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不明不清 > 1111 阿拉伯的劳伦斯

不明不清 1111 阿拉伯的劳伦斯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觉得可以利用马穆鲁克贵族与奥斯曼帕夏之间的矛盾制造事端,牵扯奥斯曼苏丹的注意力?”

王大头这一讲就有点没完没了,且主题并不局限于奥斯曼帝国,而是转到了埃及。但洪涛听出点内涵来,除了佩服王大头收集和分析情报的能力之外,也对这个建议有点动心。

不过马穆鲁克贵族到底有没有胆量反抗奥斯曼苏丹的统治,又为什么要反抗,就是很关键的问题了。如果只是小打小闹,肯定无法起到延缓奥斯曼苏丹亲率大军攻打巴格达的效果。

“不是学生觉得,是已经物色到了合适的人选。他叫皮雅利,是位马穆鲁克贝伊,主要经营伊斯兰酒,在苏伊士港拥有好几家酒馆。

除此之外他还对可可茶和巧克力很感兴趣,在科伦坡城派驻了代表,专门从葡萄牙人手里高价采购,装船运回埃及售卖,据说生意很不错。

学生就是通过他的代表,用可可茶和巧克力货源结识了皮雅利本人,算起来已经交往过三四年了。这次专程跟随运送可可茶的葡萄牙商队去埃及找他打听奥斯曼人的事情,无意间听他抱怨。

奥斯曼人在打败马穆鲁克王朝占据埃及之后,规定贝伊有12位,但这条法律一直没被认真执行过,至今为止埃及的贝伊已经发展到了40多位。

互相之间还常有明争暗斗,以至于对百姓的盘剥日益加剧,从而引发了好几次叛乱,最严重的一次连奥斯曼人派驻的帕夏都给杀了。

新任的侯赛因帕夏上任之后有意要改变此种状况,打算把贝伊的数量从40多位消减到规定的12位。但又不能一蹴而就,于是第一步是先消掉10位贝伊。

可是谁该被消减谁又能保留,到底遵从什么标准呢?侯赛因帕夏没有说。这样一来,众多贝伊人人自危,只好私下里给帕夏送礼,试图保住地位。

皮雅利也跟着送了,但并没有获得明确赦免,反而招来了灾祸。帕夏的仆人私下里表示,如果皮雅利肯把苏伊士港的伊斯兰酒馆让出半数,就能在这次贝伊消减中幸免。

不用问,皮雅利也知道这是帕夏的意思。可酒馆都是家族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并不只属于个人,而是全家族的产业,他说了不算数。

家族里的长辈也是这个意思,宁可不要贝伊的职务也不能把祖产交与外人。没有了贝伊身份,皮雅利家族仍旧是苏伊士港的大族;失去了酒馆,家族就等于没落了。

可皮雅利心里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咬死不给的话,短时间内帕夏不可能公开翻脸,但千日防贼难,保不齐哪天就会被刁难。

为了自保,他与两位同样受到帕夏勒索的贝伊暗中联络了贝都因人,打算一旦被逼无奈就采取武装手段自保,拼死也要维护家业。

但他们有人手,却缺少武器。故此特意咨询我能不能从葡萄牙人手里买到火枪和火炮用来扩充武装,哪怕价格高一些也无所谓。

学生没有当场应允,推说此前没经营过这类生意,必须回到果阿和澳门与葡萄牙人打听。此时想起来,皮雅利好像能为朝廷所用。

如果能利用这几位贝伊家族的势力从苏伊士港打开突破口,说不定真能一呼百应,裹挟更多受到威胁的贝伊一起反抗帕夏,乃至奥斯曼人的统治。

另外这些贝伊与阿拉伯半岛上的贝都因人也有联系,而贝都因人一直以来都在抵抗奥斯曼人深入半岛内陆。

假如可以把他们武装起来,搅乱埃及的局面,穆拉德苏丹恐怕就没心情去与波斯人争夺美索不达米亚的控制权了。”

见到皇帝对自己的提议有兴趣,王大头立马来劲儿了,把在埃及找到蛋壳的裂缝过程仔仔细细说了一遍,又把下蛆的办法也阐明了,然后眼巴巴等着最终意见。

“苏伊士港……红海,这倒是不难。大头啊,你这次确实让朕刮目相看了。搞情报工作搞成你这种程度,令总参谋部汗颜呐!

朕以为可行,而且要快。这样,你就在这里把初步计划写下来,朕批示之后直接拿给宇航员和谭不明,让他们连夜召集人手推演,明天……最晚后天必须出结果!”

洪涛只听了一半,就走到地图前在心里暗暗筹划,最终得出的结论只有两个字,精彩!

以前只觉得王大头有搞情报工作的天赋,没承想还颇具战略眼光。如果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假以时日,总参谋长的位置就非他莫属了。

埃及这道裂缝选得太准了,用兵法讲就是攻其必救。奥斯曼帝国为什么总看波斯不顺眼,宗教派别之争是因素之一,阻碍了商路可能更重要。

奥斯曼帝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恰好位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交界处,虽然土地比较贫瘠,自然气候不太好,无论农耕还是游牧都很鸡肋,却是三大洲货物流通的必经之路。

曾经的阿拉伯帝国,就是靠当二道贩子,把三大洲的货物来回倒腾,才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强盛的势力,一度将伊斯兰教向东传播到了东南亚、向西推广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向南占据了小半个非洲。

奥斯曼人做大做强之后,玩的也是转口贸易。利用波斯湾和红海两个深入内陆的海上通道,把欧亚非之间的货物在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间来回倒腾,赚高额差价。

而埃及就是其重要货物通道之一。在这里,红海和地中海被一道陆地隔断,其宽度只有一百多公里。来自欧洲的货物被威尼斯商船运到埃及港口,由骆驼队驮运到苏伊士港,再装船进入印度洋,反之亦然。

另一条路则是走波斯湾,通过美索不达米亚与地中海连通。路上行程虽然远,但沿途属于两河流域,人口稠密道路发达,更安全也更好走。

然而不管是走红海还是走波斯湾,都要比绕行好望角近多了。只要不是太大宗的货物,哪怕上船下船折腾两次,运输成本也不会比海运高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