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337章 江户的城市化率实在是太高了!(求订,求票)

西历1854年2月2日,日本江户湾。

日本国最大块的平原和最大的城市,现在几乎是毫不设防的展示在了由大英、大清、美国、法国四国兵舰组成的联合舰队的炮口之下!

这是一支由三条蒸汽木壳风帆巡洋舰、十条蒸汽木壳风帆护卫舰、六条蒸汽明轮炮舰等十九艘军舰和另外十余艘商船组成的联合舰队。这支舰队别说在东亚了,就算去黑海溜达一圈,也够俄罗斯帝国喝一壶的了。

而其中的三条明轮炮舰,“定海”号、“平海”号、“镇海”号,都是由大清南洋水师协提供的。

这三条炮舰虽然都是用不知道转了几手的几百吨排水量的武装商船凑的数,三位船长还都是洋员,甚至连南洋水师协的副将都是由原先在英国香港舰队担任炮舰舰长费熙邦上尉担任的。

但中国的第一支近代海军,无论如何都算是开了张!

另外,英国公使文咸、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马沙利都已经答应出租若干军舰给大清南洋水师了。

现在就只等英、美、法三国政府批准,南洋水师就能走上“买不如租”的发展快车道,不,应该是慢车道。因为根本快不起来.数理化教育都还没开始,英文版的普鲁士的小学、中学课本都还没送来呢!

自造兵舰的大业也已经上了“慢车道”,罗雪岩在去年年尾的时候,花了三千两银子买下了一座位于上海苏州河以北外滩的美资修船厂,改了个很大的名头——江南造船局,还是让上海丝厂的经理胡光墉兼任经理,至于原本的洋人经理、工匠和中国学徒全部留用。

依着罗雪岩的计划,江南造船局可以循着先修后造、先民后军的路子慢慢发展。不指望它赚大钱,更不指望它很快造出什么蒸汽铁甲舰。

江南造船局眼下的定位,就是作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摇篮,为将来的大发展积累经验和人才。

至于江南船政学堂等第一代“速成中学生”毕业了再开办吧,总不能让一群只会“念经”的读书人一步登天去学造蒸汽铁甲舰吧?

既然中国的近代化暂时还上不了快车道,那么日本的近代化进程至少要保持原地踏步,如果能来个大踏步后退就更好了。

而据罗雪岩所知,如今日本的西化程度实在是有点高了!

虽然日本的闭关锁国力度比之中国更高——闭关锁国的中国每年都有商船飘洋过海去日本长崎贸易,但绝不会有日本的商船来华。但日本对西方科学的了解却远远超过中国!

因为在日本当官靠投胎,没有科举考试的路子,所以那帮武士学点什么就全凭他们自己,还有上面的将军、藩主的兴趣。而日本在战国时期就有一门“兰学”,也就是荷兰人的学问。而德川幕府号称三百藩,其中总归会有一些被称为“兰癖”的藩主在本藩推行兰学教育。

所以在日本被美国人用黑船叩关时,他们对西学的了解是领先中国的。

另外,江户的城市化率好像也有点高啊!

这也不是一个好现象!

立在四国联合舰队旗舰,排水量两千多吨的美国巡洋舰波瓦坦号的舰桥上,罗雪岩一边举着一只双筒望远镜遥望远处的江户城下町,一边对江户过高的城市化率有点不满了。

这是一座拥有大几十万,甚至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放眼望去,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低矮房屋,哦,还有一座堪称雄伟的江户城堡,傲立在广阔的平原之上,非常显眼。

另外,江户居民的素质也有点高了!

因为这座城市的中上层居民都是各藩派驻到江户的武士,全都是有编制的,而且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也不乏精通兰学之人。即便不懂兰学,至少也是极好的兵源——受过教育,又被武士道洗脑,比较不怕死。

如果幕府可以对他们进行充分动员,再配以西式的枪炮,几万新式陆军也应该能很快拉出来。

即便没有那么多洋枪洋炮,幕府的武器库中应该也不会缺少被称为“铁砲”的火绳枪,而且日本铁砲的质量肯定比大清朝应付给绿营兵的鸟枪要强。

所以德川幕府只有决心抵抗,甚至可以凭借江户城本身的武力击退来犯的四国联军。

毕竟,随同十九艘兵舰一起抵达江户湾,可以登陆作战的联军,总共只有两千人,其中的一千五百还是罗雪岩的南洋新军的“模范团”,那可是罗雪岩的老本,清一色都是从湘赣边地方上招募来的湖南兵,都是只知道有罗雪帅,不知道有大清朝的雪帅嫡系

“罗大人,您快看来了一条日本人的小船,上面还有几个武士,应该是来接待我们的!”

说话的是一个矮小、黝黑,大眼浓眉的青年,和罗雪岩是本家,也姓罗,单名一个森,广东嘉应州人,家里头世代经商,在琉球国和海峡殖民地都有买卖,所以会说英语和一点点日语。

罗雪岩是在上回跟马休.佩里一起去打琉球时认识他的,他当时是佩里的翻译。不过现在这人已经入了罗雪岩的幕府,钱振伦前一阵就是在和他学习日语。

罗雪岩闻言就将望远镜挪向了一条缓缓靠近的小木船,只看见木船甲板上立着一个五十来岁,中等身材的武士,身后还跟着几个青年武士,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物?

这条载着日本人的小船靠上了波瓦坦号,很快那名五十来岁的日本人就和几个青年武士一起登上了这条四国联合舰队的旗舰。

美国海军少将佩里,英国驻华公使文咸,法国东印度舰队司令辣厄尔,还有大清南洋大臣罗雪岩则一起立在甲板上迎接这位日本客人。

“啊您是清国官员?”

那个五十来岁的日本人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看见罗雪岩出现在美国人的军舰上时显得极为惊讶,甚至有些失态。

罗雪岩则笑盈盈一抱拳,自我介绍道:“本官是大清上海督军兼南洋通商大臣罗雪岩,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啊,您就是清国洋务第一人的罗雪岩大人啊,失敬、失敬。”这个日本人听说眼前的大清官员竟然是罗雪岩,马上就态度恭敬地向他鞠躬行礼,“本官乃是幕府大学头林复斋。”

林复斋.对,他就是在《神奈川条约》上签字的日本人,是日本儒家林罗山的子孙——在日本当儒家也得投胎啊!

他家世世代代都是幕府的御用儒家学者,怪不得中文那么好!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 书_吧首发本。

“哦,您一定是林罗山公的子孙.久仰,久仰!”

听见眼前这个中国大官提及自己的祖先林罗山,林复斋也觉得脸面有光,又笑着和罗雪岩打听:“不知罗大人为何来日本?”

“当然是来帮助日本国的!”罗雪岩正容道。

帮日本卖国!

这很重要的!

如果日本卖国卖得比大清少,譬如日本的协定关税定得更高,那么日后日本的工业就能得到更多的保护!

再比如,如果日本国内没有租界,而中国有租界,那么日本的独立性就能高于中国,中国难以干涉日本,而日本则可以给中国使坏。

总之在卖国这个问题上,大清决不能输给日本!

“帮助日本?那实在是太感谢了!”

林复斋当然不会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摩罗雪岩的心思.

“那是应该的!”罗雪岩笑道,“当今东亚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而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数千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现在又一同落后于西洋,自当互相扶植,共渡时艰。所以罗某听说日本为英美叩关,不得已将要缔约开国,所以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帮助日本国和德川幕府。

不知林先生能否为将军和诸老中引荐罗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