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544章 互联网加速器(第二更,求订阅)

“这是献给全世界的礼物。”

身处于大学校园之中,看着校报上的内容,李奕轩的眉微挑,自言自语道:

“或许,可以给珍珍发电子邮件。”

他之所以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往本岛打长途电话非常不方便,线路数量有限需要长时间排队不说,而且价格昂贵。所以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写信。

“电子邮件……”

很快,李奕轩就在校园内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

他刚来到电子计算机中心,就看到中心前排出了长队。

“什么?都是来申请电子邮箱的?”

一问之下,李奕轩愣住了,他显然没想到,在这里也需要排队。

“是啊,电子邮件多好,不用花钱啊,奕轩,来来,我们俩一起排队,一会一起申请……”

这是第一次,电子计算机中心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人们都是来这里上网,申请电子邮箱,这一天,互联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而电子邮箱这种方式非常有用。

这是一种不需要太多设备资源的通信方式。尽管此时的人们无法预料,未来的电子计算机产业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什么地步。但是在这一年的春节之后,在南洋的大学校园里,申请电子邮箱就成为了风潮,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它是“廉价”的,不需要花钱就要中以把邮件寄往各个大学,更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以各个大学为中心的互联网已经初步成型,几乎所有的大学的,都通过网络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而这正是实现这一切的现实基础。

与另一个世界不同的是,得益于这种的“学术网络”雏形,电子邮箱推出后并不仅仅只有大约几百个网络用户,而是有十几万个网络用户,之所以会有如此众多的用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学的电子计算机中心,虽然这个时代的设备和与网络相连费用都是非常昂贵的,但是大学校园里开放的电子计算机中心,却让方便了所有人。

就在大学生们以拥有一个电子邮箱为时尚,纷纷排着队等着给朋友们发邮件的时候,报纸上、新闻里也开始报道这个“新发明”。

“献给全人类的礼物!”

看着报纸上的文字,李毅安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自言自语道:

“怎么夸大都不过分……”

他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正是电子邮件的出现,让其最终成了使用电脑与远方交流者进行沟通的基本工具,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

也正是从电子邮件开始,互联网在真正意义上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因为沟通人们才纷纷进入互联网,就像当年企鹅能够迅速崛起,靠的不就是交友吗?

尽管电子邮件并不是交友软件,但是它却让电子计算机成为了人们沟通的工具。

而这也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曙光!

“整整提前了4年啊。”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李毅安一直都在等待着,等待着有谁能够发明出交友软件或者电子邮件,就是弄出聊天室也不错啊。

其实,他的等待也好,期待也好,无非就是期待着互联网时代的曙光。

有了沟通作为第一步之后,就会涌现出一定的客户,有了客户作为基础,那么,接踵而至的就是市场的投资。

接下来也就有了新时代。

其实,李毅安完全可以自己搞出这一切,但是相比于自己在那边上强度,拔苗助长,他现在更倾向于推动民间的自主研发,而他所需要的就是做好硬件以及某些领域的支持。

就像大学之间的互联网以及校园内的电子计算机中心,这些都是需要大量资金的。

与美国最早的互联网是建立在军用网络上不同的是,sea的互联网是建立在大学之间的,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各个大学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这个学术网络。

而这个学术网络就是这个世界互联网的雏形,相比于美国,这种存在于校园之间的互联网更容易普及,毕竟大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现在他们纷纷排队在那里申请是电子邮箱,在电子计算机中心外排着队等着进去收发邮件。

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在军用互联网之中的,不过,军队也有自己的互联网,差不多就是专网专线的那种。

放下报纸之后,李毅安便喊来了张哲远,对他说道:

“哲远,听说过电子邮件吗?”

张哲远连忙回答道:

“在报纸上看到过,最近在大学里似乎很流行。”

在这片土地上,媒体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是极其关注的,所以在电子邮件出现之后,他们纷纷加以报道。

作为最近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张泽远当然听说过电子邮箱。

“那是因为只有大学有互联网,有电子计算机中心,嗯,官邸不是也接入到互联网了吗?官邸也申请一个电子邮箱吧!”

想了下,李毅安说道:

“可以把电子邮箱公开给公众,欢迎他们给官邸发送电子邮件,另外……”

话音稍微顿了一下,李毅安那里思索着如何把互联网从学校接入到民间,接入到千家万户之中,这肯定需要一个普及的过程。

在另一个世界,美国是如何普及的互联网呢?

李毅安不太清楚,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电子计算机还是互联网费用,肯定都是非常昂贵的,可能是普通人无法负担的。

“我们要想办法推动互联网的普及。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一些企业和机构首先介入了互联网。毕竟它的使用费用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普及互联网呢?……”

李毅安一边说着一边想着在另一个世界,互联网在东大的普及方式。

最初的时候,就是网吧!

好像在东大找的网吧就是电信公司设立的,有那么五六台电脑,相比于盈利更多的是提供互联网络服务。

李毅安曾经听父亲提到过,第一次上网就是在大学的机房,第一次学校园外上网是在电信公司大楼内,用两碗牛肉面的价格,上一个小时的网。

这完全可以学习一下嘛。

“嗯,泽远你记一下,每个公共图书馆都应该接入互联网,放置一到两台电子计算机供人们浏览,”

之所以会提到图书馆,是因为在sea公共图书馆是最为普及的一个公共机构,不仅在城区内有图书馆,各个社区建设的时候,就已经规划了图书馆,靠着分散在各地的图书馆,培养了人们看书学习的习惯。

既然有这样的公共机构基础,那么,自然应该加以利用。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让人们去了解,去接触互联网。。

“与此同时,电话电报公司也应该设立一个网络中心,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提供互联网浏览服务。”

重要的是体验!

无论是大学校园还是电信公司的互联网接入,对于年轻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体验,让他们能够体验到互联网的便捷。能够感受到互联网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只需要激发出来一些人的创新意识,就有可能给整个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相比于其他很多发明,互联网时代的发明创新大都是诞生于年轻人之手,甚至诞生于校园。

而现在的这种安排就是李毅安所提供的支持,通过官方投资的方式增加人们接触互联网的机会。

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们对互联网的热情。这才是现在李毅安需要做的事情。

用笔记下了阁下的吩咐之后,张泽远说道。

“阁下,这方面的开支恐怕不小。这等于每个公共图书馆都必须要增加数万元的预算,而且还需要考虑到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开支。这笔开支可能高达上亿元。”

作为官邸秘书室主任的张泽远,很多时候都是扮演着幕僚的角色,所以,他会适时的提出一些意见和见解。

“而且,电子计算机的淘汰速度非常快,我们今年购买的电子计算机,也许明年就会落伍,再加上考虑到电子计算机维护等方面的因素,

一次性大规模采购几千台电子计算机不仅开支巨大,而且维护等方面也会产生1系列的问题。

所以,是不是可以稍微缩小一下范围,首先向中心图书馆提供三到四台电子计算机,他们的规模更大,受众更广。

然后,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向各个图书馆提供电子计算机,一来既可以减少年度财政压力,而且还可以确保采购的电子计算机不至于落后。”

听着张泽远的建议,李毅安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嗯,你的这个建议很好,看看写一份报告,罗列一下计划,不需要多少字,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方案就行,就可以了。”

在张泽远离开了办公室之后,李毅安第一次看了一遍报纸上的新闻,看着新闻上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

李毅安自言自语道:

“最关键的还是计算机,还是要有足够廉价的电子计算机,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推广普及互联网。”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毅安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他所期待的正是那个充满无所机遇,无所可能的互联网时代,正是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也正是互联网改变了这个世界。

“现在有了光缆,有了电子计算机,有了互联网,有了电子邮件……还差什么呢?”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了,就是相对廉价的电子计算机,它的出现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全人类的未来!

不过这件事儿并不需要着急,很快,李毅安相信很快市场就会做出回应的,市场总是如此的神奇,它总是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的回应。

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刚刚推出来的时候不都是富人玩具吗?可是很快因为市场的需求那些企业就会通过不断的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富人的玩具变成了普通人家的日用品。

期待着这种改变的到来时,李毅安不禁把目光投向了日历,然后自言自语道:

“就是今年就是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会发生改变,这一年可真精彩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