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543章 改变世界的一刻(第一更,求订阅)

“50座以下的涡轮风扇支线喷气飞机!”

在湾流航空工业公司的会议室里,邹海山指着他绘制的图样说道:

“它应该有44-50个经济舱座位,采用每排4座的布局。这种飞机可以满足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交通需求……”

听着邹海山的讲述,田文轩这位公司经理,只是默默的抽着烟,他明白这位重工业局官员的想法。

作为业内人士的他当然很清楚,支线飞机的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并不仅仅只是在国内,在国外同样也是如此,很多国家都需要这类支线飞机,从欧美到其他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支线飞机。

“邹科长,确实正像您说的一样。支线飞机的市场确实是非常广阔的。”

田文轩这边话音还未落,邹海山立即大声说道。

“并不仅仅只是广阔,而是非常巨大的,我进行过相应的计算,咨询过很多人,在未来十年内仅仅只是我们,对于支线飞机的需求就在1000架左右,毕竟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

所以我相信这一市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在说出这番话之后,邹海山继续说道。

“所以我希望能够考虑进入这一市场,毕竟它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确实正像科长您说的那样,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但是……”

话音稍微顿了一下,田文轩解释道。

“你应该知道仅仅只是去年一年我们就收获了接近800架飞机的订单,根据目前公司的产能来说,仅仅只是完成眼前的订单就需要4~5年的时间,”

“公司可以扩大一下产能嘛,相信银行非常乐意向你们提供贷款的。”

邹海山直截了当的说道:

“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也会提供适当的帮助。”

一直以来,通商产业厅之所以对很多企业有巨大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们制定产业政策,而且他们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协调银行与企业对接,在银行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他们还会和其他的企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销路等1系列的问题。

可以说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经济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速,在很大关系上都和通商产业厅的这些职业官僚们的努力有着根本性的联系,以至于在报纸上很多人称他们不是官员,而是“产业保姆”。

所谓的产业保姆指的是他们就像保姆一样去照顾所有的企业,是无微不至的那一种。

也正因如此,有时候人们才会将赤道奇迹称之为通产奇迹,当然也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认可。

“嗯!”

面对这个建议,田文轩并没有立即给予回应,而是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周科长,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现在不扩大产能吗?我们的手里现在有这么多的订单,只需要一个电话,就会有很多银行想乐意向我们提供贷款。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银行嘛,就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当然在通商产业厅的帮助下,银行非常乐意向企业,尤其是在企业困难的时候提供相应的支持。”

在肯定着通商产业厅的付出时,田文轩又说到:

“但是飞机制造业和普通的行业不一样,在平常的时候,我们可能一年只有几十架飞机或者一百多架的订单,如果我们贸然扩大生产线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要面对未来产能过剩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把飞机的订单合理的安排到未来的几年之中,每年我们也都会获得一些新的订单,这样新旧订单的互相重叠,可以保证我们公司一直可以进行生产。

扩大生产线的话,我可以在一年内交付800架飞机,但是明年呢?

明年我可能只有100多架飞机的订单,到时候我就需要裁员,而通过贷款扩建的生产线也会闲置。”

接着田文轩又说道:

“而且就目前来说,我们生产的是高端商务飞机,虽然很多人都迫切的需要它,但是,排队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作为一个商人,田文轩非常了解那些有钱人的想法:

“对于他们来说,飞机并不仅仅只是飞机,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如果……湾流从高端商务飞机变成一种一场普通的支线飞机,那么,我们很有可能会失去目前的客户,我们都清楚品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田文轩笑了笑,用充满抱歉的语气说道:

“相比于普通的支线飞机,我们更乐意去做奢侈品,毕竟商务飞机的利润更高。”

面对这样委婉的拒绝,邹海山点头然后说道:

“不好意思,田经理,是我疏忽了,我忘记了一点,品牌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邹海山的并不是口头上的,而是他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湾流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专门做飞机奢侈品的飞机制造公司。

为什么很多富人愿意选择挽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飞机非常出色,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飞机中的奢侈品,本身并不仅仅只是飞机,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作为身份的象征,如果和普罗大众所乘坐的飞机混淆在一起,那么,肯定会影响到整个品牌的形象。

一直以来,打造品牌都是通商产业厅工作的重中之重,毕竟,相比于普通产品,品牌是有其附加值的。

田文轩接着又说道:

“科长如果说商产业厅非常希望开辟这个市场的话,我的建议是……嗯,可以通过本地的投资基金成立一家新的航空工业公司,当然我们非常乐意参与其中,并且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原本他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想重新成立一家公司,进军支线飞机市场,只不过受限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推进。

现在既然通商产业厅有这个想法,完全可以通过与官方以及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这样他们很轻松的就达成了相应的共识,仅仅只是几天之后,东宁本地的几家风险投资基金和相关企业就签署了成立大洋航空工业公司的合同。

就在东宁掀开产业升级的序幕的时候,在另一边,在东宁电报电话公司内,一群工程师正在那里忙碌着,就在半个月前,从本岛铺设而来的海底光缆终于连接到了东宁,也正因如此,东宁和本岛之间的长途电话普及成为了可能在此之前,受限于距离和技术的关系,跨洋长途电话还仅仅只是少数有钱人的专利。

但是现在伴随着海底光缆以及新式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出现,长途电话即将成为一种极其普通的通信方式。

科技进步以一种极其直观的方式去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尽管现在工程师们仍然在进行着调试,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改变就在未来的几天之中。

就在电话电报公司里的工程师们对程控电话交换中心的设备进行着安装调试的时候,在东宁大学的电子计算机中心,在人们的注视之中,赵国伟坐在电子计算机前,熟练的输入了一串代码,打开了一个界面。然后他又输入了一个网址——在过去的几年中,这种***的网址,已经在各个大学普及,通过这样的网络地址,各个大学之间建立了数据共享体系,只不过,本岛和外岛之间的数据共享,因为线路的问题,一直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分享。

毕竟金属线缆的信息传递量太低,而且线路也非常有限。

不过今天赵国伟并不是要访问长安大学的网址,他打开这个网页的同时,一旁的摄影师用摄像机拍着电子计算机屏幕看着它在网页内输入了一个新的地址。

几个月前,与长安大学的几位同僚进行沟通时,他们发现互联网虽然让他们可以实现一些数据上的共享,但是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沟通,电话太贵了,于是有人提出能不能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而且当时他们已经拥有无数条信息,但都是分散独立于各台计算机中的。突然有了一种想法,可以编写一个程序,将信息以类似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上。

于是,赵国伟就开始设想一种电子邮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首先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可以把程序的文件转移协议与另外一个程序的发信和收信能力结合起来,从而使一封信能够从一台主机发送达到另外一台。

这是一种不需要太多设备资源的通信方式,

“这就是邮件地址吗?”

摄影师的心里冒出了这样的念头,而其他人也都在那里这电脑屏幕,围观的人们这一瞬间都在那里见证的历史。

接下来赵国伟又在下面输入了一串文字:

“海内存知己!”

这是唐代王勃的诗,在写了这首诗之后,然后他就点了发送。

“这样就发送出去了吗?”

其他人纷纷好奇的问道。

“这样就发送出去了,这就是电子邮件。大概……”

接着他看了一眼电脑屏幕,赵国伟笑着说道。

“对方已经收到了。”

周围的人无不是纷纷惊讶到。

“什么!这么快?”

“怎么可能才一两秒的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电脑屏幕上的收件箱中多出了一个黑点。

“长安大学那边已经回信了。”

在众人的期待之中,赵国伟点开了收件箱,打开了那封邮件。

邮件里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诗的下半句。

“天涯若比邻!”

看着电子计算机屏幕上的这五个字,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充斥着前所未有的震惊,和另一个世界发明电子邮件时,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其重要性不同的是,此时,第一封邮件的发出与收到,让他们看到一个交流的新时代。

众人的震惊之中,赵国伟站起身来,用一种是非常平静,但实际上却又是一种非常激动的语气说道:

“朋友们,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现在有了电子邮件,我们将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随时随地进行联系。”

接着他把目光投向了摄像机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道:

“这也正是我们给全世界人们去的礼物!他势必将会改变我们全人类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