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23章 半岛人民思路广,岛国人民乐趣多

“黑齿,你怎么看?

“你觉得扶余义慈仍然忠于我大明吗?”他的同僚、同伙兼同志追问道。

刚进屋那人有些拿捏不准,反问道:

“那你发现他背叛大明的证据了吗?”

提问者思索片刻,缓慢摇摇头:

“我没有发现。你们呢?”

同一条战线的同仁们都纷纷摇头:

“没有发现确凿证据。”

在座之人既是大明细作,也是百济国内的高官,其中还不乏义慈王的心腹重臣。

如果他们的国王真有什么首鼠两端、甚至背叛大明的想法或举动,几乎不可能逃过他们的眼睛。

然而在这么严密的监控之下,扶余义慈非但没有露出有任何不轨之图的马脚。

反而还表现出了一位大明忠实马仔所应该具有一切特质——

谨小慎微,卑躬屈膝,唯恐自己没有把狗主人舔爽了。

“义慈王因为年号这种小事,都生怕触怒了大明神皇陛下。

“为了给神皇陛下进贡足够的贡品,他都恨不得自己亲自去孵鸡蛋了。

“以这样的表现,着实很难让人将他与‘反乱’联系在一起啊……”

那名为“黑齿”的细作大臣捻着胡须喃喃道。

他的同伙们纷纷点头附和。

实话说,当他们从大明总部收到尉迟循毓大总管的亲笔密件,责令他们严查百济国王的叛明行为时。

他们一开始也感到摸不着头脑。

在北方的高句丽亲戚——百济的统治阶级和高句丽同源,都是扶余人,从国王的“扶余”姓氏就能看出来——被大明弹指一挥灭亡以后。

扶余义慈便惶惶不可终日,立时改变了三家姓奴的国家战略,开始逐渐地倾向大明。

而在与新罗之战,得到了大明的支援,轻松击败了唐与新罗联军以后。

扶余义慈更是一边倒地投靠了大明阵营。

而这种情绪,在大明旱地行舟、鲸吞大唐以后,达到了顶峰——

百济国内上下大受震撼,对那个富庶、强盛、偶尔又有点神经质的邻居,充满了敬畏之情。

再加上高句丽民间对李明的造像信仰传到了百济国内。

于是,李明就在百济喜提了“神皇”的称号。

百济全国,从国王到官方、再到民间,都迅速转变思路,不遗余力地开始跪舔这位新的狗主人。

毕竟对这个弹丸小国来说,大明宛若神明。

弹指之间可以让他们全国飞升,同样也能弹指之间让他们全国升天。

而在这一背景下,你说百济国王突然要发疯造反了?要背叛大明了?

图什么?

难道还想从一个强盛、又有点疯批的大一统帝国身上,刮一块领土下来?

和过去的大汉大唐不一样,这个大明的核心领土,可就在东北呢!军政重镇平壤,离泗沘城也就一脚油门的事呢!

不会有人以为,一只小蚂蚁能在大象的眼皮子底下剜下一块肉吧?不会吧不会吧?

“会不会是平州那边搞错了?”有人提出了心里的疑问。

“不可能,尉迟总管亲自写信让我们督办的,代表大明的最高意志,这还能有错?”

他的同志严肃地纠正了政治错误。

“况且现在的天下之都是唐州,不是平州!”

第三人搭茬道:“可是,我们在国王身边都没有察觉到蛛丝马迹,远隔重洋的唐州又是怎么得知的呢?”

第四人反驳道:“唐州的层级更高,或许在暗中发生了什么事件,或者他们掌握了我等底层无法掌握的情报呢?”

大家各有猜测,莫衷一是。

他们并不知道国务衙门起火、差点把大明统治集团一把火扬了的案件。

他们只是收到上级的指示,调查百济国王是否怀有对大明的敌对态度。

这令诸位大臣兼细作有点纳闷。

义慈王他们很熟悉了,并不是傻子或疯子,不至于主动撩拨招惹北方强邻。

但是,唐州方面突然对百济有了超乎寻常的关心,也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总是有契机或者理由的。

可是,这个理由是什么呢?

最后,还是黑齿站出来,给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

“陛下圣意,我等凡人岂能妄加揣测?

“既然上峰有令,那我等无非是照令执行而已。

“既然查了没问题,那我们便如此上报。”

这是打工人的直觉。

“可是,万一百济王真的背着我们干了什么勾当,而我们因为疏忽没有查实,导致了更大的损失……”

角落里,另一位怕背锅的打工人嘟囔着。

这又把大家伙给干沉默了。

要调查一个人有罪简单,但要彻底证明一个人无罪,那就难了。

大明的细作们尽管已经打入了百济的权力中枢,十分贴近决策者。

然而他们毕竟也不是义慈王肚子里的蛔虫,他们怎么能完全排除名义主君在背着他们作死呢?

“但我们确实没有发现义慈王的不轨之举,不存在的事情,我们总不能凭空瞎造吧?”

黑齿说道:

“我们就先这么回着,就说——

“‘根据现有证据,在我等职权范围内,暂时无法证实扶余义慈存在背叛大明的情况。我等将继续遵照神皇陛下的指示,努力查案,死而后已’。”

虽然百济地方小,但是水浅王八多,人才也不少,都悟到了为官的精髓。

那便如此吧,众人一合计,觉得还是这手太极打得好。

“你们不需要再费劲查了,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

一个老成持重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茶室门开了又关,走进一位颇有威严的老年贵族。

“内臣佐平阁下!”

诸位官员立刻站了起来,毕恭毕敬。

来者正是义慈王的亲舅舅,“内臣佐平”扶余比流。

百济官场以周礼衍生出的“六佐”为最贵,而“六佐平”又以主掌国王宣纳事的内臣佐平为最尊。

他的权力甚至大于一般意义上的宰相,是百济国中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连百官之首都成了大明的内应,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离谱了。

足见大明对百济国控制之严密。

不过在场的诸位官员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对于内臣佐平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

甚至于说,此处秘密集会地点,也是内臣佐平所准备的。

“大家都是为大明神皇服务的同僚,无须讲百济官场的长幼尊卑秩序,诸位请坐。”

扶余比流嘴上客气着,自己先做到了上风位。

黑齿立刻给他端茶扇风,问:

“阁下发现了国王反逆的证据了吗?”

大家伙儿一紧张,都围了上来,想要听听“殿下为何造反”事件是怎么个事。

老大臣慢悠悠喝了口茶,这才慢条斯理地摇头道:

“并没有,国王的一举一动并无可疑之处,对神皇陛下的态度十分恭敬,事大明以诚,不像是有问题。”

群臣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国王没作死,没有把整个百济往无底深渊里送,那就好,那就好……

说来也是,作为这个国家的最终负责人,惹大明等于把自己的脑袋往铡刀底下送。

整个百济,扶余义慈是最没有理由反骨的。

“那么,是谁人有了反逆之心,露出了狐狸尾巴呢?”黑齿追问道。

大家都是聪明人。

大明的怀疑不是毫无根据。既然国王没问题,那有问题的一定在高层。

“那人露出迹象,也是情理之中。”

老扶余优哉游哉地又小啜一口茶,把大家伙儿的胃口吊足了以后,才缓缓道:

“有问题的还能是谁?

“就是内法佐平!”

是他?

听者先是一愣,互相看了一眼,想了一想,又觉得这并不意外。

内臣佐平木仇,来自百济八大氏族之一的汉城木氏。

和位于泗沘城的扶余王族之间的关系,只能说微妙。

而且“内法佐平”这个职位,在百济官场中的地位也比较微妙。

很高,但又没有完全高。

在六佐之中,既不如“内臣”这般贴近中枢,又不像主管财政的“内头”、执掌军队的“兵官”等等那样,拥有不可或缺的实权。

“内法”所执掌的礼仪礼法,说到头只是个很虚的东西,还不像华夏那些“以理服人”的礼部尚书。

在华夏,礼法是真能规劝天子行为的。

但在百济,能规劝狗狗行为的只有狗主人。

“木仇因为被排除在权力边缘的缘故,因此以东寇为后盾,希望引入倭国的势力来提高自身在国内的话语权?

“而倭国也不甘心势力被逐出半岛,因此两者一拍即合?”

黑齿猜测道。

猜想很合理,但是需要证据。

“老夫就发现了木氏和倭国勾结的证据。”扶余比流沉稳地说道。

“而且他们的图谋,远比你们想得要大。

“木仇妄图借倭人之手,直接推翻义慈王,把持朝政、甚至自立为王。”

众人闻之,顿时侧目,大惊道:

“木仇疯了?居然敢引狼入室造反?”

看着一众不够沉稳的小年轻,扶余不禁轻呵一声:

“这点小事算什么?

“倭人的所图更大,更为疯狂——

“他们的酋长‘轻’妄想借机整个吞并百济!

“这还不是终点,百济只是他登上大陆的跳板。

“轻的最终目标,是攻占平壤,是国内城,是整个半岛!”

大家听完此言,都不是感到惊讶,而是可笑了。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啊。

倭人海寇,对百济新罗、乃至于高句丽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但是对大明?

对那个下船和下饺子似的大明?

真以为这一泓海水能保护他们的小小岛国么?

那个新上来的倭酋是不是脑子有坑?

还不如以前那专权的苏我一族呢,贪是贪了点,但不疯啊。

“不对,倭国鲸吞大陆的计划,怎么会与木仇说道?”

爱开动小脑筋的黑齿提出异议。

扶余比流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

“巧了,老夫在倭国,恰好认识几个人。”

…………

“哦?百济决定切断对我国的朝贡?

“哦?日落之国并未传出天子驾崩的消息?

“哦?百济与日落之国苟合之势日显?

“呵,呵呵……哈哈哈!可笑,可笑!”

倭国,大阪难波宫。

孝德天皇仰面大笑,突然脸色骤变,用力地将面前的桌案一掀。

哗啦啦,文书散了一地。

诸位家臣一个个低着头,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虽然这口锅和他们没关系。

但是任何熟悉孝德天皇真面目的人,无不退避三舍,生怕殃及池鱼。

“百济那木仇木氏家族,不是自称在明国神通广大么?!

“不是当着朕的面许诺,能将日落之国的天子,还有他的仆从,一网打尽的么?!

“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连一个乳臭未干的少主,都伤不了半根毫毛!

“你们说啊,说啊!”

孝德天皇暴跳如雷,捡起地上的文书,恶狠狠地向家臣们掷去。

倭国造纸业落后,文书还都是写在沉重的竹简上的,砸在人身上可是很疼的。

可家臣们任凭被砸得头破血流,也还是一动也不敢动。

“哈……嗐,没劲儿。”

孝德天皇抡胳膊抡累了,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

他可是真的想赌上国运以小博大、真的对暗杀李明抱有很大期望的。

倭国的政治势力,也是很复杂的。

地方的治理实权被各部族首领把持着,名义上以天皇为尊,可实际上,难波宫对大阪城以外的控制力都相当有限。

要树立权威,只能矛盾外移。

要外移矛盾,首要目标就是百济。而要侵吞百济,就要切断半岛。而要切断半岛,就要直面大明的东北。而要打东北,就是与大明全面开战。而与大明开战,至贤至圣神皇陛下又是绕不开的因素……

一番推演下来,孝德天皇的思路就从中央集权跳跃到了暗杀李明。

岛国日子人的思维惟独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和几千年后的后辈别无二致,一打仗立刻想到没油,立刻攻略南洋,立刻和英法荷闹崩,立刻偷袭米国鬼畜……

“呼!”

外表谦恭、内里残忍的孝德天皇总算撒完了气,还不忘温和地问手下:

“咦,诸位爱卿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不说话啊?”

怕一说话就被竹简糊一脸……家臣们开口也不是,不开口也不是,左右为难。

空气弥漫着僵硬的气氛。

最后,在天皇脸色再次变天之前,助他铲除政敌苏我入鹿的中臣镰足向前一步,中气十足地禀告道:

“百济扶余本就是三姓家奴,不可靠。

“要成事,还得我大和男儿。”

孝德天皇的笑容更甚:

“哦?爱卿难道要效仿荆轲故事,亲赴敌营诛杀暴君?”

“这倒不是……”中臣镰足的底气一下子委顿下来。

“但我们可以派出救国挺身队,为国玉碎尽忠!”

自己去送死的胆子没有,但是让手下板载的胆子不但有,而且还很大。

孝德天皇笑容不便,朝他招招手:

“爱卿不必拘谨,说来与朕听听。”

中臣镰足下意识地咽了口水,走到领导耳边,小声耳语了起来。

听着听着,孝德天皇挂在嘴角的假笑淡了下去。

他真的在思考。

这条毒计,或许……可行?

而就在倭国君臣小声密谋的时候。

殿门外,一名守卫正目光炯炯地观察着里面所发生的一切。

你们继续说,我在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