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故伎重演?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故伎重演?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日的军报依旧传来,随着这些军报的抵达,辽东战场的局势也逐步明朗化。

正面战场上,王晋武率领主力部队已打下了海城,并且继续向东北方向推进,前锋已逼近了辽中,也就是之前辽东都司所在的辽东镇。

这个地方离着建奴的盛京也就是沈阳不远了,如果是快马的话不需两日就能抵达,消息传到盛京,布木布泰等八旗勋贵大惊失色,直接慌了手脚。

虽然建奴派出了几支骑兵意图阻拦明军的不断逼近,并以游骑战术试图切断明军后路,使得明军自乱阵脚。这种战术建奴是很拿手的,一直以来和明军交战都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可这一次百试百灵的战术却不奏效了,他们现在面临的明军可不是之前软脚虾一样的明军,王晋武所率的明军不仅是明军中的精锐,更有着大明最能打的新军部队坐镇,怎么可能是区区这些八旗能击破的?

除去这个原因外,孙传庭所率的部队自渡海登陆后也是势如破竹,由褡裢登陆一路北推,趁八旗兵力被王晋武的主力所吸引先后击破了复州、盖州的八旗驻军,同时迂回转进,由西南向东北进军,主力直插本溪。

这还不算,李信和李佑他们的部队从皮岛出击,阻拦多尔衮的回师,虽因为多尔衮临时改变行程没能截住多尔衮的主力。但也生生吞掉了多尔衮放出来的一支偏师。在察觉到多尔衮改变了撤退方向后,这支部队果断北上,终于在多尔衮被南下的索伦部给缠住的情况下赶到了战场,两部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双方各有损伤,多尔衮见情况不对也不恋战,急忙带兵继续往沈阳方向撤退,而这支部队顺势和南下的索伦部合兵,也不冒进,和多尔衮的部队保持距离不断袭扰,让多尔衮头痛不已。

过了十日左右,明军终于拿下了辽中和本溪两处要地,这时候整个辽东腹地大半已落到了明军手中。以这两地为据,明军已对沈阳形成了钳形攻势,而在东北方向,多尔衮虽终于回到了盛京,但他的部队也遭受了不小损失,而更要命的是另一支明军尾随多尔衮的大军已抵达了抚顺位置,虽然抚顺依旧在建奴的手里,但从局势来看明军拿下抚顺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整个辽东战局建奴已完全落入了下风,这还不算科尔沁那边又传来了坏消息。

阿古达木和明军主力终于抓到机会,一战击溃了科尔沁的主力骑兵,科尔沁郡王奇塔特大败,连老婆孩子都不顾了,带着几百人拼命冲出重围向北狼狈逃窜,阿古达木派一支千人骑兵去追,却没追上,现在奇塔特这家伙究竟跑去了哪里,人是死是活谁都不知。但不管怎么说,科尔沁完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没了科尔沁,对建奴的打击是极其大的。建奴不仅失去了一个可靠的盟友,更因为科尔沁的大败接下来阿古达木的蒙古骑兵和在蒙古的明军就能顺着科尔沁的地盘直接东进,打到辽东来。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沈阳的建奴就陷入了四面包围之中,败亡是注定了的。

这时候,沈阳的八旗勋贵们吵闹个不停,不少人指责多尔衮为何要率领主力去征讨朝鲜和豪格,为什么容不下豪格?如果多尔衮能和豪格和平相处,那么大清绝对不会陷入之前的内战,更不会给大明有现在的可乘之机。

现在好了,内战非但没打掉豪格,反而在因为出征的缘故使得大清的军力遭受了损失。更要命的是大明趁此机会发动了对辽东的全面进攻,不仅拿下了辽西走廊,更占住了辽河平原南部,眼下局势更为糟糕,半个辽东都落到了明军的手中,盛京都已岌岌可危。

面对这些指责,多尔衮脸色铁青,心中更是愤怒异常。这些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初怎么没人反对?一个个和舔狗一样在自己面前摇着尾巴,现在见情况不对却跳出来指责自己?

豪格是什么东西?难道你们不知么?如果不是因为豪格,朝鲜怎么会脱离大清的掌控。而且豪格都已经造反了,他作为摄政王平定叛乱不应该?至于大明那边的突发情况,这谁能预料得到,而且自己去朝鲜时盛京这边还留下了近半的部队,你们难道全是废物不成?

当年老汗和皇太极能以几万人就打得大明几十万大军不敢出城,现在大明才来了多少人?你们就把仗打成这样?哪里来的脸找自己的麻烦?

怒气之下,多尔衮也不手软,直接以摄政王的身份狠狠处置了几人,这才强压住了人心浮动。

之后,多尔衮考虑再三,决议用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战术来应付这次危机,说白了就是任你几路来,我就一路去的战术,以点破面,先击败明军一部,以掌控主动。

现在的明军实际上是四路大军,这倒和当初萨尔浒之战差不多。科尔沁那边暂且不管,科尔沁的大战刚刚结束,阿古达木和在那边的明军想要挥兵东进需要时间,短时间是打不过来的,所以可以放一放。

他现在要面对的是辽中、抚顺和本溪的三股明军,或者说是明军和索伦部的联合部队进攻,这三支军队中兵力最强也最能打的当然是王晋武在辽中的主力部队了,这支军队给八旗带来了巨大麻烦,就连身经百战的索尼和鳌拜都是手下败将,八旗用了许多办法,却始终无法找到弱点。

至于抚顺的明军是孙传庭为主将,麾下以部分新军和冀州镇的高杰部为主力。这支军队大约三万人左右,战斗力也不差,而且已经占据了抚顺。从目前情况来看,孙传庭没有立即北上的打算,似乎打算以抚顺为据点配合在辽中的主力部队作战,所以打抚顺的明军哪怕兵力占优却不好打,一旦孙传庭坚守不出,而辽中的明军从西边扑过来的话,多尔衮反而会腹背受敌。

所以想来想去,多尔衮决定先解决本溪的明军和索伦部。对于这支军队多尔衮是恨得牙痒痒的,这一次撤军索伦部和后续赶来的这支明军给他造成了极大麻烦,假如不是考虑到盛京的安危,以多尔衮的脾气非得给对方点颜色看看。

现在好了,盛京这边暂时稳了下来,回师后的多尔衮也重整了军队,并发起了总动员调集了八旗各部,手中的兵力非但不少反而比撤军时更多了些。

有这么一支军队在,再加上本溪依旧在大清的手上,那么去打这支军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一旦解决掉这支明军和索伦部,那么大清的东边和东北方向就再也没后顾之忧。到时候继续挥师从西南而下,直插本溪,多尔衮就更有了几分把握,哪怕拿不下本溪,只要能调出辽中的明军主力同对方展开野战,多尔衮也有几分依仗八旗击败对手的信心。

不得不承认多尔衮谋划的不错,所判断的也没问题。

的确几支明军中实力最弱的就是本溪的军队了,因为这支军队本就属于孙传庭和李信指挥的一部。虽然这支军队和索伦部合兵,但双方在作战的配合包括作战方式都有着不同,而且这支军队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多尔衮的军队,仅仅只是给多尔衮撤军带去些麻烦而已,是用来作为偏师使用的。

一旦这支部队被多尔衮所灭,那么明军四面包围的战形就产生了缺口,这对后续进攻沈阳的战略是极其不利的。

多尔衮很快就调集好了大军,留下万人驻守盛京外,他几乎把能动用的兵力全拉了出来,由自己亲自统帅,从盛京东出快速赶往本溪,意图同本溪守军联合歼灭这支明军和索伦部。

从盛京到本溪仅一日快马的路程,多尔衮为了保险起见把部队分成两部,一部让人假扮主力直接进军,另一部却由他亲自率领先向北然后再往东,意图给对手一个包抄,等大战打响直插敌军后方,一举击溃对手。

不得不说多尔衮粗中有细,谋划的很是不错。而且他的安排也的确迷惑住了对手。当得知盛京的援军赶来本溪的时候,这支明军和索伦部的骑兵一商议主动向东撤军,同本溪拉开距离,避免双方直接交战。

无论是明军还是索伦部都清楚,他们的兵力相比其余几路要少许多,这支明军加索伦部的骑兵全部也不足两万人,这些军力根本没办法和多尔衮高达七万多精锐八旗抗衡,更何况本溪还有好几千八旗驻军呢。

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现在适当拉开距离看看情况是最好的选择。但他们谁都没想到,就在他们主动后撤,撤到本溪东边的甲板时,多尔衮真正的主力已在他的率领下绕行几百里,悄悄跑到了位于抚顺东北方向的会安堡了,而且从会安堡掉头朝东南进军,直插甲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