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542章 产业再升级(第三更,求订阅)

幸福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地铁上,看着报纸上周望唐的照片和他的生平介绍,邹海山不禁长叹一口气,哪怕是他从不曾认识这个十九岁的青年,哪怕是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接触,并不妨碍他感受到某种悲伤。

“这就是幸福的代价吧……”

邹海山长叹一口气,作为通商产业部东宁厅的高级公务员,他很清楚,对于这片土地,东非意味着什么。

“我们80%的玉米、30%的大豆以及30%的肉类来自东非,东非于我们并不仅仅只是粮仓,还是关系到我们的粮食安全!”

这是报纸上罗列的文字。

“东非广阔的现代化农场,像大海一般的玉米田,是我们的命脉所系,没有那里的玉米,我们既没有足够的猪肉、鸡肉,也没有足够的鸡蛋、牛奶。”

报纸上为什么会罗列出这些数据?

邹海山清楚很清楚——就是为了告诉民众,之所以出兵东非的原因,不仅仅只是为了履行所谓的英联邦的义务。

其实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英联邦的义务”,不过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出兵更多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就这样看着报纸,很快地铁就进站了,然后邹海山和往常一样,出下车,出站,步行一会儿就进入了通商产业厅。

这边刚到通商产业厅就听到了同事们的争执声,他们争执的显然是产业政策调整之类的事情。

他们的争论声很高,即便是走廊里的人也能够听得到,各局的干员们,都在那各抒己见。

产业政策调整是东宁通商产业厅最近两年的一个重点,作为SEA最东方的城市,这尽管在过去十几年里,东宁的工商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不仅建立了大型钢铁公司、造船厂、汽车制造厂,以及围绕着其生产的配套企业,但是在另一方面来说,东宁的发展也陷入了瓶颈。

一直以来,东宁都是以对美出口为基准,他的产业发达但是却凌乱,而伴随着工资水平的增加,东宁对美国以及美洲的出口商品价格日益提高,一些低端产品正趋于淘汰。

“……去年纺织业、服装业、鞋帽业全行业利润下降了30%,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

“轻纺业已经落伍了,我们必须要尽快转型……”

转型哪有说的那么容易啊!

听着同僚们的争论声,邹海山不由的长叹口气,然后,已经坐到办公桌前的他又一次在那里翻看着报告。

报告是关于湾流公司业务分析的报告,作为湾流公司是东宁唯一的航空制造企业,它生产的湾流飞机是世界上最好的小型商务飞机,

“湾流,湾流……”

去年湾流收到了超过700架订单,这是受“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富人们都意识到他们需要私人飞机在必要的离开危险的区域。

这并不局限于世界大战,还包括诸如司法调查之类的特殊情况,私人飞机可以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离开某个地方,前往其他国家。

一个古巴导弹危机让所有人意识到了私人飞机的好处,这也为湾流公司带来了大量的订单。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湾流公司,没有竞争对手,南洋航空工业公司研制的“环球快车”是世界唯一的超音速商务机,则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出尽风头,不过这款超音速商务飞机,目前还在试飞之中。

这款飞机就是湾流的竞争对手。

当然,现在这件事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湾流是湾流,南航工是南航工。

不过看着报告的时候,邹海山的心里反而在想着另外一件事儿——通信产业局正在讨论的互联网。

“互联网?”

邹海山的心里思索道:

“这是什么东西?就是把所有的电子计算机用电话线联系在一起?这很重要吗?”

作为一个电子计算机的外行,邹海山对电子计算机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各种计算,同样也可以帮助他完成一些工作,也就仅仅只是局限于此。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电子计算机的了解大体上也都是这样的。

“互联网?能有什么用?”

邹海山这么想着,他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面前的这份报告,作为重工业局的科长,他的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就是今年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把航空工业列入其中。

在他看来,航空工业才是东宁进行产业升级的点突破口,毕竟,在长安等地,航空工业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

而东宁发展航空工业是大有可为的,毕竟,有湾流公司成功的例子在这儿。

“可以以小型通用飞机作为突破口……”

在打定这个主意之后,他又一次来拿着早就写好的报告,来到了局长的办公室里。

一见到局长,就开门见山的说道:

“局长,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以航空工业为突破口!”

正翻看着报告的牛文勋,将手中的报告一合,说道:

“哦,你还坚持这个看法,你应该知道,我们已经有了南洋航空工业公司,他生产C717、C707都是世界上最好的飞机,飞遍了全世界,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要建立一家公司自己的企业进行竞争?”

“市场!”

邹海山说道:

“因为市场,局长,南洋航空工业生产的飞机都太大了!

首先我们要从SEA独特的地理环境说起。

我们的国土辽阔——东西跨度大不说,本地和外岛之间,必须依靠航空维系交通,即使是岛上中心城市和小城之间,也不见得都有良好的公路。

茂密的丛林和湍急的河流,如同一道道天然屏障,将许多地区与外界隔绝,使得传统的陆路交通举步维艰,尤其是在雨季,道路泥泞不堪,汽车通行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除了本岛之外,其它各岛的公路条件并没有那么好,因为修建公路是需要成本以及回报的,有很多地区是不可能修建现代化的路桥,因为稀少的车流量,会导致其无法收回成本。

不仅如此庞大基建的养护费用,也是极其惊人的,所以,东宁、中兴、永定都没有高速公路,很多地方只有简易公路。

“……在这种情况下,航空运输便成为连接这些偏远地区的生命线。

小型飞机穿梭于丛林与河流之间,为当地居民提供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成为他们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

在介绍着小型飞机的优势时,邹海山又拿出一张报告,说道:

“局长您看,去年仅仅只是国内的17家小航空公司,就采购了超过112架支线飞机,他们大都是40-80座的小型支线飞机……”

向局长展示报告的时候,邹海山又介绍道:

“数据显示,每年约有40%的人口依赖航空出行,而在中兴、永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

很多小型地方性的航空公司,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开通了众多飞往偏远地区的航线,方便城乡之间的交流。

甚至,一些航空公司还推出了“空中出租车”服务,进一步提升了航空运输的便捷性,将航空出行融入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看着那张罗列着各种数据和图表的报告,牛文勋并没有说话,只是翻看着这份报告,

而邹海山则继续说道:

“这种对航空运输的强烈依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市场环境,为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所以,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开发出适应本地环境的小型飞机,以高效的燃油消耗和较低的运营成本,在短跑道上安全起降,完美契合了区域航空市场的特点。

而湾流公司……”

终于,邹海山提到了正题,他接着说道:

“公司的技术还是非常雄厚的,们所研制的湾流飞机虽然是小型商务飞机,但是完全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既然已经有了合适的公司,那么我们只需要针对产业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鼓励他们进入这个市场。

同时协调本地以及其他地区的航空公司采购他们的飞机,我相信这一产业必定是大有可为的。根据我的计算,它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40000到50000的工作岗位。

而且还能够助推我们完成产业升级。”

对于通商产业厅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产业政策,通过不断的调整产业政策来实现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过程之中逐渐完成产业升级。

尽管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制定产业政策都是追随着通商产业部的政策,但是每个地方的通商产业厅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

毕竟,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不可能生搬硬套的。

翻看着报告的牛文勋,仔细的看着上面的数据,然后思索了一会儿才说道。

“你先准备一份更加详细的报告,然后,再和湾流公司接洽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倾向,毕竟,最终还是要企业去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局长的话基本上也就明了他的态度,他支持发展航空产业。

“我明白了。”

邹海山点头说道。

“我尽快和湾流公司那边进行对接,说服他们进入这一市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