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漠不关心(求订阅!)

大宋枭途 第一百三十七章 漠不关心(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梅执礼下去了之后,缓了好一会,赵佶才压下内心中的烦躁。

这时,赵佶又想起了他之前问的问题。

可自王黼以下,好像无一人肯回答赵佶问的问题。

赵佶突然想起:“梅执礼刚刚说是因为花石纲、因为造作局、因为朱勔父子,方腊他们才叛乱的?”

花石纲已经陆陆续续搜刮了十六七年,成为他这一朝在东南地区的最大弊政,要说赵佶一点都不知道,那也太小觑了赵佶。

可赵佶对于建造艮岳,执念太深了。

而且,搜刮了十六七年都没事,赵佶以为以大宋富裕足以支撑他修一座小小的园林。

再者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汉武帝修建章宫、上林苑、昆明池,唐太宗修建大明宫,哪个伟大的皇帝不大兴土木?

所以,赵佶选择对花石纲的弊端视而不见罢了。

“方腊叛乱,真与花石纲有关?”赵佶觉得有这个可能。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自王黼以下所有人都对方腊叛乱的原因支支吾吾了。”赵佶心想:“他们这是在维护朕的颜面啊。”

念及至此,赵佶道:“好了,你们也不用再为朕遮掩了,方腊那里都已经聚集百万暴民了,这些事是能遮掩得过去的吗?”

赵佶随后直接点名:“童爱卿,你掌军机情报,别说方腊叛乱的原因你不知道。”

见事情已经瞒不住了,赵佶似乎也有自己承担责任的意思,童贯道:“梅侍郎所言不假,东南的官吏们走村串户,打着陛下御用的旗号到处寻访奇花异石,见到谁家院子里有奇石古木,闯进去贴张黄纸就算御用之物了。搬运时,如果花石高大沉重,就拆墙毁院,还趁机敲诈勒索,甚至将屋主家里值钱的东西强抢一空。这使得民众积累了大量的怨气。就以那方腊为例:睦州青溪县是个山林茂盛的地方,不但人口密集且物产丰富。方腊拥有一座漆园,算得上标准的上户。然而负责造办器物的造作局却经常来勒索漆园的出产,又不按规定支付报酬,实际上就成为变相的科捐。这使得方腊几临破产。所以,方腊才揭竿而起。”

这些事赵佶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不禁站起来,道:“朕所要之物,不是都给钱了嘛,那些官吏为何要误朕?”

王黼、童贯等人总不能直说,最开始朝廷是给钱的,可您老人家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倾大宋之财也满足不了您老人家庞大的胃口,为了能从您老人家那里获得权力,蔡京等人只能让朱勔父子自由发挥,只要他们父子不捅出天大的篓子又能将花石纲给您老人家送到东京汴梁城来,蔡京等人对东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见王黼、童贯等人又不说话了,赵佶就想斥责逼问。

站在赵佶身后的梁师成,见状,立即上前了一步,然后在赵佶耳边小声提醒道:“此事有可能会涉及到官家您,所以官家还是等等在私下里再询问知道内情的大臣为好。”

经梁师成这么一提醒,赵佶才想起来了他是花石纲的罪魁祸首,这事还真有可能跟他有关,确实不宜当着这么多臣子的面问。

所以,赵佶暂时压下怒气,道:“此事不管涉及到谁,朕都要一查到底!”

言毕,赵佶就转移话题道:“那你们说说看,怎么解决方腊叛乱一事?”

这回,众人不能再装聋作哑了,因为再推脱不管,他们的统治没准都会被方腊推翻。

邓洵武最先站出来,道:“自古以来,朝廷对付暴民叛乱,只有招安和镇压二途,招安嘛,方腊一伙目前之势太重,成员又太过纷杂,臣觉得怕是难以招安,稳妥之计是招讨并用,臣建议,停止收复燕云,让即将聚集起来的西军直接南下去平乱,同时派人去招安方腊。”

“停止收复燕云?”

收复燕云这个梦想,可是大宋历任皇帝的梦想,赵佶更是为此准备得太多太多太多了。

因此,让赵佶放弃马上就可以实施的收复燕云的计划,赵佶哪能愿意?

见东南都已经有上百万人起义,赵佶还对收复燕云念念不忘,邓洵武立即老生常谈:“辽人之势虽数为女真所挫,然上下未叛,其国尚立。边臣迎合,撰为事端,以误朝听,不可不察。矧祖宗盟誓,一旦败之,恐有不测之变。如今东南又有此大变,万万不可再提收复燕云一事了。”

邓洵武一边对赵佶说、一边看向王黼。

邓洵武的意思很明显:“形势已经如此了,你要是还坚持收复燕云,等将来出了事,你身为宰相,可是要负担责任的,所以,你赶紧打消收复燕云的念头,跟我一块劝劝皇帝,不要再想收复燕云一事了。”

邓洵武又看向童贯,用眼神跟童贯说:“收复燕云一事是你挑起来的,如今东南叛乱,收复燕云已再无可能,你还不快点掉转方向跟我一块劝劝皇帝别再做收复燕云的梦了,戴罪立功。”

然而——

做收复燕云梦的人,可不仅仅赵佶一人,王黼和童贯也深陷这个梦中。

而不论是王黼,还是童贯,都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他们怎么可能因为方腊起义了,就放弃了他们多年坚持的梦想?

所以,王黼和童贯都选择对邓洵武的眼神视若无睹。

见王黼和童贯全都没有站出来,邓洵武一跺脚,然后冲赵佶一拜在地,饱含深情道:“陛下,请审视一下今日之朝廷,谋议之臣,有比得上赵普的吗?将帅之良,有比得上曹彬和潘美的吗?甲兵之精,能比得上开国之初吗?那时,以太宗之神武,赵普之谋略,曹彬、潘美之大将,百战百胜,征伐四方,而唯独对于燕云几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那时不行,今日行吗?今日之大宋内忧外患正值生死存亡之关键时刻。且不可再言出兵燕云。百年盟誓,一朝弃之,诚恐兵革一动,中国昆虫草木皆不得而休息矣!”

听了邓洵武所言,郑中居突然感觉脊背有些发痒。

不用看,不用摸,郑中居也知道,他一定是汗流浃背了。

郑中居突然意识到,确实不能再谈收复燕云一事了,否则大宋有可能会因此亡国。

所以,郑中居随后站出来,道:“陛下,好好守住祖宗的江山,将天下治理好,我们就算对得起祖宗了,如今方腊聚众百万叛乱,天下危亡,不可再言收复燕云之事了!”

见原来赞成收复燕云的郑中居,也站到了邓洵武一边反对起收复燕云来,赵佶不禁有些动摇:“放弃收复燕云吗?”

如果不收复燕云,那拥有收复青唐大功的童贯,现在就已经可以退休了,因为已经没有任何事值得童贯再去费心费力了。

虽然童贯已经六十多了,可童贯自觉身体还很硬朗,不甘于就这么躺在功勋簿上混吃等死。

所以,童贯不能让邓洵武和郑中居毁了自己收复燕云的梦想。

因此,童贯冷冷一哼,然后道:“危言耸听!一伙叛匪就能阻止我大宋数代人一百六十多年的梦想?现如今,契丹分崩离析,女真人打得契丹节节败退,连自己的都城都丢了,而且还不只一个。现在不出兵收复燕云,我们将永远也不可能收复燕云了!”

王黼张邦昌使了个眼色。

张邦昌立即会意,然后站出来道:“如果咱们大宋不收复燕云,燕云要么归女真,要么归西夏,要么归达旦,不论归此三方哪一方,咱们大宋都势必又要重复开国之初契丹年年南下劫掠的恶梦,进而每年都得派大军与胡虏血战,所以,为了咱们大宋不再受胡人侵扰,收复燕云势在必行。”

王黼和童贯开口,他们的门客、弟子立即开火,大说收复燕云的好处和必然性。

邓洵武和郑居中也坚持己见,说方腊那边已经聚众百万,已经将大宋的经济命脉切断了,怎么收复燕云,拿什么收复燕云?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激动之时,甚至是有大打出手之势。

赵佶的脑瓜仁都快被这些人吵炸了。

赵佶想要一走了之。

可现如今北宋最强的西军已经开始在大名府聚集,收复燕云之战马上就要打响了,另一方面,方腊已经聚集了百万之众切断了大宋的经济命脉,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因此,赵佶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强忍着烦躁听了一会之后,赵佶觉得,双方都有道理,却又都无法让他满意。

赵佶于是四下找找,看看有没有谁能制止这场似乎是无休无止的争吵,最好能再拿出一个能说服他的主张。

扫视了一圈之后,赵佶突然看见角落里的蔡仍正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周围的争吵声似乎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他就好像是高僧入定了一般。

这让赵佶的眉头不禁一皱,暗道:“蔡仍难道对这有可能左右大宋国运的大事漠不关心?”

又想到蔡仍这段时间给他带来的种种惊喜,再想到刚刚张邦昌所说的观点正是蔡仍不久前所提的,赵佶突然开口道:“蔡仍爱卿,对于大宋如今的形势,你怎么看?”

随着赵佶的话音一落,所有人都看向蔡仍这个垂拱殿内资历最深、品级最低、年纪最小的小武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