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55章 你赢赢赢,最后输光光

就在李世绩率数万将士,衔枚裹蹄、星夜兼程,千方百计地掩盖行踪,迅疾而气势汹汹地杀奔倭国国都时。

此时的难波城。

无事发生。

如果硬要说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那就是国都一直沉浸在赢麻了的氛围这件事了。

因为信息延误的问题,现在传到倭国本岛的还是“日之本武士英勇善战,在半岛节节胜利”的“新闻”。

而随着一封封战地家书一并到来的,是士兵们往家里寄的一件件战利品。

这实打实掠夺来的金银财宝,可做不得假啊!

倭军的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胜,已经成为了这两天难波王都最大的话题。一向驯良的倭国百姓直言道,倭军这样赢赢赢,真的是太有面子啦。

难波都城立刻陷入狂欢之中,而并逐渐演变成对孝德天皇近乎狂热的个人崇拜。

在苏我氏将大政奉还天皇陛下之前,倭人还是各自为战的部落集合体。

而孝德天皇即位才半年,大化改新才刚刚开了个头。

大和武士就在前线所向披靡了。

等来日方长,那还不得赢麻了啊!

那个苏我氏治的什么国,他能打仗吗?打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而现在孝德天皇陛下治国,刚登基就赢了新罗,新罗赢完赢百济,再赢大明,接下来没人赢了。

除了天皇陛下,试问还有谁,谁能带领这个岛国民族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这场胜利的狂欢自上而下,席卷了难波城的每一个阶层。

食肉者分到了肉,而底层的食草者也如愿吃到了草——

你就说大头兵寄回家的、可能已经发了霉的谷子是不是草吧。

至于这些沾着血的谷子是怎么来的。

和他们同一阶层的半岛农民,在向倭人士兵“献出”自己的口粮之前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阿鼻地狱。

倭人百姓暂且蒙在鼓里,假装不知道。

他们的眼睛里,只能看见眼前的利益。

在战利品的刺激下,整座都城、乃至整个列岛,都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

他们觉得,自己找到了财富密码。

那就是对外扩张。

不用日出而作,不用土里刨食。

只要在天皇陛下的领导下,岛上各国的勇士组织起来,渡海去抢。

就有源源不断地财富和食物涌进来。

那大家还种什么地?

这股对外侵略的热忱,又混杂着对天皇的崇拜和对大化改新的憧憬,逐渐演变成一场集体性癫狂。

而这场癫狂,终于在冬至日那天达到了顶峰。

在这(从大唐“借鉴”过来的)传统节日,新罗百济王都相继陷落的消息传来,又适逢天皇陛下召开庆祝胜利的大祭典。

三倍的快乐,让整座难波城化为了欢乐的海洋,连冬天寒冷的空气中都飘荡着热烈的味道。

王宫内外挂满了“祝泗沘、金城陷落”的标语,市民脸上都挂着得意洋洋的神气。

即使最落魄的贱民私奴,只要一想到大和武士在大陆上的连战连胜,也会不由自主地抬起胸膛。

一大清早,大批市民便自发地聚集在难波宫外。

冬至日的胜利大庆典即将开始,天皇陛下即将出宫进行例行的“冬至参拜”。

和某大国不同,这里的天皇虽然长期没有实权,但沾有原始部落祭司遗留下来的神性,老百姓轻易是见不到的。

一年之中,大概也就只有这个机会,可以让倭人平民有机会肉眼观测一下他们的新陛下了——

那位带来他们大赢特赢的年轻陛下,一定是天照大神派下来,带他们一起升天的现人神啊!

若是能一睹陛下的风采,那便是死也值回票价了呀!

宫门大开,漫长的皇室仪仗队缓步而出。

一看见旗帜上代表天皇皇室的菊花纹饰,他们便山呼海啸地嚎叫起来:

“天皇陛下板载!天皇陛下板载!”

对带领日之本大赢特赢的天皇陛下,这些国民难掩心中的崇拜之情,跪在地上,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而回答他们热情的,是宫廷守卫无情的鞭打。

倭国可没有华夏儒家“民贵君轻”的政治正确传统,王宫的爷就是爷,谁跟你们这帮低贱的草民同乐了?

都城的群众代表热脸贴了冷屁股,被敬爱的天皇守卫打得狼哇叫唤,哎呦哎呦哀求着:

“天皇!我等是如此忠诚,您为何……”

守卫一边肆意地鞭打着他们,一边嘻嘻哈哈地嘲笑着:

“你们以为自己是谁?敢用低贱的目光玷污高贵的现人神?已经不是普通的百姓了,必须要出重拳!”

为了在上司面前表现,守卫重拳出击,打得格外卖力,把长鞭都挥出了残影。

把乱臣贼子都打得抱头鼠窜,口吐鲜血。

而就在士兵和百姓打成一片的时候。

长长的仪仗队缓缓驶出难波宫门,完全无视了乱哄哄的首都街头。

在仪仗队列的正中,在身着漆油竹板甲的“精锐”武士的簇拥下。

宫人小心翼翼地肩扛着一顶轿子,缓步前进着。

轿子的材质工艺略显寒酸,但是正面却贴着一块尺寸巨大、纯金打造的菊花纹饰。

和局促的轿厢极不成比例。

这便是孝德天皇的“御驾”了。

轿厢的窗户从里面移开了。

孝德天皇从中探出脑袋,无趣地扫过被打得头破血流、躺在地上喘息的百姓,冷漠的眼神就像看路边野狗。

旋即,他的眼神却又立刻充满了热切,颇为亲热地向一旁呼唤:

“鉴政高僧?”

高僧走到窗边,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天皇的脑瓜壳,谦逊地略一低头:

“陛下,贫僧随时听候差遣。”

有能力又谦逊,说话又好听,东土大明高僧的这份情绪价值确实给到位了。

孝德天皇愈加飘飘然起来,故作矜持地问道:

“无甚要事,只是心中有一个疑问,想请高僧替朕解惑。”

“陛下请讲。”

“听闻大明现在的那个少皇帝,也是一位少年英雄,刚在政坛崭露头角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朕与彼相比,则何如呀?”

鉴政肃然起敬。

虽然作为一名大明的专业密探,他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知道自己就像保育员的嬷嬷,任务是哄目标开心,自己轻易不会发笑。

但是在他脑海里,他还是本能地将对方和自家皇上比较了一下。

明皇即位也差不多刚满半年吧,也没有什么别的,只做了三件小事:

统一大陆、削除门阀、全国基建。

而这位呢,可就厉害了。

欺负韩人,从半岛抢了些大明赏赐过去的财物,并把其中最大一坨金子做成了一朵菊花,放在自己轿子的最前头。

鉴政下意识地扫了一眼那朵和寒酸轿子极不相称的菊纹,又看看一旁被打至跪地的平民倭人,在心里感叹一下人类物种的多样性,又向佛祖告解了自己的谵妄之罪,这才很有专业性地回答道:

“君强甚,李明何能及君也?”

孝德天皇闻言,果然大喜,仰头汪汪大笑起来:

“诚然,朕还是有一点比不过他的,那就是作践自己国家的能力。

“只不过夏季的一场水灾,就把他打得顾头不顾腚,对自己的藩属国见死不救,真是可耻啊!哈哈哈!”

“呵呵,是啊。”连一向能言会道的鉴政和尚,都被对方的神奇脑回路给弄到无语了,只能敷衍地应和几声。

不能多说,说多了他就很难绷得住了。

嗯?

一向敏感的孝德天皇,觉得对方好像在嘲笑自己。

不过好在这场史诗级的大胜,让他心情颇为不错,就暂不追究对方的疑似不敬行为了。

在心情不错的时候,他也是很宽容的嘛。

“天皇陛下!”

中臣镰足不失时机地凑了上来,有意无意地把和他抢皇恩的贼秃驴从窗边挤开。

“今年也是按往年流程吗?”

他指的是历年天皇皇室的冬至日参拜仪式。

仪式地点在难波城外的琵琶湖。

湖边上有座御用神社,里面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任务——

那就是在冬至日这一天,拿镐子敲击结冰的湖面,并根据裂纹做出占卜,向天皇说几句晦涩难懂的吉祥话。

简单来说,就是天皇去郊外玩玩,欣赏冰封湖面的美景。

只是这么一项休闲活动,被很擅长屎上雕花的倭人加入了原始萨满元素,给硬生生做成了耗资甚巨、又极其冗长的仪式。

“今年应该和往年不一样,要显出大化改新的新气象。”孝德天皇淡淡地提醒道。

老心腹中臣镰足立刻就明白了。

陛下想让今年的仪式更奢侈、更铺张,同时更繁复一些。

“微臣,知道了。”

于是,冗长的仪式一直持续到了当天夜里。

直到太阳下山,四周漆黑一片。

服侍天皇饮宴换歌的神官才抽出空来,得以进行今天的重头戏。

在众目睽睽之下,在火把的正中。

他取出一柄据说是“须佐之男斩八岐大蛇所用”的铁镐,朝结冰的湖面用力一敲。

…………

咔嚓。

火堆里,一片白色圆弧形、弧顶有古怪缝合线的“碗”被烧得噼啪作响,炸出了一道裂痕。

几名全副武装的明军战士凑了上去,装模作样地研究了一会儿那道裂纹,又看看其中一位战友。

“听说你老家宋州有一种占卜方法,可以根据‘人脑壳’烧出来的裂纹,占卜吉凶?”

同伴们将火堆里的那个白色“碗”——其实是人类头盖骨用树枝拨了出来,熟练地推到那位战友的面前。

“你算算看呗,这是吉还是凶?”

宋州老哥有点无语:

“我说过多少次,咱那儿一般用的是龟壳,而不是人脑壳。”

他的战友们笑了起来:

“得了吧,战场上谁给你找乌龟?

“反正倭人的脑壳有的是,你凑合着算吧。”

宋人老哥叹了口气:

“我觉得你们纯粹是想烧小倭人的脑壳玩儿——

“不过我也喜欢。”

他拿起了这片倭人碎片,还真煞有介事地研究起了脑壳顶的裂痕。

宋人,相传是商朝人的后裔。

咱老商人,就好神神鬼鬼这一出。用人骨来占卜吉凶,可以说是非常地道了。

而宋州之地,就在汴河沿岸。

不消说,也是深受黄河改道的荼毒了。

和倭人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怨。

“嗯?”

那位宋州战士咂了咂嘴,嘴里切了一声,将这片头盖骨扔到了一旁的垃圾堆。

在那里,倭人的头盖骨已经堆成了山。

一看就很敬重鬼神,没有少做人牲。

大伙儿有些泄气。

“占卜结果还是凶?”

那位商人后裔老哥啐了一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抱怨着:

“我就说,还是得用龟壳来。倭人脑袋不如乌龟好使。”

气氛冷淡了下来。

虽然大明科技比大商朝还是有点进步的。

但是大伙儿尽管嘴上不说,心里还是难免有些膈应。

不知哪个大聪明发言道:

“我们是用倭人脑壳占卜的,那结果也是对倭人来说的。

“对倭人大凶,那对我们不就是大吉了吗?”

哦?嘶……

大伙儿一思索,一拍脑门:

“对哦!”

气氛再次热烈了起来。

“来来来,干!”

将士们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虽然这里离最初的起点长门港已经走出了好几百里的距离。

但是拜薛尚书所赐,后勤源源不断地补上,物资一直不缺。

前线即使最基层的大头兵,也照样有酒有肉吃。

大家围着火堆喝酒吃肉,消解着长途行军的疲劳,好不快意。

山坡上,李世绩望着下方军营的点点火光,目光严肃。

这一路隐蔽行军,可以说十分顺利了。

战士给力,补给给力。

最要紧的,敌人也“给力”——

他的部队从长门海岸一路奔袭到了这里,除了歼灭了当地领主的家丁、顺便屠了几座村庄以外,还没有遇到成规模有组织的抵抗。

也就是说,倭人的大本营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察觉,有一支万人尖兵已经切入了他们的国土,刀尖都已经抵到喉咙了。

此时,明军已经按计划杀到了难波近郊,距离其王宫只有一步之遥。

已经不需要隐蔽了。

即使这支大军现在被倭人发现,对方也完全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绩允许部队生火,吃顿好的提振士气。

接下去的一战,才是真正的复仇。

他闭眼定了定神,便利索地翻身上马,剪短地下令:

“出征!”

随着军令的逐级传达,刚才还有说有笑向军营,立刻缄默了。

火堆也逐次熄灭。

营地又恢复了刚才黑暗寂静的状态,好像从没有人来过。

在异国他乡的长途行军,并没有影响这支军队的纪律。

这台精密高效的杀戮机器,无声地

杀向仍然沉浸在美梦中的倭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