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01章:李世民的自我感动

李泰本身的才学还是有的,除了要夺嫡外,在其他各方面都算不错。

历史上李泰逝世后留下过二十卷文集,不够到了后世,这些文集已经失传。

“不错,青雀这些时日,看来并未松懈学习之事。”

李世民自有鉴赏能力,这诗的水平放在大唐也算是中上水准了。

“大兄何不也作诗一首?”

“好多年都没听过大兄作诗了。”

李泰很是直接的看向李承乾问道,目光中带着挑衅。

在诗作这块,他很自信能压过太子。

李世民没有说话,他想看看太子怎么回答。

“诗词,小道尔。”

“青雀把心思都花在这些上面,是真的把自己当个诗人,忘记了身为魏王的责任吗?”

李承乾直接训斥道。

李泰闻言冷笑道:“大兄此言差矣。诗词虽为小道,却可抒心中之志,展腹中才华。”

“我以诗词修身养性,又怎会忘却身为魏王之责?倒是大兄,一味贬低诗词,莫不是心中无墨,不敢应和?”

在李泰看来,这是太子作不出更好的诗,恼羞成怒了。

李世民看两人又要吵起来,沉声道:“好了,都给朕住口。”

“你们身为兄弟,理应和睦相处,而非是因为诗歌之事争论不休。”

而后对李泰道:“青雀你的文采,世人皆知,你大兄的才华,更是有目共睹,这哪里需要比较。”

李泰无奈道:“是,父皇。”

随后看了眼骑在马上的太子道:“大兄以前也挺喜欢写诗的,只是没想到如今不喜欢了。”

“倒是青雀的过错了。”

李世民微微皱眉,倒也没说什么。

李承乾知道,这是李泰想在诗作上吃定自己。

略微沉吟,便开口道:“鱼龙川上雪飞扬,万里冰封映寒光。”

“山峦覆雪银龙怒,川原浩渺白蟒狂。”

李世民不由有些吃惊的看向太子,万里冰封,银龙怒,白蟒狂,好凌厉的气势。

李泰听到这两句,心中顿感不妙。

诗词讲究的是立意,这般磅礴的气势下,把李泰唯美的意境,反而映照得有几分矫揉造作之感。

李承乾也不搭理,继续道:“君王狩猎展雄姿,挽弓逐兽意气昂。”

“射雕引弓豪杰聚,箭破霜空震八方。”

听到这里,李世民就更加满意了。

李泰的面色也沉了下来。

太子怎么比我还会拍父皇的马屁了,这可是他的擅长领域,在自己的擅长的方向被打败,这让李泰感觉到脸很疼。

李承乾无视李泰,朗声最后一句:“古来圣贤皆黯淡,唯吾盛唐世无双。”

“好!”

听到最后这句,李世民眼睛一亮,顿时喝彩。

在李世民的心里,一直就觉得自己功绩很高,虽说是夺嫡来的皇帝位,但现在的盛世大唐,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他比大兄更为出色吗。

玄武门之变是他心中的痛,抹不开的污点,所以李世民才越发想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而这最后一句,古来圣贤皆黯淡,唯吾盛唐世无双。

就是对李世民功绩的认可。

寓意古往今来的圣贤,都要在如今盛唐的光辉下变得黯淡无光。

以这句结尾,不仅赞美了盛唐的辉煌,还巧妙地迎合了李世民的心理,将全诗的意境推向**。

“青雀,你还是要向你大兄多多学习。”

李世民直接就盖棺定论了,毕竟太子的最后这句太过出彩,李泰的诗对比之下,就有些无病呻吟之感。

“是,父皇。”

李泰心中很是后悔,谁能想到,太子竟然诗词造诣这么深。

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知如此,还不如不作诗呢。

李承乾面色平静,对此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原身本来在文学上造诣并不低,诗词歌赋什么的,自然也不在话下,能出绝句,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说到底,还是从李白那里偷了一手。

狩猎开始,这就是李承乾的主场了。

李泰箭术虽然不算差,但比起李承乾跟李世民,那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李世民的心思都到那句诗词上了。

嘴里一直念叨着,古来圣贤皆黯淡,唯吾盛唐世无双。

他真是太喜欢这句了。

——

东宫后宅。

制冰所在。

按照规矩,这里每次巡查,都是两名校尉轮流合作。

柏武成面色发苦,他已经接到密信,趁太子外出狩猎,今日便要行事。

制冰院前。

“我跟你们柏校尉聊几句,尔等先去其他地方巡查。”

值守另一名校尉走过来说道。

卫士们看向柏武成。

柏武成点头后,卫士们这才列队离开。

“柏兄,且看你的了。”

于兵,同级校尉,柏武成自然认识。

没想到他也会被世家所说动。

想起自己的情况,又觉得正常。

“如何行事?”

“我敲门,诈开门,而后你进去逼问制冰法,要快。”

“得手后呢。”

“把人杀了,直接出宫,延喜门外有人等着,给他即可。”

柏武成略微沉默后,道:“好。”

于兵敲门,没多久传来脚步声,疑惑问道:“谁?”

“校尉于兵,奉太子教,特行审查,速速开门。”

里头有些迟疑,不过还是打开了些许门缝,探出半身问道:“太子说过.”

话音未落,佩刀已经架在头上。

“于校尉饶命。”华贯直接就跪在了地上。

于兵看向柏武成,低声道:“你进去审问。”

柏武成点点头,抽刀架在华贯的脖子上,拖了进去,关上门。

“说,制冰法的秘方,到底是什么。”

柏武成很干脆,刀口抹在华贯的脖子上,已经有鲜血流出,稍微再深点,便是割喉。

面对死亡威胁,华贯很是干脆,语速飞快道:“是消石,只要加入足够的消石,便能使水成冰。”

柏武成冷声道:“你敢骗我。”

华贯哭着解释道:“我哪敢骗你,本就是这般,不信你去里头看看。”

柏武成看了眼屋子里,沉默片刻,捂住了华贯的嘴巴,直接割喉。

他没时间去试探了,里面还有十几人,若一一逐杀,必然暴露。

现在只能相信。

于兵推开门,看到这一幕道:“问到了?”

“嗯。”

“我来善后,你速速出宫。”

“好。”

——

鱼龙川。

一头硕大的野猪,被抬到营地。

前足,头颅,背脊,皆插了数枚箭矢。

致命的一箭,是从右眼灌入。

可以想象,当时野猪正在觅食,一枚利箭飞来,直接灌入右眼薄弱之处。

野猪吃痛狂奔,又被射到前足,而后再中数箭而亡。

早是已经知道太子箭术很强,但狩猎一头野猪,也足够让人吃惊了。

野猪可不是这么好狩猎的,这是一头成年野猪,体型庞大强壮,重达几百斤。

野猪虽然体型较大,但行动却十分敏捷。

它们能够在山林、草地等复杂地形中快速奔跑、穿梭,速度并不逊色于一般的猎物。野猪还能灵活地转向、跳跃,躲避猎人的追捕和攻击。

关键还有很高的警惕性,嗅觉和听觉非常敏锐,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就察觉到危险的靠近。

“不错,承乾果然没让朕失望。”

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他的猎物也不差,一只马鹿,还有一头孤狼。

正常来说,能猎到狼,已经算是头彩了,但比起野猪,就要逊色不少。

李泰脸色很难看,因为他的猎物只有几只雪兔跟一只雉鸡。

侍卫们已经架起篝火,李世民让他们把野猪皮割下来,作为太子的荣耀。

野猪肉因为没有经过阉割,会比较臊,就赏赐给侍卫们了。

李泰心中自我安慰,至少自己的雪兔跟稚鸡,要比野猪更加好吃。

李世民拉着两兄弟聊些家常

原本这次冬狩,就是想要让两兄弟不要太过针锋相对。

毕竟是自家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虽然他知道这里头的根源,可也不想真要到那生死相见的地步。

“我记得,从前青雀最喜欢跟在承乾后面跑了。”

“有次,青雀调皮,打碎了我心爱的夜光杯。”

“我就把你们两人叫到跟前,询问是谁打碎的。”

“承乾可还记得,你维护弟弟,站了出来,说是自己打碎的,青雀这时也站出来承认,说自己打碎的。”

“你们两人就在那里争执着,我就说,那就把你们两人一起罚吧。”

“即便是这样,承乾你还是护着青雀。”

李世民的语气带着唏嘘跟回忆,小时候的青雀跟承乾,关系一直很是亲密。

一母同胞的两兄弟,相差也就一岁多,由长孙皇后带着,懂事,听话,和睦。

且两人都很是聪慧,功课学习,从来不要操心。

哪有现在这般兄弟阖墙之事。

想起观音婢,李世民不由潸然泪下,即便已经过了六年,每次想起观音婢,李世民都感觉到心中沉痛,不舍。

可惜,到了现在这般地步,李世民也就只能感动自己了。

李承乾也很无语,现在的处境,难道不是你自己亲手造成的吗。

李泰假惺惺道:“父皇,母亲在天之灵,肯定不想看到父皇这般伤心。”

曾经发生的事情,也许对李泰有所触动,可大家心里都明白,现在哪还有退路可言。

李世民点点头,左手拉着李承乾,右手拉着李泰。

然后把两兄弟的手拉在一起握着。

情深意切的说道:“你们的母亲在天上看着,一直看着我们。”

“如果你们对彼此心有误会,便多想想你们的母亲吧,她肯定不想看到你们兄弟相争。”

就在李世民煽情之际,一道马蹄声从远方传来。

侍卫们当即警觉,拦在前边。

只见远方一缇骑奔驰而来。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东宫左率府中郎将郑边,有急事禀告太子殿下。”

李世民听到声响,道:“让他过来。”

“是,陛下。”

郑边翻身下马,走了过来,抱拳作揖:“东宫左率府中郎将郑边,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问道:“什么事?”

郑边瞧了眼陛下,这才回道:“回禀太子殿下,道师华贯于制冰院被谋杀,现凶手已被拿下,请求太子定夺。”

李承乾赫然起身,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泰,对李世民道:“父皇,我先回去了。”

李世民也知道事情紧急,点头道:“好。”

李承乾当即翻身上马,骑着照夜玉狮子,飞驰而去。

李世民看向李泰,问道:“此事可跟你有关?”

李泰自然不能承认,辩解道:“这事哪能跟我有关系,难道我拿了大兄的制冰法,还能去开冰肆不成。”

李世民这么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毕竟就算是青雀得了制冰法,也不可能开冰肆,不然谁都知道这制冰法是青雀派人偷去的,完全是对青雀没好处的事情。

只是他想不到,李泰宁可制冰法流到世家手里,也不愿看到太子以此牟利。

看了眼太子离开的背影。

李泰心中冷笑。

可不只是制冰法,还有苏定方的事情。

出发之前,柴令武已经让人上告大理寺,弹劾苏定方贪污受贿之事。

东宫。

李承乾赶来的时候,柏武成跟于兵已经被绑了跪在正殿上。

看了眼跪在地上的两人,李承乾没有生气跟质问,而是听内侍文忠讲述发生的情况。

听完后,李承乾问道:“柏武成已经得手,你们又是怎么发现的。”

事情发生后,于兵被抓,但却没交代关于柏武成的事。

这个时间差,已经足够柏武成离开东宫了,但却被抓。

内侍文忠道:“功劳在于狄知逊之子狄仁杰。”

“柏武成告假说老父病重,要出宫探望,恰巧当时狄知逊带着其子狄仁杰归来,在嘉福门撞见,瞧出了端倪。”

“狄知逊略施小计,就把柏武成给拖住了。”

李承乾好奇道:“狄仁杰是怎么瞧出端倪的。”

内侍文忠道:“狄仁杰听到柏武成说老父病重,然脸上只有紧张跟急切,却毫无担忧之色,不合常理,便觉其中有诈,因此告知父亲狄知逊。”

“而后狄知逊几番询问,柏武成支支吾吾,漏洞百出。”

李承乾点点头,原本觉得狄仁杰年幼,还没成长起来,倒没想到却帮了大忙。

其实制冰法的事情,即便是泄露出去,对于李承乾来说影响也不算大。

世家也只敢在自己的地盘上去开设冰肆,这长安城里,早已经被他所垄断了。

谁敢开,谁就是盗取者,直接拿下问罪。

世家那边,在自己的地盘上开冰肆,更是可以给李承乾发难的借口。

现在或许麻烦些,但等手里有了兵权,情况可就不同了。

“封闭宫门,严查审讯。”

“至于这两人,不是想知道制冰法吗,那就去制冰院给孤制冰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