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336章 只要罗雪帅出手,大清一定会好起来的!(求订,求票)

上海滩,徐家汇。

翁同龢和荣禄二人带着一群扛着大包小包的随从,拿着他家在上海新购置的豪宅的地址,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了一所占地足有二十亩,大门口挂着“翁庐”牌子的中式园林式花园住宅。

这应该就是翁同龢在上海徐家汇的二十亩大宅了.二十亩啊,一万多个平方,不是建筑面积,而是纯占地!这宅子要是传到21世纪,翁家子孙可就发了!

“啪啪啪”

一个翁家的下人上去拍了拍大门,然后就看见一扇开在大门门板上的小门吱呀呀开了,接着就从里头探出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眯着眼睛问:“谁啊?”

翁同龢一眼就认出那是他家的安管家,马上笑着道:“安伯,是我,翁三!”

那老头打量了翁同龢一眼,马上就认出了翁同龢:“三少爷啊!三少爷来上海啦.快快快,快去请二夫人、大小姐、二小姐”

这老头一边叫人去请翁同龢的二嫂杨氏,姐姐翁寿珠和翁旋华,一边把大门给翁同龢、荣禄他们给打开了。

翁同龢听见这老人喊自己的两个姐姐,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就问安管家道:“安伯,我大姐二姐都来上海了?”

安管家一边招呼翁同龢、荣禄进门,一边叹口气道:“没办法,长毛势大,苏州府、湖州府都被长毛占了,接下去还要分田分地,你大姐夫俞老爷,二姐夫钱老爷都不敢继续在常熟和湖州呆了,所以就和大小姐、二小姐一起来上海投靠二少爷了。”

“那我大姐夫、二姐夫还有我二哥呢?”翁同龢又问,“他们不在家吗?”

安管家笑着回答道:“三位老爷都是做大事的读书人,现在都做了罗雪帅的幕友,这会儿应该在豫园督军府呢!”

“是吗?”翁同龢笑盈盈问,“我二哥、大姐夫、二姐夫都在替罗雪帅做事?那罗雪帅如何?”

安管家挑着大拇哥笑道:“罗雪帅可是个能人啊!三少爷,您在上海住些天就知道了上海在罗雪帅的治理下可是百业兴隆、蒸蒸日上啊!要不然以二少爷和钱先生的心气,也不可能入他的幕府。”

安管家说的“二少爷”就是翁同爵,历史上他以荫生入国子监读书,虽然举业不顺,但官运亨通,最后官至湖广总督!

而那位钱先生则是翁同龢的二姐夫钱振伦,道光十八年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道光三十年丁忧回籍,孝子还没当完,罗耀国的军队就“打败”了左宗棠,几乎兵不血刃拿下了湖州。

钱振伦看见苗头不对,就带着老婆孩子还有他的钱振常一起跑到上海,和翁同龢的大姐翁寿珠、大姐夫俞大文一起借住在了翁家大宅翁庐当中。

而当翁同爵、钱振伦、钱振常、俞大文等人在上海安顿好以后,正好遇上罗雪岩的督军府和南洋大臣衙门广招贤材。他们四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贤材,于是就一块儿去罗雪岩的幕府应聘,而且都成功入职了!

翁同龢在往徐家汇翁庐而来的途中,已经见识过上海滩的蒸蒸日上了!

一条条新开的马路上已经有点车水马龙的意思了,马路两边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工地,整个城市一派兴旺繁荣,虽然还比不了太平天国吴王府所在的苏州,但比起杨秀清的扬州已经不相上下了。

要知道苏州、扬州已经是繁荣了千年以上的古城了,而上海不久之前还是一座小县城,它的发展之迅速,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了。

而这座迅速崛起的“奇迹之城”现在好像.还是属于大清的!

想到这里,翁同龢就笑着对荣禄道:“仲华,咱们先安顿一下,然后就一块儿去上海县城内的豫园帅府拜访罗雪帅吧!”

荣禄点点头,笑道:“好!我也想见一见这位大清的东南柱石!”

上海,豫园。

翁同龢和荣禄一路往上海县城中的豫园督军府而来的时候,罗雪岩正在豫园点春堂内和几个幕僚在聊天。

和一起的幕僚一共有三人,其中一人是个年方弱冠,面貌清秀的文士,名叫赵烈文,乃是常州府阳湖县人士,他虽然年轻,但是却坐得离罗雪岩最近,显然很得器重。

另外两人都是年近四旬的中年文士,也都生得相貌堂堂,颇有气度,其中年纪稍长一点,眉目瞧着有点和善的中年人就是翁同龢的哥哥翁同爵。

还有一人国字脸,额头很高,戴着副眼镜,一看就知道是个有学问的,正是翁同龢的二姐夫钱振伦。这位钱振伦有个侄孙,也就是同为罗雪岩幕僚的钱振常的孙子,名叫钱三强

“三位都是才智过人且识时务之士,当知我今日为何要与东瀛为难吧?”

罗雪岩端起茶几上摆着的咖啡杯,品了一口苦咖啡,笑盈盈地看着自己用“招贤榜”招贤榜招来的三位幕友发问了。

“雪帅,”三人之中最年轻的赵烈文笑道,“我就先来抛砖引玉,说上两句吧。”

“请。”罗雪岩笑道。

“雪帅之所以为难日本,乃是先下手为强,”赵烈文道,“免得该国在日后参与中国之内争!”

“怎么说来着?”罗雪岩期待地望着这位曾经准确预言了清朝灭亡时间和随后而来的天下大乱的“预言家”——这是遇到同行了!

“这不是明摆着吗?”赵烈文说,“如今南北大争之世已成!天下俨然已有元末的态势,元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刘福通首举义旗,至洪武元年明太祖扫北功成,前后历经一十七年,放眼历史,也算是由乱而治之速极快的了。如今这场乱世,恐怕不大会比元末乱世更快终结了。

而如今的世界又和元末不一样,早就是列强林立,群狼环伺。中国之内争,必会引来列强之觊觎。好在列强大多距离中国遥远,远交而近攻.而日本国距离我中华很近,虽然其国力难称列强。但其人口也有三千万之众,少于法国,多于英国,若能励精图治,又得一二列强扶植,难保不为中华之祸!不如.先借列强之刀斩之!”

“好好好!”罗雪岩连说三个好字,望向赵烈文的目光之中已经全是器重了!

这人是个当军师的料!

他接着又望向翁同爵和钱振伦。

前者拈着胡须道:“中华大而日本小,自古大国难平而小邦易定。就怕日本国被四国蹂躏之后,痛定思痛,锐意改革,除旧弊而用新锐,很快变强啊!”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 书_吧首发本。

后者则凝眉道:“其实日本不开国才是最佳的,过去二百多年,德川幕府一直闭关自守,不问岛外,对咱们才是最有利的。若是能维持日本闭关”

罗雪岩已经开始摇头了:“使日本闭关,非吾不愿,实乃不能也。现在四国兵舰齐会,不日便要远征英、美、法三国皆船舰炮利,家定将军,统仁天皇,非开国不可了。吾等也只能顺势而为,尽量搅乱日本之局势,再多得一些特权。如此方可拖慢日本进步之步伐!虽然不用此策,我中国也不一定会在这场开国维新的竞争中败北。

但.国家之争,是不讲武德的!若日本的有识之士现在可以对中国出手,一定不会犹豫!三位可明白?”

三人都点了点头。

“那么,”罗雪岩问,“谁随吾远征?谁留在上海辅佐左季高?”

左宗棠现在官拜浙江宁绍道兼浙海关监督,帮办南洋通商事务。

罗雪岩如果要亲自带队远征日本,那么南洋大臣的事儿就得让他这个帮办来代理一下了。

赵烈文笑道:“我随雪帅去趟日本吧!”

钱振伦道:“雪帅,这些日子我和罗通事学了点日语,稍微能说几句了,就跟您一起吧!”

翁同爵笑道:”既然仑仙和惠甫都陪着雪帅去日本了,那我就和篪仙(钱振常)一起留在上海辅佐左季高吧!”

“好!”罗雪岩拍了拍手,笑道,“我已经和洋人说好了,三日后便起兵赴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