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335章 太平天国,民不聊生啊!(求订,求票)

翁同龢和荣禄二人笼着袖子,神思不属的在寒山寺外的人海当中挤来挤去。

姑苏古城,在新年之前,总是一岁之中最热闹的时候。而姑苏城的繁华,早就不是几十里的高墙可以圈起来的了。位于姑苏城外,运河之畔的寒山古刹周遭的市面,甚至比起姑苏城内,尤有过之。

翁同龢、荣禄二人乘坐的客舟,现在就停在寒山寺旁的江村码头的一处泊位上。根据行船计划,船队会在姑苏停留半日,其间还要装卸货物,还要接一大批往上海去的旅客。

而那条客舟的船老大告诉翁、荣二人,苏州是吴王罗耀国的辖区,在如今的太平天国算是最富庶、最安定、最讲道理,同时也是治安最好的地方。

翁同龢、荣禄这俩留着辫子的北商可以在苏州放心大胆的逛街游玩,既不用拿风帽遮头,也不需要交什么辫子税

翁同龢就是苏州府人士,他家在苏州府城内还有产业呢!

他听那船老大一说苏州还是个讲道理的好地方,就忍不住想“回家看看”,于是就拉着荣禄下了船,在繁华似锦的寒山寺周遭逛了起来。

这苏州的市面固然和镇江大大不一样,但是和杨秀清统治下的扬州相比,也有不小的区别。

苏州的街上几乎看不到穿着太平军的黄色或红色战袍晃悠的男男女女,只有一队队正在执勤的太平军战士背着燧发枪列队往来。

不过苏州和扬州最大的区别就是苏州这里仿佛不是拜上帝教的天下,因为翁同龢和荣禄刚走出江村码头就看见寒山寺里面香火鼎盛。两人走进寒山寺的山门就瞧见满满的都是烧香磕头的善男信女。收布施钱的和尚扛着黄色的钱箱进进出出,一个个笑得都跟弥勒佛似也。

更让翁同龢和荣禄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俩还瞧见几个穿着太平军官服的男人带着好像是他们的夫人的女子,一块儿来寒山寺烧香!

苏州的太平军不拜上帝,改烧香了?

哦,也不完全是,上帝也是要拜的。

翁同龢和荣禄还在寒山寺旁边瞧见一座正在施工的“拜上帝堂”,已经建成的大殿里面已经立起了“天父昊天皇上帝”的牌位,还有几个拜上帝会的讲师立在大殿外头免费发放《真约》、《论天堂》、《反经》和《天朝田亩制度》。

翁同龢和荣禄两人发现有许多书生模样的人在排队领书。

翁同龢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就凑上去打听。他自己也是苏州府常熟县的人,一张嘴就能和正在排队的白面书生打成一片。

“这位兄台来这里领书,想必也是有意考取功名吧?”

“考取功名?考拜上帝教的教义?”

“考《真约》、《论天堂》、《反经》、《天朝田亩制度》,这是太平天国的‘四书’。据说将来还会有五经,是什么‘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生物’.”

“哦,原来如此?难考吗?”

“不知道呀,之前没有考过,明年秋天才会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

这时翁同龢忽然瞧见几个小袄长裙的女子也跑来排队了,大感惊奇:“咦,怎么还有女子来排队领书?”

“女子也可以参加明年秋天的科举.不过缠了足的女子不许考,太平天国禁止女子缠足。”

翁同龢扫了那几个女子的足下,发现她们的确都是天足,这在苏州的士大夫之家中可不多见

从一个操着湖南口音的讲师手里领到了“四书”之后,翁同龢又和荣禄一起,走马观花似的在寒山寺周围的街市中逛了一会儿,又在一间老字号的面店里面一人吃了一碗热气腾腾闷肉面,吃得浑身上下暖洋洋的,才心满意足地往回走。

两人才走到江村码头,忽然发现码头上有许多穿着肮脏的粗衣,面色黝黑的农夫在几个穿着丝绸面子的短袄的汉子监督下排队等着上船。

还有几个穿着黑袍的拜上帝教的人在给这些汉子发《真约》,一边发“经”还一边用湖南口音对那些面色黝黑的农夫说:“拜上帝、保平安拜姬督、发洋财!只要入了真约派,飘洋过海只等闲!”

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翁同龢和荣禄看得一头雾水,却发现那个姓丁的小太平军也抱着胳膊在看热闹,于是翁同龢就上前去跟那人打听。

“丁兄弟,他们这是.”翁同龢指着排队的人问。

“唉”丁姓太平军叹了口气,“都是活不下去的苦命人,要卖猪仔去海外.”

“啊?”翁同龢一愣,“活不下去?”

荣禄眼睛一亮:“在太平天国也活不下去?”

“在太平天国为啥不能活不下去?”丁姓太平军苦苦一笑,“地就这么一丁点,怎么分都不够哩.哦,吃饭也许够,但是要讨老婆,也过好日子就不够了。”

“所以就只能卖身去海外?”翁同龢拧着眉头问,“吴王不管吗?”

丁姓太平军摇摇头:“管啊!”他抬手一指,“那不是在管?”

翁同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就看见了一个正在发《真约》的黑衣人。

“这是.”

丁姓太平军道:“给他们免费发了《真约》,还要吸收他们加入‘真约派’.就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出洋后就称真约派。他们念了真经,入了真约派,那个天父昊天皇上帝就会保佑他们安安稳稳过大洋,在海外都发洋财了!”

“啊?就这样?”

“这也叫管?”

丁姓太平军认真地点点头:“对啊,这不就是管吗?要不然还能怎么样?”

翁同龢和荣禄都连连摇头。

该怎么样?

该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别跑外面去当苦力!

太平天国看来也不怎么样,在其治理下的地盘还都是膏腴之地,照样民不聊生啊!

看起来.还是大清朝好!

想到这里,翁同龢和荣禄都互相看了眼对方,两人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光”.

有人看到了希望,有人却只有无奈,比如陈季就是那个前任上海滩最大苦力,掌握外滩几大洋人码头苦力业务的漕帮头子。

他现在已经不当大苦力了,因为他在“上海教案”当中帮着洋人砸洪秀全的场子,结果上了红帮大姐许月桂的黑名单,不仅自家堂口给砸了个稀烂,手下的几个小弟给被人追杀,在上海无法立足。好在他还有几个好弟兄,保着他逃离上海,跑到苏州躲藏。

可他是个吃惯用惯的人,不仅手脚大,还好赌!

手头那点积蓄很快就败光了!

于是他就想重操旧业,在苏州开香堂混社会!

可没等他东山再起,就发现月桂姐的三鑫公司已经抢先到苏州发展业务了而且三鑫公司和苏州的太平军关系还非常密切!也不知道那个月桂姐怎么就那么手眼通天?

于是他也不敢在苏州混了,可是又没其他去处,于是心一横,牙一咬,和他的三个结拜兄弟一起“卖了猪仔”,结伴出洋,去那个什么鸟不拉屎的美利坚闯一闯!

今天就是他和三个兄弟登船告别苏州城的日子唔,再过些日子,他就会告别中国,登上前往美利坚国的什么金山府的大轮船!

也不知道金山有没有金子?

“兄弟,那着《真约》,入我真约派吧,到了大洋彼岸,也好有个照应。”

这时候,一本线装本《真约》被塞到了陈季手里,陈季是识字的,拿过这本让他倒了血霉的经书看了看,就是一声叹息,然后望着给他塞书的青年:“小兄弟,我要皈依了真约派,上帝和姬督真的能保佑我吗?”

“能啊!”那个真约派牧师笑着点头,“你还不知道吧,真约派不仅有中国人信,还有许多洋人相信哩到了外洋,咱们的洋兄弟就会罩着你一些的。”

“好!那我相信,我马上就相信!”陈季大呼:“天父皇上帝保佑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