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104章 太子的阳谋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104章 太子的阳谋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打猎?可是我很忙的。”

李明咂着嘴挠了挠头,下意识地望向了书房外。

长安报社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忙景象。

而在嘈杂的环境中,“总编”裴行俭的惨叫声格外刺耳——

“来俊臣,你又用错词了!去辽东的那叫‘海阔天空’而不是‘山穷水尽’!”

“李敬业,什么叫辽东‘天高皇帝远,欢迎充满野心的你’?你想让辽东成为盗匪逃犯的庇护地吗?这里是皇城根下!你想让咱们都被关进天牢吗?”

“还有李孝逸,你怎么能造谣说陛下将迁徙河北之民至辽东呢?你这不是对陛下尊敬,你这是在假传圣旨!”

李明把门关上,书房里立刻清静了。

房间里坐着几位客人,此时正在淡定地喝着茶,假装没听见外面那些大逆不道的内容。

来客是曹王长史房玄龄、曹王典签韦待价、鲁王傅李道宗、宋王司马侯君集。

这四人性格迥异、地位参差、立场也不尽相同。

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是“皇十四党”在朝内的核心成员。

“看到了吧,我真的很忙。”李明对着四位心腹,夸张地抹了抹额头的汗珠。

就在这几天时间里,他发动了一波又一波舆论攻势,每天新造热点,不遗余力地为辽东做着宣传。

而这些软文的内容,又都不是空穴来风,都能与朝廷的一系列对辽东的帮扶政策一一对应上,只是用词浮夸了一些。

于是,这些宣传材料先是在长安的士人之间,引发了关于辽东的大讨论。

这股热度又随着仆人、酒馆小二、商人之口,一层层渗透进了长安的民间,掀起了一阵“辽东热”。

然后,又随着在长安进进出出的客商,缓慢而坚定地向全国范围内扩散开来。

虽然这股舆论攻势暂未收获看得见的实效,但是世人对于东北那片“苦寒之地”的印象,正在慢慢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而处于这场舆论风波的最核心,李明自然是每天忙到飞起,稍稍体会到了几个月前孙伏伽的那种工作状态。

然后,今天这四个心腹突然同时造访,让他暂时放下手下的工作,过几天一起去北禁苑打猎?

“而且我人太小了,不会打猎也不会射箭,过去就是晒太阳喂蚊子。”

李明已经开始琢磨逃课的借口了。

房玄龄微微点头:

“殿下所言甚是。您可以与陛下请个假。”

“房相公!”四人中最年轻的韦待价憋不住了:

“此次秋狩是陛下亲自组织,所有在外的亲王全部回京参加。

“兹事体大,不是您平时上的课,怎么能任由殿下逃课呢?”

在外面,韦待价是绝对不敢和堂堂尚书左仆射这么说话的。

不过,在“十四党”内部,诸位同仁之间就没有外面那么多规矩了。

“确如韦使君所言。”李道宗同意韦待价的意见。

使君是对刺史的敬称,虽然韦待价还未正式定岗,但很讲礼的礼部尚书已经提前叫上了。

“这次秋狩,陛下之意不在狩猎,而是有一件关乎皇室的重大事件,要当众宣布。”

李明叹了口气:

“父皇就是想过继两个皇子,给我那未曾谋面的两个叔伯呗?”

过继,对上辈子独生子的李明来说,还非常陌生。

“此事是魏征那河北田舍郎提议的,他是太子的太师。”侯君集的语气中多有不忿:

“东宫那位娘娘腔殿下大概是觉得,李明殿下地位在他之下,却在下面不安分,顶得他难受,便怂恿他老师将您开除出皇子之列。”

李明反问道:

“过继不过是一个形式,我乃父皇亲生子这件事是不会变的。

“难道天子一道诏书,就能凭空改变事实不成?”

“能的。”李道宗回答道:

“于礼法来说,过继就是重新认父。

“仪式过后,所有臣子都将以亲王世子、而非皇子之礼,来对待您。”

皇室和其他普通家族还不一样,皇室成员之间的关系是要讲究一定行为规范的。

而这个规范,就叫做“礼”。

其中不乏违背人性的内容,但却是确保国家权力核心稳固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件事上,礼部尚书李道宗最有发言权。

“这样啊……唉。”李明又不免叹气。

看来,“过继”这件事,不但让他的名头发生了变化,也让他的实际利益受到了切实的损害。

皇子与世子之间的待遇差别,姑且不谈。

作为侄子而非儿子,他以后再向父皇撒娇卖萌、谋取政治利益,就难了。

甚至连现有的利益,都有可能失去。

比如《长安快报》的特许经营权,又比如辽东节度使那近乎“占山为王”的莫大权利。

如果在大半年前,李明的势力还没现在这么大,那他巴不得被过继出去。

甚至最好能一步到位,直接把他踢出宗籍,从此泯然众人。

然而现在,时移世易,他的斗争策略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现在的他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反而更要抱住皇帝的大腿。

不断地赚皇恩、用皇恩,狠狠地榨取皇恩的剩余价值,用在辽东的建设上。

偏偏在这个时候,要褫夺自己皇帝亲儿子的名号。

以后还怎么挺起腰板发动“我爸是李世民”技能啊……

“礼法礼法,什么都是礼法。”李明抱着胳膊,很不开心地嘟哝着:

“根据礼法,长孙皇后还是我的母妃,长孙无忌还是我的舅舅呢。

“皇后不谈,我那位舅舅可曾对我这便宜外甥有何照顾?”

照顾是没有的,“重点关照”倒是真的少不了。

对于李明殿下大逆不道的发言,四位心腹大臣只能低下脑袋,当做没听见。

这番牢骚,也确实不无道理。

享受权利没他的份,可当要承担义务的时候。

“礼法”这座大山就压了下来。

这是太子一党的阳谋啊。

借为李建成、李元吉“正名”的东风,名正言顺地夺走李明的皇子之位。

大家都不说话了,李明也沉默了下来。

半晌,他轻声问,像是在自言自语:

“你们说,父皇真的会把我过继出去吗?”。

他都救了李世民两次了,让李世民倒过来喊他一声爹,也不过分吧?

侯君集冷哼一声:

“陛下做事只遵循大局,何曾顾过儿女私情?”

言语中的讽刺扑面而来。

作为立下汗马功劳、回头却被丢进监狱、还差点被烧烤了的大“酱”,他觉得自己对李世民的性格很有发言权。

李明陷入了沉默。

侯君集说的不无道理。

所谓政治,唯一看重的就是现实利益。

其他的情感,都得往后排排。

而过继子嗣,显然对李世民有着巨大的现实利益。

不可能因为儿女情长,就收回成命……

“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李明问策与群贤。

群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默不作声。

李明把目光投向了房玄龄。

这老头话不多,脸色也是一成不变,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要不是侯君集和李道宗“力邀”,老房今天其实甚至都不打算来的。

“老臣以为,这一切都是庸人自扰。”房玄龄缓缓说道:

“圣意,不是我们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烦恼也无用。”

话难听,但确实是这个道理。

“我现在还是太依赖父皇的支持了啊……”李明不禁感叹。

现在回想起来,他目前拥有的一切,都是皇帝老爹给的——

辅佐的名臣、报纸的特许经营、资金、还有一整个辽东。

虽然,他可以硬起腰板说,这些都是他为皇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挣来的。

但是,扪心自问。

如果今天他就和李世民翻脸,他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能被轻松剥夺了。

所以,开拓自己的根据地、增强自己的实力,才是硬道理啊。

“房相言之有理。既然这场在北禁苑的鸿门宴必须参加,那再烦恼就无用了。”李明像下定了决心,双眼透彻:

“接下来,我有一件真正重要的事要与诸位商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