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七章 闽浙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七章 闽浙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什么?闽浙总督?”当朱慎锥接着说出准备把洪承畴从湖广总督职务上调任,然后去当一个闽浙总督的时候,洪承畴一下子就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明之前的行政区域划分是以两京一十三省来的,所谓的两京就是北直隶和南直隶,包括京师和南京。而一十三省就是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和贵州。

除去两京一十三省外,大明原本还有周边影响力和军事方面的领土划分,这其中包括奴儿干都司和三宣六慰,比如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此外还有宣政院所属的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宣慰司等等。

但从根本而言,两京一十三省才是大明领土的根基,这是大明固有的传统统治区域。在大明开国之初,掌控一省的是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右布政使是左布政使的副手,再加上当地的提刑按察司负责司法机构,主管刑名、诉讼事务,并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外,还有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这就组成了大明地方三司的政治机构。

随着大明的开国日久,后来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控制从中央派出去地方的巡抚,巡抚这个职务最初不是常设官职,顾名思义巡抚就是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安抚地区的意思。

但之后渐渐巡抚从临时职务变成了常设职务,尤其是万历后期因为辽东的建奴崛起,为了战争缘故,朝廷在辽东和山东两地设置专门的巡抚职务,这时候巡抚就从临时官职变成了常设官职,并成为了地方三司的实际上级,用来整合一省军政,满足战争需求。

等到崇祯年间,由于内部的流寇问题爆发,大明内地各省到处都是叛乱,原本地方三司的结构已经无法满足镇压流寇的需求了。为此朝廷直接把巡抚这个官职扩大化,在中原各省都派驻了巡抚,以统合地方的军政围剿流寇。

可后来觉得仅仅靠一省的力量依旧不成,因为流寇的不断流动,今天在这个省,明天或许就跑到临近的省份去了,一旦流寇流窜到其他省份,原本省份的军队和地方力量就对此无能为力,所以鉴于这个情况朝廷又在巡抚的职务上增设了总督这个官职,总督直接统辖两省甚至三省,最终还搞出来一个五省总督的官职,以总揽五省军政负责全面围剿流寇,这样一来直接把大明之前的地方官职体系给彻底打破了。

在朱慎锥担任监国后,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明白流寇问题的爆发不仅破坏了大明的地方民生,更造成了大明政治结构的变动。不过后者对他来说并非是什么坏事,反而能借此机会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而之后,随着朱慎锥正式登上皇位后,也逐步开始着手对原本大明地方官员的体系进行了调整,不仅在原本地方三司结构上把巡抚作为常设官职确定下来,还保留了之前的总督职务作为地方总揽军政。

但总督这个职务相比之前的职权和范围要小了许多,所谓的五省总督自然不可能继续留存。大明仅仅两京一十三省,按照十三省来计算,五省总督几乎拥有了整个大明超过三分之一的地方职权,这样大权利的地方官员对于中央而言绝非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在之前的总督基础上进行常设,以一省到两省设置总督是最妥当的,这种做法而且在历史上是有实际成效的,比如后世的大清在全国设置了九大总督,划分全国各省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更能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沟通,也能让中央通过总督这个职务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就此大明出现了陕甘、湖广和两广这三个总督辖区,分别由孙传庭、洪承畴和熊文灿担任总督职务。

而现在,朱慎锥将再增设一个总督辖区,也就是他准备让洪承畴去担任的闽浙总督。

所谓的闽浙总督,就是浙江和福建两省,之所以设置这个职务朱慎锥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考虑到南直隶对浙江的影响,按照大明各省的划分,按理说南直隶是管不到浙江的,可问题在于大明实施的是两京制,南京作为南直隶的首府,同样也是大明的南都,大明在南京不仅有一整套和京师一模一样的朝廷班子,还有六部的存在。

因为这些原因,比邻南直隶的浙江自然就受到了南京的影响,南京六部往往可以通过南直隶的特权直接影响到浙江政局,这也是之前江南案中由浙江先爆发出来,然后影响到南京六部,最终牵扯进许多官员的原因。

现在江南案虽早就结束了,当初牵扯进的官员该杀的杀,该贬的贬,发配的发配,丢官的丢官,南京乃至江南官场也狠狠整顿了一番。

可这些整顿说起来治标不治本,要知道当年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下手有多狠,扒皮充草各种手段无极不用,可依旧阻挡不了贪官污吏的前赴后继。而江南的官场同样也是如此,只要南京六部存在,大明两京的制度继续,那么浙江一地必然会依旧受到南京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前江南案的后续会渐渐被人遗忘,依旧恢复到原本的模样。

所以朱慎锥考虑到这种情况打算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因为两京制度在目前暂时无法取消,大明上下也不能让朱慎锥彻底废除南京六部,不再让南京作为南都的存在。

由于这个原因,朱慎锥只能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一方面派人牢牢掌控住南直隶的话语权,比如现在的张锡钧依旧在南京,代替朱慎锥掌控南直隶。另个就是直接消除掉浙江来自于南京的影响力,可如果要这么做的话,仅仅靠往浙江派一个布政使或者巡抚是完全不成的,因为他们的官职和地位根本无法和南京六部抗衡,所以只能把浙江从行政区域和南方的福建进行合并,成为一个新的总督治区,派遣一个闽浙总督以管辖两省,掌控两省军政,这样一来就能大大削弱南京对浙江的影响,让浙江彻底脱离南京的控制。

至于第二个原因就是郑芝龙了,一直以来朱慎锥都在谋划和布置解决郑芝龙的问题,通过不断调整福建官员和派遣锦衣卫秘查和拉拢郑芝龙的部下为后续做准备。

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郑芝龙在福建的实力太过强大,朱慎锥还担心一旦举动过大非但无法解决郑芝龙,甚至还会引起郑芝龙的反叛。

要知道郑芝龙本就是海盗出身,一旦他反叛的话后果异常严重,他的舰队和手下的军士基本都是郑芝龙的私兵,如果他冒险叛乱反出大明,那么大明沿海就再也无宁日了,以郑芝龙在海上的力量,足以封锁住大明南海甚至东海区域,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山东的海贸进行。

假如海上开仗,先不说有没有把握打垮郑芝龙,这个可能性目前来看并不大。就算有微弱的可能,就算要解决郑芝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仗一旦爆发,大明刚刚好转的财政就会快速恶化,没了海贸的支持,大明暂时还没能靠自己能力弥补财政上的空缺,何况许多省份因为之前内乱的缘故和气候原因,大明目前都在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要彻底恢复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如果因为战争原因导致行程中断,那么对大明打击是极其严重的,也是朱慎锥绝对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考虑来考虑去,朱慎锥决定在设置闽浙总督的同时把洪承畴从湖广总督的职务上调任闽浙,让他来担任这个闽浙总督。

洪承畴的能力非常优秀,可以说是大明如今臣子中能排到前几位的,而且洪承畴不仅能搞民政,还能带兵打仗,当初围剿流寇的时候高迎祥部就是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合作剿灭的,之后配合其他各省围剿张献忠、李自成和罗汝才各部时,洪承畴的战术也可圈可点,说他文武全才丝毫不为过。

而且洪承畴虽然是文人,但他的杀性也不小,做事果断异常,当初他在担任参政的时候就参与了对流寇的围剿,亲自领兵出征不仅击败了流寇,还当场斩杀了三万人,此举震动天下,让其名声大噪,更让流寇闻之胆寒。

洪承畴无论能力还是军事在大明都是尖顶的,根本不是袁崇焕这样的水货能比,要不然他也没可能有后世这样大的名气。

此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朱慎锥看中了洪承畴的出身,要知道洪承畴自己就是福建人,他的老家就在泉州,泉州洪氏可是大族,他当这个闽浙总督坐镇福建有着诸多便利,可比外来户更为合适。

想要向郑芝龙下手,就要有一个有着绝对能力,而且还能镇得住当地,还有足够手段的人来做这件事,这就是朱慎锥看上洪承畴的缘故。

在朱慎锥看来,这件事其他人都不成,也只有洪承畴能做到,至于洪承畴是福建人,按理说当地人不能在当地为官,这对朱慎锥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要知道他任命的洪承畴是闽浙总督,负责两省,洪承畴虽然是福建人,可这个总督职务还管着浙江呢,只要他这个皇帝觉得没有问题,其他人怎么可能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