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26章 东瀛硕鼠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26章 东瀛硕鼠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0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台风在大陆上肆虐的时候。

与此同时,东海。

风平浪静!

今年的台风,走位着实有些妖娆,早早地就在岭南和江南方向登陆。

只通过外围影响,给海对面的列岛送去了一些水汽。

因此,自古多灾多难的倭国,在今年难得迎来了风调雨顺的好气候。

然而,该国的最高统治者,孝德天皇“轻”的心情,并不像天气这么美丽。

“哦?百济和新罗,胆敢同时断绝对我日之本国的奉纳?

“韩人真是愚不可及,愚不可及啊,呵呵~”

轻的脸上浮现轻蔑的笑容,语气总体还算平静。

年轻的幕僚还跪坐在原地发呆,而深谙孝德天皇脾性的中臣镰足已经下意识地把脖子向后缩了。

果不其然,下一刻风云骤起。

孝德天皇突然脸色大变,怒斥道:

“敢触怒我日出之国,韩人就不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吗?!”

说着,他将手里的竹简用力掷出。

正好砸在年轻幕僚的头上,把他砸得头破血流。

可怜的年轻人捂着血淋淋的额头呜呜哀嚎,不敢怒更不敢言。

中臣镰足颇为同情地瞥一眼这个小倒霉蛋。

还是太年轻没有经验,谁谒见天皇不戴头盔啊……

看着家臣脑袋开花的狼狈模样,孝德天皇的心情终于舒畅了一些,回复了平时温文尔雅的态度,和气地问:

“还有其他消息要向朕汇报的吗?”

消息有啊,坏消息有的是。

比如新罗和百济都放弃了本国的货币、接纳大明的纸币了啊;

比如两国的核心产业都是向大明提供乌骨鸡、人参、鹿茸等经济产物,比如两国的粮食供应目前都高度依赖平壤了啊;

比如大明可以直接控制两国的高层官员任免,比如高、百、新三韩一体化方案已经提出了啊,云云。

上述这些“小消息”,连同百济国的内法佐平木仇突然“神隐”、整个汉城木氏因进门先迈左脚而被诛灭九族、半岛上政治立场倾向日之本的势力被系数清洗的“小事情”。

都被脑袋砸开窍的年轻幕僚当成了不值得汇报的小事情,给咽回了肚子里。

“没有了没有了,半岛无事发生……”

孝德天皇的笑容愈发和蔼:“真的吗?”

家臣脸上的汗珠愈来愈大:“真的真的……”

孝德天皇凝视着臣下片刻,重新在位置上坐正,挥挥手:

“朕知道了,汝退下罢。”

呼……小幕僚感觉这几秒钟过得和一个时辰一样漫长,如蒙大赦,捂着砸破的脑袋,双腿发软地退下。

中臣镰足可怜又可笑地瞥了眼他的背影。

年轻人还是太年轻,谁敢让天皇不痛快,天皇就能让谁快快地痛。

“爱卿。”孝德天皇开口道。

中臣镰足身体绷紧:“天皇陛下,有何吩咐?”

“你说……”天皇缓缓道:

“韩人虔心朝贡我国百年,为何在朕登基以后,突然就敢忤逆我国了?他们,是单纯想表达对朕的不满,还是对大政奉还天皇不满?

“他们难道是苏我氏的余党?”

不不不,陛下,我觉得您想多了……中臣镰足在心里吐槽,嘴上恭敬地回答:

“有没有一种可能,韩人只是找到了可以倚仗的后盾,所以才敢狐假虎威,悍然撕毁与我国的盟约?”

就算两人闭目塞听,把传递详细情报的家臣们都给轰了出去。

但是用膝盖想也能知道,韩人突然支棱起来敢反抗倭人,背后必有汉人指点。

“李明,一切的问题都源自于他……”孝德天皇恨得咬牙切齿。

天皇陛下的逻辑是这样的——要是没有李明,就没有辽东大开发,就没有高句丽被吞并一事。

华夏文明就没法与朝鲜半岛相接壤,如此便不能为百济、新罗提供直接支援。

那么,倭国的势力本可以继续渗透半岛,加深对三韩之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到这一步为止,他的推断还大致有点儿谱。

可是到后面,他的想象力就如同脱缰的野狗,越来越离谱了——

要是没有李明,他的大倭帝国就能横跨东海,攻略新罗、吞并百济,并以此为跳板北上平壤。

甚至顺势统一高句丽,将兵锋推进到燕山一线,和垂涎已久的中原对峙、争霸……

都不是不可能!

破案了,原来阻止他“布武天下”的最大绊脚石,就是那个李明啊!

至少在轻的眼里是这样的,东亚大陆上的诸君,除了李明统治下的大明,统统都是NPC,在日之本武士的屠刀下不堪一击。

“韩人果然低劣无能,连一个年少的新君都杀不掉。

“现在李明已经坐稳了三韩之地,朕如何还能把势力插上半岛?”

孝德天皇气氛无比。

明明是我先来的,怎么反倒让汉人把狗牵走了?

眼看天皇越想脸色越难看,中臣镰足试图把他的思路引开。

“相比起国外,陛下。如今苏我氏覆灭,诸氏族顿首,大政奉还、拨乱反正,国内一片欣欣向荣……”

“欣你妈的头!”

不料吹逼吹到一半,孝德天皇脸色再次大变,将砚台朝中臣镰足的脑袋丢过去。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国内诸大族顿首了吗?如顿!

大政真的奉还了吗?如还!

孝德天皇被国内这帮二五仔气得半死,正愁没地方出气呢,丢出去的砚台又快有准,直奔家臣的太阳穴。

所幸中臣镰足也不是吃素的,脑袋轻轻一偏,让砚台刚好擦着自己头皮,打到了又没完全打到。

既让天皇爽了,自己又没有受伤。

他心中为自己的机智暗喜,立刻换上一副悲切的嘴脸,噗通跪在地上:

“臣愚钝!”

看着老心腹狼狈的样子,轻的心情好了一些,语气和蔼地说:

“没什么,你不知道也正常。无非是国内各部族不服王化不听管教,让朕的政令难出难波宫而已。

“亡了一个苏我氏,结果全天下都成了苏我氏!”

以前有个苏我权臣集团,各路反贼都依附其上,虽然壮大,但好歹阵营泾渭分明。

现在苏我集团覆灭,就像粪坑炸了,把屎炸得到处都是。

所以,天皇的权力拿回来了点,但不多。

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轻的内心是很羡慕华夏的。

不仅因为华夏富,还因为华夏中央集权程度高,皇帝陛下说一不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要是他能有这么大的权力,他当天就让那群不听话的酋长统统剖腹自杀!

但是他没有。

所以,他才这么对半岛的归属问题如此耿耿于怀,对韩人突然反水“背叛”倭国勃然大怒。

不能对外扩张,就意味着无法转移国内的矛盾,各方的矛头无疑就会指向他这个天皇!

不行,必须向外征战,把矛盾外引!

“中国有句古话,叫敬酒不吃吃罚酒。既然百济新罗敢背叛我国,我国当率兵出海讨逆!”

孝德天皇重重地拍桌。

这结论把中臣镰足给搞蒙了。

怎么又绕回到外交问题上了?

国内豪族不听您的话,您找韩人的麻烦干什么?

“正是因为国内豪族不服朕的王化,所以朕更要对大陆用兵!

“用一场又一场胜利,消耗豪族的实力,巩固朕的权威!”

孝德天皇的眼里闪烁着火光。

向大陆发动战争,就是他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妙妙小绝招。

“陛下高见。”中臣镰足赶紧附和一声,紧接着问道:

“豪族,愿意出兵伐韩吗?”

说好的政令不出难波宫呢,这都能把人一杆子支到大洋彼岸了。

“当然愿意。能获得大陆的土地——只要以此为诱饵,他们就会像苍蝇看见腐肉,一窝蜂涌上去。”

孝德天皇胸有成竹道。

这可行性……姑且就算有吧。

“可是,明国那边……”

“明国方向无需多虑。”

“无需多虑……吗?”

中臣镰足不敢再接话了。

就算再怎么拿“日落之国”来编排对方,但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大明王朝是小小的岛国绝对无法碰瓷的存在。

人家没有远隔重洋来杀你全家就不错了,你还远隔重洋凑上去?

陛下可别真信了自己是“日出之国天子”那套嗑啊!骗兄弟可以,别把自己骗了。

看着手下大臣突然没了声,孝德天皇呵呵一笑:

“明国固然大,但却不得天命。他们现在目前自顾不暇,看。”

说着,将一页纸递到臣下手中。

中臣镰足一看:

“华夏连月大雨,洪涝灾害严重?”

“是的。大陆暴雨成灾,大海却平静无波,使使者可以通畅地渡海,向朕传达这个信息。这不正是明国失去天命的象征么?”

孝德天皇的嘴角弧度扩大。

“当然,朕还有一计,可以让他们更疲于奔命一些。”

中臣镰足真的感到好奇了:

“陛下有何妙计?”

孝德天皇笑眯眯地向他招招手:

“你过来,朕说与你听。”

中臣镰足害怕天皇突然给他脑袋一锤子,忐忑不安地凑上前。

好在孝德天皇心情着实不错,并没有真的拿竹简砸他,而是小声说了几句。

中臣镰足的表情从忐忑变成了惊讶,接着又化为了……欣喜。

“此计,可成!如此一来,明国必然分身乏术,无力顾及东北边陲小岛了!”他欣喜地念叨着。

孝德天皇洋洋得意道:

“哼哼,朕这一计,至少能让汉人伤筋动骨五年以上。

“甚至能让明国就此一蹶不振,天命断绝,乃至于改朝换代,也未为可知。

“届时,我军至少能牢牢控制住平壤城,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对外侵略,为了侵略小国而先偷袭大国,事后又幻想大国能被这波偷袭逼到谈判桌上。

倭国的思路就是如此,一脉相承的清奇。

…………

在门外,天皇陛下的守卫正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地偷听着天皇和家臣的密谈。

“要对天朝发动偷袭?!什么偷袭,何时在何地如何偷袭?”

守卫心里一惊,向那门缝凑近耳朵。

可是,一说到关键的地方,君臣二人却压低了声音,窸窸窣窣地密谋着什么,听不清楚。

“他们说的是什么?可恶,到底说的是什么啊!”

守卫细作几乎把耳朵贴到了门上。

便听得门里面,传来孝德天皇激昂的声音:

“今年是大化元年。统合全国、攻略半岛、震撼华夏,便是这次‘大化改新’的核心!”

这一嗓子,把守卫吼得浑身一震。

“大化,改新……”

他喃喃一声,在心中将所闻暗暗记下。

这等大事,一定要速速汇报给扶余比流阁下。

…………

中原,滑州。

黄河南岸。

夜已深。

连月的狂风暴雨,已经让黄河水位上涨到了可怕的地步。

放在过去,即使在贞观盛世,也足以酿成灭顶之灾。

万幸,如今的陛下李明是一位基建狂魔,偏执地在全国各地敲着工程。

托他的福,滑州堤坝修得高耸而稳固,暂时无虞。

暂时。

黑漆漆的大雨之中,火光点点。

无数民夫推着车、挑着担,连夜冒雨加固修筑河堤。

“雨再这么下下去,河堤被冲垮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总不能把堤坝一直修到天上去吧?”

工部侍郎、被分配到抗洪第一线监督河岸堤防的朝廷钦差,马周,站在堤坝外围的土坡上,担忧地望着破了洞似的天空喃喃道。

作为职业官僚,他的水平不低,但官运实在不怎么样。

这次也是。

滑州是黄河汇流的湍急之处,大堤在风雨的摧残下,只能勉力维持。

而河堤在其他地方已经垮塌了,滑州已经庇护了不少灾民。

不论是人民还是洪水,都在滑州积累到了惊人的数量。

“如果这地方的大坝垮了,麻烦可就大了……

“大伙儿再加把劲,把土夯实!”

马周大声呼喝着。

“哦!”民夫大声回应着。

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在各色人种云集的大坝之侧,在没人能够看见的黑暗之中。

有几只来自东瀛的硕鼠,悄悄摸到了大坝根基的薄弱之处。

…………

“马侍郎,雨声似乎小了些,大坝今晚应是无忧,请您回去歇息吧。”

滑州刺史劝告道。

“我再看一会儿,张使君请自便。”马周态度坚决。

当然,张使君是没法自便的。中央领导在自己辖区熬夜,他这个地方官哪敢回家摸鱼?

唉,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啊……

两位大员几乎同时打起了哈欠。

也就在与此同时,大坝的方向传来骚动。

“嗯?发生了什么,张使君听见什么了吗?”马周警惕地问。

刺史正在站着打盹,被一下子惊醒,装模作样地竖起了耳朵听。

堤坝上,好像是很多人在呼喊的声音。

呼喊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亮。

好像分明是——

“溃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