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不明不清 > 1110 灵感

不明不清 1110 灵感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属下以为几率不大,萨菲沙赫为人暴虐,登基之后几乎杀光了王室里的王子,还对有功之臣进行了清洗。这样一来王位暂时是巩固了,可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军队指挥却人才乏善可陈。

反观奥斯曼的穆拉德四世,虽然在对待手足方面也和萨菲沙赫如出一辙,还诛杀了大穆夫提,引起很多穆斯林乌理玛的不满,但在军事和政务方面明显比萨菲沙赫强一大截。

即便波斯人把巴格达的城墙加厚到了八米,护城河挖得又宽又深,没有一位经验丰富、胆大心细的将领统帅全军前去增援,在火炮面前任何坚城都很难坚持太长时间。

现在波斯人中就找不到这样一位将领,都被萨菲沙赫杀光了。剩下的不是过于年轻气盛却缺乏大战经验,就是昏庸无能垂垂老矣。

如果波斯军队不能在奥斯曼人抵达巴格达城之前做好准备,面对数倍于己的奥斯曼大军,这场仗的最终胜利者很可能是穆拉德四世。”

王大头显然是有备而来,没做太多思考就把两国的优劣都阐述明白,还做了比较。结论对波斯很不利,主要是不太看好波斯的萨菲沙赫。

“要是顾问处的情报没有太大偏差,朕也同意你的分析。现在问题来了,假如帝国不直接出兵,有什么办法能帮波斯人守住巴格达城吗?”

在西亚各国的问题上洪涛真没什么过人之处,前几辈子在美洲、欧洲、非洲都混过,唯独没怎么去过西亚,更没对其历史深究过。

即便这几年通过顾问处和海军统计司搜集来的情报好一顿恶补,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出各方的优劣,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做逻辑推理。

“波斯军队成员很复杂,大半采用临时征召方式,识字率不高,接受新武器和新战法的能力不足。

库尔德人倒是很好战,可他们生性散漫、纪律松懈,即便拿到火枪也不愿受制于队形,更喜欢像蒙古骑兵那样冲锋,短时间内难以成军。

即便波斯有一支能熟练使用并装备了大量火枪火炮的军队,糟糕的后勤体系也难以支撑长途跋涉,准备期会非常漫长。

更麻烦的是波斯军队很多都掌握在各地埃米尔手中,有些愿意出粮出兵,有些则不太愿意,很难统一意见,无法聚成合力。在这方面萨菲沙赫就不如他爷爷有手段,只继承了残暴和多疑。”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大明帝国不太合适直接插手奥斯曼和波斯两国的战争,可又不想让奥斯曼人获胜,至少不能太容易。

但王大头还是不能满足皇帝的小需求,波斯国内的情况要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复杂、更繁乱,如果不是阿拔斯一世横空出世,再加上奥斯曼人把注意力大多转向了欧洲,可能早就把波斯灭了。

“哎呀,这就有点难办了!就算帝国想出兵干预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甚至连波斯人都不会正式发出请求。这样的局面对帝国非常不利,不管战争结果如何两边都有可能将我们视作敌人。”

对于王大头的这番深入分析,洪涛是认可的。想组建一支强军,不是拿上更好的武器就完事,需要一整套体系。波斯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短时间内指望不上。

那能不能让帝国军队上场呢?从技术角度上讲毫无问题,也不用多,有两卫陆军从波斯湾登陆就够用。可是战争不光要考虑技术,还得计算得失。

在没有取得波斯人的正式邀请之前,贸然下场不光不会得到感谢,还会招来非议。到时候奥斯曼人指责大明无端插手,波斯人也可能将大明视为趁机占便宜的,等于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古人开战之前为什么总要寻找合适的借口,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大义,也不全是虚的,道德制高点也是制高点,占住了总比在山下强。

“……万岁爷,学生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没准能给奥斯曼人增加点麻烦。只是把握并不太大,不知当讲不当讲?”王大头也明白皇帝担心什么,此时此刻就是做下属该发挥才能的时候了。

“有话尽管说,朕自会判断,别学王承恩他们的坏毛病。”

洪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并没太往心里去。王大头只是个情报头子,能力强不假,但在把控大局方面并没太多天赋。但听一听也无妨,兼听则明嘛。

“学生自打受命负责联络波斯的库尔德人之后,就去了科伦坡港,通过与当地的葡萄牙人和各国商人喝酒闲聊,把奥斯曼国的来历大体上捋了捋,从中发现了一个可乘之机。”

见到皇帝愿意听自己多说几句,王大头打开皮包,从里面拿出个鲸鱼皮封面的小本子,翻开摊在桌面上,一边说一边看。

“可乘之机?坐下慢慢说,说仔细些。”

看到这副做派,洪涛反倒不敢轻视了。王大头的记忆力非常好,通常情况下进宫汇报都是脱稿,只有涉及到特别详细且复杂的数据时才会翻看材料。

眼下居然要一边说一边看资料,这就说明他对内容也不是特别熟悉,而且事先没做足准备,属于临时起意,或者叫灵感。

“是……在奥斯曼帝国之前,阿拉伯地区的霸主叫马穆鲁克王朝。它的疆域包括埃及、地中海东岸和红海两岸。奥斯曼人正是打败了马穆鲁克王朝之后,才主导了阿拉伯地区的话语权。

不过正像万岁爷所讲的那样,一个国家之内民族构成太复杂,又没经过有效同化,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奥斯曼帝国看似很强大,实则内部危机重重,主要就是民族问题。

在阿拉伯半岛的腹地和东部,存在着很多部落。他们基本都敌视奥斯曼人,并时常发生武装骚乱。只是这些部落大多各自为战,不能形成规模,不等奥斯曼人出兵镇压,就被半岛西部投靠奥斯曼苏丹的部落打败了。

但在埃及的情况并不一样,马穆鲁克王朝虽然灭亡了,但马穆鲁克贵族们并没有跟着一起消亡。他们大多成为了奥斯曼苏丹任命的官员,负责当地的治安、税收和军事。

奥斯曼苏丹采取的管理方式与万岁爷完全不同,他每征服一个王朝、国家或者族群,都会要求对方宣誓效忠,然后任命土耳其贵族担任总督,叫做帕夏。

在帕夏下面还有贝伊、瓦利和埃米尔,都是由马穆鲁克贵族和埃及本地族群首领担任。奥斯曼苏丹基本不插手当地的管理,只要求按时缴纳税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