最大的风俗。

冬梅忐忑不安地坐在闺房里,秋梅在一旁陪着姐姐,姐妹一场,从此以后就都要离开刘家各奔东西了,难免依依不舍。

中午过后,门外鞭炮齐鸣,迎亲的队伍已经来到,刘镛吩咐家人连放八响火铳,表示迎接。

冬梅拜别奶奶,又拜了母亲的牌位,然后只穿着袜子由刘镛抱出闺房,坐在了大厅中央的椅子上,脚踩在一对盖起来的盒子上,盒子里面放满了各种糖果,意味着以后的日子和和美美,甜甜蜜蜜。

厅堂上挤满了看热闹人群,这时,乐队响起,刘镛和洪英分别站在冬梅两侧。刘镛拿着男方带来的一双绣花鞋,在大红蜡烛的火苗上提三提,然后在背后的梯子上逐级向上穿上去,意味着往后的日子步步高升。刘镛这一套完成以后,就递给洪英,洪英也完成这一套后两人分别把鞋子给冬梅穿上。这叫妆嫁。

妆嫁结束,由舅舅宋洪生把冬梅抱出门,男方舅舅从洪生手中接过新娘送上花轿。冬梅从闺房一直到上花轿,脚一直不能落地,哪怕已经穿上夫家带来的鞋,意思是不能把娘家的尘埃带到夫家。

紧接着是送嫁。

刘家的同辈几十人一字排开,分别把东西往外递,门外由男方来的接。最前面的是安澜和安江分别背着被包,这叫‘状元包’。

站在一旁拉着母亲看热闹的妍妍,看着走在前的一位秀气斯文的英俊少年,小时候经常还和他一起玩耍,可谓是青梅竹马,如今已经相貌堂堂。想起来父母昨天和刘伯伯的谈话,情窦初开的她,不由得心中的小鹿砰砰直跳,脸不由自主的红了起来。

女方送到门口的嫁妆,由男方的同辈接。

随后,立刻引起了围观众人的惊叹,全套红木箱子、柜子、椅子和雕花床梳妆台,厨房锅碗瓢盆银筷子俱全,三十六床丝绵缎子被,十六箱四季衣服,两箱首饰、胭脂花粉无所不齐,还有四箱压箱银子,几乎冬梅一生吃喝用度全部陪嫁过去了,连同老了以后所用的檀木拐杖都有,洪英为了这十里红妆,专程去苏州打听过。最后八根一样大小的楠木用红布包着,就是连同今后老了寿材都要陪嫁过去的。

这一切,让看热闹的人无不感到瞠目结舌。

有的道:我家八辈子家当也不值这些。

也有道道:这些是刘家牯牛身上拔根毛。

这些嫁妆是明面上的,暗里还有事先在同里购置的田地铺子,十里红妆的意思就是告诉夫家,我家女儿虽嫁入你们家,但不用你们养,这样在婆家就有了底气。

一切就绪,妆化妈妈关照冬梅坐稳了,两手抓住轿子两边,两脚撑住,避免轿子不稳。然后高喊一声:起轿—

随即唢呐声,呜哩哇啦;鞭炮声,霹雳啪啦响个不停。前面鸣锣开道,这叫传锣。意思是通知前面道路上,如果有当官的轿子正好过来,不管你官有多大,遇到新娘子花轿过来,当官的轿子必须靠边让道。因为,当官的天天坐轿子,而新娘子一辈子只有一次坐轿子。

轿前轿后,一对童男童女提着大红灯笼。

妆化妈妈手提着一只铜制的脚炉,走在花轿前面,脚炉里面不断烧着檀香,象征着新娘婚后生活红红火火。

队伍浩浩荡荡。

道路两旁到处都是看热闹的人,有的从很远的地方奔过来,跑的气喘吁吁。

……

接亲队伍走了以后。洪英抱着秋梅痛痛快快哭了一场,秋梅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半月后也将离开刘家,伤感不已,天天粘着洪英,要她陪着睡觉。

三月十六,秋梅出嫁,排场同样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